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大多数人不喜欢讲逻辑,欢迎阅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AI 生成
金沙江创投和 Kimi 母公司之间的事,很多人看到了。
不过多赘述。
简单来说,这事涉及到公司分拆、融资的合法性,还有商业伦理和法律责任的问题。因此,双方在网上开始互动。
我记得在 11 月中下旬,Kimi 数学版上线时,杨植麟在公司内部召开了一场小型媒体发布会,期间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表示目前只关注技术发展,相信其他方面都会得到解决。
但这种大事化小的态度,让对方忍无可忍,最终引发了新一轮的舆论,我本以为昨天的二次回应后,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但网上又出现了大家的吐槽。
比如:
有人说杨的回应直接把张予彤拉下水,甚至觉得不回应更好;还有人认为,看看年轻人说的话多有格局,海的对面正在研发新产品,我们却被这些事情分散了精力。
你们还会继续回应吗?接下来要说什么?要不开场脱口秀如何?开玩笑,吐槽归吐槽。不过,这个事给我一个很大启发:大多数人不喜欢讲逻辑。
什么是逻辑?
举个例子:所有的狗都是动物,小白是一只狗,所以,小白是一只动物。再比如:所有的鸟都会飞,小明的宠物是一只鸟,所以,小明的宠物会飞。
这就是逻辑,从知道的事情里,推出一个合理的结果。
我们说的已知事情,是已经同意、认为是对的,大家都没意见的基础。用这个基础来推理,得出的结论才靠谱。但是,逻辑有时候会让人头疼。
第一个前提:所有的猫都会抓老鼠;第二个前提:小花是猫。结论就是小花会抓老鼠。看起来推理没问题,实际上不一定对。
因为不是所有的猫都抓老鼠。有些猫可能因为性格或者环境,不抓老鼠。所以,虽然结论看起来对,但是前提大家没共识。
这就是,前提没有被共识,再说后面,就越说越乱了。中国人常犯的逻辑错误,我觉得有三种:
第一种:只谈动机,不谈对错。
什么意思呢?简单讲,有两点,一,我们太爱琢磨一个行为背后的动机和目的,不管这个行为本身对不对、合法不合法、合不合理。
第二,总爱猜别人为啥这么做,却不怎么深究行为本身是不是符合道德和法律。
比如,公司高管被曝出来搞利益输送,他辩解说是为了公司发展;这就是典型的 " 只看动机,不看对错 ",因为他避开了行为本身的合法性问题。
再比如,有政客提出政策,批评者只盯着他的政治目的,却不分析政策本身的好坏,这也是 " 只看动机,不看对错 "。
所以,问动机,不问是非的问题在于,把注意力放在了动机、行为上,忽略了行为本身是否合理正当。
这里不拿金沙江创投、月之暗面的回应举例子了,大家可以自行腦补思考。不过,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
台湾的历史学家李敖批评金庸,说武侠小说里的侠义精神是装出来的,金庸自己并没有真正做到。他还说金庸是假皈依,不是真的佛教徒。
金庸曾经去李敖家拜访,告诉他自己已经皈依佛教了。
李敖听了不以为然,他问金庸:如果你真信佛的话,佛提倡 " 舍离一切,而无染着 ",那你应该把财产都捐出去。
最后,金庸听了后没说话。
实际上,李敖没完全理解佛教的意思,他把 " 成佛 " 的条件和 " 信佛 " 的条件混为一谈了;佛教讲的 " 舍离一切 ",并不是说要把所有东西都扔掉,而是说心里不要被物质所控制。
信佛的人,并不一定要放弃自己的财产。金庸其实已经捐了很多钱给社会,但他不想多说;李敖以为金庸不说话就是认输了,觉得自己把金庸驳倒了。这就是只看动机,不看对错的逻辑。
第二种错误是什么呢?叫:只谈态度,不说事实。简单讲:光强调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不提具体的事实。
《庄子》里有个故事,说一个老人在浇菜。子贡看到老人用水罐一罐一罐地提水,建议他用一种叫橰的机械,这样既省力又快。
但老人拒绝了,他说:
我知道这工具,用了它,人就会变得爱投机取巧;一旦爱投机取巧,就会失去美德;没了美德,就和自然社会不协调,最后变得和天地都格格不入。
你看,老人把用机械和道德问题混为一谈。其实,用机械是智慧的体现,而投机取巧是不好的行为;而且,老人还把用机械看成是不道德的,把道德和科技混在一起,听起来有道理,实际上却是胡说八道。
所以,故事里,老人的推理链条是:
行为导致思想变化,思想变化影响道德,道德问题又导致与自然不协调,最后得出与天地不容的结论,这就是所谓的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 Fallacy)。
用机械橰怎么可能会让人与天地相比呢?这种只强调态度、忽视事实的逻辑,听起来有点道理,却具有很强的欺骗性。最后没想到,子贡听了老人的话,竟然信服了。
朱啸虎昨天深夜起来,第三次回应杨植麟时说:
我们给杨植麟和月暗那边发了好几封律师信,想表达我们想要和解的意愿。但是呢,杨植麟坚持要我们签个合同,还要我们保证,以后不会再追究张予彤的责任。
朱啸虎的意思是,他想要的不仅是个表态,还要看实际行动。可在杨植麟第二次回应时,他只是表了个态,但谈到具体事实时,他就提到了太平洋那边的 AI 公司在发新产品,我们在搞什么?
