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全新CLA让人看到 奔驰还是那个奔驰,欢迎阅读。
· 汽车十三行 ID:wzhauto2023 ·
3 月 14 日,全新梅赛德斯 - 奔驰 CLA 全球首发。相比于现款车型,全新 CLA 是基于奔驰 MMA 平台打造的首款量产车型,新车还为用户提供了不同驱动形式、动力版本和电池容量的选择。不仅如此,全新 CLA 也是首款应用 MB.OS 全新架构车型,将 VISION EQXX 能效概念车技术快速搭载量产。
作为奔驰电动时代的战略破局者,全新 CLA 凭借多项技术 " 首搭 "" 量产 ",重新定义豪华入门的价值标准。该车将 800V 高压系统、碳化硅(SiC)逆变器和电驱单元(EDU),标配同级独有的 " 电车奢侈品 " ——两挡变速箱,实现 93% 能量转化效率,将 S 级技术实现下探至紧凑型市场。
当 BBA 一些入门车型还在靠 " 标轴加长 " 内卷,新势力还在玩技术堆叠时,奔驰 CLA 用 " 技术越级 " 开辟新赛道——它是 30 万级唯一将概念车能效落地的量产作品,更是唯一成为年轻人在满足个性、家用、性能方面无需妥协的选择。奔驰用 CLA 证明,奔驰还是那个奔驰。
新能源纯电每提升 1% 能量转化率有多难?
在汽车行业内流传一句话,能量转化率的有效提升,是真正解决续航增加的核心手段。过去人们通过增大油箱加大电池量实现增加续航,其实这是续航伪命题。真正能增加续航里程的是提升能量转化率。
此次全球首发亮相的全新 CLA,其能量转化率达到 93%。或许消费者对于 93% 的数据并没有什么概念性,要知道在燃油车行业中,目前在实验室的工况条件下,能量转化率最高达到 46.5%。新能源汽车由于自身的产品特性,其能量转化率起步就高于燃油车。按照行业目前最普遍的表现来看,普通的纯电动汽车能量转化率一般在 80% 至 90% 左右,一些高端或技术先进的车型则是接近 90%。但能量够达到 93% 的却着实少见。全新纯电 CLA 的能量转化效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目前纯电汽车行业做到 90% 就已经是天花板级别,对于一辆纯电汽车,能量转化率每提高 1 个百分点,意味着都是对技术边界的极致突破。仅从理论层面来看,若一款车型电池容量为 100kWh、续航 500 公里,90% 效率下实际可用能量 90kWh,每 kWh 支持 5.55 公里,如果效率提升 1 个百分点,续航理论上可增加约 5.5 公里,但现实情况中,每提升 1%,这需要跨越多重技术壁垒。这需要突破材料极限,而且背后还需要电池管理系统的微观优化,以及空气动力学的物理极限等等。特斯拉 ModelSPlaid 采用碳化硅(SiC)逆变器,将电机效率提升 2%,成本增加超 30%,而且研发周期可能要至少 10 年。
对于全新 CLA 来说,其能量效率能够从行业的 90% 提升至 93%,续航增加 15%,其背后的研发投入高达 12 亿欧元,前后耗时 4 年。这背后体现的是奔驰在材料科学、热力学、空气动力学等多领網域实现协同创新,其难度相当于将百米赛跑成绩从 9.5 秒提升至 9.4 秒,每毫秒的突破都需付出巨大代价。
全新 CLA 将能量转化率提升至现在的水平,背后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新车将源自 VISION EQXX 能效概念车的先进能效科技实现量产落地,其中仅在空气动力学设计上,以 " 水滴 " 为理念打造出圆润曲线外形与空气动力学长尾,风阻系数低至 0.17。这比橄榄球的风阻系数 0.18~0.2 都还小。另外,搭配超低滚动阻力及空气动力学优化的轮胎、20 英寸镁合金材质且带纯平外罩的轮圈,还有保险杠外侧气帘、轮胎后侧导流孔等,有效削弱车轮紊流,降低风阻。
在 " 概念车只管秀,量产车随便凑 " 的行业现状下,奔驰用 CLA 证明,真正的技术领导力,不在于展示 " 未来有多酷 ",而在于让 " 未来触手可及 "。这不仅是技术迁移的胜利,更是奔驰 " 技术现实主义 " 造车哲学的具象化。
首搭 MB.OS 全架构 智驾覆盖时速 210 公里
当前中国汽车市场话语权被新能源新势力垄断,似乎智能化只能在新势力车企身上体现,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惯性认知,智能化就等于新势力。随着全新 CLA 推出,人们或许将改变这一看法,全新 CLA 可以理直气壮的告诉世人,谁说传统不智能?
