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超高规格座谈会,90后上桌了!,欢迎阅读。
编 辑:一厘米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据新华社消息,今日在京召开了民营企业座谈会。
这次座谈会可谓盛况空前,在任正非、王传福、马云等一众企业家中,90 后的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是其中最年轻的企业家,而且他的位置也很显眼。
为什么是王兴兴?
这个 90 后创业者火了
其实,不止是这次座谈会。
近期,王兴兴频繁出现在业界大佬身边,引起外界关注。
2 月 12 日,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硅基流动 CEO 袁进辉、面壁智能 CEO 李大海、霸王茶姬张俊杰等多位企业高管前往华为拜访学习,并与任正非进行了闭门交流。
年初,黄仁勋在北京举行了 " 答谢迎春会 " 晚宴,不少英伟达中国开发者与合作伙伴前往参与。
在晚宴中,坐在黄仁勋身边的正是王兴兴。
晚宴结束后,王兴兴还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和黄仁勋的合影,并发文:" 新的一年,全新的开始,加油 "。
事实上,除了和全球知名的大佬同框外,由王兴兴掌舵的宇树科技近来人气也颇为高涨。
去年 12 月,他们发布的一段最新机器狗产品 B2-W 的演示视频火爆全网,不少国内外网友被震撼。
在视频里,B2-W 机器狗展现了包括后空翻、高空跳跃、载人越障等在内的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连马斯克都转发评论道:" 未来的战争是无人机的战争 "。
宇树科技 B2-W 来源:宇树科技视频号
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宇树科技再次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一群穿着花棉袄转手绢的机器人迅速 " 引爆 " 网络。
这些 " 显眼包 " 机器人是宇树科技于 2023 年 8 月推出的首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Unitree H1,曾在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英伟达 GTC 大会上亮过相,还曾参演张艺谋导演的《澳门 2049》舞台剧。
春晚舞台上 H1 的 " 秘密武器 " 在于 AI 驱动全身运动控制技术,再加上 360° 全景深度感知技术,能精准掌握周围环境。通过 AI 算法,还能 " 听懂 " 音乐,根据音乐实时调整动作。
这并非是宇树科技首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早在 2021 年,宇树科技就曾受邀参加牛年央视春晚,机器牛 " 犇犇 " 与刘德华、王一博、关晓彤等明星一起同台演出。
除此之外,宇树科技还曾在 2022 年冬奥会开幕式、2023 SuperBowl(美国春晚)赛前表演、2023 年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等国内外的诸多盛大场合中频频亮相。
那么狂刷存在感的宇树科技到底是何来头?
这家创立于 2016 年的企业,如今已是全球知名的民用机器人公司,被誉为 " 杭州六小龙 " 之一。截至目前,宇树科技已完成 9 轮融资。
而作为宇树科技背后的男人,出生于 1990 年的王兴兴,无疑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创业者。
创业 9 年,产品占全球销量 70%
王兴兴出生于浙江宁波余姚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尤其是英语成绩很差。
为此王兴兴差点没考上高中上了职高,而高中三年英语也只及格了三次,考研的时候也是因为英语成绩没考上浙大,最后去了上海大学。
但是从小王兴兴对于前沿的科技有着浓厚兴趣。当同龄人还在看卡通片的时候,他却每天准时守着电视,等七点钟的科教节目。
生物、太空、甚至物理、化学节目都让他着迷,看到机器人,更是挪不动椅子。
2009 年,19 岁的王兴兴参加高考,考入浙江理工大学的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机电专业,这是浙江省内的一所普通大学。
但是就是在这所普通大学里,王兴兴对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产生了浓厚兴趣,从此开启了与机器人的不解之缘。
在大一期间,王兴兴独自做出了一个成本仅 200 元的双足机器人,这也是他做的第一个机器人。
尽管英语成绩一般,但在读硕士期间,王兴兴在全球开创性地独立开发了使用低成本外转子无刷电机驱动的全自由度高性能四足机器人 XDog。
其中,X 代表神秘和未知,Dog 则是狗的意思,代表灵活和忠诚。
XDog 小型纯电驱动的四足机器人
