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超两亿元新冠疫苗遭退回,康希诺回应利润大幅缩水,欢迎阅读。
中新经纬 9 月 4 日电 ( 王玉玲 ) 近日,康希诺披露 2023 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2590.78 万元,同比下降 95.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 8.41 亿元,同比下降 6975.30%。
上半年,医药板块曾获益于核酸及抗原检测、新冠疫苗接种业务的部分企业净利润出现下滑,康希诺也是其中之一。在半年报中,康希诺写道,2023 年上半年,康希诺新冠疫苗产品销售收入约 3556.89 万元,去年同期约 6.19 亿元,同比下降 94.26%。
对于新冠疫苗需求量下滑,3 日,康希诺回应中新经纬称,2023 年 5 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流行疾病不再构成 "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新冠疫苗需求量呈现大幅下降趋势,新冠疫苗接种量持续降低。同时,由于新冠病毒 XBB 变异株已成为中国主要流行株,康希诺新冠疫苗产品的销售及接种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
2020 年 8 月 13 日,康希诺 A 股上市,发行价为 209.71 元,彼时被市场称为 " 新冠疫苗第一股 ",在过往两年间,康希诺股价曾冲高至 412.50 元,而现今已大幅回落。康希诺的下一个业绩增长点在哪里?
两亿元新冠疫苗被退回,为何没能 " 以销定产 "
除了新冠疫苗销售收入的直接下降,康希诺认为,新冠疫苗产品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未来新冠疫苗销售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对存在减值迹象的存货、应收退货成本、预付账款和长期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约 7.12 亿元。
此外,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康希诺长账龄的应收账款余额增加,本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约 2025.92 万元。
同时,半年报透露,康希诺部分已售出的新冠疫苗在本报告期内发生大笔退回。
2021 年,康希诺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 5 型腺病毒载体 ) 获得中国附条件上市批准及境外多个国家的紧急使用授权 / 附条件上市,康希诺当年的营业收入也直线飙升,从 2020 年全年 2489 万元增至 2021 年约 43.00 亿元,同比增长 17174.82%。
对于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康希诺在 2021 年年报中表示,主要系报告期内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 5 型腺病毒载体 ) 已获得境内外多个国家的紧急使用授权 / 附条件上市,对营业收入产生积极影响。
但在 2022 年,康希诺出现营收下滑,共实现营业收入 10.35 亿元,同比下降 75.94%,原因为报告期内全球新冠疫苗接种率增长放缓,疫苗需求减少及产品价格调整所致。
中新经纬注意到,疫苗企业在制定销售策略时普遍采用 " 以销定产 "。以智飞生物半年报为例,其中提到,生产实行 " 以销定产 " 模式,产品由生产部门根据市场部门销售计划组织生产,结合市场销售情况制定排产计划同时保持适度库存。
在 2022 年已出现疫苗需求减少情况下,康希诺在制定生产计划时是否考虑到疫苗接种情况和变动,为何发生大笔退回?对于该问题,康希诺称考虑到市场环境及流行毒株的变化,集团预计部分已售出的新冠疫苗产品将因无法有效期前实现接种而发生退回,于报告期内冲减新冠疫苗产品销售收入约 2.37 亿元。
称对流腦疫苗商业化充满信心
对于下一个业绩增长点,康希诺表示,2023 年上半年,实现流腦产品销售收入约为 2.23 亿元,去年同期约 1061.81 万元,同比增长约 1996.88%。
康希诺共有两款已上市腦膜炎球菌疫苗产品,分别为 MCV2 ( 商品名:美奈喜 ) 、MCV4 ( 商品名:曼海欣 ) ,两款疫苗先后于 2021 年年中与年末获批,均属于腦膜炎球菌结合疫苗。
公开资料显示,腦膜炎球菌疫苗主要有两大类,即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 MPSV ) 和腦膜炎球菌结合疫苗 ( MCV ) 。光大证券此前研报表示,由于 MPSV 无法激发 2 岁以下儿童免疫应答,而 2 岁以下儿童又恰是流腦最高发年龄段,因此在发达国家 MCV 已全面取代 MPSV。
在 2023 年 7 月披露的投资者问答表中,康希诺表示,MCV4 曼海欣的商业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中,对于曼海欣的销售充满信心。
光大证券上述研报称,预计 MCV4 产品上市后峰值销售有望达到 24 亿元。区别于 MCV2 的大众化二类苗,MCV4 定位较高端消费人群,假设参照 Hib 疫苗约 30% 峰值接种率,对应增量市场空间为 48 亿元。此外,2 岁以上儿童存在补接种 1 针加强免疫的需求,预计产品上市初的 2-3 年内将有额外存量市场。
对于销售预期,康希诺回应中新经纬称,对这款产品的预期和目标,一直是三个完整的销售年度集中学术推广后达到销售峰值,但目前新生儿数量下降,按照中国未来平均 700 万新生儿的数量、20% 的渗透率进行模拟测算。关于产能,以目前来看,有足够产能以应对市场需求。
与阿斯利康达成合作,利用 mRNA 产能
除了流腦疫苗外,近期,康希诺发布公告称,与阿斯利康签署了《产品供应合作框架協定》,公司将向阿斯利康提供合同开发和生产服务以支持其 mRNA 疫苗项目,生产和供应特定产品,并提供相关特定服务。
就 mRNA 平台来看,康希诺在上述投资者问答表中表示,早在新冠大流行前就已关注到该前沿技术,在新冠疫苗产品上的应用证明了 mRNA 技术的价值。目前,康希诺的非新冠 mRNA 产品都在早期研究阶段,如有重要进展公司将会及时向市场披露。
另一方面,从阿斯利康在 mRNA 领網域的布局来看,公开资料显示,阿斯利康此前曾与 Moderna 合作,合作开发心力衰竭 mRNA 疗法 AZD8601,但在公布 II 期研究成果后无进一步披露。
此外,在阿斯利康的官网关于 " 下一代研发 " 中包含有 mRNA。其中表示,mRNA 是一种引人注目的治疗方式,因为它能够驱动高效、剂量依赖性的蛋白质表达,这代表了调节异常或缺失蛋白质功能的独特方法。与脂质纳米颗粒 ( LNP ) 等最先进的药物输送系统相结合,它们为向患者输送各种下一代药物提供了机会。
中新经纬注意到,2023 年 4 月,康希诺发布公告称,公司研发产品二价新型冠状病毒 mRNA 疫苗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并表示,mRNA 疫苗生产基地一期项目设计产能 1 亿剂,目前已进入工艺验证阶段。
而从与阿斯利康的合作来看,更多像是为其提供 CDMO ( 研发生产外包 ) 服务,康希诺如何平衡自有的 mRNA 管线和该合作内容?
康希诺回应中新经纬称,本協定的签署是康希诺能力被国际医药公司认可的重要标志,肯定了康希诺在 mRNA 技术平台方面的研发实力及竞争优势,有利于 mRNA 生产平台的进一步拓展。CDMO 为公司的业务拓展,自研项目将按计划正常推进。与阿斯利康的合作,将会在上海临港 mRNA 生产基地进行。
" 康希诺从去年开始就与对方开始接触讨论合作的可行性,最终在今年 8 月与阿斯利康签署了产品供应合作框架協定,公司将不时向阿斯利康供应产品或服务,以支持其研发特定的疫苗。框架協定的落实、合作的内容、产品的种类尚待后续子協定的签订和项目的落地,双方都希望尽快推进,未来到了特定阶段肯定会分享进展。" 康希诺回应道。
(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王玉玲:[email protected] ) ( 中新经纬 APP )
(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部門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常涛
作者:郑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