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苹果Vision Pro首发体验:头显天花板实锤,N多玩法开腦洞,然,拔草了,欢迎阅读。
作者 | 徐珊
编辑 | 云鹏
2024 年开年最受期待的产品苹果 Vision Pro 究竟如何?今天,大家第一次真正看到了普通人在家里用 Vision Pro 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智东西 1 月 31 日报道,就在昨晚十点,外媒 Vision Pro 首发体验解禁。我们看到了苹果 Vision Pro 的包装盒里竟然大大小小装了 11 个零部件。同时,苹果 Vision Pro 在办公场景中也展示了其较为强大的生态协同能力。
▲苹果 Vision Pro 实物图(来源:The Verge)
巧合的是,近期,坐稳 VR 头显头把椅的 Meta 放出了 Quest 3 大降价的消息,头显降价 50 美元,配件降价幅度在 5 美元至 40 美元之间。
和以往在官方指导下体验设备不同,这一次至少有八位科技博主都把 Vision Pro 带回家进行了深度体验。
▲获得苹果首发体验的八位科技媒体(来源:YouTube)
有博主戴着 Vision Pro 坐在家中享受起篮球赛现场 VVIP 视角:
有博主戴着 Vision Pro 坐上了官方主播台,开始了一天的打工之旅:
更有博主戴着 Vision Pro 不但炒起了菜,还把 Vision Pro 当成 " 滑雪镜 ",创造了 Vision Pro 神奇打开方式:
虽然整活归整活,但是各大科技博主从产品本身、功能、使用时长等不同角度,对 Vision Pro 进行较为为深入的体验,给出真实评价。
美国媒体记者戴着苹果 Vision Pro 24 小时后,她说:" 这是苹果公司除了 iPhone 以外最大的赌注。"CNET 记者说:" 苹果的透视画面是我见过最好的,几乎没有失真。"
但当我看完了所有的首发体验视频后,和 The Verge 记者几乎保持一致看法。" 尽管苹果一直在强调 Vision Pro 的 AR 属性,本质上这还是一款 VR 头显。" 尤其是在苹果 EyeSight 功能体验目前比较 " 鸡肋 " 的情况下。
The Verge 记者显然是个 VR 老玩家。他说:" 我从 2013 年 CES 上就已经体验了 Oculus Rift,VR 头显已经出现了十几年了,苹果必须通过一个新称呼、一个新定义告诉人们这是一个新的东西,吸引人们关注。" 他更直接地解释为什么苹果要称 Vision Pro 为空间计算头显,也从 Vision Pro 中看到苹果在产品设计上的一些权衡和妥协。
他直接对苹果设计发出了七大质问,并提前 " 预警 " 用户:
1、您是否想要一台每次使用时都会弄乱您头发的头显?
2、如果您化妆,您是否想要一台每次使用时都会弄花你妆容的头显?
3、您是否想要一台允许迪士尼公司阻止你拍摄眼前画面的头显?
4、您是否想使用一台无法轻易向其他人展示您正在查看内容的头显?
5、你觉得你最高配的电视是否应该具备 HDMI 的输入功能?
6、你想使用一个在暗光环境下表现欠佳的电腦吗?
7、你想使用一台一直追踪你双手变化的头显吗?
