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壮士王健林又断了一次腕,欢迎阅读。
4 个月前刚卖 49% 的股权,这次,王健林又要把剩下的 51% 清仓,至此,老王已基本失去万达电影。当年曾雄心万丈要打造中国好莱坞,而今为了还债堵窟窿,彻底抛掉影视板块,王健林的影视梦还是没圆上。
作者 | 李 逗
编辑 | 孙春芳
运营 | 刘 珊
距离 380 亿对赌大限只有 20 多天,王健林的核心资产、曾经的梦想——万达电影,要改名换姓了。
12 月 6 日中午,万达电影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健林拟将其合计持有的北京万达投资 51% 股权,转让予上海儒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公告中的寥寥字眼,很快震惊了所有人," 若上述事项最终实施完成,将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要知道,万达电影之前已经有过 3 次股权转让,尽管价格卖得一次比一次低,但老王始终稳坐着实控人之位。而这一次,王健林干脆一把全出了,离场姿势显得仓促果决。
但 " 清仓 " 并非没有预兆。五年前,时任万达电影总裁的曾茂军一手推动了万达影视与万达电影的合并重组,并信心满满的表示要做大行业蛋糕。但遗憾的是,自 2020 年以来,影视行业接连受挫,万达电影斥巨资投入的作品少见回报,线下影院的经营一再亏损," 老王对这块业务非常失望 ",一位万达电影离职员工对「市界」表示," 内部早有计划放弃电影这个领網域 "。
而割肉万达电影只是一部分,老王的这场资产拋售并没有就此打住。「市界」获悉," 近期,某大保险即将收购上海金山万达广场,资方已经实地考察过,目前已经过了谈判期,另一个上海马桥万达广场也在转让货架中,资方还在挑。" 而在此之前,万达今年已经接连卖了 5 个万达广场纾困。
近日也有消息称,万达商管在和投资人沟通的过程中透露,万达集团拟出售旗下位于一、二线城市的万达广场,以换取流动资金,目前在和险资机构洽谈。上述知情人士对「市界」透露," 资方挑的标准其中一条是,周边竞品多的广场他们不要的,比如上海挑的都是周边竞品最少的广场 "。
而放眼整个行业,这种壮士断腕、手起刀落的魄力,没几个大佬真能做得到。7 年前,他主导的那场 " 世纪大并购 " 被很多同行奉为教科书级案例,让老王度过了一劫。但如今,想想马上到期的 380 亿元对赌,许多人都不由为老王捏把汗。
出售万达电影、转让核心万达广场并不是终点,一个更大的变局还在等着他。
2016 年底,《好莱坞报道者》刊登了历史上第一位华人为主角的封面报道。报道开头大概是这么说的:身为中国房地产巨头万达集团董事长的王健林,一般很少去电影院看电影。
报道一出,好莱坞的从业者们,忙着惊诧于这个不太看电影的中国大佬,因何原因要到好莱坞疯狂收割。
不算单个影片的投资,前后一两年间,王健林大抵豪掷了 70 亿美金,包括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 AMC、以不超过 35 亿美金收购传奇影业、10 亿美元收购电视直播制造商之一的 Dick Clark Productions 等,而 82 亿在青岛建立东方电影制片厂并没有算在内。
" 我进入一个行业就一个目标,要么做中国第一,要么做世界第一。" 王健林一开始就表露出了一个宏大的电影梦。在他过往的规划中,电影业是他剑指全球的文化利器。
那几年,万达以雷霆手段火速拿下全球影院市占率第一。事实上,在中国市场,从 2009 年开始,万达的票房和市场份额就赶超中影星美、上海联和等一众强手,稳坐头把交椅,持续至今。
当时的王健林可谓雄心壮志," 我的目标是收购好莱坞的公司,并将他们的技术和能力引入中国。" 他还表示,只要标的公司适合,开出的收购金额没有上限。
王健林确实有说出这话的底气,2015-2016 年,他蝉联了胡润百富榜中国首富,身家将近 2200 亿元。此后的影视市场也一路高歌猛进,万达文化产业帝国一口气包揽了影视制作、发行、院线经营等全产业链布局,对于中国电影工业化推动,王健林已经势在必得。