在全新 CLA 上,外界看到很多技术的首次搭载,如这是首款搭载 MB.OS 全新架构的车型,要知道这是奔驰公司开发的全新作業系統,目的就是为奔驰汽车提供更智能、更高效、更个性化的车载体验。奔驰 MB.OS 全新架构最核心的优势就是在于其軟體深度解耦的模块化设计、全栈自研能力与生态整合。具体来看,MB.OS 将整车分为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车身舒适、行车与充电四大網域,通过万兆以太网实现網域间高速通信(10Gb/s),打破传统 ECU(电子控制单元)分散架构的限制。
而且 MB.OS 采用分层开发模式,底层系统自研,中间层兼容安卓生态,支持第三方应用扩展。例如,与谷歌合作的嵌入式导航系统,结合奔驰实时车辆数据(电池状态),实现精准续航预测,这是手机映射功能无法比拟的。相比之下,有的新势力车企尽管也采用技术自研,但在生态开放上,却无法实现更广泛的接入。通俗理解,奔驰 MB.OS 的优势在于豪华品牌的全栈自研能力与生态整合,通过硬體标准化和开放架构实现高效开发与长期迭代,同时兼顾能效与智能体验。而新势力更依赖硬體堆料与性价比,但在架构可持续性和生态深度上仍有差距。奔驰的技术路径更贴近 " 軟體定义汽车 " 的终极目标,新势力则在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成本控制上更具灵活性。
全新 CLA 还搭载了奔驰第 4 代 MBUX 智能人机互動系统,该系统可提供全新的 " 零层级界面 ",将常用功能直接展示在主界面,无需层层查找,提升操作便捷性。如驾驶员可快速访问导航、音乐、车辆設定等功能,减少驾驶时的分心。奔驰虚拟助理应用生成式 AI 技术,能理解复杂语义和模糊表述,可进行拟人化对话。用户说 " 我有点累了 ",它会调暗车内灯光、播放舒缓音乐并调整座椅按摩功能。MBUX 沉浸式导航将实时路况、驾驶辅助与环境信息融合,能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导航路线和驾驶建议。遇到交通拥堵时,会结合智能驾驶的自动跟车功能,提前告知用户拥堵情况并建议备选路线。
智舱与智驾是评判一辆车智能化的关键两面,全新 CLA 也搭载了奔驰首个 L2++ 全场景高阶智驾,并将于 2025 年在中国市场全球首发。这背后得益于 MB.DRIVE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提供不同等级选装组件,未来国产全新纯电长轴距 CLA 将搭载本土团队研发的无图 L2++ 全场景高阶智能驾驶。
奔驰 MB.DRIVE 系统中明确提到在车速不超 210 公里 / 小时的情况下,可自动保持与前车的适当距离,可在 20 至 210 公里 / 小时之间設定所需速度,低速时也能对静止车辆做出反应。这一点也是人们容易忽略的,要知道我国高速公路限速 120 公里 / 小时,全新 CLA 的智驾功能可以做到 210 公里 / 小时范围内,这意味着全新 CLA 的智驾系统将面向全球开发。目前国内的造车新势力智驾功能范围普遍在 130 公里 / 小时,极氪 AEB 生效范围最高达到 150 公里 / 小时。
全新 CLA 智驾在面向全球开发的同时,也做到了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兼顾,奔驰 L2+ 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由中国本土研发团队主导,从启动到落地仅用时 12 个月,軟體迭代最快每天 2 次,平均每周 3 次,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目前奔驰 L2+ 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测试覆盖超过 2.3 万用户使用场景,包括多种极端场景,并在中国几十个城市进行实地道路测试验证;L3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历经长达 11 年的系统测试,超 950 万公里的全球测试里程,确保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可靠和舒适好用。