在这些质疑声中,我们更想了解苹果在发布会上展示的各种炫酷功能到底实现了几成?Vision Pro 在生活工作娱乐中能够带来哪些你意想不到的体验?空间计算真的是触手可及的未来还是苹果画的一手好 " 饼 "?苹果 Vision Pro 能否成为下一个 iPhone,成为库克退休前真正的 " 里程碑 " 式产品?从这些深入体验中,我们已经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一、Vision Pro 竟成厨房神器?三大功能成槽点重灾区
从一手拆箱,到戴着 Vision Pro 做饭。科技博主们在体验 Vision Pro 中,不断发出疑问:"Vision Pro 到底能干什么?"、" 苹果打造的 Vision Pro 是令人惊艳的吗?"、"Vision Pro 是一款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吗?""Vision Pro 会如何融入我们的生活?…… 在深入体验中,不少博主绞尽腦汁试图证明一点:"Vision Pro 是有趣的、好用的、有价值的产品。"
但在真正体验过程中,尽管有些功能让不少记者感受到了头显天花板,但是有更多博主表明 Vision Pro 的进步空间还很大。
1、Vision Pro=" 厨房定时器 "+ 滑雪镜?记者连续体验 24 小时直呼受不了
美国媒体的记者挑战了连续戴着 Vision Pro 24 小时的大挑战。她不但戴着 Vision Pro 做了自己的第一顿 " 科技 " 晚饭,还把 Vision Pro 当成滑雪镜,去户外滑雪。"Vision Pro 是一台厨房电腦(Cooking Computer)。" 在做饭时,她笑称道。
你可以通过軟體搜索一些菜谱,然后跟着菜谱的演示,从如何备菜、放哪些调料,如何炒菜,以及煮几分钟。在傻瓜式的教学下,Vision Pro 能够帮助每个人都成为大厨。在简单做完几个菜之后,她简单点评了今天的晚餐,认为口味还不错。
当然,可能你说服我将 2.5 万元人民币的头显带入厨房,面对着随时水油四溅的场面使用,要花费不少功夫。
在户外滑雪的时候,她提到 Vision Pro 的用途十分有限,其录像功能和 Meta 的雷朋眼镜用途相同。
同时,在 24 小时的体验中,她曾多次不得不将 Vision Pro 取下,按摩自己的双眼。一方面,双眼长期接触螢幕容易感到干涩。另一方面,用户头戴 Vision Pro 太久也感受到压迫感,让人直呼受不了。
2、Vision Pro 办公实用性有几分?看苹果开启三大系统联动
科技博主 Tom ’ s Guide 尝试同一时间打开七八个程式,如浏览器、苹果音乐、以平铺或者叠加的方式放在眼前。
他还可以尝试将 MacBook 上的画面,快速搬到头显内部,和其他虚拟屏放在一起。
这一步,本质上苹果扩大了多设备协同的范围。过去,多屏协同关联是一对一,手机与平板、电腦与手机等。
如今,这些螢幕可以同时搬到头显内部,形成更大范围的螢幕共享和设备协同。" 这是只有苹果才能做到的事情。"Tom ’ s Guide 说道。
当然你要是想要在 Vision Pro 里实现流畅的多屏协同办公体验,或许也要付出一点点代价,比如说,先买一个苹果全家桶。
不仅如此,苹果还为 Vision Pro 带来了 iPhone 和 iPad 的内容生态资源,不少内容可以通过 2D 大屏的方式显示在用户眼前。
3、Persona 功能 " 大翻车 "?面部五官略显僵硬
在 Vision Pro 发布会上,最令人苹果期待 Persona 功能究竟使用效果如何呢?目前看来,面对 Persona 功能,不同体验者拥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这是其体验过的最好的虚拟人,也有人认为该虚拟人并不真实。
想要打造自己的数字化身,你需要将头显举在自己面前对自己进行人脸扫描。然后,通过苹果系统指示,做出一些张口、摇头、挑眉等小动作。在等待一会后,苹果就会生成一个 Persona 虚拟人。该虚拟人可以简单模拟用户说话时的眼部动作、嘴唇的动作,以实现以假乱真。
首批体验者发现尽管自己在移动,但自己几乎定在画面中,只有一些五官是在变换的。当几位媒体老师都通过自己的虚拟人在头显中会面时,有几分巫师聚会的感觉。
显然,Persona 功能还有不少进步的空间,该功能还在测试阶段。
4、EyeSight 功能很鸡肋?记者直言看不到价值
从目前展示 EyeSight 功能时候,无论是沉浸式状态下的闪烁屏,还是与人聊天双眼呈现效果,都有些诡异。
" 苹果是个营销鬼才。"The Verge 的记者拆穿了 Vision Pro 在 EyeSight 功能上所做的小把戏。
他提到在苹果宣传图上,EyeSight 功能是明亮、清晰地展示人们的双眼,但在实际体验中,EyeSight 功能只是通过一个暗淡的 OLED 的螢幕展示双眼,甚至在较亮的光线中都无法看到双眼。在内部,你甚至没办法感受到外部的变化。" 甚至眼睛呈现的有些诡异。"
5、真正的 AR 功能仅有三个,记者大呼上当了
苹果 Vision Pr 真正的 AR 三大功能分别为:当你在透视情况下看向 MAC 时,Vision Pro 会通过连接显示器的功能实现螢幕共享;当你通过蓝牙键盘打字时,键盘上方会出现小的文本预览栏,以及在游戏中,你在《超级水果忍者》游戏中可以向地面的猪丢水果。
在八大记者的体验中,有一些和我们的预期相同,比如 EyeSight 功能在当前阶段的作用非常有限,真正的 AR 应用在 Vision Pro 所呈现的并不相同。
同样,也有一些远超我们的预期,比如说,在办公场景中,苹果围绕着 Vision Pro 将其和电腦、平板之间的生态联动做得看起来非常丝滑和流畅。
还有一些体验者没有提及,让我们保持观望的态度的内容:我们在 VR 头显上常见的游戏、健身等娱乐性更强的一些应用似乎并没有在 Vision Pro 上直观呈现出来。
二、Vision Pro 直达头显显示天花板,眼手互動引发隐私争议
Vision Pro 作为一款头显,其体验当然绕不开头显类产品的四大领網域:硬體、显示、互動、系统。
自从苹果 Vision Pro 发布之后,其硬體参数和性能几乎被人们翻来复去的反复提及,此次深度体验也不是个大记者的重点。人们更关注的是在几乎天花板的硬體支撑下,苹果 Vision Pro 在一些基础的性能上表现究竟如何?
