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后春节档”观察:“主菜单一”后劲乏力,新片扎堆在“疯狂三月”,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读娱,作者 | 零壹
2024 年春节档以 80.16 亿元打破纪录,成为史上票房最高的一届春节档,但因为今年春节假期更长,统计天数达到 8 天,对比来看基本也比之前多了日均票房,所以这份新纪录多少有点 " 内虚 "。
再加上 " 撤档元年 "、" 盗摄元年 " 两个话题的接连打击,后春节档的气势也未能继续保持高昂。档期中《我们一起摇太阳》《红毯先生》以及另外两部动画电影先后宣布撤档,致使八部电影逃掉一半,成为春节档影史中的一次奇观,也造成了后续档期的内容缺口被放大;另一方面,薛之谦的影评小作文引发的 " 盗摄 " 风波沸沸扬扬,最终也没有取得积极意义上的结果,也放大了后续电影市场舆论的负面效应。
但放眼即将到来的三月,中外大片云集,又即将迎来排面接近史上最强的三月电影档期。据灯塔专业版," 后春节档 " 定档的主要影片情况如下:
但在这波新片潮来临前," 后春节档 " 走势不容乐观。以大年初九、初十为例,今年初九、初十单日票房分别为 3.52 亿元、2.69 亿元,已经没有影片单日票房过亿;而 2023 年初九、初十则达到 4.4 亿元、3.6 亿元,《满江红》《流浪地球 2》仍然在 1 亿以上,单日大盘票房差距已经达到 1 亿左右。
撤档风波后,电影供给端严重不足
市场当前的乏力与春节档期间的火爆形成了强烈对比,但一切早就有迹可循。
最为直接的原因显然是《我们一起摇太阳》《红毯先生》快速遇冷直到先后撤档,这两部影片原本的定位是腰部中坚,在理想情况下应该填补像去年《无名》《深海》所处的 5-9 亿级别空间,再不济也应该和《交换人生》一样拿下 4 亿左右的票房收入。可《我们一起摇太阳》《红毯先生》在春节档摸爬滚打了好几天,累计票房居然未能破亿,排片率和上座率都跌到冰点。
但凡遇冷程度不这么夸张,想必《我们一起摇太阳》《红毯先生》都会选择再坚持一下,期待在 " 后春节档 " 的走势回暖。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非合家欢题材的劣势会在假期结束后迅速淡化,而多元类型、多元社会话题的元素反而会成为加分项。去年《无名》《深海》的长尾走势、今年《第二十条》的后来居上实现逆袭,都是实打实的正面案例。
所以正如读娱在春节档半程观察中所提到的那样," 今年排位靠后影片的遇冷程度、票房下降速度大大超出预期 ",甚至到了片方无论如何无法接受的程度,所以才出现了 " 半途逃档 " 这样亡羊补牢的行为。
影片供给大减,剩下的头部影片题材类型缺乏长线动力,也很难自己扛起大盘。《热辣滚烫》《飞驰人生 2》《熊出没 · 逆转时空》《第二十条》四部电影中,就像读娱此前预测的一样,后劲最足的是《第二十条》,已经连续数日逆袭成为票房日冠。
但《第二十条》往上逆袭了多少,此前的春节档冠军《热辣滚烫》就往下拉垮了多少。2 月 20 日,《热辣滚烫》的上座率甚至跌落到了 9.3%,已经连续三天位列单日票房第三了。
《热辣滚烫》的首日热度极高,但影片本身偏重个体情绪,贾玲在这部创作上其实并不怎么讨好大众;而社交讨论话题则完全集中在贾玲一个人身上,瘦身曝光的流量红利期结束后,《热辣滚烫》的营销话题本质上属于重复,并不具备像暑期档《消失的她》《孤注一掷》那样的长期有效输出名场面的能力,后续票房下跌本身在情理之中。
而《飞驰人生 2》虽然一路表现稳定,但从头到尾都没有爆点二次发力的迹象。
所以今年春节档 " 题材过于集中喜剧 " 的缺陷在后续走势中暴露无遗。类型太单一,会导致潜在的多元观影需求得不到满足。比如灯塔专业版显示,在天数更多的情况下,今年人均观影次数低于去年,今年单人观影占比也是近五年最低的。在看完其中一部喜剧后,大多数观众都会对再看一部喜剧动力不足,也没有《深海》《无名》那样的题材吸引更多单人观影閱聽人。
多元商业片齐聚," 疯狂三月 " 能否名副其实?
