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顶级性感大花退圈,全网狂欢,欢迎阅读。
首先声明,我是男的。其次,我真的很喜欢《芭比》。
我是 21 号晚上看完《芭比》的。
电影《芭比》海报
听朋友们说,就连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都没多少排片。
我住的古城就更是了,得坐一小时公交车去到市中心,在两三场排片里选一场时间稍微好点的看完了。
结果,就是那么少,国内只有 2% 的首日排片,这电影还是全方位爆了。
上映三日内地票房突破 5000 万,在磕碜的排片下实现了逆袭。
话题度方面,《芭比》不仅拿下了微博热搜第一,各种联名也在社交网络上刮起了一股粉色旋风。
名创优品、Zara 等品牌的芭比联名商品卖到断货,曾经被嫌弃死的芭比粉,时下却成了最 in 单品。
就连微软都跟《芭比》联名了
《芭比》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爆款电影,可以说是一桩事先张扬的现象级营销。
早在电影上映前,《芭比》就在最大的票房仓,北美地区投放了一组广告。
这些广告牌全是清一色的芭比粉,除了 "July21" 的字眼外别无其它图案、文字。
《芭比》粉色极简广告牌
但只要你看过它的宣传,就知道这是《芭比》的上映日期。这些广告牌虽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在网上却实现了病毒式传播。
更厉害的还是各种芭比联名。
早在电影上映前,《芭比》与芭比所在的美泰公司就与超 100 个品牌进行联名,从餐饮到服装、家居、日用品等,应有尽有。
可以说,只要你想要,你就可以过上一种充满芭比粉的生活。
其中,最 " 有毒 " 的大概是和 Airbnb 联名,重新打造了一套芭比豪宅。
Airbib 与芭比合作的芭比豪宅
这套芭比粉别墅坐落于美国马里布海滩,本是 Airbnb 在芭比 60 周年修建的一套芭比主题豪宅。
如今,两者合作将它翻修,变得更粉、更梦幻了。
为了扩大宣传,Airbnb 还将抽选 4 位网友,分为两组,在《芭比》上映后入住这里,沉浸式地体验芭比和肯的生活。
铺天盖地的营销,不仅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更是让芭比公司大赚了一波。
早在《芭比》上映前,美泰的股票就暴涨 20%。这还不算各种联名带来的收入。
《芭比》的各种联名更是卖爆了。
在小红书上搜索 " 芭比联名 ",就有 1 万篇笔记。
其中,名创优品和 Zara 声量最大。
早在 7 月 14 日,名创优品就推出了 120 款芭比产品,仅上线 5 天后,一半的品类就在网上售磬了。
名创优品 × 芭比
Zara 也是如此。各种带有芭比 logo 和颜色的衣服、墨镜和鞋子,也是一货难求。
Zara× 芭比
男孩子也可以穿的 Zara 芭比联名
这种阵仗下,《芭比》的电影周边都红了。
华纳官方周边,中国版特供三件套(棒球帽、水杯、帆布袋)在海鲜市场已经被炒到最高 499 元。就连《芭比》的一些特殊版票根,都有人放出了上百的高价。
电影官方周边三件套
早在电影正式上映前,主演玛格特 • 罗比就把自己打扮成 " 人间芭比 " 出现在各大宣传活动上。
宣传活动上,罗比穿上 Versace 芭比特别定制
她的造型灵感大多来自于经典芭比过去的娃娃打扮,处处显露出一种美国丽人式的华美、还带点夸张。
这些造型以粉色居多,不乏有 Chanel、Versace、BV 等大牌定制。
罗比穿上 BV 芭比特别定制
其中,好几套还是品牌 1990 年代的秀款,是实打实的 Vintage。
在如今的时尚圈,穿大牌古董秀款、高定站在了鄙视链顶端,大于穿大牌当季,以及近几年的过季衣服。
毕竟,要从品牌档案馆里拿到古董衣,靠的不仅是咖位,还要看明星与品牌的亲密度高低、以及公关团队的能力。
Versace 给罗比穿上自家 1994 年的秀场高定
《芭比》电影里的服装同样精彩。担任服装设计的杰奎琳 • 杜兰曾靠电影《安娜 • 卡列尼娜》《小妇人》拿下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
这次,她与团队在 11 周内设计了数百套裝装,用 15 种颜色组合,灵感来自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法国里维埃拉海滩的照片。
杰奎琳们还原了经典芭比造型的服装,像是电影开头,世界上第一只芭比娃娃的泳装造型。
《芭比》一开场,罗比就打扮成第一个芭比的样子
剩下还有轮滑装、牛仔装等,全是从过去的芭比娃娃身上 " 扒 " 下来的。
《芭比》另外一大时尚功臣是 Chanel。除去团队设计外,电影里的其他服装几乎全来自这个品牌。