1、Vision Pro 是头显显示的天花板,但也逃不开光学困境
对苹果 Vision Pro 的显示,几乎是是所有的体验者都给出高分评价。" 这几乎是我见过最好的头显显示效果。" 在多个体验者的视频中你都可以看到这一点。
高刷新率、饱和色彩感,以及单眼超 4K 的显示效果,苹果似乎已经给头显显示基础划下了一个基本线。
但即便是苹果,其呈现的效果也并非是完美的。" 当我对着较强的光线的时候,明显能看到较强的反光。" 在视频的结尾,The Verge 的记者还提到,在暗光环境下,苹果 Vision Pro 的透视并不算太清晰,同时还会出现失真的情况。
" 这些都是 VR 头显常见的问题,但是苹果 Vision Pro 以 3499 美元的价格出售,总让你抱有些期待。" 他还提到,苹果 Vision Pro 显示上的问题是:显示器仍然是显示器,头显仍然是头显。
具体来说,相机有运动模糊功能。在低光环境下,相机需要通过牺牲清晰度代价来增强曝光时间。并且,相机和显示器在色彩显示方面均有一定限制。苹果 Vision Pro 在运动的情况下仍然会出现运动模糊的功能,在暗光环境中更加凸显。" 这也可能让不少人用苹果 Vision Pro 时,感到眩晕。"
2、眼手互動体验流畅,但其隐私性惹争议
启动头显,你就能看到应用程式直观展现在你的面前。美国媒体的记者展示眼动选择、手势捏合两种方式组合起来互動流畅、。
苹果 Vision Pro 输入方式也是多样的,你可以通过电腦键盘、蓝牙键盘、裸手输入等方式完成信息输入。
但裸手互動显然不是什么时候都是最好用的。博主想通过裸手互動使用键盘时,只能一个字一个字敲键盘。" 没有什么发送一条短信更难了,当我能够使用到键盘的时候,真感到开心。"
在互動方面,The Verge 记者提出苹果正在尝试一种全新的互動方式。他谈到手机时期,你用触控控制手机输入;电腦时期,你通过键盘完成直接输入;iPod 时期,你通过 iPod 滚轮完成输入。但到了 Vision Pro 时代,用户不再直接控制信息的输入,而是摄像头来观察你的输入动作,从而将其转换为输入指令。
比如说,眼动追踪,不是你的眼睛直接控制信息选择,而是摄像头观察你的眼部变化,从而输入信息。手势追踪也是同理,头显的摄像头观察手部变化,转换成输入指令。
这就带来了一个难题,摄像头其实是实时监测着你的双手和眼睛的输入内容,用户很多的信息输入实在被实时 " 监控 " 的,而这些信息数据的流向你没有选择权和管控权利。" 这会让人感受到不安。"
3、全新 OS 系统配合方式,可同时体验三大苹果系统
目前你可以同时在螢幕上显示三种不同作業系統的应用程式:手机 vision OS 应用程式;iPad 应用程式;然后你还可以通过 Wi-Fi 连接你的 Mac,并拥有整个 Mac 显示屏。其中,iPad OS 和 vision OS 系统最大的不同是,iPad OS 系统有一个严格、准确的管理平台,而 vision OS 的任务管理器,允许你随意的摆放所有的界面。
并且,和手机不同的是,用户的每一步操作,苹果都会采用悬停的方式,直接叠加相关菜单展示用户的选项。
但 The Verge 的记者也提到一些不足:visionOS 没有任何能力与其他人共享这些視窗或体验:两个戴着 Vision Pro 头显坐在同一个房间里的人,无法同时看到太空中的生物。
从现有的产品体验来看,Vision Pro 显然是在显示方面、互動方面给出了产业类的头显玩家们一些指引。但更多的是,我们从 Vision Pro 中也能感受到开拓一个全新的品类,并非一日之功。初代产品上仍有很多功能,交付到各个苹果用户中才能看到大家最真实的声音。
三、Vision Pro 包装含有 11 个组件,配件数量多堪称历史之最
