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朝鲜战争初期,人民军在解放区组建的12个治安联队,战斗力很差,欢迎阅读。
以下文章来源于迪尔说史 ,作者 SOUL 迪尔
话说朝鲜战争初期,人民军仅用很短时间就解放了南韩 90% 的地区,把美韩军逼退到釜山 - 洛东江一隅,为了在进行最后的攻势时维护后方治安和交通线畅通,人民军在南方解放区陆续组建了 12 个治安联队(相当于团),其作用有点类似于解放战争期间我军的县独立团或蒋军的保安团,笔者今天就来简单介绍下这些治安联队的一点情况。
12 个治安联队的番号为从第 101 到 112 联队,每个联队的驻地分别为盈德(101)、全州(102)、安东(103)、泗川(104)、光州(105)、洪城(106)、汉城(107)、江陵(108)、大田(109)、居昌(110)、清州(111)和堤川(112),除了维护解放区治安、保护交通线安全、捕捉特务和残兵败将外,靠近前线的第 101、103、104 和 110 联队还会承担一些打扫战场和作战的任务。
12 个治安联队驻地划分
虽然早在开战的第一周,人民军就已经解放南韩首都汉城,但开战之初人民军后方总司令部只组建了第 101 至 104 四个治安联队,仿佛压根就没考虑过开战后可能遇到的深入南方并陷入长期拉锯战的局面,一直到将近 8 月底即将直抵釜山后,人民军后方总司令部才下定决心将治安联队数量扩大到十二个,但等这些新编的治安联队完成招募和训练工作时,美韩军在仁川的登陆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
这也导致这些新编成的治安联队刚投入战场就遇上美韩军精锐部队的大反攻,并由于严重缺乏作战经验和武器装备而陷入大量逃亡和一触即溃的境地,白白损失了大量预备役人员。光从这一点看,可以认为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对于全面战争爆发的准备是极不充分的,对新编部队的使用是极不合理的,可能最初以为这次作战仅用一波流的平推战术就可以搞定。
在编制上,每个治安联队下辖四个步兵大队(相当于营),每个大队下辖三个步兵中队(相当于连)、一个侦察中队、一个反坦克中队和一个输送中队,每个步兵中队下辖三个步兵小队(相当于排),按照每步兵中队 150 人,每侦察中队 100 人,每反坦克中队 + 输送中队 80 人的规模来算,理论上一个治安联队可以拥有(150x3+80+100)x4=2520 人的兵力。从编制上看,相比普通的步兵联队,治安联队多了三个步兵中队,但削减了除反坦克中队外的其他所有重武器和辅助部队,这也是出于对该联队静态防守和不需要多少机动能力的考虑。
身穿旧制服的韩军,治安联队也穿着类似服装
但实际上,受空袭和维修道路导致的人员无法集中,以及不断有人逃亡的影响,集中起来的治安联队的实际兵力一般大大低于这个数目,比如到 9 月 18 日才集合完毕的大田第 109 联队,总兵力只有 1500 人,而 9 月 25 日才集合完毕的居昌第 110 联队,总兵力甚至只有 450 人。只有较早成立的联队人数才稍满编,比如 8 月 12 日就完成部署的泗川第 104 联队,兵力就有 2500 余人。而后期用于反攻的全州第 102 联队,居然被加强到了 3800 余人。
人员构成上,由于对南韩预备役人员的不信任(可靠的预备役人员都已经被野战军首先征用),治安联队的军官均系北方朝鲜人,但由于人民军对战争规模估计的不足而导致的军官人才大量缺编,绝大部分的治安联队中、小队长都是刚从北方院校征召的大学生、高中生,才接受了一个月的军事培训就被授予少尉军衔并被派到部队任职,很多人在训练中甚至都没开过一枪,因此部队士气很低,很多人甚至还没做好上战场的思想准备。
比如 9 月 26 日被俘的第 109 联队 40 大队 3 中队 3 小队长金泰练少尉(黄海道平山郡人),是一名 19 岁的师范大一学生;同日被俘的第 109 联队 40 大队的车济勋中尉(黄海道龙山郡人),是一名 19 岁的师范大二学生;10 月 6 日被俘的第 110 联队 43 大队 3 中队 2 小队长金万锡中尉(黄海道凤山郡人),也是一名 19 岁的高三学生。这些都是战争爆发后才被征召入伍的新人,甚至都不是党团员,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这里不一一列举。
被美韩军俘虏的人民军,多系新入伍的学生