芭比戴的 Vintage 香奈儿项链,在网上已经引起讨论
不得不说,Chanel 可能是最适合芭比的品牌。
Chanel 里那种名媛式淑女、带点心机的气质,与芭比的契合度简直爆表。
电影一开场,芭比的衣柜亮相。你可以说这是 Chanel 的衣柜,因为从衣服到包包、鞋子,全部由 Chanel 承包了,从 Vintage 到最新款一网打尽。
芭比在电影提着的 Vintage 香奈儿包,已是天价
如果说官方示范了一场病毒式的,自上而下的营销,那观众和互联网乐子人便是以一己之力,自下而上地参与到了这场玩梗中。
其中,最有梗的便是 " 芭本海默 "。
由于《芭比》和导演诺兰新作《奥本海默》在海外同一天上映,两部电影画风反差极大,网友们纷纷制作相关 meme、视频,或是将两者的海报 " 拼 " 在一起,笑果极强。
国外更是有幸运观众,看到了挂着《芭比》字幕的《奥本海默》。好家伙,这下 " 芭本海默 " 真照进现实了,诺兰看到都要笑尿。
Tik Tok 等短视频平台也有许多关于《芭比》的搞笑视频。
最出圈的,便是硬汉们不好意思去看《芭比》,只好假装自己是去看《奥本海默》,结果遇到了同来看《芭比》的硬汉朋友。
大家都嘴硬,不想承认自己心里住着个粉色芭比。
在玩梗方面,互联网乐子人们可谓使出浑身解数。你以为美食博主和《芭比》八杆子打不着,结果他们硬是做出了芭比粉酱的意面。
那颜色,只消看一眼,一天都不想吃饭了,堪称减肥必备帮手。
芭比热已经出现了人传人现象。
7 月 8 日,卡戴珊在自家豪宅里穿上了芭比粉,证明自己也是芭比粉丝
《芭比》的美国首映礼后,为了打扮成金发芭比,人们纷纷购买金发染发剂,一夜之间销量都上升了两倍。
海外电商平台上,同款松糕鞋、粉色服装的搜索量也是飙升。
为了增强观影的体验感,影迷们还自发地穿着粉色单品,或者带着任何粉色的东西去观影。
要么从家里翻箱倒柜地找出粉色玩意,要么直接冲去商场买点,不在身上搞点粉色去看《芭比》,看电影都没有了参与感。
《芭比》在内娱上映后,还引发了一轮骂战。
女观众觉得这片子讽刺男人太精彩,男观众觉得这片子抹黑了男性整体。
互联网发展到 2023 年了,最大的进步还是给网友们吵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一言不合就开战。
我找乌蝇哥吐槽,共同回味下《芭比》电影本身的乐趣。最后,我们一致认同,我们太需要《芭比》这样的电影了。
跟性别大战无关,我们喜欢它,就是单纯喜欢一部快乐又漂亮的电影,还可以自我代入一下,被戳中后可以跟全场的人默契一笑。
这种轻松,可能是卷生卷死的内娱人,很难获得的体验了。
电影一开头,一个粉色的芭比乐园冲了出来。
所有芭比和肯(还有一个艾伦)都在这种冒着粉色泡泡的地方里生活,没有烦恼,也不用思考人生意义。
芭比们住在刷满了粉色油漆的房子里,坐滑滑梯下楼,下楼就是跑车。
芭比乐园
白天,芭比们在沙滩上晒太阳,打排球,肯们过来调调情。
晚上,芭比的房子变成了一个迪斯科舞厅,所有娃娃都在劲歌热舞,扭动着自己永远不会老去的腰肢。
开趴的芭比和肯们
就像扮演其中一个肯的演员、《尚气》主角刘思慕在采访中说的那样:" 这是一部很多欢笑,很多色彩的电影。我们都穿得很明亮、活泼、欢快、喜庆。"
刘思慕扮演的肯,和片中的高司令是死对头
芭比乐园也是如此。它回到了电影的初衷之一,造梦。
硬要说的话,这时候的芭比乐园看起来只有一个矛盾,那就是肯们会为了芭比争风吃醋。
在这个性别现状倒置的世界,芭比们当总统、物理学家、拿诺贝尔文学奖,肯却只能站在海滩无所事事,这就是他们的 " 工作 "。
你知道它是一个乌托邦,也知道主角一定会走出这个乌托邦,去到外面的世界,但你就是会被这种不真实的快乐氛围吸引。
试想一下,你不用上班,不用在出租屋里惊醒,一看手机发现自己要迟到了,需要立马挤全是人的地铁赶去公司,也不用在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连去洗澡都不想动。
做社会人太累了,想做芭比或肯,艾伦也可以,没心没肺地在芭比乐园生活,摆烂,就一周都行。
接着,主角芭比突然发现自己变得不完美了。或者说,她开始变得像一个人了。她有了口气、橘皮组织、脚掌能放下来了、也会把早餐的吐司烤焦(虽然她不吃)。
芭比开始焦虑,因为不完美的芭比将不会和大家一起生活,她会像怪人芭比一样离群索居,被大家忌惮着。
当怪人芭比拿出一只代表着芭比乐园的粉色高跟鞋,和一只代表着人类世界的勃肯鞋让芭比做选择时,看过《黑客帝国》的人都笑了。
致敬《黑客帝国》里的红蓝药丸桥段
芭比跟黑客尼奥一样,要去面对自己的存在主义危机。
是的,《芭比》讲女权, 但它同样是一部探讨人为何存在,如何存在的成长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