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勇敢,生猛,又遗憾,欢迎阅读。
写在前面
今晚聊邱礼涛新片——
《海关战线》
《海关战线》是邱礼涛这几年的优点和缺点同时集大成的作品。
邱礼涛这几个字这几年看起来已经快和好故事无缘了,逻辑粗糙甚至粗暴的剧本成了他这几年绝大部分电影的标配,这部《海关战线》依旧是这类,故事各种逻辑问题,主线不清,除了主角之外其他角色脸谱单一,还有各种他根本不会写的感情戏片子里依旧大量存在,他前几部被批评的这些通病一点没改,依旧我行我素。
反派继续保持没什么存在感的设定,都是走个过场,这次甚至你都记不清对方是谁,动机是什么。
但你要问大部分影迷是不是讨厌他,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又对他讨厌不起来。
因为偏偏只有邱礼涛能屡屡做出一些其他导演不敢想也做不到的东西,比如在他的故事里人物都是完全的符号化的,人物都服务于一次又一次的对制度的反思,还有大量极端的奇观,服务于他死死抓住不放的过去和当下。演员在他手里,往往都能有一些特别微妙的化学反应,露出自己其他电影里未曾有过的面相。
这些东西在这部片里也同样放大了,构成了一些很新也很锐利的表达,让我看的时候一边翻白眼,一边拍大腿。
以下剧透
正文
这部片的片尾曲是张学友唱的,里面有一句歌词,叫鸟同林却不同命,这句歌词告示了邱礼涛这次想要讲什么——
不是正邪对抗,是一个官僚机构中不同人的选择,他设立了四只互相影响的同林鸟,谢霆锋演的阿礼,张学友演的阿南,这两位都是海关一线的执行者,吴镇宇演的打击走私部领导,林嘉欣演的情报部领导,这两位是海关的二把手。
电影的故事发生的重要背景,是海关的副局即将退休,接班的人会从吴镇宇和林嘉欣之中产生,而决定的关键就是眼下这桩军火走私案谁更有功。
所以片名海关战线也不仅仅是指执法和不法的对抗,还是海关这样一个机构内部,各种利益关系的对抗。
但也别误会,邱礼涛肯定不会去拍什么职场宫斗,他的落点和敌人永远是体制性的不公。
于是他瞄准的第一个点是我上面那段介绍里的一个错位之处,就是在一个高度官僚化的机构中,对于一线的执行者来说,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的纯粹性,或者说正义性,是被被迫打碎的,因为你不得不同时照顾到上级指示在其中的目的性,也就是升职。
一旦这种目的性和事件的解决发生矛盾,对于一线执行者的压力和折磨是非常巨大的。
电影里就写了一场这种矛盾——阿南本身按照海关内部严格的分工去上报调查情况,进行跨部门合作能让事件的解决和推进效率更高,但吴镇宇作为他的直属上司,要求他不可以将任何有用的信息透露给他在升官路上的竞争对手林嘉欣。在海关这样的机构中,情报部门的架空更意味着让一线执法者面临更大的风险。
这是阿南内心的第一重折磨,正义和上级压力的矛盾。
再加上林嘉欣的角色是阿南没有公开的恋人,二人高低明显的等级差,以及对于生活目标差异,让上面这种矛盾里再添加进了一种私情的矛盾。
私情,正义,官僚,三种互相矛盾的力量在电影里始终挤压着阿南这个角色,将它彻底符号化,成为一种官僚体制下底层执行者的典型性状态。
电影选择了一种高功能躁郁症这种情绪疾病来将这种状态具体化,更具体的表现就是阿南有两面生活,一面是独处时歇斯底里,情绪失控,甚至出现自残,另一面靠着极高的情商来演出一种正常人的生活。这里也得夸一下张学友的表演,演得层次分明,好几处因为叙事的各种问题让我出戏,他的表演都能给我拉回来,难怪他 8 年没演戏了愿意为了这个剧本复出。
以上都决定了阿南这个角色才是电影真正的戏眼,他的异化过程就是邱礼涛真正想给观众看到的东西,甚至可以说,他的结局就是电影的结局。
所以结局其实在电影中途就出现了——他跳楼自杀了,而且后续展开的故事里他被证实是海关的内鬼。
在邱礼涛的电影里内鬼早就已经是观众见怪不怪的俗套剧情了,我们大部分时候都当做缺点,但这次还是看到了一些新的东西,因为这个内鬼不再服务于悬疑,也不再服务于那些枪战场面戏,而是服务于让观众能更直观的感受到一种人的异化。
在电影前半部分编剧特意放了很多障眼法,让观众以为阿南这个角色如何秉公,如何在各种为难中被困,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正面受害者角色。
但当他自杀,揭开身份之后,观众会下意识重新审视这个角色,去重新思考为什么他会成为内鬼?
