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ID.4 CROZZ降近5万,一汽大众开始认怂!以价换量可行?,欢迎阅读。
自从年初特斯拉点燃了 " 价格战 " 的导火索,先是让众多新能源品牌被迫加入,虽然卖得好,但是利润却被压缩,苦不堪言;被蚕食市场份额的传统车企开始了反击,纷纷加入了 " 价格战 ",将这场无硝烟的战役推到了高潮。
如今已经过去八个月了," 价格战 " 结束了吗?答案是没有," 价格战 " 仍在继续,并且就连不愁卖的合资领头羊一汽大众都未能独善其身。
近日,网传一汽大众 ID.4 CROZZ 推出了优惠活动,起售价低至 14.59 万起,要知道 ID.4 CROZZ 指导价为 19.39-29.39 万元,优惠之后的价格基本与一些自主品牌的竞争对手看齐。
其实,这并不是一汽大众首次对旗下 ID 家族推出优惠,早在今年 7 月份,已经对旗下 ID.4 CROZZ 和 ID.6 CROZZ 进行了降价,只不过优惠力度没有如今大,当时 ID.4 CROZZ 纯享版降价后为 15.59 万元起。
或许上一次推出降价之后,一汽大众 ID 家族在市场上获得了不错销量,尝试了降价带来的甜头,这次一汽大众加大了优惠力度,直接将 ID.4 CROZZ 的起售价降到 14.59 万,相当于优惠了五万元,直接在 " 价格战 " 中出了个炸弹。
为什么仅仅隔了一个月,一汽大众再次针对 ID.4 CROZZ 推出优惠呢?
兵哥觉得有以下两个因素,第一是目前进入了 " 金九银十 ",属于汽车市场的售卖旺季,各个车企都在旺季收割更多市场份额,为年终销量冲刺,一汽大众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加大优惠力度,以此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
第二是自从进入 " 金九银十 ",无论是新势力品牌,还是传统燃油车品牌,都推出了不少优惠政策,主打一个字 " 卷 ",只要卷不死,就往死里卷,所以一汽大众放下一贯俯视群雄的姿态,将 ID.4 CROZZ 的起售价降到同级别自主竞品的同一水平线。
基于以上两个因素,并且有了此前降价优惠带来的销量,一汽大众对加大优惠力度的 ID.4 CROZZ 可谓是自信满满。那么问题来了," 金九银十 " 中降价的产品多如过江之鲫,大众 ID.4 CROZZ 还能复制此前降价的成功吗?
我们不妨看看大众 ID.4 CROZZ 的竞争对手有谁,例如同级别的比亚迪宋 PLUS 新能源、银河 L7、零跑 C11、深蓝 S7 等车型,从产品力来看,大众 ID.4 CROZZ 背靠大厂,制造工艺方面比较出色。
也正因出自传统车企,大众 ID.4 CROZZ 的配置比较少,例如内饰设计平平无奇,智能化配置少之又少,没有同级别自主车型那么丰富,这么 " 抠门 " 的配置,是当下年轻消费群体无法接受的。
另外,大众 ID.4 CROZZ 的刹车配置一直被消费者吐槽,居然还是采用后轮鼓刹,并且旗下同 MEB 平台出来的 ID.6 CROZZ 和奥迪 Q4 e-tron 也是采用后轮鼓刹。
要知道如今汽车制造体系已经非常完善了,整车的造价成本也随之降低了不少,鼓刹仅仅比盘式刹车便宜了一点,并且上面提及的车型,它们的价格并不便宜,居然还不采用盘式刹车,这是大家都不理解的事情。
总的来讲,在紧凑型新能源 SUV 市场,各个车企都是非常 " 卷 ",不仅是价格卷,就连配置方面也很卷,而大众 ID.4 CROZZ 固然拥有品牌力优势,但是在产品力、配置方面、智能化等方面缺乏核心竞争力,降价固然能增加销量,但是销量数据增加的幅度并不大。
除了一汽大众 ID.4 CROZZ 降价之外,有媒体在 9 月 6 日称,一汽奥迪向内部员工推出了国产 e-tron 员工活动价,全系 3 款车型折扣均为 5 折,活动截止时间为 2023 年 12 月 31 日。
(图片源于智电出行)
