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史上最强暑期档:谁狂飙?谁掉队?,欢迎阅读。
《孤注一掷》是当下最热的反诈话题,《消失的她》击中了城市独立女性,《封神第一部》给商业大片的拥趸们上了一道开胃菜,《八角笼中》是现实主义励志题材,《长安三万里》则让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领略盛唐气象 ……
对于电影观众而言,今年暑期档的好电影,实在是太多了,根本看不完。
众多优质内容,结合短视频营销,吸引更多电影观众走进电影院。今年的暑期档果然不负众望,狂揽 206.18 亿元票房,较 2019 年的最高水平提升了约 16%;观影人次也高达 5.04 亿人,比 2019 年的巅峰上升了 0.4%。
这只是一个开始,电影市场各大环节的参与者们,通过贺岁档、五一档、暑期档,着实回了一波血。接下来,更多的资本将投入到影视行业,帮助这个产业回归到正常的业务循环之中。
其中,特别是一些影视新势力,以陈思诚的北京壹同、韩寒的亭东影业、宁浩的坏猴子为代表,日渐崭露头角。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好几年。
不过,在这场狂欢的角落,一些传统巨头们或短暂承压,或长期掉队,渐渐失去了行业话语权。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史上最强暑期档
在寒冬中苦苦挣扎了三年后,电影市场在贺岁档的预热、五一档的加速后,终于迎来了最强暑期档。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早在 8 月 17 日晚,2023 年暑期档票房便已超过 2019 年同期的 178 亿元,提前 14 天锁定史上最强暑期档。
如今,2023 年暑期档正式落下帷幕,总票房 206.18 亿元,比过去三年暑期档电影票房之和还要多出近 5 亿元。
更惊喜的人,票房提升并非完全是因为电影票价的自然提升,今年暑期档,观影人次高达 5.04 亿,超过了 2019 年 5.02 亿的最高水平。
票房和观影人次双双打破中国影史暑期档纪录,这个史上最强暑期档是如何练成的?
其实,6 月份,好莱坞大片几乎全部扑街,业内对今年暑期档普遍持悲观态度。没想到 6 月 22 日上映的《消失的她》连续三天票房破 1.5 亿元,让低迷已久的市场逐渐热烈了起来。
随后,《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孤注一掷》等影片持续接力,带动了观影热潮。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暑期档单日票房连续 72 天破亿元,创下中国影史大盘连续破亿新纪录。并且,暑期档已连续 7 周周票房保持在 20 亿元左右的高位。
往年暑期档,20 亿以上的超级头部大片往往仅有一两部," 二八现象 " 明显。今年,则是百花齐放,形成两部 35 亿 +、两部 20 亿 + 与一部近 18 亿元的超强格局,更为健康稳固。
整个市场爆款频出,源于作品的整体质量得到了提升,且在营销层面破圈成功。
与往年相比,今年暑期档 top5 作品,猫眼评分和淘票票评分均超过 9 分,亦有 3 部豆瓣评分均超过 7 分。
《消失的她》《八角笼中》《封神第一部》《长安三万里》等影片前期均不被看好,后期却凭借口碑和话题营销争取到下沉市场,狂揽票房。
中国电影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今年暑期档,一线城市同比 2019 年增长 1.6%,二线增长 13.8%;3-5 线下沉城市票房增长突破 25%,是大盘大幅增长的主要来源。
大赢家
暑期档盛况空前,首要赢家显然是猫眼、阿里影业等票务平台,万达、横店影视等院线公司。毕竟,它们是观众进入电影院的第一道门。
