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电子宠物大爆发!AI机器人陪你慢慢变老?,欢迎阅读。
这两年,电子宠物又火了。
像 Moflin、LOVOT、Ropet 这样的电子宠物,没有实用的功能,却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追捧。
LOVOT、Ropet
自电子数码时代以来,人们寻求虚拟陪伴的脚步就没停下过,从二次元变为现实,不断满足人们对于情感陪伴的需求。
电子宠物也在进化,未来,机器人将陪你慢慢变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电子宠物。
世界上最早的电子宠物,是 1996 年由日本万代公司推出的 Tamagotchi" 拓麻歌子 "。
外壳呈蛋形,只有三个按钮和一个黑白屏,一经推出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成为了不少 80、90 后的童年回忆。
Tamagotchi
后来,日本还生产了数码暴龙机、任天堂 Nintendogs、旅行青蛙等风靡全球的虚拟宠物。
受二次元文化影响,日本对电子虚拟陪伴产品的探索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旅行青蛙
腾讯于 2005 年推出的 QQ 宠物,是很多中国 90 后 " 人生的第一只电子宠物 "。
用户可以在宠物社区中完成喂食、洗澡、看病、打工等个性化任务。
QQ 宠物
这些宠物,仅活动于螢幕画面内,与人所在的真实世界并无实际交集。
随着 AI 技术与硬體设备的发展,电子宠物分化出了宠物机器人的赛道,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不仅拥有实体化的硬體,还长出了更智慧的 " 头腦 "。
日本索尼公司 1999 年推出的 AIBO 机器狗,被认为是宠物机器的先驱。
索尼 AIBO 机器狗
AIBO 外形设计仿照小狗,内置了先进的运动控制系统和智能技术,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并与用户互动,还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摇尾巴、发出吠叫声等,同时根据用户的反应和习惯调整自己的行为。
初代 AIBO 定价在 2500 美元左右,后来因为索尼经营策略转变而停产,但它证明了高端宠物机器人商业化的可能性。
对比传统宠物机器人,近些年市场上的电子宠物更多的是 "AI+ 毛绒玩具 "。
像 Moflin、Ropet、Cupboo 咘咘和 Mirumi 等产品,拥有仿生的皮毛、圆圆的大眼睛,外形呆萌、可爱,还有各种情绪,让人第一眼就忍不住拥抱。
Moflin
比如 Moflin,像一只小仓鼠和小兔子综合体,当你轻轻抚摸它时,它会开心地发出 " 吱吱 " 的声音;如果你长时间不理它,它就会生气,发出低沉的叹气声,让你忍不住多关心它。
LOVOT 被称为富人玩具,售价高达 6 万元。
之所以贵是因为它的绒毛采用比真毛更柔软的材质,眼神互動精细到瞳孔缩放,把拟真感做到极致。
LOVOT 服装
这还不止,LOVOT 衣服的价格在 700-1500 元之间,每件衣服都内置了芯片,只要给 LOVOT 换装,它就会非常开心。
这也吸引用户持续为宠物消费。
随着人们对宠物机器人需求的增长,市场还在不断细分。
不同于毛绒玩具的仿真性,像小米的 CyberDog 2、宇树科技的 Unitree Go2 等抽象型宠物机器人,通常拥有金属外观,脱胎于生物特征,科技感更强。
比如,CyberDog 2 不仅能够像真狗一样灵活地奔跑、跳跃、转弯,还能走太空步、后空翻;能识别主人的行动轨迹和声音,主动跟你打招呼、玩耍,就像你的贴心小跟班一样。
CyberDog 2
从早期通过与螢幕内的宠物进行简单的互动,到完成个性化的游戏互动,再到拥有仿真的外形和情绪流露。
电子宠物仍然在持续进化。
电子宠物流行的内在逻辑,与宠物经济基本一致。
城市化与老龄化的发展催生孤独经济。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 " 一人户 " 的数量从 2010 年的 6709 万户增加为 2020 年的 1.25 亿户,10 年增长了 1.15 倍,一人户占家庭户的比重 10 年来提升了 10.86 个百分点。
中国 " 一人户 " 的数量变化情况
背井离乡、长期独处、缺乏亲密陪伴、多重压力等原因都会加重人的孤独感。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关于 " 疗愈 "、" 治愈系 " 话题的搜索激增 256%。
空巢群体更愿意将情感寄托在宠物身上,借此来获得精神和心理的慰藉。
科学研究证明," 陪伴 " 能让大腦释放内啡肽、催产素等激素,减轻压力、缓解焦虑和孤独,让人感到幸福。
因此,宠物行业一直在逆势增长,成为 " 逆周期 " 行业。
