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零跑,内忧外患下半年,欢迎阅读。
导语
Introduction
以价换市、透支续命,已无退路的零跑,只能 " 一条路走到黑 "。
作者丨张之栋
责编丨李思佳
编辑丨靳鹏辉
还有比卖车更难的事吗?2023 年的汽车市场,处处弥漫着哀伤气息。造车新势力也好,传统汽车品牌也罢,都不得不面临一个残酷的事实——消费者,不想买车了。
3 年疫情,叠加经济周期下行,消费者们的需求,降到了冰点。
如此大环境下,汽车市场必然是首当其冲。而当消费者们开始 " 持币观望 ",刚需不再刚需,如何刺激汽车消费,进而保住自家 " 蛋糕 ",也就成为了众多车企头疼不已的难题。
事实上,如果因为市场环境不好,大家都遭受创伤,问题并不大。但问题在于,总有佼佼者,能够打破困局,甚至卖了更多的车,进一步侵吞掉市场份额。此消彼长之下,那些无动于衷者,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
回顾今年上半年," 价格战 "3 个字如阴霾一般,笼罩着整个汽车市场。而当特斯拉、比亚迪先后掀起大降价浪潮时,其结果已经注定——没有人能够躲过这一 " 刀 "。
传统燃油车以雪铁龙为首,开始降价自救,12 万的 C6,带给法系车难得一见的高光。面对传统车企的激烈反扑,诸多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变得蠢蠢欲动起来。
而也正是在这样的复杂市场环境下,那家造车新势力,迎来可能是近三年来最重要的一次决定。
以价换市,零跑赌对了时机
今年的价格战,来得猝不及防。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本来各品牌都已经找好理由涨价,却被特斯拉与比亚迪联手,整破了防。显而易见,顶着二线造车新势力帽子的零跑,正是其中受伤的一员。
虽然不想承认,但从交付量上来看,零跑今年前 3 个月的表现,属实有些惨不忍睹:1 月份,交付 1139 台,同比下滑 85.9%;2 月份,交付 3198 台,同比下滑 6.9%;3 月份,交付 6172 台,同比下滑 38.6%。
而根据零跑汽车今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零跑汽车共交付 10509 辆车,相较去年同期的 21579 辆下滑 51.3%,营收为 14.43 亿元,同比减少 28%,环比减少 52%。
"2023 年第一季度我们主要进行了 2023 款车型的生产导入,新车型 2023 年 3 月中旬开始交付。"
面对今年第一季度的惨淡成绩,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 朱江明这样解释道:
" 在新车型上市之前,我们同时对老车型的销售和生产进行了调整,叠加春节假期及有关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政府补贴取消影响,2023 年第一季度的车辆交付数量有很大下降,这也导致 2023 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数据同比和环比均有所下降。"
虽然理由充分,但残酷的市场,并不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就轻易倾斜于某一方。身处乱流、无路可走的零跑,只能孤注一掷,赌上一把——以价换市。
总之一句话," 价格,价格,还是价格 "。3 月 1 日,2023 零跑新品发布会正式举办,一口气换新 4 款车型:2023 款 C01、2023 款 T03、2023 款 C11 纯电,以及 C11 增程版。
在这其中,承担 " 全村人希望 " 的 C11 增程版,将价格直接打到了 14.98 万元,直入传统燃油车主流市场。
对此,朱江明言简意赅地说道:" 当前占据 15-20 万元价格区间的主力军仍是传统燃油车,零跑汽车要做的就是抢占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做到电车比油车更便宜。"
破釜沉舟的零跑,终究迎来了一个好结果。从 4 月份开始,零跑的月度交付量,就开始节节攀升。5 月、6 月连续两个月份,更是交付突破万台,将蔚来和小鹏等强势造车新势力,甩到了身后。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零跑 6 月份交付的 13209 台新车中,C 系列车型交付 11600 台以上,占比超过 87%。
事实上,正是这一系列好的市场反应,证明零跑凭借更快、更早、更及时的壮士扼腕,创造了以价换市的阶段性胜利;而且更是一改此前零跑以 T03 小车 " 冲量 " 的尴尬局面,实现了从 10 万级以下到 15 万级以上主流售卖车型的跨越。
但,这并不意味着毕其功于一役;零跑的未来,也不会就此高枕无忧。
降价透支,亏损何时能休?
