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大炮蚊子”:当蚊式战机装上57毫米炮,欢迎阅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舰载机的整备间 Author Zero601
前言
有着 " 木制奇迹 " 之称的 " 蚊 " 式战机,凭借优异的飞行与战斗性能,成为了二战中最优秀的双发多用途战机之一。轰炸机、战斗机、侦察机、战斗轰炸机 ..." 蚊 " 式几乎扮演了各种各样的角色。在各种各样的 " 蚊 " 式衍生型号中,搭载 57 毫米火炮的 " 蚊 " 式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为什么英国人选择为 " 蚊 " 式搭载 1 门 57 毫米炮?它又在实战中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搭载 57 毫米炮的 " 蚊 " 式 FB Mk XVIII 战斗轰炸机
" 乌鸦 " 与 " 鼹鼠 "
二战爆发后,德国海军的 U 型潜艇在大西洋上展开大规模的海上破交作战,令前往英国的运输船队遭受严重损失。英国皇家海军与皇家空军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兵力,针对德军的 U 艇展开反潜作战。
对付 U 艇,最为高效的手段之一就是派出反潜巡逻机进行远程警戒和攻击。二战时期的潜艇以柴油机动力为主,大部分时间都必须在海面上航行,而反潜机在空中就能远远地发现在水面上浮航的潜艇,对其发起攻击,而潜艇除了下潜规避,面对反潜机几乎束手无策。
针对盟军反潜力量的发展,特别是反潜机的日益活跃,德军也为 U 艇进行了一定的更新。其中,为 U 艇加装多联装的防空高射炮、将其改造为拥有较强防空火力的防空型 U 艇(U-Flak)的主意,得到了德国海军司令卡尔 · 邓尼茨的支持。在这些防空 U 艇上,安装了数量不等的 20 毫米和 37 毫米高射炮,一旦盟军反潜机俯冲攻击,高射炮群立刻火力全开,打飞机一个措手不及。
德军投入大西洋作战的防空型 U 艇(U-Flak),除了 20 毫米和 37 毫米高炮外,还在潜艇指挥塔上安装了警戒雷达,以探测接近的盟军反潜机
防空 U 艇投入实战后,确实取得了一些战绩,打下了几架倒霉的盟军反潜飞机。邓尼茨对外得意地宣称:" 乌鸦抓不住钻地的鼹鼠,飞机也消灭不了潜艇!"
在大西洋的反潜战中,美英盟军与德军总是打的有来有回。而回合轮到英国人的这一刻,他们也拿出了新式武器:装备 57 毫米 6 磅炮的 " 蚊 " 式战斗轰炸机。
双发战机的一大优势,就是机体中轴线上的空间十分宽阔,大量的重武装得以装备在机头位置。" 蚊 " 式战机的机头一般都配置了 4 挺 7.7 毫米机枪和 4 门 20 毫米西斯帕诺型机炮,火力已经十分凶猛了。但是,英国人并不满足于此,他们认为,对付德军的 U 艇,以及运输船等其他舰船目标时,必须拥有更大口径的火炮,才能在短时间内将其彻底重创乃至击沉。
" 蚊 " 式 FB Mk.XVIII(Mk.18)型战斗轰炸机
把坦克炮送上天空
皇家空军看上的火炮,是 57 毫米 QF 6 磅反坦克炮。6 磅炮是英国于 1942 年以后开始投入实战的反坦克炮,英国陆军的许多坦克也用这种火炮作为自己的主炮,比如 " 丘吉尔 "、" 克伦威尔 "、" 十字军 " 等。而美国也将这种主炮引进生产,成为了美国陆军在二战中的主力反坦克炮之一:M1 型 57 毫米反坦克炮。
英军装备的 57 毫米 QF 6 磅反坦克炮
皇家空军经过评估,认为 57 毫米炮的威力足以对付德军潜艇,而且不论是重量还是体积,都足以搭载到 " 蚊 " 式战机上。但是,如果只是把 57 毫米炮原封不动地搬上飞机,手动装填将会限制它的射速,这一点美国人已经在他们搭载 75 毫米主炮的 B-25G/H 型攻击机上体会过了。
为 57 毫米炮安装自动装弹机,成为了解决其射速问题的最佳方案。实际上,英国人先前就已经为 57 毫米炮配套设计过自动装弹机装置:由莫林斯机械公司研制的 57 毫米炮自动装弹机,在英国海军的鱼雷快艇上已经开始应用,用来对抗德军武装到牙齿的 S 型鱼雷快艇。
莫林斯公司原本是一家以制造香烟卷烟机为主业的公司,将卷烟机的制造技术衍生到为英军设计火炮自动装弹机上,算是这家公司 " 不务正业 " 但又 " 情有可原 " 的结果。
英军鱼雷快艇上安装的、搭载莫林斯自动装弹机的 57 毫米 6 磅炮
