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我们要走很远的路,才会遇见一起出发的人——论坛思与行,欢迎阅读。
以下文章来源于绥化市小学语文刘丽名师工作室 ,作者刘丽
▲ 论坛高清回看,解锁全部精彩内容
01
与亲近母语,是有一些缘分的。
十七八年前,正是教育论坛(BBS)盛行的时候,我除了在绥棱教育论坛笔耕不辍之外,还去浏览全国各大教育论坛。教育在线、凤凰语文等江浙一带的知名教育论坛就是我常常学习和思考的地方,正是在那里,我了解到了亲近母语。
正是在那时,我第一次听到这么新鲜的提法,这么有温度的语文。母语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而语文教学必须在母语的大背景下、大涵养下开启更丰富的未来。
正是在那时,我正在参与绥棱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语文定向教学的研究,我不自觉地把亲近母语的观点和语文定向教学相融合,打破教材至上的枷锁,给学生的语文学习拓展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母语的海洋里遨游驰骋。
正是在那时,我了解到了课外阅读,了解到了那片阅读的真正天地。
我开始在班级引领学生进行绘本阅读、儿歌背诵、整本书导读、写读后日记等读书活动;
我开始了自己的专业阅读之路,《给教师的建议》《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等专业书籍就是从那个时候走进了我的生活,一直到今天从未离开;
▲ B.A. 苏霍姆林斯基 / 著
周蕖、王义高等 / 译
长江文艺出版社
我开始培养儿子进行早期阅读,那个时候,周围鲜少有人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不愿意在这方面付出时间和精力。亲近母语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一扇关于视野和远方的窗,一扇关于儿子未来成长的窗。
正是在那时,我开始了与亲近母语近 20 年的缘分。
02
2003 年,那是亲近母语最初的样子。它还只是一个国家级课题。
20 年,亲近母语从扬州的小巷走到南京紫东国际创意园。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成为一个有全国性影响的教育品牌。
20 年,亲近母语走过无数的艰难,无数的坎坷。但亲近母语坚定地走在回归母语、回归教育、回归儿童的路途中。做母语教育的拓荒者,于杂草丛生之地,培育出未来教育的花朵。
20 年,亲近母语形成了以研发中心、社会企业、公益三种业态融合发展的运营模式,聚焦 0-15 岁的儿童中文分级阅读,已经成为集儿童分级阅读和母语教育研究、图书和数字产品研发、教师培训和书香校园服务、线上线下课程服务为一体的文化教育科技机构,在业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较高的声誉。
03
这 20 年,我无数次地想去扬州、去南京,去亲近母语课题组,去见徐冬梅老师,去见儿童阅读,去见自己飞跃式的成长……
很遗憾,20 年的时间,竟然没有一次这样的机会。
但是,我从未间断地通过网络了解亲近母语的每一个动向、每一次活动、每一次出发、每一次到达……
当我知道,亲近母语课题组编写了《日有所诵》时,迫不及待地把它买来,认真研读,并把这套书推荐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2015 年,我接手了一个新的一年级,自费为全班 45 名学生每人买了一本《日有所诵》。每天清晨,带着孩子们诵读和感悟。在每天的领读中,身在小县城的孩子们看见了很多的诗和远方。
当我知道,亲近母语研发了《阅读力测试》,也是立刻买来,思考它的核心理念,研究它的编写体例,以此了解最前沿的阅读测评体系,为自己的阅读教学寻找更明确的路径。
▲ 《阅读力测试》全新更新版
当我知道,亲近母语要举办儿童阅读论坛了,我就在网上关注每一届儿童阅读论坛的活动,看课例、看视频、看开幕辞和闭幕总结,看点灯人讲述和亲近母语的故事,甚至看每一次论坛的宣传语……
所有的所有都是那样美好,都是那样打开了我从未有过的眼界,都是那样触动了我内心的柔远,都是让我更加坚定的、更加自觉地做一个儿童阅读推广人。
04
就这样,与亲近母语素未谋面,却神交了 20 年,践行了 20 年。
终于,我等来了一次机会,一次真正亲近母语的机会。我们团队六人,奔赴南京,参加亲近母语第十八届儿童阅读论坛。
那是怎样的一种欣喜和雀跃,那是怎样的一种期待和重逢。
我好像走了很远的路,做了很多的努力,经历了很多的选择,才迎来这样一次机会。假想我在人生的某个岔路口,做的是另外的选择,或许我和亲近母语注定只能神交,不能踏歌相逢。
05
相逢是感性和浪漫的……
那真的是一个浪漫的开幕式。
南京市人民大会堂全场灯光熄灭,只有舞台那方是明亮的。
亲近母语的宣传片悄然登场,没有解说词,只有一帧一帧的画面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在我们的眼前流淌,让我们止不住地去看、去听、去思考、去联结、去畅想……那一刻,我们不再依赖解说词,似乎和宣传片融为一体,和亲近母语的 20 年融为一体……
接下来,一个如谦谦君子般的年轻人推着一盏灯,推着一盏莲花般的灯,推着一盏燃放着红烛的灯走上台来,我们齐刷刷看向舞台,因为只有那一盏灯是亮着的,只有那个年轻人是亮着的……
那一刻,我们感觉心也被点亮了,暖意融融,心意满满。
再接下来,一个温润而有磁性的声音响起,他在读一首诗,一首关于点灯人的诗。那声音似乎有着穿透力,似乎有着诱惑力,让我们不知不觉深陷其中,对于那个点灯人点亮的故事心生羡慕。
此时,追光出现,梅子涵教授走上了舞台,我们依然只看得见他闪光的样子。他开始了演讲《二十年的明亮全是动情》。
