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打一折后又“腰斩”!上药子公司再次被点名 去年23家企业被约谈 新一波药价深度整治浪潮成型?,欢迎阅读。
财联社 1 月 5 日讯(记者 卢阿峰)上海医药(601607.SH)子公司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上药第一生化 ")又一次被行业聚焦。
昨日晚间,国家医保局官微刊文指出,根据工作安排和相关部门查实的价格虚高事实," 第二次 " 约谈上药第一生化,上药第一生化承诺将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 B 挂网价格从 270 元 / 支进一步降低至 123 元 / 支,并保证稳定供应。
此外,医保局上述文章还透露,2023 年全年,共约谈企业 23 家,涉及 30 个品种,约谈药品平均降价超 40%,目前,医保局正在积极推进有关部门移交的部分药品耗材制造成本与售价差异大问题的整改工作。
有业内专家向财联社记者预测,从医保局的系列动作来看,一场药价深度整治浪潮,正在推向 " 高潮 "。
打一折后再打五折 令人震惊的价格与成本比值
昨晚,一则医保局官微推文,让处于多事之秋的上海医药再度成为行业内聚焦的对象。
该文章指出,近日,市场监管部门对上海医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上药第一生化 ")滥用感染危重症患者常用药品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 B 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不公平高价销售制剂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国家医保局根据工作安排和相关部门查实的价格虚高事实,再次约谈上药第一生化,督促进一步纠正不合理高价,剔除药品价格虚高空间,消除不良影响。经约谈,上药第一生化承诺将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 B 挂网价格从 270 元 / 支进一步降低至 123 元 / 支,并保证稳定供应。
医保局在文章中详细描述了此前上药第一生化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 B 被要求打 " 一折 " 及第一次被约谈的过程。
2023 年上半年,有关部门发现上药第一生化涉嫌与武汉汇海医药、武汉科德医药、湖北民康制药等 3 家企业合谋虚增原料药成本数百倍,同时将涉案药品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 B 挂网价格虚抬至 2303 元 / 支以上,以高于国外售价数十倍的不合理高价在国内销售,在短短 5 年时间内实现年销售金额至 40 余亿元,获取巨额不当利益。
接到相关部门移交问题线索后,为避免不合理高价持续损害患者合法权益,国家医保局提前介入,于 2023 年 6 月首次约谈上药第一生化。经提醒告诫,企业承诺先行将各地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 B 挂网价格从每支 2303-2918 元降至每支 270 元,并承诺后续根据调查情况和原料药真实采购情况进一步降低挂网价格。
那么第二次约谈的缘由是什么?医保局在文章中表示,近日,相关违法违规行为查实后,国家医保局第二次约谈上药第一生化,督促履行价格整改承诺。两次约谈后,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 B 挂网价格进一步降低至 123 元 / 支,累计降幅达 95.8% 以上,按 2022 年用量测算,仅该药品预计每年可减少用药费用超 38 亿元。同时,上药第一生化主动开展自查自纠,积极转变销售模式,剔除原料药采购、药品流通中虚增的中间环节费用,并主动降低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等 17 个药品的挂网价格,平均降幅 25.5%。
据财联社记者了解,医保局指出的所谓 " 相关违法违规行为查实 ",或直指去年 12 月 17 日上海医药发布的一则公告,该公告指出,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上药第一生化收到上海市市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上海市市监局认为,一生化实施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 B 的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相关规定,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不公平高价行为。上海市市监局决定责令一生化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 3.38 亿元,并处 2022 年销售额 3% 的罚款,计 1.24 亿元。