" 价格战打来打去,想找死的企业就早点降价。"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一如既往地直率,甚至公开场合炮轰价格战。毕竟位置不同,角度不同,以广汽与零跑的体量相比,真的很难做到感同身受。
按照曾庆洪的说法,降价求生的零跑,却有 " 找死 " 的嫌疑。但站在零跑本身的立场上,只能说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而不难预见的是,今年下半年的零跑,即将迎来更大的危机。
首先需要注意的便是,零跑 " 外患 " 来袭。
" 做用户代工厂 "" 选车看零跑,价值有参考 " 等,零跑喊出诸如此类的口号,归根结底还是主打的一个性价比。而这其中,零跑 C11 增程版的角色,举足轻重。但是不巧,此时此刻的它,迎来了一大劲敌——深蓝 S7。
同样的增程车型,相近的价格," 贴脸 " 竞争的深蓝 S7,足以带给零跑巨大的压力。要知道,C11 车系已经占到了零跑总销量的 7 成,如果被深蓝 S7 抢走一部分用户,无异于釜底抽薪。
而且更为棘手的一点在于,深蓝有长安汽车作为靠山,后续用车问题,哪怕深蓝倒闭,也有地方可以解决,不足为虑。相对比而言,消费者对于零跑的顾虑,就要多上许多。
当然,零跑作为第四家上市的造车新势力,实力不容小觑。其掌舵人朱江明,也曾不止一次地表示,"2023 年,零跑就能实现毛利率为正 "。可不应忽略的是,零跑的 " 内忧 " 依旧存在,尤其是此番大打价格战之后。
根据零跑 2022 年财报显示,零跑总营收 128.85 亿,净亏损 51.09 亿。具体到销量方面,零跑在 2022 年,共销售了 111168 台车,实现了 154.1% 的增幅。但按此计算,零跑每卖出 1 台车,就要倒贴 45876 元。
到了今年,受大环境影响,零跑不仅销量波动明显,利润空间更是被进一步压缩。就算 " 全栈自研 "" 削减配置 " 等方法,能够进一步降本增效,也很难弥补上日益扩大的 " 大窟窿 "。
事实上,零跑并没有坐以待毙。
除了已经上市的零跑 C11 增程之外,C01 增程也将于今年 8 月份推出。此外,零跑全新 B 平台首款车型,计划于 9 月慕尼黑车展亮相。
据称,从 B 系列产品开始,零跑 C、B 产品线的每一款产品,都将同步发布增程版和纯电版本,且实现同时发布、同时交付。
不难看出,除了现有的 C01、C11 车型之外,接下来的 B 系列车型,会进一步成为零跑品牌向上的主力军。如此双产品线布局,C 系列车型走量,保证市场份额;B 系列车型向上,扭转品牌形象,可以说是相得益彰。
但是哪怕计划缜密,零跑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钱从哪来?
今年第一季度,零跑营收 14.425 亿元,同比减少 28%;归母净亏损 11.33 亿元,较去年同期 的 10.422 亿元,进一步扩大。第二季度开始,零跑正式加入价格战," 越卖越亏 " 魔咒下,其亏损可想而知。
变革期的汽车市场总是变幻莫测,没有人知道,这场 " 战争 " 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收场。
现在摆在眼前的是,零跑确实通过以价换市的方式,度过了上半年危机。但漏洞也正是此处,降价透支了品牌力、生命力的零跑,又该如何应对下半年的内忧外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