今年贺岁档回血,万达电影、横店影视、金逸影视、幸福蓝海等一众影视公司,均迎来好采頭。要到三季报,暑期档的成绩才会显现出来。
其次,近年来上游电影公司纷纷互相参投,抱团取暖,阿里影业、猫眼、中影等参与了多部爆款影片,获益颇丰。
其中,阿里影业成功押注《消失的她》《长安三万里》《孤注一掷》三部爆款;猫眼参与出品了《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
中影作为第三出品方参与了《孤注一掷》,作为第四出品方出品《长安三万里》,将为企业带来利润的上升。
《封神》三部曲投资巨大,第一部盈利状况尚不清楚。不过,第一部目前票房已经超过 25 亿元,片方分账票房近 10 亿元,算是站稳脚跟,更为后续两部奠定了口碑基础。北京文化的巨额投资回血,伴随着业务的逐步展开,或有可能让这家陷入困局的影视公司,慢慢走向电影业务的正向循环。
与大手笔的《封神第一部》相比,一些中小成本电影成为票房黑马杀出重围,让背后的出品方赚得盆满钵满。
《孤注一掷》成本不到 1 亿元,票房已达 36 亿 +,片方分账票房接近 14 亿元。这部电影共有 5 家出品方,坏猴子文化背后是宁浩,裕野文化是导演申奥创立的公司。
《消失的她》主要出品方北京壹同背后是陈思诚。影片成本大概在 1.5 亿元,票房达 35 亿 +,片方分账票房超 13 亿元。此外,北京壹同还参投了《八角笼中》,同样可以分享超额票房收益。陈思诚可谓是赢麻了。
《长安三万里》成本在 1-1.5 亿元,片方分账票房也有 6.79 亿元。其制作公司追光动画,从《白蛇》到《杨戬》,如今渐入佳境。
掉队者
当然,有人汹涌,便有人掉队。
与追光动画同为头部动画厂牌的光线传媒,显然有点落寞。主控的《茶啊二中》虽收获高口碑,但仅有 3.75 亿元票房;作为第二出品方参与的家暴题材作品《我经过风暴》,暑期档仅斩获 1.43 亿元票房。
事实上,今年暑期档光线传媒与追光动画题材、票房差异如此之大,重要原因在于开发思路大有不同。
追光算是动画厂牌,通过一部接一部的作品,建立成熟的动画生产链;光线则是指导各家被投公司自己生产,再由彩条屋挑出来投放市场,在掌控程度和工业化程度上都有限。
万达电影在院线端大杀四方,但在出品方面,略有遗憾。此前,万达电影与陈思诚合作了《北京爱情故事》《唐探》系列《误杀》等爆款,可并未出现在《消失的她》的出品方中。
其参与出品的《热烈》票房不到 9 亿,片方分账票房仅有 3 亿多,万达电影排在第 7 位;《孤注一掷》虽然大火,但万达排在 12 位,也分不了多少。
此前几年大放异彩的博纳影业,上市即亏损。主要是因为,手里的 " 王炸 " 全部打出,陷入了阶段性的产品真空期,《无名》《别叫我 " 赌神 "》,参投影片《风再起时》和《长空之王》,票房均表现不佳。
华谊兄弟近年因明星资本化和业务多元化失败陷入困境,去年缺席春节档和暑期档,营收大幅度下降。今年春节档仅手握《流浪地球 2》的联合出品,暑期档则完全缺席,前景不容乐观。
目前,华谊兄弟有《美人鱼 2》《狗阵》《749 局》《前任 4》等影片储备。这些存货,只有《前任 4》排上了日程。这部电影到底能不能再续影 N 代传奇,一切还是未知数。
此前异军突起的开心麻花,今年暑期档遭遇滑铁卢。《超能一家人》成本高达 3 亿,但累计票房仅 3 亿,片方分账票房仅有 1.08 亿,妥妥的血亏。
《超能一家人》票房不及预期,除了与 " 含腾量 " 不足有关外,根本原因还在于作品质量本身。
2015 年,《夏洛特烦恼》横空出世,对当年的喜剧市场产生降维打击,之后,《西虹市首富》《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独行月球》率创奇迹。但是,最近几年,开心麻花的大部分作品,本末倒置,刻意搞笑而忽视了讲故事的内核,整体在走下坡路。
今年以来,影视新势力对老巨头们的吊打,无不在说明一个真理:想要收获观众喜爱,还是要精心打磨内容;面对消费者,真诚永远是必杀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