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社会经验:从长江到长城,8名师生历时20天完成古长城“苦旅”,欢迎阅读。
斑驳的古长城、神秘壮阔的星空、淳朴的民风 …… 在师徒 8 人的相机里,满满都是大片。今年 7 月,扬州大学 8 名师生组成的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拍摄团队,踏上了跨越千里的 " 从长江到长城 " 采风之路,从江苏出发,前往甘肃、内蒙古、陕西、宁夏,一路追寻着古长城的轨迹,历经 20 天拍摄了不计其数的素材。开学前夕,团队成员们已将素材整理好,准备制作成为一部通过古长城及其周边城镇为引,反映历史厚重的微纪录片。
△团队在拍摄
早在上个学期,扬大新闻与传媒学院老师郝松就有了拍摄古长城的初步计划。在朋友圈说出自己的想法后,不少学生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新传院广播电视专业 21 级学生郑心怡就是其中一个。" 郝老师的想法和我的梦想很契合,我留言问老师能不能参加,老师答应了。"
△航拍
很快,医学院 21 级学生邹博宁也得知了这一消息,希望能同行:" 我一直都很喜欢摄影,也喜欢追寻历史,此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和郝老师认识,得知他有这个想法,我一定要跟着去实践。"
此次为期 20 天的行程,充满了神秘、未知和惊喜。
△团队拍摄的长江风情
7 月 9 日,团队从扬州出发,在绿皮火车上 " 东倒西歪 " 了 30 个小时左右,到达了第一站银川。这样的 " 绿皮火车硬座 + 乡村 " 的出行方式,是郝松的 " 固定动作 "。多年来,他一直带领着学生们 " 苦旅 " 祖国大好河山,体验人生百态。
△团队拍摄的长江风情
简短的拍摄后,团队再次乘上大巴,辗转 200 公里来到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吉兰泰镇,开始了长城的拍摄。" 这一趟旅程不单单是拍摄长城,郝老师还带我们拍了星轨、银河。" 郑心怡回忆,当古老的长城和天空中一尘不染的星辰相结合的时候,大家感觉到了时空的广阔和深远。
△星轨与长城烽火台遗址
△星空与长城烽火台遗址
这一路上,老师和同学们睡过旅馆,在农家院子里打过露天地铺,熬夜从满天星辰拍到了日出东方。最重要的是,大家用镜头记录了那段古老沧桑、很少为人熟知的古长城。要找到长城遗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郑心怡回忆:" 能在地图上查到的,我们就从住处徒步走过去拍;查不到的,就向当地老乡打听,得知大致位置后再过去找。"
△团队拍摄的 " 银河 "
△团队拍摄的日出
为了拍摄到不同角度的古长城,团队常常 " 连轴转 ",从白天拍摄到深夜。" 我带回来 100 多 G 的素材。" 邹博宁介绍,自己和团队其他同学一样,第一次来到如此不同的地方,大家的相机快门几乎没有停过。
△拍摄间隙的休息
不过,仅仅是拍摄长城还不够。在郝松的带领下,团队还记录了古长城周边的人文、地貌,并对居民进行了采访,形成了一份完整的记录。7 月 28 日左右,团队结束了拍摄。粗略统计,此次拍摄之旅,往返跨越了近 5000 公里,团队领队刘宇龙表示,虽然很累,但此行终身难忘," 这是我这辈子最特殊的旅程。"
" 团队之所以定名为从长江到长城,一是团队的成员们跟我一同拍摄过长江的不同风貌;二是大家都是生于长江边、长于长江边的,这次深入到西北地区,通过古长城为切入点,感受不同的生活习惯、地方文化和历史沿革。" 郝松介绍,目前,团队前期的拍摄、整理工作已经结束,开学后,将制作出一部精美的微纪录片,让大家都能领略长城、西北的魅力。
通讯员 王成 现代快报 + 记者 庄剑翔
(受访者供图 校对 李凯波 编辑 邵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