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为了戒网瘾,年轻人开始反向控制算法,欢迎阅读。
文 | 锌刻度,作者 | 李觐麟,编辑/ 李 季
世界首富马斯克既不玩《英雄联盟》,也不用 TikTok。原因是他认为具有快节奏和竞技性的游戏容易使人沉迷,而以算法推荐内容的 TikTok 则像是 AI 正在探测他的大腦。
不是每个人都有马斯克的自制力,相反,我们大多数人正在被算法拿走大腦,被算法掌控生活。
你或许已经发现,打开抖音、小红书、知乎、快手、微博等社交平台,相似风格的内容总会反复出现," 晚学 "" 周学 "" 麦学 " 往往在突然间就成为全网热梗。
这一切源于平台算法的超强掌控力。算法掌控着平台上的每一名用户,操控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最终使每一个不同的个体都沦为相似的空白大腦,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究竟该如何摆脱算法的控制?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就是最好的方式。
最近,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开展 " 清朗 · 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 " 专项行动的通知》,计划整治 " 信息茧房 "、大数据杀熟等行为。
与此同时,觉醒的年轻人也开始用反控算法的方式戒网瘾,新的解法悄悄出现了。
如何打破算法 " 暴政 "?
" 打破信息茧房,从关掉个性化推荐开始。" 周竹轩关闭算法推荐之后,仿佛从平台手里 " 抢 " 回了自己的大腦,通勤路上不再只会麻木地划动手机,在家躺平的时候也重新拾回了阅读习惯。
" 几乎所有平台的算法都是为了让我们沉迷,而不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你刷得越多,就越会感受到空虚,于是只能继续无止尽地刷下去。" 摆脱算法的前两周时间里,周竹轩一度出现戒断反应,总想拿起手机填补碎片时间,但由于失去了算法的精准推送,看到的内容也无趣了不少,渐渐地丧失了兴趣。
当今社会中,摆脱算法前的 " 周竹轩 " 有千千万万个。
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的地铁里,每个人都低着头,机械式地滑动手机螢幕,陷入一个又一个 15 秒的多巴胺陷阱里。
大多数人或许已经意识到了快节奏的碎片化信息正在吞噬我们的大腦,使我们沉迷其中难以自拔。但沉迷容易,逃离却很难。
周竹轩的方法是 " 逆人性 " 的,但也是奏效的。
决定反控算法之后,周竹轩第一步关闭了各个平台的个性化推荐,这样一来,首先可以杜绝平台揣摩用户喜好。
第二步是控制算法,以魔法打败魔法。
" 遇到平时喜欢的内容,直接划走,并且点击不感兴趣或不喜欢该内容,要让算法知道谁才是主人!" 周竹轩表示,这一方法的关键在于忍,只要能够忍住不看感兴趣的内容,久而久之,手机軟體里推送的内容就变成了不感兴趣的内容,吸引力自然也急剧下降,戒网瘾也变得不再艰难。
到这时,我们便能发现,原来兴趣之外、算法之外的,还存在着新世界,原来在新技术的十字路口面前,不止一条路。
聪明的人先利用算法
数字化时代中,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已难逃算法的入侵,但算法本无罪,它既然可以让笨的人更笨,就能让聪明的人变得更聪明。
" 为什么我们会跌入信息洪流里?因为我们没有家。"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吴晓开始在互联网上给自己的大腦构建一个 " 家 "。
吴晓有一项人生规划,是在 30 岁之前打卡五大洲,如果能够再选择适宜的国家旅居几年,便更完美。距离 30 岁还有 5 年时间,吴晓开始为这项计划做第一项准备——学英语。
看书学习当然可以,但数字化时代下,吴晓也总结了一套更高效的新方法。" 视频类 APP 可以把我们带到任何一场演讲面前,图文类 APP 又汇集了全球各地的学霸,他们分享的经验总有一款适合自己。"
有了这一认知后,吴晓开始 " 训练 " 自己的手机和平台算法,在 B 站上关注 "TED 英语官方 ""Youtube 英语学习 study""YouTube 精品课 "" 英语的平行世界 " 等 UP 主,跟着他们以视频跟练的方法背单词或者练口语。
博主利用算法把手机变成学习机
在小红书上研究各式各样的学习方法,例如 " 首评 momo 法 "" 尚雯婕学习法 "" 新概念学习法 " 等,吴晓发现,算法其实是非常容易反控的,只要连续点击或搜索几个同一主题的内容,那么手里的軟體就会变成一本私人订制的工具书。
还有很多人和吴晓一样,利用算法来更便捷地获取自己想要的学习内容,在海量的互联网信息当中,合理地利用算法,也就能对有效信息进行快速提取并分类。于是,无论是学英语、学剪辑、学摄影、学养花,老师都可以是用算法提纯后的大数据。
和手机周旋,谁会赢?
《唯有书籍》里有这样一段话:未来,脱离数字媒介可能是一种奢侈。特权阶级才能够关闭邮件和社交媒体的通知,設定 " 暂不办公 " 的留言,进行数字戒断,而底层阶级将被零工经济绑定在智能手机上。久而久之,对越来越多人来说,有时间脱离这种社会环境去读一本小说将变得越发难以想象。
这段话描述的场景就是当下的现实,有数据证明,智能手机用户很少能够连续两个小时不使用手机,他们每天通常会解锁手机 50 次以上,过程中点击或滑动螢幕的次数更是会高达 2617 次。
图源:B 站 " 心河摆渡 "
手机成瘾,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但尽可能在算法时代里学会自处,则是我们每个人的课题。
周竹轩反控算法,让手机变得不再有趣,从而逃离;吴晓反控算法,让手机变成学习工具,从而成长。两种方式没有对错之分,都是以个人实际需求出发的策略,也都是打开算法囚笼的钥匙。
与此同时,除了用户觉醒之外,针对算法开展的专项整治也正在进行中。
不久前,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发布了《关于开展 " 清朗 · 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 " 专项行动的通知》,重点整治同质化推送营造 " 信息茧房 "、违规操纵干预榜单炒作热点、盲目追求利益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 " 杀熟 "、算法向上向善服务缺失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等重点问题,督促企业深入对照自查整改,进一步提升算法安全能力。
算法狂飙,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互联网新贵,更让我们每一个人跌入 " 奶头乐 " 陷阱,但算法本质上只是工具,它的好坏,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
还记得那句话吗?" 不能主宰自己的人,就谈不上自由 "。如果算法囚禁了你,那就靠自己夺回自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