▲ 梅老师诗意致辞中
我从未听过这样的开幕辞,我从未听过这样的让人心动的开幕辞,我从未听过这样表达方式的开幕辞。
二十年前,梅子涵教授第一次提出做儿童阅读的点灯的人。
二十年间,梅子涵教授一直这样说着,一直这样做着,所有的点亮无关其它,只为动情。
一个 75 岁的老人、一个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一个功成名就的学者依然赤子之心,依然纯真心怀,让人动容。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深深感染,都想成为点灯的人。
06
那真的是一场改变认知的演讲。
是谁为孩子点亮阅读的明灯?是谁在推动阅读教育的深刻变革?徐冬梅老师奋勇当先。
她发表了主题演讲:《以阅读重构儿童学习》。我们总是在说让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让课外和课内融通,让阅读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补充……
却从未想过完全以阅读为核心、为主线来重构儿童的学习,徐冬梅老师开创性地提出了这个观点。
于我来说,这个观点无疑改变了我的认知,让我陷入深深地思考,原来还可以从这个视角、这个站位去考虑阅读教育,去构建学生学习的新体系。阅读可以点亮心灯,可以促进教育,更可以改变未来。
07
那真的是一些温婉而又诗性的讲述。
没有不能圆满的愿望,没有不能抵达的远方……当那些温婉的脸庞、那些温柔的声音、那些温润的话语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感觉亲近母语的教育现场果然是最美好的人间。
所有亲近母语的人都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样子。所有的谈吐和表达,所有的故事和案例,都是那样诗意,那样的动人心弦,那样的让你沦陷其中,久久回响。
点灯人的故事听也听不够。
他们读过的书、与母语亲近的每一个时刻,都变成了他们今天独特的表达,让人听起来那么舒服,那么入情入理,那么有代入感。
我特别想说,一个读过很多书的教师,眼界、格局、表达,甚至是处理问题的方式都那么自然随性、行云流水,让身边的人觉得美好,不自觉地以他们为榜样。亲近母语舞台上的教师就是如此,和任何舞台上的教师都不一样,高雅脱俗,知性洒脱。
08
那真的是一次思维的碰撞和理性的交锋。
听桑新民教授讲《智能化时代儿童科学阅读的继往开来》;听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张岩泉教授发表演讲《兴于诗,成于人》;听四川大学哲学与教育学刘莘教授发表演讲《思辨性阅读,做有思想的减法》;听朱自强教授带来专业演讲《通识性阅读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吴欣歆教授,发表演讲《整本书阅读中的跨学科学习》……
听合肥市望湖小学胡冬梅书记,以《小学图书馆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为题分享案例;听广西柳州市文惠小学教育集团陈意曼总校长,以《文韵飘香,惠园书乐》为题,分享学校的全学科阅读实践与成果;
听全国年度十大青年名师、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付雪莲老师,以《聚焦,成就破圈式阅读》为题,分享阅读实践案例;听吉忠兰老师以《浸润 · 打开 · 点燃——我们班的整本书和跨学科阅读》分享读书成果……
专家、教授、校长、名师分别对整本书阅读教学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思考,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场盛宴,一场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集中梳理和思维碰撞,我听着、感悟着、思考着……
09
我想:既然整本书阅读教学有两翼,分别是课程和活动,那么我们绥棱的阅读素养提升工程也可以在这两方面大做文章,在原有课程建设和活动开展的基础上,规范化、序列化、体系化……
在课程方面,除了继续完善小学晨诵午读课本《我的悦读时光》以外,还可以组织中学语文名师团队编写《晨诵午读》中学版;
组织名师团队、星光读书会会员、阅读种子教师研发整本书阅读读前导读、读中推进、读后分享系列课程,和全县教师共享,以解决老师们不知道引导学生读什么书、不知道如何上读书课、不知道怎么将学生的读书引向深入的问题。
在活动方面,除了原有的读书月、读书周、读书日的活动以外,从教育局层面也可以邀请专家和名师来绥棱举办儿童阅读论坛;邀请童书作者进校园和班级;联合宣传部、电视台等部门开设《我爱阅读》栏目;除了读书节还可以倡导举行汉文化节、诗歌节等和文化、文学有关的阅读实践活动。
10
我想:既然亲近母语成立了小步读书会,成立了亲子阅读联盟,成立了分级阅读指导中心,我们县城也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
比如在读书会方面,我们可以在原有的星光教师读书会的基础上,成立家长读书会、学生读书会,选择有能力有热情的名师进行家长带读、学生引读,以期从更专业的层面将绥棱的阅读素养工程推向深入。
我想:既然专家教授提倡全员、全科、全程阅读,提倡六步进阶阅读法,那么我们就可以顺着这样的思路拓宽教师和学生阅读的渠道。
不仅语文教师要阅读,数学教师、英语教师、历史教师、地理教师等都要阅读,都要在自己的学科范围内向学生推荐好书。学生不仅要读文学类的书,还要读科学类、数学类、百科类、励志类等方面的书籍,做到学科全覆盖。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