当然也不是所有治安联队的中队长、小队长都是毫无经验的学生,韩军在其中偶尔也会遇到他们的 " 熟人 ",比如在 9 月 25 日被俘的第 101 联队 7 大队 1 中队 1 小队长郑明教少尉(23 岁,忠清南道三陟郡人),原为韩国海军总部警卫联队成员,1948 年 5 月 7 日,其所服役的韩国海军拖船通川号遭四名南劳党地下党劫持,包括他在内的船上 24 名官兵被裹挟到北方,之后被迫在中朝边境警卫联队服役,朝鲜战争爆发后转入新成立的第 101 联队服役。因为这样的出身,所以即使他受过较为系统的军事培训,但也显然只能担任治安联队小队长一类的职务。
除此之外,治安联队所需要的一些短期内无法培训出来的技术性军官,则不得不征用北方的高龄预备役人员。比如在 9 月 28 日被俘的第 102 联队卡车维修队队长梁济根(平安南道行山郡人)中尉,就是一名 32 岁的卡车老司机,战争爆发后,才入伍一年的他就被提拔为少尉,接着又在一个月后升任中尉,并被调到第 102 联队。
出于掌握部队的目的,治安联队的大队以上军官则都为人民军现役军人或安全部队成员,比如在 10 月 5 日被韩军第 5 联队在清州郡俘虏的第 102 联队 2 大队中尉副大队长朴应植(27 岁,咸龙北道会龙郡人),于 1949 年 1 月在元山入伍,曾在人民军第 7 边防警卫联队服役长达一年半时间。
除去这些军官,治安联队的绝大部分士兵都是南韩本地预备役人士,约占全联队人数的 90%。虽说这群人参战意愿还可以,但毕竟是一群乌合之众,在听说战局逆转的消息后,士气马上一落千丈,在撤退途中不断有人脱下军服跑回家,到最后差不多全跑完了,这也是美韩军很少俘虏南韩本地出身的治安队官兵的缘故。但不管事后有没有坦白交代自己的服役经历,后来这些人很多又被韩军抓壮丁,被消耗在了与中朝联军的后续作战中。
电影《证言》中人民军在南韩征召预备役人员
在武器配备上,如果按照普通步兵中队的苏式武器配备要求,每个分队长、小队长和中队长都配备苏制 PPsh M1941 冲锋枪,每个分队(相当于班)配备一挺苏制 DP7.62 毫米口径轻机枪,整个治安联队将需要配备至少 144 支轻机枪和 224 支冲锋枪。但据金泰练少尉供称,事实上由于武器要优先补充野战军的缘故,在部队组建时,除了军服外,他们没有领到任何武器或装备,但却被告知武器 " 到时候会有的 "。
这个 " 到时候会有的 ",实际上就是要各治安联队使用人民军淘汰下来或多余的旧武器,以及美韩军撤退途中丢下的武器,一些运气不好的治安联队由于捡不到足够的武器,只能先用竹枪、长矛等冷兵器武装起来,一些运气好的治安联队则能搞到较多的冲锋枪和美制 M-1 步枪、美制卡宾枪、日制 38 型步枪。少数准备用于正规作战的治安联队,比如全州第 102 联队,居然还能搞到 82 毫米迫击炮和美制火箭筒来装备反坦克中队。
虽说各治安联队都配备有美韩军遗弃的日制或美制卡车,但据梁济根中尉供称,由于汽油被全部集中到了供应前线野战军的后勤运输部队,各联队车辆实际上处于趴窝的状态,只能使用几辆以木炭为燃料的老式日制卡车,所以这些车辆很容易就被遗弃。
人民军缴获的美制火箭筒,量大到治安联队也曾拥有
1950 年 9 月 22 日,美韩军开始攻入汉城后,尚留在三八线以南的人民军各治安联队的存在也迎来了倒计时。当日,正在南下途中的第 109 联队在遇到大量南撤的人民军散兵游勇后,首先发生混乱,仅少数人撤往开城,第 109 联队至此解体。
9 月 24 日,原本准备率第 102 联队从全州向大田反攻的联队长姜大文(강대문)上校见到很多从洛东江前线跑回来的散兵游勇,知道反攻已经失败,便命令各中队长率部退入太白山,再寻机返回北方,第 102 联队至此解体。
9 月 25 日,原本在盈德郡负责海防的第 101 联队在接应人民军第 5 师团 12 联队的一个小队退入山区后,发现遭到韩军的包围,经过四个小时的炮击后,联队官兵大部分投降,只有联队长李正录(이정녹)上校率少数人逃走,第 101 联队至此覆灭。
9 月 28 日,正退往咸阳的第 110 联队在听说咸阳已经沦陷后,又转向锦山,由于沿途不断有人开小差,两天后抵达锦山时,全联队只剩 90 余人,联队长等干部抢到一辆吉普车单独离开,剩余官兵则分散向北撤退,第 110 联队至此解体。
9 月 29 日,第 104 联队文化副长金春福(김춘목)中校也带着该联队残余官兵 100 余人撤退到锦山,随后他对手下官兵们说,愿意跟着他回家的就回家,愿意投降的就去投降,第 104 联队至此解体……
电影《证言》中的治安联队头目
正如上文所述,这些人民军治安联队普遍战斗力较差,甚至在战争中没发生什么正面作用,但因为名称与韩军在北方设立的还乡团组织——治安队相仿,而被韩国人幻想成是和还乡团一样残害地方的组织,在很多反映战争初期解放区生活的韩国老电影中,都把治安联队成员描写成为无恶不作的家伙,这里笔者就没啥可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