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26年长盛不衰,辣条如何拿捏几代人?,欢迎阅读。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婉青
编辑 | 闪电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2025 年,消费行业继续上演着 " 冰火两重天 "。一边是舆论阵地叫苦不迭,"XXX 被年轻抛弃了 " 的词条下,热搜成了晴雨表。另一边是各品牌生意风生水起,财报上的销量、营收、利润成了最强佐证。
比如在零食界,唱衰 " 年轻人不爱吃辣条了 ",就是最大的误判。
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2024 年辣条市场规模约 600 亿元,预计在 2026 年增长至 700 亿元。辣条的增速甚至快于整个休闲零食行业—— 2021 — 2026 年,休闲零食复合增速为 6.8%,辣条复合增速为 8.9%。卫龙最新财报显示,调味面制品收入 26.67 亿,仍是主要增长曲线之一。
年轻人也依旧爱辣条,一直是消费的主力客群。根据 Frost&Sullivan 的数据,卫龙 95% 消费者年龄在 35 岁及以下,其中 55% 的消费者年龄在 25 岁及以下,而超过一半的消费者是 95 后。
辣条作为火了二十多年的经典品类,为何还能拥有这么旺盛的生命力?
1、大单品基因,为经典零食增添新魅力
iPhone 之于苹果、微信之于腾讯、辣条之于卫龙 ……
这些你耳熟能详的产品,以及他们的公司,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答案是,这些超级产品都曾以几乎 " 一己之力 ",帮公司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以辣条为例,2005 年以前,辣条市场鱼龙混杂,虽有 5000 多家企业,但原料、口味、质量参差不齐。但卫龙只用了大面筋这一款单品,不仅在行业整顿中杀出重围,还 " 顺带 " 改变了整个行业。
在辣味休闲零食领網域,好吃、上瘾、有复购的极致大单品,就是辣条品类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做极致大单品的第一个关键是做到品类即品牌。卫龙这些年在辣条品类上,不断从口味、品质、年轻化等方面创新更新,把品类与品牌挂钩,从而成为品牌的增长引擎。
从口味上看,卫龙创业之初消费者对辣条辣度的接受能力较弱,而随着消费趋势变化,不少消费者也对辣条提出了更多元、更个性的要求。
在洞察到年轻人对麻辣风味的热爱后,卫龙打造出 " 麻辣麻辣 "" 爆麻爆辣 "、挑战辣等聚焦辣味的子品牌,去年更是喊出 " 卫龙不只是一种辣 " 的口号,在经典香辣、麻辣的基础上,创新出吮指烤肉味辣条满足年轻人的尝鲜需求。
除了口味更新,卫龙还抓住了 " 情绪消费 " 的风口,不断通过创新营销为辣条赋予更多的社交和文化意义,持续点亮大单品的魅力。
比如营销限定款榴莲辣条和《甄嬛传》中安陵容的扮演者联动拍短视频,戳中影视迷爽点;亲嘴烧联名 " 蛋仔派对 " 和年轻人玩到一起;与必胜客联名推出辣条披萨,满足都市打工人的猎奇欲。
总之,在洞察时代需求的前提下,集中资源把大单品做到专业级,是辣条始终保持活力的基础。同时,卫龙对这种 " 专业 " 的应用,早已不止于辣条,在 " 多品类 " 战略的赋能下,卫龙打造的 " 开创性单品 " 更是带动了整个辣味休闲零食行业的发展。
2014 年,卫龙推出了爆款产品魔芋爽。这次创新不仅做爆了一个新产品,还把原本小众的魔芋产品变成行业爆款带火了一个品类,随着年轻人在追求健康和吃不胖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现在魔芋类产品成了每个品牌必备的单品。
这些年卫龙又相继推出了 " 小魔女 " 魔芋素毛肚、" 小魔女 " 香辣烧烤味魔芋素板筋、劲爽辣卤味风吃海带、麻酱味魔芋爽等新品。
经过 10 年发展,卫龙魔芋爽不仅是辣味休闲零食行业的新爆品,还成为卫龙第二个年销售额超过 20 亿元的大单品,与辣条一起托举卫龙。
根据今年财报显示,以魔芋爽为代表的蔬菜制品作为卫龙业务 " 三驾马车 " 之一,占比高达 53.8%,全年所得收入 33.71 亿元,同比增长 59.1%。实力打破 " 卫龙销量见顶 " 的观点,给卫龙的发展增加更多确定性。
极致大单品战略在为卫龙丰富品牌内核、持续拉升品牌势能的同时,也让辣条产品的形象焕然一新,成为时尚休闲零食的代表,也为整个辣味休闲零食行业带来全新生命力。
2、行业形象焕新,年轻消费者助推增长
大行业催生大公司,反之一个行业要想做大做强,很大程度上也与领头羊的格局、远见、担当密不可分。
对辣味休闲零食行业来说,同样如此。
辣条在整体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中业绩维持稳定增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动作,就是从根本上焕新了行业形象,不断打动年轻消费者从而推动行业增长。
