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宣布终止IPO!涉及客户与供应商低价入股,欢迎阅读。
作 者丨张梓桐
编 辑丨卜羽勤
图 源丨视觉中国
近日,深交所网站披露关于终止对拓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拓尔微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的决定。
拓尔微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研发、设计与销售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从财报分析,公司产品主要销往电子烟行业。
针对此次终止 IPO 的原因,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此前拓尔微因涉及客户以及供应商入股公司而收到深交所的密集问询。
此外,公司主营业务也受政策影响出现未来无法持续盈利的风险。
2022 年 3 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了《电子烟管理办法》,设定了电子烟行业的准入门槛,规定从事电子烟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应当具备资金、技术与设备等条件,电子烟相关生产企业的设立与扩产等均须经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另外,电子烟市场参与者需持证经营,水果等调味电子烟被禁止,只允许出现以烟草味主调的混合型口味烟弹等相关规定的实施,为电子烟市场带来了冲击。
涉及多起纠纷
在业绩方面,2019-2021 年及 2022 年上半年,拓尔微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3.88 亿元、8.09 亿元、15.63 亿元和 9.19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6 亿元、2.2 亿元、5.89 亿元和 3.34 亿元。
由此可见,公司业绩表现较为稳定。同时,拓尔微的毛利率并不低,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55.05%、53.61%、58.79%和 58.29%。
根据招股书,拓尔微曾计划募资 22.4668 亿元,其中,3.81 亿元用于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2.16 亿元用于马达驱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1.27 亿元用于锂电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6.9 亿元用于研发实验中心项目,1.83 亿元用于拓尔微电子产业基地项目,6.5 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从主营业务来看,公司主要产品主要用于电子烟品类。数据显示,2019-2021 年和 2022 年 1-6 月,拓尔微气流传感器模组与电子烟 MCU 方案板收入占比分别为 72.23%、74.31% 71.88%、69.43%。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近日连收两起诉讼纠纷。诉讼原因涉及产品质量以及专利商标。
其中,2023 年 4 月,拓尔微收到杭州市钱塘区人民法院的传票,深圳市劲嘉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 劲嘉科技 ")在杭州市钱塘区人民法院对杭州拓尔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杭州拓尔 ")提起民事诉讼,主张因杭州拓尔向其销售的气流传感器产品质量问题对其造成损失,请求判令杭州拓尔向其赔偿损失 3053.9 万元、支付律师费 20 万元,并承担本案的诉讼费、保全费。
2023 年 7 月,拓尔微收到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的传票,苏州健微工业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苏州健微 ")在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对拓尔微、深圳拓尔、深圳市特锐达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立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统称为 " 被告 ")提起诉讼,主张被告在其网站及销售的集成电路产品与外包装上使用了与苏州健微注册商标 "TMI" 类似的标志,侵害了苏州健微的注册商标专用权,请求判令被告立即停止生产、销售 TMI 系列产品,销毁所有侵权产品,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共计 200 万元,并承担诉讼费用。
客户入股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公司在过去两年存在客户与供应商入股的情况。
根据招股书,华微控股是拓尔微供应商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华润上华 ")的控股股东,2021 年拓尔微向华润上华采购金额 2029.39 万元,华润上华是拓尔微的第五大供应商。
而在 IPO 之前的 2021 年 10 月,华微控股、众投湛卢均按照拓尔微投后估值 80 亿元入股公司,而在同期延瑞星河、宝鼎隽豪也入股了拓尔微,按照公司 150 亿元估值定价入股;2021 年 12 月,西高投拓石、陕西景瀚、芯跑共创也入股拓尔微,彼时定价按照 200 亿元估值。
因此值得注意的是,在时间间隔并不长的背景下,公司客户与供应商华微控股、众投湛卢的入股价格远低于拓尔微同期外部投资者。
而这一情况也引起了监管的注意,深交所也追问拓尔微,要求公司分析客户及供应商低价入股公司的合规性,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说明是否存在其他报告期内主要供应商、客户及其关联方或其实际控制人直接或间接入股公司的情形。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华微控股在入股拓尔微的同时,其关联方华润上华与拓尔微签订了产能合作協定,这也引发了深交所关注,深交所要求拓尔微说明华微控股入股公司与华润上华签署产能锁定協定是否构成一揽子交易。
拓尔微表示,华微控股入股公司与华润上华签署产能锁定協定是公司与华润微在同一时间出于全面合作目的,协商、谈判和达成的一系列合作安排;华微控股入股与华润上华锁定产能互为前提,构成一揽子交易。
SFC
本期编辑 黎雨桐 实习生 赵凤铃
21 君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