这款机器人以 1、2 万元的成本,开创了低成本、高性能四足机器人技术方案的先河。
XDog 在海内外被媒体报道,也在网上收获了众多关注,还有投资者抛来橄榄枝。
2016 年初,还未硕士毕业的王兴兴被深圳大疆提前录用,但仅工作两个多月后便毅然辞职创业,创办了宇树科技。
王兴兴曾说," 自己上的是普通一本大学,自己一度很自卑,觉得自己考的不够好 "。
但是之后的研究生阶段,当他有足够的自由投入机器人研发时,他发现 " 那些顶尖大学的人也不过如此 "。他所研发的机器人 " 比海外顶尖教授的实验室做的还要好一些。"
宇树科技成立之初,便确立了多路线并重的发展策略。
王兴兴认为,机器人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在不同领網域都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因此,宇树科技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大力投入四足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还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網域。
2017 年,宇树重构的四足机器人 Laikago 问世(取自太空狗 Laika),这款机器人按照尺寸、体型、动力性能等性能需求,独立研发了电机、电机驱动及主控、整机机械结构及全新重构的控制系统。
此后,宇树科技又陆陆续续发布了多款机器人产品。行业功能性四足机器人 Aliengo、教育酷玩四足机器人 A1、AI 大模型赋能的 Unitree Go2 等相继问世。
此外,2021 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小牛 " 犇犇 "、2022 年冬奥会开幕式的 109 台 Go1 机器狗、2023 年美国超级碗赛前表演中的机器狗、杭州亚运会上的 " 显眼包 " 机器狗,以及被马斯克点赞的 B2-W 机器狗 …… 都来自宇树科技。
王兴兴带领宇树科技开发的机器人产品
在四足机器人领網域持续深耕的同时,王兴兴也在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網域。
2023 年,宇树科技推出了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产品宇树 H1。这款机器人拥有出色的运动能力,具备全球近似规格最高动力性能,被誉为国内第一台能跑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也是今年春晚舞台上转手绢的机器人。
2024 年 5 月,宇树科技又发布了人形机器人 G1 的量产版本,这款机器人不仅可以完成多个高难度的动态动作,还拥有广阔的关节运动空间,可以模拟人手实现对物体的精准操作。
而且其起售价为 9.9 万元,首次将双足人形机器人的价格下调至 10 万元以内,这一举措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被认为开启了人形机器人的 " 价格战 "。
如今,宇树科技已从昔日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了全球知名的民用机器人公司,其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海外,客户包括亚马逊、谷歌、英伟达等国际科技巨头。
可以说,王兴兴带领团队,在全球四足机器人领網域实现了一系列重要里程碑:最早提出技术方案,最早将其商业化。
2022 年 3 月,经纬创投、敦鸿资产、深创投、顺为资本等机构投资了宇树科技 B 轮数亿元。
根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 年,宇树科技力压大名鼎鼎的波士顿动力,在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拿下 40.65% 的市场规模份额,甚至占据全球四足机器人 69.75% 的销量份额,高居第一。
随着曝光度和话题度的不断提升,以及众多资本的持续追捧,宇树科技的估值也水涨船高。有知情人士称,宇树科技估值已经突破百亿。
如果要问王兴兴,如何做出今天的成绩,可能如他在 2024 年上海大学新生开学典礼上所说," 世界上聪明的人太多太多,永远有比你更聪明的人,有比你有更多资源的人,但只要你持续地每天、每月、每年保持学习和进步,就能保持领先,不然很快就会落后。"
" 科创六小龙 " 为何在杭州?
宇树科技的春晚秧歌、DeepSeek 的全球爆火,不仅让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成为全国热议的话题,也让 " 科创六小龙 "(宇树科技、深度求索、游戏科学、云深处科技、强腦科技、群核科技 6 家杭州的科创企业)成了杭州的名片。
有意思的是," 六小龙 " 的创始人大部分不是杭州人,但他们纷纷选择了在杭州创业。
作为 " 杭州六小龙 " 之一,宇树科技为何在杭州?杭州又为何出了 " 六小龙 "?