十年前卫龙凭借高度工业化的车间,打破了辣条是垃圾食品的刻板印象。近两年随着消费更新,整个休闲零食高端化发展,辣条变贵也成了新的偏见。
想真正改变辣条在 C 端消费者心中的印象,光靠前端的迭代还不够,还必须对后端进行全面更新,让用户能认可辣条的变化。
卫龙的方法是 " 两条腿走路 ":一条腿是用优化管理和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另一条腿是用持续的创新和研发投入,为品牌势能做积淀。
1、用产业更新,打破贵价偏见
随着零食行业高端化更新,辣条也难逃涨价质疑。实际上卫龙很冤枉。
卫龙最新财报中业绩依然稳定增长,但把原因简单归结为 " 涨价 ",或许有失偏颇。
为了打破涨价 = 盈利的刻板印象,卫龙不断加速产业更新,通过提高数智化水平、加量不加价的动作双管齐下,既满足消费者需求,又保障利润增长。
卫龙财报中提到,去年聚焦供应链环节的各个节点持续提升自动化水平,从而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全面提升供应链效率。比如卫龙的数字化采购管理平台,能将各品类综合采购成本下调 0.5%;人均采购流程效率提高 40%;人均采购工作效率提高 30%。
随着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供应链体系提效,卫龙一些产品的价格优势更突出。举个例子,在天猫官方旗舰店中,卫龙 " 麻辣麻辣 " 面筋 540g 产品售价 19.9 元,比同类产品价格偏低。
卫龙近两年加量不加价的动作,也打动很多消费者。在小象超市中,卫龙大面筋买二送一的优惠下,单价仅为 106g/3.66 元,其他品牌同款产品 110g 卖到 6.9 元。
毫无疑问,可感知的性价比,是破除偏见的利刃。
2、产品公开透明,引爆价值感
随着经济环境变迁,消费降级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市场现象,面对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提升价值感是卫龙的进阶密码。
品牌价值感来源于人类的三个需求:基础需求、立场需求、情感需求。品牌只要深挖、引爆其中一个就能让品牌更有价值。
卫龙引爆的就是情感需求。消费者质疑辣条的安全,卫龙就携手央视网《超级工厂》探访 " 卫龙放心工厂 ",将生产、加工检测等全流程展现给公众,用工厂透明化的方式打动用户。
消费者想吃得更健康,卫龙就从原料、工艺等方面更新,例如原料采购和品控方面,精选优质小麦、一级大豆油,签约中粮为战略合作伙伴;坚持非油炸,在保证口味的同时也保证了生产加工过程的安全卫生;经典辣条之外,研发吃不胖的蔬菜制品等。
老品类想始终保持生命力,光是产品好还不够,还要持续创造惊喜。
3、辣味零食的 " 味 " 来之路,需要被重估
辣条卖了 26 年仍然让年轻人上瘾,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品牌一直致力于开阔更广阔、更精细的渠道,更快触达消费者。对于即时性消费的零食产品来说,让消费者买到远比打出的广告要更为重要。
卫龙这些年还在不断加宽这道护城河,在消费品零售渠道剧变的当下,其扩渠道动作也在因时而变。
首先,在线下渠道这块旧大陆上,不断扩宽边界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从 2023 年开始,零食行业的 " 重头戏 " 在于量贩零食渠道的崛起,因此现阶段狂奔的零食量贩、会员店等渠道不仅是年轻人聚集地,更是辣味休闲零食品牌的增长引擎,能抵消传统渠道下滑的影响。
在 2023 年,卫龙就针对量贩零食渠道,通过定制包装和产品规格提供特别的价格体系,实现较高增速。
去年零食很忙主打大包装零食的 " 零食很大 " 在长沙五一广场,卫龙辣条礼袋 PLUS 装相当显眼,吸引了很多消费者抢购。
财报显示,2024 年卫龙线下渠道营收占比高达 88.8%,比上半年的 88.1% 有所增加,其中量贩、会员店、仓储超市等新兴渠道占比也逐步增加。
与此同时,在线上渠道的新大陆中,卫龙也积极寻找新增量,目前在主流平台都搭建起了自己的账号矩阵。
当下,微博、小红书、抖音是年轻消费者了解新口味与反馈的主要渠道。截至目前,卫龙在微博、小红书和抖音的粉丝合计超过 300 万。
这些内容平台,不仅是短视频、社交媒体是热点的发源地,也是帮助辣味休闲零食跟年轻人更近距离沟通的主阵地,比如卫龙推出的魔芋爽花束、魔芋爽猫窝都是紧跟热点。
卫龙的渠道变化实则是中国休闲零食行业发展的缩影,也是辣条品类成为国民零食的关键。
过去 20 年,是辣味休闲零食行业不断进阶的 20 年,我们见证了辣条产品生产标准的完善、精细化,也见证了作为这个行业里有远见和担当的企业,如何通过供应链优化、产品更新等一系列举措,不仅引领辣条坐实国民零食的地位,还带动魔芋等辣味蔬菜品类,成为辣味休闲食品中增长最快的品类,市场规模由 2021 年的 265 亿元预计 2026 年达到 587 亿元。
下一个 20 年,中国辣味休闲零食行业,需要更多卫龙这种不断创新大单品的品牌,不仅能为其他品牌创造机会,还推动整个行业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