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4月新机大乱斗:大屏轻薄化、旗舰小屏化,影像也卷出不同方向了,欢迎阅读。
4 月,是春节后新机集中发布的节点。这个月,各家的半代更新机型和 Ultra 影像旗舰轮番上阵,对于持币观望已久的小伙伴而言,这无疑是最值得期待的一个月。
根据 @数码闲聊站的说法,4 月份会有众多新品扎堆发布,尤其是 Ultra 级别的影像旗舰,继小米 15 Ultra、三星 S25 Ultra 和荣耀 Magic7 RSR 之后,又有了更多的影像大旗舰。接下来小雷给大家盘一盘,4 月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机型吧。
经过 OPPO 周意保几天的高强度爆料之后,OPPO Find X8s 系列新机以及 Find X8 Ultra 于 3 月 31 日正式官宣,公开了新机的一系列外观图片。更早之前,OPPO 已经确认新机将于 4 月 10 日发布。
其中 Find X8 Ultra 并未延续上代偏重轻奢商务的设计语言,而是选择和 Find X8" 打成一片 ",配色风格偏重年轻活泼,还把粉色作为主打配色宣传。背部 Deco 造型回归简洁的 " 奥利奥 ",并通过不同的凸起和材质拼接做出层次区分。
(图片来自 OPPO)
和前代相比,Find X8 Ultra 的产品力将会有飞跃式提升,保留行业唯一双潜望长焦方案,并在镜片、传感器、光圈方面进行更新,支持长焦微距,首次搭载丹霞原彩镜头,成像能力和镜组凸起方面会有惊喜;电池容量足足比前代多了 1000+ 毫安时,作为 Ultra 级旗舰的续航能力有了保证。另外,像拍照控制按键、一英寸超大底主摄、高通骁龙 8 至尊版、超大 0916T 定制震动马达之类的旗舰配置,Find X8 Ultra 无一缺席,硬體真的是拉满了。
对了,Find X8 Ultra 可能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身份,那就是 " 今年唯一直屏超大杯 ",直边框机身紧凑,贴膜的难度也直线下降了。
另一个新成员则是 Find X8s,它是 OPPO Find X 系列第一款小尺寸旗舰机型,配备约 6.3 英寸的 1.5K OLED 直屏,被冠以 " 全球最窄四等边 " 称号,螢幕黑边宽度仅有 1.25mm。配置方面也颇有诚意,首发半代更新的联发科天玑 9400+ 计算平台,80W 有线快充 +50W 无线快充、全焦段影像配置、支持 IP69&IP68 防热水防泡水 ...... 总之 Find X8 的旗舰配置,尺寸更小的 Find X8s 该有的都有。
定位上,尺寸更小的 Find X8s 拥有正代数字旗舰的定位,取代了 Find X8 原来的标准版位置。而 Find X8 的迭代机型则是 Find X8s+,变为 Find X 系列中的 " 大号产品 ",同时提供几款潮流新配色,来强化年轻潮流的属性和维持爆款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波半代更新的新机还去掉了 OPPO/ 一加标志性的三段式按键,取而代之的则是类似苹果 Action Button 的按键方案,按键功能支持自定义,还能结合 AI 能力,提供 AI 一键闪记等新功能。
从 Find X8s 和 Find X8 Ultra 两款机型可以总结出 OPPO 今年的旗舰打法,小雷认为是坐实 "OPhone" 的标签,无论是产品线调整,还是具体到产品的配色和功能设计,似乎都在锚定下半年发布的 iPhone 17 系列。相比前代的商务风,OPPO 拿捏年轻人还是得心应手得多。雷科技也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 OPPO Find X8s/X8s+ 以及 Find X8 Ultra 的深度体验内容。
