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一仗轰出25000发迫击炮弹!“杂牌军”的火力,为何这么猛?,欢迎阅读。
以下文章来源于甲骨堂 ,作者甲风
在 1938 年的台儿庄战役中,我国军队重创了来犯日军,毙伤敌人在万人以上,并缴获包括坦克、大炮在内的大量武器,是为台儿庄大捷。
这场全面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中,孙连仲的第 2 集团军因坚守台儿庄功绩最大。
在多年来谈及台儿庄之战的文章中,几乎都是强调孙连仲部西北军的近战能力之强,却忽视了这支部队的战术能力和火力组织能力。
实际上第 2 集团军战斗力的强悍,是全方位的。日寇在台儿庄下被毙伤者,不仅仅限于大刀,还有迫击炮和各类枪弹火力,甚至一部分山野榴炮。
因为当时支援第 2 集团军的有 2 门重炮、1 个野炮营、1 个山炮营以及战防炮连,其数量虽然不多,炮弹也很少,但据当时参战人员回忆,在关键时刻这些炮兵发挥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当然,因为山野榴炮乃至战防炮的数量并不多,第 2 集团军在台儿庄作战时期,主要依靠的炮火支援还是迫击炮。
甚至从战斗统计来看,第 2 集团军当时的迫击炮火力还相当猛烈。
据该部战斗详报称,在为期半个多月的大战中,第 2 集团军总计消耗迫击炮弹 25217 发,平均每天可以打出 1500 发以上的迫击炮弹来。
我们得以在参战将士的回忆文章中看到如下记载:
我(时任第 158 团第 7 连连长、敢死队队长王范堂)当即向守备指挥官王冠五团长反映了上述情况,并建议集中庄内迫击炮,每炮连续打三十发炮弹强轰敌阵,摧毁敌之坑道,再组织轻重机枪,进行有目标的射击,歼敌于坑道之内。
待到敢死队出击时,同样是以迫击炮为先导进行掩护。
据第 31 师副师长屈伸回忆,当时在庄内还有另外一个军的 2 门迫击炮,迫击炮手主动找前线指挥官要任务,支援守军战斗。
由上述记载可见,迫击炮在台儿庄战役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那么第 2 集团军是众所周知的 " 杂牌军 ",何以能在台儿庄战役中有那么多迫击炮弹可打呢?
首先,第 2 集团军是西北军而来的杂牌军不假,但因为孙连仲比较服从老蒋命令,所以无论是军费、兵员还是武器待遇,都要比一般的杂牌军要好。
甚至孙本人的嫡系第 27 师,还是调整师编制,全师的武器配置极强。
所以在台儿庄大战前,第 2 集团军本部自然是有一定数量迫击炮弹的,据统计第 27 师有 534 发、第 30 师有 1932 发、第 31 师有 1726 发。
以上三师总计有迫击炮弹 4192 发。
这些炮弹当然不够大战之用,第 2 集团军的迫击炮弹另有来源。
比如当时在台儿庄内,恰好有沈鸿烈海军陆战队的弹药库,激战时守库官兵将这些弹药拿出来,支援第 2 集团军作战,为战斗的胜利做出了极大贡献。
当然,第 2 集团军使用这样的弹药来源,并不能占到主流。其主要的迫击炮弹来源,还是由第五战区来负责补给。
当时老蒋对孙连仲部的作战比较看重,激战期间多次问询,甚至还下令何应钦补给孙连仲 6000 名新兵,所以在老蒋这一层不会卡住第 2 集团军的炮弹补充。
而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其本身就出自杂牌军中的桂系,加之对孙连仲极为尊重,双方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更不会卡脖子。
在台儿庄大战期间,基本上能给的支援,第五战区都给了,迫击炮弹的补充自然也不在话下。
据 1938 年 2 月时,第五战区所属第五兵站总监部现存弹药数统计,当时该部储存有 82 毫米迫击炮弹共计 46679 发,另有 81 毫米迫击炮弹 17942 发。
到台儿庄大战爆发前及战事进行中时,必然还会有相当数量的弹药运到。因此第五战区手里是掌握有相当数量迫击炮弹的,其中支援一部分到作战最艰苦的台儿庄正面,并不难理解。
所以总的来说,第 2 集团军在坚守台儿庄期间,还是有一部分山野榴炮支援,特别是迫击炮火力还算不错,这为战役的胜利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但我们仍需知道的是,日军投入到台儿庄之战的多系重炮,我军阵前一日落弹便有七八千发,总体而言日军的重火力优势还是极大的。
相比起重火力,我军山野榴炮的弹药过少,而迫击炮弹虽多,但毕竟威力受限,而且即便迫击炮弹也远没有对方打的重型炮弹多。
所以台儿庄之战打得异常惨烈,第 2 集团军的战斗兵折损了一半还多,伤亡最大的第 31 师甚至损失四分之三的战斗兵。对于这种情况,今天的我们也一定要有深刻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