这个身份的揭晓乍一看是非常突兀的,因为角色没有中间地带,一会是极端正面一会是极端负面。
但观众会在后面的闪回里,突然意识到答案就在谜面上——正是因为他强烈的正义感,官僚体制下的使命幻灭才给他带来了更大的打击,以及也是因为在各种矛盾力量中的被困,才让它急于寻找新的情绪出口,也就是逃离。后续和女友悬殊的身份差距,更是让他意识到自己如果要逃离,只能想其他办法追赶上这种差距,最终他才成了那个收钱办事的内鬼。
这种表达是有效的,因为借由这个角色,邱礼涛继续着《拆弹专家 2》里的那种控诉,拆弹里是刘德华做卧底被用完即弃,这部里是张学友被当作上级升官的工具,都是利用,拆弹里的刘德华不是疯,是痛,这部里的张学友不是坏,也是痛。二者的共通点是制度没有把一线工作者当人,于是他们都黑化,自愿不再为 " 人 "。
这一点的讨论远高于了普通的正邪善恶,讨论的是官僚主义的原罪,也就是选择不融入,就必然被异化。
真正有病的也不是阿南,而是制度。
这里可以顺势引出另外一个角色,谢霆锋演的阿礼,这个角色和张学友的阿南构成了对照组,他们都是选择不恋权,不融入的人,但走向了两种方向,一个黑化,一个坚持。
所以谢霆锋这个角色的表现力和发挥空间都是没有张学友的角色高的,他更像是一个对着正义的坚持一以贯之的人,除了中途因为有同事牺牲而崩溃之外,没有任何人物挣扎,更像是一个穿线的角色。
这种角色是很刻板,也很无聊的。
但邱礼涛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这个角色也同样是被符号化的,他代表着没有对官僚体系妥协的悲壮者,所以邱礼涛需要他在电影后半段,靠着阿礼自己一个人一直打到结束。
还设计了两场非常 " 尴尬 " 但符合表达的收尾戏,就是反派第一次问他,你为什么一定要抓我,阿礼说这是我的职责,抓了之后阿礼救了差点溺死的反派,反派又问他,为什么要救我,阿礼还是那句,这是我的职责。
这种近乎极端甚至不真实的正义性和使命感,在电影里这个有病的官僚体系面前,会让观众在听到这两句话的时候产生一种 " 好幼稚 " 的感觉,而这就是邱礼涛的目的——电影没有拍出阿礼的未来,但每个观众都知道只要那个大的病没好,每一个 " 阿礼 " 的未来都是灰暗的。
这里我想再说一下这部片的奇观。
这次邱礼涛的阵仗没有《拆弹 2》里那么大,但是也依旧贯彻着炸地标的路线,先炸了海事博物馆,然后炸了著名的中环天星码头。我在 IMAX 看的,可能因为是我去过的真实地标的原因,还是非常震撼的。
而且这次不是乱炸,这个奇观和上面的那些表达是一致的,它像是一个有趣的隐喻——在爆炸发生前,海关上级发出了指令,用各种非常小型的海关艇去夹击巨大的货轮,这些船里就是那些一线的执法者。
最终的画面就是这种阵型没有发生任何作用,一艘巨大的轮船,偏离了本身的航线,那些海关艇和海关人员被压倒翻覆沉入大海,在电影里一闪而过,最终巨轮一头撞向城市的本体。
宏大的东西,最终碾死了个体。
配图 /《海关战线》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