全新 CLA 彻底打破新势力对于汽车智能化的垄断解释权,在智舱智驾领網域,全新 CLA 为用户提供奔驰级体验标准。
配备同级唯一两挡变速箱 奔驰底层逻辑为全新 CLA 标准赋能
如果对全新 CLA 所搭载的技术进行梳理,其中出现最多的两个关键词是 " 首次 " 和 " 量产 "。相比于一些造车新势力的技术存在实验室阶段,奔驰的这两个词背后体现的是奔驰的技术落地力与体系完善自信。
全新 CLA 是基于奔驰 MMA(Mercedes-BenzModularArchitecture)平台打造,该平台是专为紧凑型到中型车设计的新一代模块化平台,支持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及传统内燃机车型。按照规划,奔驰将基于该平台推出四大序列车型,覆盖轿跑、猎装、紧凑型 SUV 及硬派小型 SUV 市场,除了目前的全新 CLA 之外,后续还将推出新一代的 GLA,该车是一款紧凑型 SUV,2025 年海外发布,2026 年国产上市。后续还有新一代 GLB 的 7 座紧凑型 SUV 等等。不难看出,奔驰 MMA 平台展现出了强大的扩展性和模块化优势。
基于 MMA 平台加持,全新 CLA 支持 800V 电压,该车定位紧凑型级车型,目前新势力车型中除了零跑 B10 明确标配 800V 之外,其余搭载 800V 的车型均在中型及以上车型。此外,全新 CLA 结合碳化硅(SiC)逆变器和电驱单元(EDU),标配同级独有的两挡变速箱,能量转化效率达 93%,能耗低至 12.2 千瓦时 / 百公里(WLTP 工况),成为电动时代 "1 升油汽车 "。这接近国家提出的 2025 年实现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 12.0 千瓦时 / 百公里水平。
在有关全新 CLA 的描述中,不可忽视的是该车标配同级独有两挡变速箱,对比竞品奥迪 A3、宝马 2 系纯电版均为单速变速箱,全新 CLA 这的两挡变速箱,看起来有些反潮流设计,这背后体现的是奔驰对 800V 高压平台 + 异步电机特性的深度调校,可以做到 " 低速暴力输出 "+" 高速能效封神 " 的双重突破。全新 CLA 的两挡变速箱,在时速 0-80km/h 默认 1 挡,通过 2.87:1 的大速比,将 204 马力后驱电机的峰值扭矩 350N・m 直接放大至轮端,零百加速仅 6.3 秒,而同级单速车型普遍 7.5 秒以上。此外单速变速箱在频繁急加速时易触发电机过热保护,如某新势力 A 级车连续 3 次地板油后动力衰减 15%,而 CLA 的两挡设计通过齿比切换分担负载,实测连续 10 次弹射起步仍保持动力无衰减,电机温度稳定在 85 ℃以内,单速车型则超 100 ℃。
对于高速场景工厂,传统单速变速箱在 120km/h 以上时,电机转速超 1.8 万转,如特斯拉 Model3 后驱版在 120km/h 时,其转速为 18500rpm,这极容易导致能耗激增,数据显示,其在 CLTC 高速续航下打 6 折。全新 CLA 的 2 挡变速箱,则是在 80km/h 后自动切入,将电机转速压至 1.2 万转,高速巡航能耗降至 12.8kWh/100km,相比之下,同级单速车型普遍 15kWh 以上。在从上海到南京实测中,全新 CLA 后驱版续航达成率 89%,比搭载单速变速箱的同级某新势力车型多出 74km。而且这两挡变速箱,可以实现无感知切换。
当新势力在 A 级车市场比拼 " 冰箱彩色電視機大沙发 " 时,奔驰用同级唯一的两挡变速箱证明,豪华的本质是对机械性能的极致追求。这台 " 低速野兽、高速智者 " 的变速箱,不仅让 CLA 在加速、续航、操控三维度碾压单速竞品,更以 " 技术不可复制性 " 重塑了紧凑型豪华轿跑的价值标准——它不是配置表上的数字,而是能让用户在红绿灯起步时笑到最后、在不限速公路上从容续航的电动奔驰记忆。
—— END ——
目前已入驻平台
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新浪微博|汽车之家
新浪财经|富途牛牛|同花顺|东方财富|雪球
凤凰|腾讯|搜狐|网易|易车|知乎|百家号
商务合作
邮箱 | [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汽车十三行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