回过头看,王健林当时对电影的投入,的确领先了其他影视公司一大截。" 万达当年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引进产业,希望能打造出一个影视工业产业链,是很有先进性的。" 一位影视行业资深制片人说道。
但这之后,影业板块的发展并没有让王健林完全满意。2019 年之后,随着万达剥离传奇影业、清盘 AMC 等事件陆续发生,因收并购带来的弊端亦日渐显现,万达电影开始逐步走向下坡路。
2022 年上半年,万达电影亏损额达到了 5.81 亿元,在这之前,万达电影在经历了 2020 年的亏损后,刚刚在 2021 年的实现扭亏为盈。但好势头仅仅持续了一年,情况就又急转直下。
之后,2022 年 7 月的一个月内,万达电影经历了频繁的高层变动。加入万达近 10 年的万达电影董事长兼总裁曾茂军突然离开,时任万达商管集团总裁张霖则一人挑起了商管和文化两个板块,替代曾茂军接手电影业务。
彼时,有万达内部人士向「市界」透露,曾茂军 4 号白天还在上班,下午就被叫到了办公室,他的离开十分突然," 一夜之间感觉所有高管都赶来了北京开会 "。
但这位员工也表示,这或许是一种必然。" 万达对于影视行业的考核也参照地产那一套,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因为影视行业无法做到保证营收的节节攀升,这个行业的不确定性太强了 ",压力之下,必须有人为糟糕的业绩背锅。
对于这种考核压力, 影城员工们也都战战兢兢。一位万达电影前员工对「市界」透露," 万达影院每天会有 SPP(SPP= 卖品 GMV/ 观影人次,即卖品销售分到每名观众的平均销售金额)的任务,但这个任务一般都完成不了。
不仅如此,万达电影也将曾经在地产业务盛行的绿灯管理系统带了进来。" 一个项目分绿黄红,绿可以轻松点不用那么赶,黄就要赶进度了,红灯就等着去区網域述职吧。" 上述员工说道,而这样的管理方式也引起了不少内部员工的不满。
" 电影是一个需要长期养着的一个东西,不是光靠强执行力和强 KPI 就能出结果,很多人不满于过高的 KPI,后来都陆续离开了。" 不止员工,整个万达电影的中高层,在过去几年里也有较大变动。
到今天为止,万达电影人员的构成已经和 2015 年时期大不相同。截至目前,万达电影董事会由张霖、王会武、尹香今、陈洪涛、吕随启、祁怀锦六人组成。而在那时,留在王健林身边的还有他不少左膀右臂,多位万达老臣跟随。
2015 年,万达电影以中国院线第一股的身份,成功登陆 A 股市场,最高市值一度接近 1500 亿元人民币,而如今尽管依旧是 " 影视一哥 " 的位置,但最新市值只有 230 亿元。
▲(万达电影 2015 年 1 月上市至今股价走势。来源 / 同花顺)
在 2005 年刚决定进入电影行业的时候,王健林少见地流露出了文艺的一面,他曾在采访中坦言电影是他的梦:" 我遭到了 99% 股东的反对,他们认为这些投资不会得到回报,但我还是决定继续追逐我的梦想。"
现在,造梦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幸运的是,在对赌協定大限的最后一年,王健林赶上了电影行业的强劲复苏,万达电影的经营数据超预期,成为王健林为数不多能出的筹码,被屡次摆在货架上。
今年 7 月,王健林才将其持有的 49% 的万达投资股权转让给上海儒意影视,此次,王健林又把剩余的 51% 转手给了上海儒意投资公司。
股权信息显示,交易完成后,王健林将不再控股万达电影,但其通过一致行动人 " 莘县融智兴业管理咨询中心 ",仍间接持有万达电影 10.2% 的股权。
丢掉万达电影的控制权,王健林可以获得一笔关键的 " 续命钱 "。按照万达电影 12 月 6 日最新 271.33 亿元的总市值估算,由于万达投资持有万达电影 20% 股权,这部分股权价值约 54.26 亿元。以此来看,王健林转让万达投资 51% 的股权,市值约 26.67 亿元。
接手万达电影控制权的公司,来头不小波,它是上海儒意旗下的上海儒意投资管理公司,而此前接手万达投资 49% 股权的公司,则是上海儒意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不过,两家公司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均为柯利明,而柯利明则是中国儒意的董事长。
