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小鹏新品牌自降“身段”,“走量”才是第一关键词,欢迎阅读。
新能源市场发展至今,卷价格、卷配置已成为常态,各大车企在现有市场已经很难有新作为,于是有些车企为了寻找新增量,也是把目光瞄向了下沉市场,这不蔚来前脚刚官宣子品牌乐道,小鹏汽车也紧随其后公布了自己的性价比品牌。
日前,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 2024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透露:小鹏汽车将在一个月内面向全球推出 10 万至 15 万元的全新品牌 A 级产品,并在二季度将 AI 大模型放进汽车。
何小鹏还表示,全新品牌在该市场价格带将颠覆技术创新,打造 AI 智驾新物种,为年轻人提供一台真正的 AI 智驾汽车。相较于主品牌,主打 10-15 万元、智驾上车,小鹏推出的第二品牌瞄向更下探的市场," 走量 " 无疑将是第一要务。
小鹏迫切需要走量
2024 年以来,小鹏汽车面临的销量压力不可谓不大。销量数据显示,2024 年 1 月,小鹏汽车实现销量 8250 辆,环比下滑 59%;2 月小鹏汽车交付新车仅有 4545 辆。
对于 2 月销量不振的原因,小鹏汽车将原因归结为小鹏 X9 的产能不足。小鹏汽车董事长、CEO 何小鹏表示,小鹏 1 月份积压了上万辆小鹏 X9 订单,当前 X9 面临的困难已经解决,而且春节期间全力加班,快速提升产能保障交付。
不过这样的解释略微苍白。小鹏 X9 上市之前,小鹏汽车还能维持上万的交付量,如今新车型增加,小鹏汽车整体销量却下跌明显。
和理想蔚来等品牌相比,小鹏汽车是营收和净利润双降。2023 年前三季度,小鹏汽车实现营收为 176.26 亿元,同比下滑 18.83%;实现净利润为亏损 90.28 亿元,同比下滑 33.20%。
和特斯拉蔚来相比,小鹏汽车没有这么多资金,所以小鹏汽车选择了直营 + 经销混合的创新模式,如今为了缓解销量压力和资金问题,资金不富裕的小鹏汽车也开始向经销商施压了。
为提升销量,就在 3 月初,小鹏汽车开始要求经销商储备库存,即经销商要根据自己的月度目标,向小鹏提前支付资金、批发车辆,做好 50% 的库存准备。
小鹏汽车表示, "0.5 个月库存是为了更快交付,提升效率,让经销商有车卖,国内经销商一般 2 个月库存,0.5 个月不是‘压库’,这是小鹏汽车‘直营 + 经销’混合的创新模式。"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小鹏处境非常尴尬,智驾和智能表现不错,但销量一直起不来。一直在亏损的小鹏确实需要把量做起来,一方面是应对未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也是给投资人和市场更好的投资信心。
小鹏汽车 2024 年制定的销量目标为 28 万辆,指望现有车型完成这一目标难度不小,把目光瞄向 10-15 万元市场,可以通过智驾和性价比优势获得一定增量,但能否解决小鹏汽车走量问题依然是未知数。
市场真的需要新品牌吗?
长期以来,10 万 -15 万元级别的车型都是消费者的主流选择,市场容量大,年销量接近 800 万台、发展潜力强,市占率每年都在持续提升。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 10-15 万元车型市场份额约为 34%,2022 年约为 31%。与此同时,该价格区间的新能源车型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但该市场鲜少有支持智驾功能的产品,更无 AI 智驾。
对于全新品牌的规划,何小鹏透露,该公司的目标是将高阶智驾能力带到 10 万到 15 万元紧凑级车市场,这一策略可能为小鹏在与比亚迪等公司的竞争中提供重要优势。目前,该价位段新能源车主要仍将竞争策略聚焦于低价高配,以高性能辅助驾驶作为宣传主力的车型在这一价位段布局相当有限。
新品牌推出后,面对比亚迪等竞争对手,小鹏汽车的策略是提供既具有价格优势又拥有高级智能驾驶功能的车型,以吸引那些寻求性价比和技术创新的消费者。
但 10-15 万元级别是比亚迪绝对的生命线,比亚迪最畅销的两款车秦 PLUS 和宋 PLUS,都盘踞在这一区间。除此之外,比亚迪还有海豚、元 PLUS 等纯电车型。同时比亚迪还拥有绝对的定价权。在全产业链的加持下,比亚迪可以将成本压缩到极致。
而小鹏要做的,就是与比亚迪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关系,同时还能在这个区间抢走足够的份额。
此前小鹏也想踏足这一市场,比如已经停产的小鹏 G3,目前还有一款入门级的轿车产品——小鹏 P5 ,其售价区间为 15.69-18.89 万元。而作为小鹏汽车较早推出的一款轿车产品,其整体市场表现并不太理想。在 2023 年小鹏 P5 的月均销量在 1500 辆左右,而进入到 2024 年其销量出现迅速下滑,在今年前 2 个月的销量分别为 377 辆和 213 辆。
除了比亚迪、吉利这些盘踞在 10-15 万元的强势自主品牌以外,还有零跑、哪吒这些主打高性价比的新势力车企,这一细分市场并不能靠一招鲜吃遍天,要想真正走量不只要拿出均衡的产品力,还要拿出更具诚意的价格,所以能否把这个全新品牌做起来,也更加考验小鹏汽车团队的创新能力与成本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