数据显示,2015 年到 2024 年,我国城镇宠物消费市场规模从 978 亿元飙升至突破 300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12.98%。
养宠物,要有条件,既需要空间,也需要付出必要时间与金钱。
对不具备养宠条件的人们来说,电子宠物就成了理想的替代品。
一方面,更好 " 养活 "。
养一只电子宠物不需要进行喂养、洗澡、遛弯等日常照料,就算不小心养 " 死 " 了也可以重启 " 复活 ",不用经历生老病死等情感创伤,简直无痛养宠。
既省心省力,又能体验养宠乐趣和长久的陪伴。
另一方面,比宠物更 " 懂 " 主人。
相比真实宠物,AI 赋能的电子宠物不仅带来触觉与视觉辅助下逼真的情感体验,还能通过算法提供定制化的情感支持,用户获得的是专属于自己的 " 定制宠物 "。
和宠物一样,它不需要说话就能治愈人心。
AI 技术为电子宠物提供了最核心的 " 生命体模拟 ",包括最基础的仿真外观、体温和呼吸。
此外,还有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表达,情绪的流露。
比如,LOVOT 可以随意移动,当被人抱起的时候它就会收起下面的轮子,像个可爱的小婴儿一样依偎在怀里。
比如,Moflin 在被主人抚摸或拥抱时,会表现出快乐和有安全感;而如果长时间未被关注,它则可能显得焦虑、忧伤,从而激发人的关心欲。
LOVOT 陪伴孩子
电子宠物最智能的地方,是定制化情感互动,进行主动的情感反馈、自主学习。
以 Ropet 为例。
它会主动关心主人。
情绪识别引擎可以分析用户的情绪,包括通过摄像头捕捉主人的面部表情,利用声音传感器分析主人的语调变化,当发现主人不开心时,它会挥挥手主动给予安慰和拥抱。
它还会自动适配主人。
自适应学习算法赋予 Ropet 记忆,它会记录主人的习惯,如偏好的互动方式、作息时间,然后调整优化自己的行为模式,还能通过 Wi-Fi 连接 ChatGPT 进行深度对话。
Ropet
这种基于算法模拟产生的情感连接,让人不禁产生 " 它好懂我 " 的感叹。
和真实宠物互动时,人们投入的情感越多、彼此之间形成的关系就越加深厚,越付出就越感到幸福。
同样地,电子宠物会随技术迭代而实时 " 进化 ",认知能力和情感互動能力不断更新。
互动得越多,电子宠物就越懂主人,就能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从而形成反复的互動循环。
2023 年,电子宠物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MarketsandMarkets 的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 AI 宠物市场规模为 11.9 亿美元,预计 2030 年增长到 35.1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15.1%。
这不仅表明了情感连接和情绪价值的重要性,也预示着电子宠物市场的繁荣发展。
随着应用场景的扩展,未来,电子宠物将向陪伴机器人进化。
根据数据,全球陪伴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 2023 年的 750 亿元人民币增长到 2029 年的 3043 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高达 25.56%。
全球陪伴机器人市场规模
面向各种人群的陪伴机器人成为蓝海新赛道。
就拿发展潜力最大的养老市场来说。
2024 年,中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 3.1 亿人,占全国人口的 22.0%。预计到 2035 年,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 4 亿。
当下,全国养老护工缺口达 550 万,养老机器人蕴藏着百亿的市场规模。
比如,优必选针对养老康复推出了 5 款机器人,其中陪伴机器人 " 优颐然 " 能给老人简单递送、提醒用药,还有视频巡逻、视频通话等功能。
机器人 " 养老 " 已经照进现实。
优必选辅助行走机器人辅助老人行走
在医疗领網域,机器人可以作为自闭症儿童的专属玩伴。
比如,机器人医生 Kasper,它内部装有独特的程式,可以顺利与自闭症儿童进行沟通,协助他们发展社交技能,减少精神崩溃的隐患。
在教育领網域,可以化身为智能学习助手,根据孩子的年龄、兴趣爱好和学习进度,精准推荐个性化的学习内容。
诚然,受技术和成本影响,陪伴机器人的渗透率还不高。
随着技术迭代、规模化生产和供应链优化,陪伴机器人的成本正在逐步下降,普及率也将越来越高。
未来,机器人将陪你到老。
● 参考资料:
1.《" 爱与机器 " 交织的未来:陪伴机器人撬动情绪价值市场》,EqualOcean
2.2024 年电子宠物市场现状分析:全球电子宠物市场规模将达 3500 亿元,中国报告大厅
3.《机器人养老,离我们还有多远?》,央 · 视 ·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