此番上海儒意系有底气 " 蛇吞象 " 接手万达电影的背后,更是离不开腾讯的支持。中国儒意,曾经由恒腾网络改名而来,是许家印与腾讯联手在影视业投下的一枚重要棋子,旗下的儒意影业在影视行业更是战绩赫赫,曾参与投资出品多个爆款电影,如《琅琊榜》《北平无战事》等知名影视剧,及《你好,李焕英》《送你一朵小红花》等。
据「市界」了解,2021 年 6 月,面临重重困境的恒大不得不接连出售手中的优质资产,其做媒将旗下中国儒意(当时还叫恒腾网络)等优质资产全盘脱手给腾讯。随着恒大的逐步清仓,腾讯第一大股东的名头坐实,2022 年,恒腾网络才正式更名为中国儒意。
目前,腾讯间接持有中国儒意合计 25.45% 的股份,为其第一大股东。对于中国儒意乃至腾讯而言,万达电影不失为一块重要的资源。从全国市场来看,万达电影在院线拥有很大话语权,截至 2023 年 6 月底,万达电影在院线占有 16.8% 的市场份额。
而对于在影视行业多点布局的腾讯而言,其早先曾通过投资博纳影业实现对线下院线市场的初步布局。间接拿下万达电影股权,对于其在线下院线市场的影响力提升无疑有较大助力。
数日后,万达电影或将迎来易主。未来,这对新搭档将会如何利用各自的内容 IP 和院线资源进行深度合作,将会为一个极大的看点,儒意也将进一步加强对万达的管理。而变革序幕或许已经拉开。
而经「市界」多方核实,万达电影内部员工透露," 万达电影执行总裁陈洪涛预计将于近期离职。" 而陈洪涛是万达多年老臣,跟随了王健林 23 年的核心骨干。可以预见的是,在他离职之后,一场人事洗牌在所难免。
这场 " 蛇吞象 " 的收购落地,传递了一个深层的信号:一个是把握中国经济支柱的房地产大亨,一个是影响中国一代人命运的互联网巨擘,两位曾经代表中国不同经济时代的教父级人物,走到了不同十字路口。
王健林在对资产股权进行腾挪之时,万达员工、合伙人、股东、投资者们也都在密切关注着公司的动态。内外交困的万达集团,开始显露出更多风雨飘摇之态。
对内,万达商管内部员工对「市界」透露,自 11 月底以来,万达商管内部开启了一轮凶猛裁员," 裁员比例大概有 10%,但高层基本没怎么动 "。
对外,11 月底以来,有关万达商管上市推迟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据报道称,万达商管正向投资人征求意见,拟将上市时间最晚推迟至 2026 年,并延期偿还 300 亿元股权回购款等,但目前万达和投资人的谈判结果并未有新进展。
早前,王健林曾与投资者签署对赌協定,珠海万达商管最迟要在 2023 年年底完成上市,否则万达不仅要赎回 300 亿,还要支付 12% 的利息。
然而,老王怎么会想到,上市之路走得如此艰难。从 2018 年喊出赴港上市起,今年已经是万达冲击港股 IPO 的第 5 年,也是最后一年了。为了上市,老王在港股大门前已经徘徊了 5 年之久。
但万达商管的上市却一波多折,期间还因自身经营状况,引起监管方的质疑。上半年,港交所曾对万达提交的材料提出多条质疑,其中一条是珠海万达和大连万达的资金往来不明,更是指出万达在一边大额分红,一边却在巨额融资的矛盾做法。
如何处理 300 多个小目标的对赌協定,王健林或将再次面临生死考验。一个好的迹象是,历时不到两周,万达商管 6 亿美元债展期方案已经于 11 月 30 日获得了债券持有人通过,投资者中支持比率高达 99.3%。
除了出售万达电影股权,王健林今年已接连卖了 5 座万达广场 " 解困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这些出售的商业资产中包括上海周浦万达广场、广西合浦万达广场、上海松江万达广场、西宁海湖万达广场、江门台山万达广场,以及武汉华达玖号创新投资合伙企业等项目或公司股权。
如今,思聪也不再怼天怼地对空气,变得收敛多了。另许多人意外的是,思聪最近的一次现身,是在山东泰安的一个项目签约仪式上,虽然依旧一身休闲装扮,但已全然没有了当年的凌人盛气。
" 商战经年财富雄,向来万事皆成空。" 这是王健林多年前写下的诗句。但如今,王健林带领万达走过了 35 年风雨,可转身回头看, " 万事成空 " 的隐喻似乎被言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