问题是:杨植麟并没有拿出足够的事实来支持他的说法,所以,才会再一次引出不必要的争论,这就是说态度,不说事实。
第三种我称之为:只看关系,不问道理。
你有没有听过这些话:我这是为你好,你得听我的;他是大领导,你得听他的;他帮了我很多,我得回报他,你就别计较了。
宗族制度中,这些观念已经传了很久。鲁迅先生说过:老这么干,就是对的吗?新文化运动时,大家批判过老观念,但它们还是根深蒂固。
我们不禁要问,咱们讲的孝道、亲疏关系、职场关系,有多少是因为真心爱别人,想帮助别人,又有多少是因为规矩、利益被迫的呢?
中国人喜欢说 " 讲道理 ",但这个 " 道理 " 常常是人情世故,不是真道理,很多时候,理就是情面;因此,在社会上,大多数人只看关系,不理会真正的理。
毕竟光讲道理解决不了事,得先打动人心才能说服人,如果感性都打动不了,那只能用法律武器来硬的了。想想看,是不是?
我认为,中国式逻辑问题像病毒一样,或者说更像基因,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腦子里了,说白了,就是缺逻辑,这在现代社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我们在学校学的逻辑课太少了。真正的逻辑课是选修的,而且很多大学根本就不开这门课。我在本科的时候,逻辑课是作为通识教育给大家。
那时候老师就说,你们有空就听听,没空算了。教育本来是要培养人的,逻辑这东西,好像跟培养新人没啥关系,所以,就被忽视了。
另一方面,父母影响也很大。
父母的权威,很大程度上让逻辑说理变得没必要,沟通变成了服从,以强制代替逻辑说理,以道德约束自由选择。
前一段时间,我给家里打电话:父母说,你打算什么时候结婚,我们在家都被邻里邻居说的抬不起头了。这句话潜台词:你不要考虑其他因素,我们的面子和体面比你自己的选择更重要。
你看,怎么去沟通?我想说道理,对方想说关系。
最后,公共空间也是个问题。经常的情形是,一旦有争论,大家首先想对方动机纯不纯,有没有关系到个人情绪价值,而不是追求事实和真相。
实际上,中国式逻辑大多不讲逻辑。比如:
在火车上,你跟别人的孩子说不能大吵大闹,对方会说,别跟孩子一般见识;你说公共场合影响了别人,别人会说,孩子又没碰到你;你说大家都没办法休息,对方会说:你们人多欺负人少。
当然,要是情况变了,他成了受害者,那声音和态度可能比谁都大。他可能只讲自己的利益和立场,不讲事实、原则、法律。所以,正常人会根据是非对错来选择立场。
话说到这,不讲逻辑归不讲逻辑,问题是:到底什么属于合乎逻辑呢?一言以蔽之,即:你的论证、说法得站得住脚,有道理。
不管工作论、爱情论、人生论、流行音乐论都是论,我们平时见到各种各样的某某论都是个人的看法和感受。
但道理不一样,它客观存在。啥叫客观呢?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事实、案例、历史形成的共识,就像大家默认的规则一样。
一说到 " 逻辑 ",人们总觉得是要努力让事情看起来合理。其实,这种认识不对。逻辑简单来说就三件事:主张、理由和事实。
主张,是想要表达,想要别人知道、同意的观点。
理由,是你的主张的观点逻辑基础。比如:我觉得公司应该实行三休日;" 我觉得你应该赔我钱;我觉得应该怎么怎么样 "...... 这些听起来可能是好主意,但别人可能会问:为什么?
如果回答说,因为我太累了,想多休息;因为觉得不公平,所以要赔钱,这听起来就像是你自己想要那样,但是,如果你拿出事实来,感觉就不一样。
你可以说,看看其他国家的工作时长和带薪休假的数据,我们也应该休三天;根据公司的法律檔案,LP 在任职期间不能持有股份,这样别人会觉得你的话有依据。
从主张到理由,这部分是个人的主观意见。如果你的观点加上了条理和理论支撑,那别人可能就会接受。简单来说,主张加上理由和事实,才能构成合理的逻辑。
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会这样。我们看到的是:你谈动机,他谈是非;你谈是非,他谈态度;你谈态度,他谈关系。
这何尝不是一种解决办法?人情社会,人情解决不了时,就该 " 开大号了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