科技博主 Marques Brownlee 从 Vision Pro 的快递中拆出了三大小箱子分别是:头显包装盒、蔡司眼镜包装盒、以及旅行包的盒子。他提到,Vision Pro 头显包装盒,比 Mac Studio 的盒子还要更大一些。
从 Vision Pro 头显包装盒中,苹果共提供了 11 样小东西:头显 x1、前屏保护套 x1、绑带 x2(单绑带和双绑带)、眼镜布 x1、质保卡 x1、3166mAH 电池 x1、30w 充电头 x1、双 C 口的数据线 x1、新手指南 x1、半包裹式的橡胶圈 x2、面罩 x1。
他特别提到,电池组比常见充电宝要更重一些。在新手指南中,苹果多通过图画方式展示头显的操作方式。
Vision Pro 提供了两种头带,一种是单绑带,采用的是针织布料,另一种是双绑带设计,采用的是硅胶材料。从各大大博主的体验看来:你要是想保持发型 " 优雅 " 可以采用单绑带,通过卡扣处的旋转按钮调节松紧,其后部面积较大,承重分布放在后方。
你要是想要更舒适,双绑带无疑是最佳选择,双重调节可以让头显更贴合镜面。当然你要是秃头玩家,可以任意选择。
从科技博主 Tom ’ s Guide 所展示的侧面外观来看,取掉头显面罩、橡胶圈之后,Vision Pro 的前段头显显示区網域真的非常轻薄。" 几乎所有人都说 Vision Pro 比想象的要更小。"
我们可以看下对比图,这是 Quest 3 的头显前端、苹果 Vision Pro 的头显前端、和 PICO 4 的头显前端。尽管会有一些拍摄比例差距,但我们仍能够直观的感受到苹果 Vision Pro 在头显中的轻薄感。
▲左边为 Quest 3;中间为苹果 Vision Pro;右边为 PICO 4(来源:网络)
"Vision Pro 的材质和外观设计,像是苹果熟悉的设计美学的延续。"The Verge 的记者说道。
重和贵,也是不少科技博主不可避免提到的两点。据透露,苹果 Vision Pro 的头显本身的重量,和 12.9 寸的 iPad Pro 差不多。但不要了苹果将 Vision Pro 的电池外置了,一块电池的重量已经超过 380g。
有关这次苹果 Vision Pro 4 发售科技博主,Tom ’ s Guide 还为苹果用户们提前算了一笔账:产品本身 3499 美元,蔡司普通眼镜 99 美元,定制眼镜 149 美元,Apple Care 499 美元可以延长质保期两年,甚至还有价值 199 美元的旅行包。在产品之外,显然用户需要出血的地方还不少。
结语:空间计算时到爆发,或许还要等待 " 苹果 Vision Pro 4"
Vision Pro 的真面目,到今天为止,几乎全部摆在大家面前了。
尽管还有三天时间正式发售,但是从专业媒体以及科技博主的角度,也是苹果第一代 Vision Pro 主要针对的用户群体上,我们看到 Vision Pro 最真实的一面。
其中,Vision Pro 的顶配設定、各大能力的局限性、以及苹果围绕 Vision Pro 打造的生态联动等等内容,我们都能看到比较客观的一手表述。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能从体验者们的质疑声中和苦笑中感受到一些沉重。想要突破头显上的一些基础困境、如续航时长、眩晕等,仍然还需要等待新的解决方案出现。即便是苹果,也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
或许,现在的 Vision Pro 就像初代 iPhone 一样,只是简单展示苹果针对新时代的设想。而等到 iPhone 4 时刻到来时,我们或许能看到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