据上海医药财报,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 B 于 2019 年上市,2021 年处于市场深入期,2021 年销量同比增长 60.53%。在 2021 年,医院采购 54 万支该药品,其得標价格区间为 2120 元— 3100 元。即使是以最低价格 2120 元计算,该药品当年在医院终端的销售已经超过了 11.45 亿元。2022 年,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 B 的销售额进一步增加,医院合计实际采购量达到了 71.6 万瓶,得標价格统一为 2303 元,终端销售额增至 16.49 亿元。
武汉哈瑞医药总经理卢传勇告诉财联社记者,上药第一生化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 B 这一系列被罚、被约谈的事态发展,说明此前一些生产企业可能对于国家相关部门的反垄断调查深度、处罚力度,持观望的态度,在医保局掌握真实的原料药价格、生产成本之后,才在被罚的前提下进行降价,说明有少部分药品的成本与利润空间的平衡还未完全触底。"123 元 / 支的现在价格,从我们行业的专业角度来看,还不知道是不是接近真实的、合理的利润水平。"
据此前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沪市监反垄处〔2023〕202301402 号)的披露,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 B 挂网价格与生产成本的比值,明显高于同一生产线所产其他制剂,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 B 的生产成本合计约为 8.6~14.6 元 / 支,(调整前)挂网价格与生产成本的比值达到 157~339:1。
上述决定书还指出,根据第三方统计数据,2017 年以来,在与中国市场销售量接近的美国、印度、俄罗斯市场,同规格或者相近规格的制剂销售价格折合人民币为 47~183 元 / 支,中国市场 2303~2918 元 / 支的价格是该价格的 12~62 倍。2022 年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 B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加权平均价格为 65 元 / 支,中国市场挂网价格是该价格的 35~44 倍。
医保局去年约谈 23 家企业 打出价格治理 " 终极大招 "
医保局上述文章还指出,2023 年初以来,针对少数企业部分药品垄断控销、虚增成本、以缺逼涨等问题,国家医保局全年累计约谈企业 23 家,涉及 30 个品种,约谈药品平均降价超 40%。
目前,国家医保局正在积极推进有关部门移交的部分药品耗材制造成本与售价差异大问题的整改工作,同时针对部分药品在不同省份间存在不公平高价、歧视性高价问题,组织开展省际间价格协同规范治理,促进区網域间价格公平诚信、透明均衡,推进建立医药领網域全国统一大市场,增进市场公平竞争,努力为人民群众把好用药价格关。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昨日,医保局所属媒体平台 " 中国医疗保险 " 公众号发布的一则消息中写道: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副司长翁林佳透露,国家医保局于 2023 年 12 月末下发了《关于促进同通用名同厂牌药品省际间价格公平诚信、透明均衡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将本地的挂网价格与监测结果作比较,排查发现显著偏离监测结果的异常值,督促引导企业纠正不公平高价、歧视性高价,促使价格回归到更加公允的区间。相关工作力争在 2024 年 3 月底前完成。
" 以前医药行业还存在价格信息孤岛,企业可以灵活针对各省情况设定挂网价格,但现在时代已经变了。" 卢传勇告诉记者,自从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 2022 年 5 月上线以来,各省实际已经建立起监测所有挂网药品价格的网络。此番省际药价专项治理,意味着所有挂网价格可自动抓取,一旦出现违规,就可能受到严肃处理。
" 根据《通知》大致可以看到,同厂同品不同规不同价等情况这次要彻底治理,也就是说数据的互联互通已经结束。" 风云药谈创始人,资深医药招采专家张廷杰告诉财联社记者,从 2023 年 8 月底的 " 互联互通 " 到后面的价格治理等一系列动作、檔案、政策、精神,无一不在向 " 高药价 " 说不,只是因为 " 价格 " 问题涉及的方面比较多,系统、数据、企业、尺度、标准、力度等。那么,本次《通知》把整个价格治理推向了 " 高潮 ",甚至可以理解为压倒无理由 " 高价 " 仿制药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业内人士透露,所谓 " 互联互通 " 或为去年 8 月底行业在行业流传的一份落款为国家医保局的《关于落实信息互联互通推进挂网药品价格治理的通知》(医保办函 [ 2023 ] 67 号)檔案,该通知从组织原则,区分挂网药品交易价格状态、开展第一阶段挂网药品价格数据的全国专项治理行动、防范突击涨价、" 做价 " 行为等方面对于当月到年底的挂网药品价格治理向各省各地区提出了要求。
" 医保局这次把上药第一生化这个事拎出来展示,并在文中提及价格治理,也是起到警告的作用,因为医保局是要求在 3 月底前全部完成,所以不排除后续还会有进一步的举措,甚至有其他被约谈企业也被拿出来展示的可能性,做到‘警示一批,教育一批,约谈一批,处罚一批’。" 卢传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