历年来,春节后的 3 月都是除盛大节日档期外较为重要的票房月份,累积数月的进口大片大都会在这一时间集中上映,类型往往比较多元包括特效大片和获奖大片等,而未登陆春节档的国产电影也往往青睐此时的春节后内容空白。
比如 2018 年 3 月有《黑豹》《环太平洋 2》《头号玩家》,2019 年有《惊奇队长》《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绿皮书》《阿丽塔战斗天使》,2021 年《哥斯拉大战金刚》豪取 12 亿,2023 年的《铃芽之旅》和《保你平安》均收获颇丰。
2024 年 " 后春节档 " 将由元宵节档期新片《阿盖尔:神秘特工》和《还是觉得你最好 2》开启。《阿盖尔:神秘特工》是是导演马修 · 沃恩继《王牌特工》系列后又一部聚焦特工故事的影片,《侏罗纪世界》女主布莱斯 · 达拉斯 · 霍华德、" 超人 " 饰演者亨利 · 卡维尔、神盾局长塞缪尔 · 杰克逊等出演,目前海外票房表现一般,IMDB 评分 6.0。
《还是觉得你最好 2》(港名《饭戏攻心 2》)在香港地区上映 10 天累计 3029.9 万港元,是香港地区春节档票房冠军,系列第一部在内地市场票房也成功破亿,相信续集在广东等粤语地区閱聽人非常稳定可观。
3 月影市将从重映《沙丘》《奥本海默》开始,迎来好莱坞大片的集中上映。除了大概率是炮灰的《蜘蛛夫人:超感觉醒》和《坠落的审判外》,进口片种子选手主要是《沙丘 2》《功夫熊猫 4》《哥斯拉大战金刚 2》三部,《沙丘 2》因为前作题材风格票房表现一般外,《功夫熊猫 4》《哥斯拉大战金刚 2》都是在国内票房号召力很高的,前作票房最高均超过 10 亿元。
但近两年来,好莱坞进口片在中国市场不断折戟,大 IP 续作也好、特效制作也好通通失灵,整个 2023 年竟没有一部进口片票房超过 10 亿,《功夫熊猫 4》《哥斯拉大战金刚 2》两个 IP 在国内的好感度颇高,它们能否为 2024 年进口片起一个 " 高调 " 也至关重要。
更值得关注的是,国产华语片多元类型也将在 3 月陆续登陆院线:
阮经天主演的《周处除三害》,借用典故的犯罪爽片,目前豆瓣评分达到 8.1;檀健次、张婧仪主演的爱情片《被我弄丢的你》,由《风犬少年的天空》导演韩琰执导;吴磊、蒋勤勤、陈建斌主演的《草木人间》,《春江水暖》导演顾晓刚的新片,曾入围东京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提名;《灿烂的她》惠英红、刘浩存扮演祖孙二人;在 FIRST 青年电影展上口碑不错的喜剧《银河写手》,还有春节档撤档下来的《我们一起摇太阳》也定在了 3 月底。
综合来看,3 月定档影片映前知名度集中在《沙丘 2》《功夫熊猫 4》《哥斯拉大战金刚 2》几部进口大片上,国产多元题材电影目前仍在规避春节档影片余威,尚未大规模展开营销宣传。但定档影片呈现出的特点是内容题材极为多元,与春节档喜剧类型霸榜的情况天差地别,有望吸引更多差异化观众。
有声音认为,国内电影市场正从一个 " 周末市场 " 变成 " 节日市场 ",这导致节日档期异常拥挤,赢家通吃,同时普通档期再也难以承载起过去那样的票房收入。无论正反观点如何,这个 3 月都会是一个极佳的参考——内外兼修、题材多元的情况下,观众到底还有多大的兴趣在一个普通的周末花钱购票,走进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