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每日优鲜爆雷一年之后,欢迎阅读。
位于望京小街的每日优鲜大厦已经人去楼空。8 月 22 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每日优鲜财报中显示的公司地址已经难觅每日优鲜的踪影。根据物业代理方透露,每日优鲜至今仍拖欠其三个多月总计上百万元的房租。与此同时,记者采访每日优鲜内部人员得知,爆雷一年之后,今年 7 月开始,每日优鲜的高管就处于失联状态,仅剩的员工中也陆续有人离职。眼下,每日优鲜正在谋求数字化转型,然而,在抛弃主营业务之后,市值跌去超过 99% 的每日优鲜究竟是能死灰复燃还是被收购,还很难说。
高管失联
北京朝阳区望京小街的万科时代中心 A 栋,曾经是每日优鲜的办公总部。8 月 22 日,北京商报记者实地走访看到,该栋大楼门口 " 每日优鲜 " 的玫红色门牌已经撤走,二楼和五楼已经租出,目前三楼和四楼正在对外租赁中。
" 这栋楼最多的时候,容纳了每日优鲜近 2000 名员工。" 据该栋大楼的物业招租代理方北京远行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透露,每日优鲜在 2021 年与其达成了五年的固定合约,在 2021 年下半年搬进该栋大楼后,每日优鲜一家公司独占了该栋办公楼的全部楼层。
" 去年中,每日优鲜迁到了顺义绿地起航附近的 2000 多平方米的独栋,装修还没完成公司就爆雷了,后来又迁到了附近一个 200 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室。"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今年过完年后,每日优鲜彻底从万科时代中心 A 栋搬走,共拖欠了三个多月总计上百万元的租金。
万颖(化名)在每日优鲜工作了一年多 , 据他透露,今年 6、7 月,每日优鲜的高管出现了 " 失联 " 的状态," 去年公司爆雷之后,总裁等人还是联系得上的,我也一直在帮他们处理一些合作的事情。一直到今年 6、7 月,高管才彻底失联。现在加上采购报销以及拖欠薪资和赔偿,每日优鲜共拖欠了我个人 20 多万元 "。
万颖说,相较于拖欠供应商货款的金额,上述金额还是小数目。" 当前仅我对接的几个供应商就有将近百万元的欠款在每日优鲜手上,从去年到今年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万颖无奈地说道。
" 从 2022 年底开始,上面(每日优鲜高层)总说‘过完年就好了’。" 万颖说,很多像他一样的员工因为这一句话都撑到了新年之后。但实际上,一直等到今年 7 月,每日优鲜也没有等到任何融资,承诺最终变成了一句空话。
今年 6 月,在联系不上 VP(副总裁)后,万颖还是选择了离职。" 现在整个每日优鲜应该只剩下几个财务和融资部门的人员,没有其他员工了。" 万颖说。
豪掷 " 救命钱 "
今年 8 月初,每日优鲜终于等来了一笔 " 救命钱 "。在每日优鲜发布的公告中,公司分别与两家投资机构签订了两份股份购买協定,二者将认购总计 54 亿股每日优鲜 B 类普通股,耗资 27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1.94 亿元。根据公告,投资者分别为 "Vigorous 有力 Global Capital Inc." 以及 "HF ( China ) Business Management Co., Limited",二者共计认购每日优鲜 54 亿股,占每日优鲜发行股票总数的 88.1%。
融资公告显示,两名投资者已同意将这些股票相应的投票权全部转让给每日优鲜董事会主席兼 CEO 徐正。根据财报公布数据,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每日优鲜最大股东为 "Freshking Limited",持有每日优鲜 6889 万股普通股,持股比例 9.4%。而徐正恰恰是该公司唯一的董事。
不过,拿到 1.94 亿元投资的每日优鲜,似乎并不能喘一口气。根据每日优鲜 8 月公布的 2022 年财报数据,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每日优鲜所持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限制性现金为 4896 万元。而同时期,每日优鲜的应付账款为 13 亿元。在财报中,每日优鲜表示公司目前正在计划进行债务重组,但无法保证潜在的债务重组是否或何时可以完成。
在这样的情况下,前脚拿到 2700 万美元融资的每日优鲜,后脚就花了将近一半,以 1200 万美元的现金购买其股东持有的 "Mejoy Infinite Limited" 的所有普通股。根据官方公告披露,"Mejoy Infinite Limited" 成立于 2018 年,是一家于香港注册成立的数码营销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服务工具、游戏和跨境电商等出海广告主。每日优鲜表示,完成股份购买业务收购協定之后,公司将开始提供定制的数字营销解决方案和服务。
在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看来," 作为第三方服务行业,数字化营销业务行业非常分散,虽然激烈,但是市场空间大,而且属于轻资产,投入小且容易盈利,对于每日优鲜来说,是一个还不错的选择。" 庄帅说道。
盈利或成奢望
尽管市场前景不赖,但对于每日优鲜来说,能否重获投资者的信任还要看后续业务的实际落地情况。
根据财报披露数据,每日优鲜近几年的经营情况并不乐观。根据每日优鲜财报数据,公司在 2019-2021 年营收分别为 60 亿元、61.3 亿元、69.5 亿元;净亏损分别为 29.09 亿元、16.49 亿元、38.5 亿元。到了 2022 年,每日优鲜营收骤降至 27.6 亿元,同比下降超过 60%。与此同时,每日优鲜 2022 年的净亏损达到了 15.2 亿元,流动负债总额为 16.8 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 2022 年爆雷之前,业绩堪忧的每日优鲜就已经开始试图转型。前置仓之外,每日优鲜也在 2021 年开始布局线下的 " 智慧菜场 ",只不过,今年 3 月,每日优鲜彻底终止了智能生鲜市场业务以及零售云业务。至此,每日优鲜寄予厚望的第二增长曲线也就此停滞。
" 第三方数字化营销的市场虽大,但竞争也很激烈,因此找到差异化的优势很重要。" 此外,庄帅表示,相比前置仓的重资产投入,在成本方面,数字化营销这类的轻资产更容易控制成本。" 比如组建 10 人甚至人数更少的数字营销团队,并服务于京东、天猫、抖音平台的品牌商家或者传统零售商家,就可以有收入。"
" 对于每日优鲜来说,未来有可能通过‘小而美’的方式继续在市场中存在,但也有可能会被收购。" 庄帅表示。根据万得股票数据,截至目前,每日优鲜报价 1.14 美元 / 股,总市值 928.31 万美元,跟 IPO 时 32 亿美元的市值相比,已经跌去了 99%。
针对文中所述办公地址的变化以及万颖所提及的欠款、高管失联、拖欠物业费用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通过每日优鲜财报中的邮箱地址向其发出了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并未得到回应。
北京商报记者 何倩 乔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