1. 政策赋能
" 杭州六小龙 " 的创始人大部分不是杭州人,但他们纷纷选择了在杭州创业,这离不开浙江省、杭州市产业政策的超前眼光和招才引智的诚意。
据统计,2005 年至今,杭州迭代推出了六轮动漫游戏产业政策,鼓励原创、扶持精品。
2017 年,浙江省凭借敏锐嗅觉,抢先布局机器人赛道,印发《浙江省 " 机器人 +" 行动计划》,是全国首个提出 " 机器人 +" 政策的省份。
出品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游戏科学公司,创始人冯骥此前是在深圳的腾讯工作。谈及将公司团队搬来杭州的原因,他直言 " 喜欢杭州的氛围,节奏没有深圳那么快,房价也不太高,耐得住性子 "。
而就在公司成立的那一年,其所在的杭州艺创小镇出台了政策,对游戏等数字内容企业,予以三年内给予最高 100% 的房租补贴或者减免。
和冯骥类似,宇树科技的创始人王兴兴同样是从深圳的公司大疆离职,然后到杭州创业的。2017 年,宇树科技耗尽融资仍未实现产品交付,一笔来自杭州国资背景的数百万元融资,让它起死回生。
2021 年入选 " 杭州准独角兽企业 " 后,宇树科技获得了政府引导基金跟投,加速了其全球首款消费级机器狗 GO1 量产。
2. 产业链协同
杭州的数字经济非常发达,尤其是电子商务、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網域,杭州的科创园区遍布城市四处,城市的科创产业则形成了集聚效应。
比如浙江科聪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从事的是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和主营机器人的宇树科技同在滨江区。
从上游的芯片和关键零部件,到中游的机器人整机制造,再到下游的机器人系统集成,可以说滨江区具备了机器人产业的全链条,而且涌现出不少优势企业。
以宇树科技为例:
杭州集聚海康威视、大华等智能传感企业,宇树科技自研电机驱动器可 24 小时在萧山电机产业集群完成打样;
滨江物联网产业园 30 公里半径内,宇树科技完成从 PCB 设计到整机组装的完整供应链整合;
阿里云工业大腦为宇树科技提供云端训练场,其机器狗运动算法迭代效率提升 300%。
3. 人才集聚
除了产业政策之外,杭州市的教育科研机构,也在源源不断地向行业提供人才。
浙江大学是杭州最为突出的高校,早在 2004 年,浙大官网就发布要 " 打造中国的斯坦福 " 的文章。
斯坦福大学的产学研融合和创新创业生态,深度影响了硅谷的发展,而浙大近年来也在以相似的方式影响着杭州。
作为全国最早研究人工智能的大学之一,浙江大学为杭州的产业生态提供了大量人才," 杭州六小龙 " 中至少有三家和浙大关系密切。
依托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知名高校,杭州汇聚了两个国家级大科学装置、17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 5 家省级实验室,打造出南湖腦机交叉研究院、浙大量子研究院、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等高水平平台和载体,引领着科技创新。
除了本地高校,杭州的 " 全球人才蓄水池 " 政策,还吸引了哈工大、北航等高校人才。
4. 营商环境
民营企业是杭州最主流的经济主体,杭州的民营经济占比达到了 61%,民营企业的数量为 92.07 万户,市场主体多元。
同时,杭州的创业氛围浓厚,政府鼓励创新创业,有各种孵化器和创投机构。
而杭州政府的角色定位,是做 " 阳光雨露 " 的服务,而非掌管一切的大家长,放平姿态,隐于幕后,这是杭州的魄力。
2016 年,浙江启动 " 最多跑一次 " 改革后,企业开办时间从 22 天压缩至 3 天,行政审批事项削减 68%。
2023 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杭州合同执行效率指标排名全球第 12 位,超过硅谷所在的旧金山的第 19 位。浙江和杭州也逐渐成为众多创业者心目中营商环境最好的省份和城市。
有企业高管直接在朋友圈感叹,杭州是懂老板的政府,是理工科老板友好型城市。
当这些要素产生化学反应," 六小龙 " 的破茧成蝶便成为必然。
结语:企业家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杭州,诞生了阿里、网易等互联网巨头,以及全球安防龙头 " 海大宇 "(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
如今,又有了 " 六小龙 "。
关于为什么 " 六小龙 " 出现在杭州而不是其他城市,网上有一个热评说,杭州养了六万条锦鲤,才孵化出了六小龙,而很多其他城市只想要六小龙。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 全球独角兽榜》显示,杭州共有 24 家独角兽企业,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与广州持平。
这些独角兽企业,大多集中在科技领網域,如人工智能领網域的灵伴科技,云计算领網域的数梦工场等。
伴随着这些科创企业的成长,杭州正在从 " 电商之都 " 向 " 硬科技之都 "" 科创之都 " 转变。
杭州,也吸引着更多的外乡人来,他们都愿意把自己当成新杭州人,也把杭州当作第二故乡。
正如作家李杭育所说的那样:" 杭州是天下人的杭州。"
杭州,也是一座造梦者的城市。
王兴兴在杭州造的不是机器人,而是一个关于未来的预言——这里没有 " 不可能 ",只有 " 还不够快 "。
王兴兴与杭州的双向奔赴,印证了城市与企业家的共生逻辑——城市以政策赋能、资源聚合为企业扎根厚植土壤,企业家以创新突破、价值创造为城市注入增长动能。
这种双向成就不仅彰显了企业家与城市相互赋能的潜力,也为其他创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而对于其他城市来说,要想出 " 六小龙 ",必先要提供好的环境土壤让锦鲤们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 1 ] . 90 后王兴兴,凭啥成为任正非 " 座上宾 "?雷达 Finance
[ 2 ] . 科创 " 六小龙 ", 何以出杭州,山东政事
[ 3 ] . " 六小龙 " 震动全球科技圈!为何都在杭州,钱江晚报
编辑 | 米禾 轮值主编 | 夏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