据了解,一汽集团的正式员工都有资格参与购买,员工活动价为裸车价,不包含购置税、保险、分期利息等费用。
奥迪 e-tron 自从 2021 年由一汽奥迪进行国产,在 2021 年 4 月份上市之后,到如今从未改款过。
再加上奥迪 e-tron 在国内的销量并不好,截至今年 8 月份,奥迪 e-tron 的累计销量仅为 376 辆,平均每个月的销量不过是几十辆,此次推出的员工价看似福利,实则是变相清理库存。
随着一汽奥迪推出员工价,兵哥觉得奥迪 e-tron 在市场上的优惠政策应该不远了,因为仅靠员工是无法消化奥迪 e-tron 的库存,所以奥迪 e-tron 的市场优惠力度应该不会小。
对于消费者来讲,一汽大众紧跟市场的节奏,其他车企一降价就开始跟进,让大家就能以非常优惠的价格购买自己心水的车型;但是,可能我们被今年的 " 价格战 " 给麻木了,没想到此前不愁卖的一汽大众居然也开始 " 以价换量 " 了。
要知道,一汽大众从 2019 到 2021 年连续三年登上了国内销量冠军的宝座,在当时势不可当,但是从 2021 年跌落销冠之后,就再也没有登上过了,甚至追赶对手的脚步开始变得缓慢。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一汽大众的零售量为 83.87 万辆,2022 年的同期零售量为 86.31 万辆,同比下滑了 2.8%;而一汽大众的前面的竞争比亚迪,今年上半年的零售量为 125.56 万辆,同比增长 94.25%。
这一对比,今年上半年一汽大众与比亚迪的零售量相差 41.69 万辆,一汽大众想要追上去,只能开始 " 以价换量 ",理想状态下或许能获得不错的成绩,以此来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
不过,这仅仅是理想的情况下,毕竟现实是骨感的,如今汽车市场相当内卷,一汽大众想要追上去非常难,除非要奇迹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头部合资品牌都已经公布了今年 8 月份的销量成绩,而截至兵哥发稿为止,一汽大众还没有公布今年 8 月份的销量,这是怂了?
新能源市场失利,一汽大众在燃油车市场也逐渐出现了疲态,一方面是电动化的冲击,在纯电市场还有一点竞争力,但是在混动市场,可以说一汽大众毫无竞争力,只能看着自主新能源车企蚕食自己的燃油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随着自主品牌的制造工艺、产品力,以及品牌力的提升,并且所推出的燃油车性比价极高,让一汽大众旗下的主力军宝来、高尔夫、速腾,以及迈腾等车型在市场降低了竞争力,例如大家手握 15 万元,是选择 1.4T 的中配高尔夫,还是选择 2.0T 的星瑞、艾瑞泽 8 高性能版和影豹 R 呢?
可能消费者会说,买高尔夫是为了情怀,但是凭情怀买车的群体又有多少呢?就像锐志、皇冠、FJ 酷路泽、甲壳虫等车型深受 " 情怀党 " 的喜爱,但是大家要知道 " 情怀党 " 仅仅是一个小消费群体,并不能为品牌提供优秀的成绩,不然这些车型也不会在国内停产。
因此,自主品牌从来不玩情怀,都是按照国内消费者所需而推出性价比高、产品力过硬的车型,而一汽大众也不玩情怀,但是对待国内市场的思维还没有转变过来,车型的配置 " 抠门 " 配不上如今的价格,只有认怂降价,不然整体销量将挂上倒挡。
编辑总结
如今无论是新能源市场,还是燃油车市场,其竞争都异常激烈,一汽大众 ID.4 CROZZ 各方面的表现都不如竞争对手,不降价的话,真的卖不出去,只能以量换价。
反观头部自主品牌,面对电动化浪潮,从容淡定转型,在新能源市场和燃油车市场两开花,而一汽大众陷入了转型阵痛,不仅在燃油车市场失利,还在新能源市场失速;或许 2021 年将是一汽大众最后的高光了,即便是在国内市场认怂,也只能排在比亚迪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