皇家空军与莫林斯公司合作,将原先搭载在海军鱼雷艇上的莫林斯自动装弹机稍加改良,以适配 " 蚊 " 式战机。经过改良的莫林斯 Mk.III 型自动装弹机最后成功搭载到了 " 蚊 " 式战机的 57 毫米炮上,射速可达 55 发 / 分钟,全机备弹 21 发实心穿甲弹,可实现半自动或者全自动射击模式。采用莫林斯装弹机的 57 毫米炮,也被人称为 " 莫林斯炮 "。
为 " 蚊 " 式准备的、带有自动装弹机的 57 毫米 " 莫林斯炮 "
大口径炮搭载到飞机上,巨大的火炮后坐力如何被吸收而不至于使飞机散架,总是困扰着飞机设计师们的一个问题。但对于德 · 哈维兰公司的设计师们来说," 蚊 " 式并不存在承受不住大炮后坐力的问题:" 蚊 " 式具有柔韧性的木制机身,足以安全有效地吸收 57 毫米炮开火时的后坐力。" 木制奇迹 " 在不为人知的角落再次发挥了奇迹般的作用。
" 莫林斯炮 " 整套火炮装置的重量约 720 公斤。为了给 57 毫米炮腾位置," 蚊 " 式原先机头安装的 4 门 20 毫米西斯帕诺型机炮被拆除,只保留了 4 挺 7.7 毫米机枪。而这些机枪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曳光弹为 57 毫米炮提供辅助瞄准。
一名英军空勤人员手持 57 毫米炮弹,与 " 蚊 " 式的 57 毫米炮合影,登上德 · 哈维兰公司的战时广告
" 蚊 " 式战机与 " 莫林斯炮 " 的组合,由此变成了火力更为凶猛的 " 大炮蚊子 ":" 蚊 "FB Mk XVIII(Mk.18),德国人则以恼人的苍蝇 " 采采蝇 "(Tsetse)的名字命名这种搭载大炮的蚊式飞机。
搭载 " 莫林斯炮 " 的 " 蚊 " 式,在发起攻击时需要顶着敌人的防空炮火进入低空的攻击航线。为了强化防御能力,英军为 Mk.XVIII 型蚊式的发动机整流罩、机头四周和驾驶舱地板下方追加了总重约 410 公斤的装甲。
U 艇猎手
1943 年 6 月,Mk.XVIII 型蚊式成功首飞,随后开始小批量生产。经过精心筹备,Mk XVIII 型蚊式被配属给了英国皇家空军海岸司令部,以执行反潜和反舰任务为主要工作。英军为它们制定的战术是:以蚊式 Mk.VI 型战斗轰炸机作为掩护飞机,压制敌舰的防空炮火,然后由 " 采采蝇 " 进入攻击航线,用 " 莫林斯炮 " 击杀敌舰。
与 " 莫林斯炮 " 合影的 " 蚊 " 式 Mk.XVIII 型
1944 年 3 月 10 日," 采采蝇 " 首开战果,不过这个战果却是德国空军提供的:皇家空军第 248 中队的 " 蚊 " 式与一支拥有 10 架 Ju 88 轰炸机支援的德军护航舰队遭遇,3 架 Ju 88 在空战中被击落,驾驶 " 采采蝇 " 的英军飞行员托尼 · 菲利普斯,用 4 发 57 毫米炮弹击落了 1 架 Ju 88。
3 月 25 日," 采采蝇 " 终于取得了击沉德军 U 艇的战果:在法国圣纳泽尔港西南方的比斯开湾,德军 VIIC 型潜艇 U-976 号遭到 248 中队的 4 架蚊式 FB Mk.VI 和 2 架 FB Mk.XVIII 的攻击," 莫林斯炮 " 的凶猛炮火将这艘倒霉的潜艇瞬间打了个稀巴烂,最终沉没。
用 " 莫林斯炮 " 攻击德军 U 艇的 " 蚊 " 式战斗轰炸机
虽然 " 采采蝇 " 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但皇家空军却并没有继续大规模量产这种蚊式 " 炮艇机 ",因为英军发现,使用火箭弹攻击 U 艇,比使用 57 毫米炮更有效率。同时,带着 " 莫林斯炮 " 的蚊式,在进入俯冲时必须保持直线飞行,不能让机头偏离一点,否则可能会导致 " 莫林斯炮 " 卡壳。最终,Mk.XVIII 型 " 蚊 " 式只生产服役了 18 架,搭载 RP-3 火箭弹的 " 蚊 " 式成为了英军的主力反潜飞机之一。
挂载火箭弹准备执行反潜任务的 " 蚊 " 式,火箭弹高效的反潜反舰效率让 " 大炮蚊子 " 很快失宠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人甚至还尝试为 " 蚊 " 式换装口径更大的 94 毫米 QF 32 磅炮,这种主炮原本是英国 " 土龟 " 重型突击坦克的主炮,英军计划为其改装炮口制退器以适应 " 蚊 " 式,但搭载与射击实验直到战争结束才完成,面对战后缩减军备发展的时代,这一设计自然也无疾而终了。
搭载 94 毫米 QF 32 磅炮的 " 土龟 " 重型突击坦克," 蚊 " 式也曾经计划搭载这一火炮,但最终未能量产
☆ END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舰载机的整备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