2025 春节还没来,三星 Galaxy S25 系列就早早发布发布,分别是 S25、S25+ 和 S25 Ultra 三款机型。
但事实上,三星 Galaxy S25 系列还有一款机型作为 One More Thing 出现,那就是 S25 系列中的轻薄大屏版本—— S25 Edge。官方并未公布这款新机的具体参数,结合 GSMARENA 网站信息,S25 Edge 最大的亮点就是极致轻薄的机身,不含摄像头模组的机身厚度将会控制在 6.4mm,重量约 162 克。
S25 Edge 还将搭载一块 6.6 英寸的 OLED 显示屏,支持 120Hz 刷新率,分辨率为 1080x2400(也有说法称是 2K 分辨率)。而作为旗舰产品,S25 Edge 还将配备高通骁龙 8 至尊版 For Galaxy 计算平台。
影像方面,S25 Edge 提供了双摄方案,其中主摄是 2 亿像素传感器,副摄则是 1200 万像素的超广角镜头。考虑到主摄本身具有很高的像素量,在光线充足的场景里,仍然有较为充足的裁切空间,必要时主摄也能提供一定的数字变焦能力。
(图片来自 The Sinza)
今年的智能手机呈现出多条细分赛道生长的趋势,国际品牌率先瞄准超薄大屏机型进行布局,三星 S25 Edge 以及苹果的 iPhone 17 Air,均以超薄机身和大屏尺寸为核心卖点。另外,根据 @数码闲聊站的爆料,国内 TOP5 厂商也规划了 Slim 超轻薄新机,配备旗舰平台,有长焦镜头,目前电池容量设定为 6 开头。
小屏和超薄大屏两条极致路线的出现,一方面要归功于处理平台能效比的更新,能效控制更优秀,另一方面是电池技术更新,同体积下能做到更高的电池容量,小尺寸和超薄机型不再以牺牲体验为前提。三星官方还未宣布 S25 Edge 的发布时间,但目前来看,浮出水面的信息已经十分完整,就等一个上市了。
4 月同样备受关注的 Ultra 机型还有 vivo X200 Ultra,作为 2025 年影像大旗舰的一员,它在影像方案上的调整备受争议。
根据 @数码闲聊站的说法,vivo X200 Ultra 是为数不多退出一英寸 " 军备竞赛 " 的新机,主摄和超广角均采用索尼 LYT-818 传感器,尺寸为 1/1.28,长焦依旧是 2 亿像素 HP9。相比前代,X200 Ultra 的硬體配置更均衡,各个焦段的成片素质更统一,不会出现 " 长板很长,短板很短 " 的情况。
而在焦段选择上,vivo X200 Ultra 也避开了主流,主摄采用原生的 35mm 焦段,在影像大旗舰当中十分少见,目前只有努比亚在坚持原生 35mm 主摄。当然,大底原生 35mm 的主摄也可能会带来更显著的镜组凸起,这是影像大旗舰难以规避的问题。
vivo 韩伯啸还表示,vivo X200 Ultra 拥有行业唯一全焦三镜 OIS,全焦段 4K120 帧录制以及全焦段 4K10bit 真 Log 录制,还有更多值得大胆畅想的能力。换言之,除了拍照好,vivo X200 Ultra 的视频录制能力也会是一众影像旗舰中拔尖的存在。
(图片来自微博)
X200s 的定位则是走量产品,定位和影像能力没有 Ultra 那么强,不过它在一些配置上弥补了 X200 的遗憾,变成了一款更全能的标准版产品。除了搭载联发科天玑 9400+,它还会配备单点超声波指纹和无线充电。
軟體部分,vivo 这次还会主打堪称 " 苹替 " 的破壁流转功能,搞定了苹果互传,iPhone 上的电话、短信、定位查找等信息均可以流转到 vivo 设备上,生态兼容方面更进一步。
OPPO、vivo 两家厂商都在加速和苹果硬體生态的相互兼容,从原来的 Mac 办公套件到媒体互传互开,再到现在的通讯互联,可见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做 "iPhone 备用机 ",而是真的打算做 "iPhone 的平替 "。vivo 目前尚未官宣 X200s 和 X200 Ultra,不过众多消息指出,新机会定在 4 月中下旬发布,不妨期待一下。
3 月 27 日,沉寂机圈许久的星纪魅族突然公布了新机的消息,官宣魅族 Note 系列回归,确认于 4 月发布,还给魅族 22 系列做 " 超前预热 ",号称 " 探索更适合 AI 时代的形态和互動 ",预计夏天发布。
(图片来自星纪魅族)
魅族 Note 系列的历史可能要追溯到魅蓝的 Note 系列,定位 " 青年良品 ",主攻极致性价比。Note 系列总销量超过 3000 万台,是魅族品牌下妥妥的爆款,随着魅蓝品牌独立,Note 系列归到魅族品牌下,因此魅蓝 Note 也变成魅族 Note,因为是魅族进入手机行业第 16 年,所以新机被命名为魅族 Note16。
基于历史定位和官方宣传来看,魅族 Note16 系列依旧主攻性价比市场,产品定位可能类似 REDMI Note。星纪魅族还不忘玩起 " 人人买得起 " 的网络热梗,新机预计搭载中端性能处理器,重点强化 AI 能力,主打 "AI 平权 " 概念。
根据官方海报,魅族 Note16 的后摄造型更接近 " 奥利奥 ",做了一圈八边形装饰处理,结合 CES 2025 展会上曝光的魅族新机图片,基本可以确认 Note16 的背部造型。更早前一款型号为 M5210 的魅族新机入网,电池容量为 6500 毫安时,有说法称那是 Lucky 09,但也不排除是魅族 Note16 的可能。
只能说 2025 上半年的星纪魅族比较低调,旗舰新机的发布也不同于主流节奏。不过小雷认为,性价比是魅族手机的强项,4 月新机潮,各家的中端产品还不是很多,魅族 Note16 系列或许能早点卡位,先发制人。
都说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触达瓶颈,硬體上很难再有创新,但小雷并不认同这样的看法,在细分赛道里,手机似乎又呈现当年 " 百花齐放 " 的趋势。旗舰小屏化、大屏轻薄化以及影像差异化三个趋势,比较值得大家关注。
首先就是旗舰小屏化,过往的小屏旗舰,体验上往往 " 缺斤少两 ",续航能力普遍不足,性能和影像也会因为机身空间限制而被妥协。现如今,小屏旗舰赛道全面开花,除了苹果、三星、小米这些老玩家,vivo、OPPO 等品牌紧随其后,硬體配置不留遗憾、体验也看齐主流的大屏旗舰。
其次就是大屏轻薄化,大屏手机虽然堆料比较多,但在握持感受上仍然会有做得不足的地方,苹果和三星即将发布的超轻薄大屏手机,以及国产品牌未来的布局,本质上也给追求大屏和超薄两大卖点的群体提供选择空间。
这一切要归功于集成度和电池能量密度的更新,小雷前面也提到,硅负极材料体系的加入,同体积下能做到更大的电池容量,极致轻薄和小尺寸产品不用再因为牺牲体验而不受待见。
最后是影像差异化。Ultra 级影像旗舰就有很多看点,除了前两年兴起的影调,不同 Ultra 机型的硬體方案也在基于厂商对影像的理解不断调整,比如 X200 Ultra 选择退出一英寸竞赛,做出 " 三主摄 " 方案,而小米 15 Ultra 以及 OPPO Find X8 Ultra 则在强化长焦方面的表现力,用更大的光圈、更大的传感器加强长焦夜拍的能力。
在有限的堆叠空间之内,影像大旗舰其实没有办法做到 " 既要又要还要 ",更多的是基于市场调研做方案上的取舍和选择,比如部分机型开始选择缩减超广角的硬體规格,为更强的长焦镜头让路。
除此之外,旗舰标准版的水桶也在不断趋近 " 无短板 ",标准版旗舰充当的是走量的角色,可以看到半代更新机型更多是补足之前缺失的部分,比如螢幕指纹、无线充电等配置,都出现在标准版旗舰上。
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旗舰机型发布,华为、荣耀等品牌大概还在暗中 " 憋大招 ",比如 Pura 80 系列在影像上也会有较大的惊喜。
但话又说回来,买手机买的就是一个称心如意,选购手机的过程中,小雷建议尽量避免参数导向,还是要从个人用机需求出发。" 等等党 " 也不用着急,毕竟上半年还未过去,可以等一波国补和官方优惠入场,或者是主流品牌的新机完全发布之后,再慢慢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