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是如何“卷”出来的?,欢迎阅读。
今年 1 月 14 日,山东海阳附近海網域," 引力一号 " 遥一商业运载火箭试飞成功,将搭载的 3 颗云遥一号气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引力一号 " 由商业火箭公司东方空间自主研制,创造了全球起飞推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世界首型全固体捆绑运载火箭等多项纪录。然而,最让 " 引力一号 " 出圈的还是当天的 " 直播事故 "。火箭发射升空约 50 秒后,直播画面显示 " 媒体容量已满 "" 直播终止 " 等字样,画面一度停滞。B 站直播间网友纷纷留言,称第一次见火箭卡出瞬移效果的。" 发射成功但直播失败 " 也成为了商业航天的开年第一热梗。
2024 年 1 月 11 日 13 时 30 分,东方空间 " 引力一号 " 固体运载火箭在黄海海網域发射升空。图 / 视觉中国
2023 年,国内共完成 67 次火箭发射,占全球火箭发射次数的 30%,刷新 2022 年 64 发的纪录。48 发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此同时,商业航天则异军突起,占据 13 发,商发数量、发射份额、发射成功率等都创下历史新高。
2023 年的商业航天究竟卷成了什么样?日前,记者采访了东方空间联合创始人兼联席 CEO、" 引力一号 " 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布向伟。他 2010 年硕士毕业后,曾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工作,参与了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的研制。2020 年,其与几位创始人联合成立了东方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东方空间联合创始人兼联席 CEO、" 引力一号 " 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布向伟。图 / 受访者提供
以下是他的自述。
男工程师 " 抽空出席了自己的婚礼 "
2022 年 9 月," 引力一号 " 的发动机刚做完试车。之后,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我们开始封闭式办公,吃住都在公司,40 多号人一直干到 12 月。不过,相较而言,2023 年还是我最忙、最拼的一年。
2023 年 1 月初," 引力一号 " 的各部分分装产品已经下线,紧接着就要开始跟进组装生产线,大家都觉得时间耽误不起。春节只放两天假,我是在山东海阳发射场度过的。之后,我们就开始密集去外地做实验,为发射各个环节做验证。" 引力一号 " 大约 80% 的大型地面实验都在 2023 年一年内完成,这在国内商业航天企业中史无前例。
粗略统计,我 2023 年出差时间加起来超过 190 天,这个数字还远远比不上一些员工。我们首先要跑各大原材料和部件供应商,这些产品必须自己到现场验收,在交货前把质量完全控制住,不看不放心。其次,所有的大型地面实验都要去现场盯。我们箭上的自控动力系统,也就是用于火箭最后入轨精度修正的系统,是我们自己研制的,在西安的工厂试车两次。去年的 " 五一 " 假期就奉献给了西安。
" 引力一号 " 海上发射前准备阶段。图 / 视觉中国
" 引力一号 " 遥一商业运载火箭试飞成功,左一为布向伟。图 / 受访者提供
火箭总装部门有一位 30 岁的男工程师,负责火箭各部分的组装操作。去年 6 月,我们在做助推分离实验时,他已经几乎出差了半年,火箭总装的材料走到哪,他就跟到哪。6 月底的一个周五,我们分离实验战得正酣,周日正好是他结婚的日子。那天他还在外地做实验,周六紧急飞回北京,花了一天时间把婚礼日程打点好,周日 " 抽空出席了一下自己的婚礼 "。周一他又回到现场,盯第二次分离实验。婚礼那天几个公司高管都到现场助阵。好歹是一起扛过枪的战友,不能耽误了人生大事。直到现在,我都对这场仓促的婚礼感到很歉疚。
去年 9 月," 引力一号 " 全箭产品进驻海阳发射场,基本上已具备发射前状态。" 十一 " 假期毫无悬念地在海阳度过。虽然 2023 年节奏非常快,眼睛一闭一睁就过去了,然而细究起来,每一步过程却非常慢。实验难免会出问题,出问题就要排除故障。排故需要我们遍历此前生产的所有环节,要保证完全无故障才能推进下面的流程,因此非常艰难。每一次排除故障基本上都是全团队通宵干活,熬四五天,不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就不罢休。
我记得自控动力系统在试车的时候,所有的产品都准备好了,之前在北京测试时没问题,一到试车台上做点火测试,发现气密性未达标,这是致命的故障。试车台是流水线式的,我们面临着 3~5 天之后产品要撤出的压力,因为要换别家企业的产品做测试。所以,我们必须在一天之内把故障解决,包括把产品拿回生产厂家去拆解返工。当时分工很明确,有人在现场,有人带着产品飞回北京快速拆解,连夜开始排故,包括零件的加工和替换,都在一夜之间完成了。第二天产品拿回来再测,没问题了,大家才松了这口气。
目前,企业做产品测试几乎都是各地跑的模式。市场上有很多专业机构,提供振动实验、发动机试车等环节的测试,我们必须选择有资质的机构,让专业人员为我们操作。各地的实验设施不一样,例如火箭的静力加载实验,工位不一定能排上,加载能力也不一定适配自家火箭,所以只能反复挑地方。这些基础设施如果企业自建,成本会非常高。业内也有人提出,能不能建立一些共享的实验资源。但共享资源的起步很艰难,建成后谁的使用优先级高?每家产品都不一样,五花八门的工艺谁来统一?这都是实施过程中的难题。
好在国家队的实验资源开放程度很高,我们企业都能去国家队的实验场地做实验。在我看来,商业航天要做的是把一些国家队的成熟技术低成本化。这个过程存在一个巨大的创新空间,我们要改变原来的协作配套模式,改变火箭用材和工艺等等,追求全机械化的全流程操作,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可靠性。商业航天特有的快速迭代、开放性和高效管理理念也将反哺国家队。国家队承载了基础研究、国际竞争等任务,而满足市场用户需求是我们商业航天的第一要务。二者承担不同的使命,开放互补是最好的局面。
" 引力一号 " 发射当日,约 5000 人在现场参与发射观礼。图 / 视觉中国
发射成功,但直播失败了
2023 年 9 月底," 引力一号 " 进入东方航天港后,一直在为发射做准备,主要涉及火箭的总装和合练。合练就是让火箭和发射场的相关设施、包括发射台进行匹配角练。多次合练期间还穿插发射台底部防热等测试工作,进行了多项小技术的快速迭代,这也是目前火箭发射的常用模式——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将故障风险降到最小。我们这次首飞创造了国内第一次商业火箭发射直播的纪录,虽然成功发射,但也闹出很多梗,比如 " 媒体容量已满 " 等。参与直播的工作人员事后告诉我,经网站统计,本来预设的百万人流量,在发射升空后几秒内一下涌进来上千万人,直接造成了流量拥堵。不过,这种造梗能力也是我们喜闻乐见的,这说明商业航天真的火了。
大家都说我们卷,一成立就想上马固体大火箭。但我们自己知道,时间真的不等人。东方空间是 2020 年才成立的企业,相比行业老大哥晚了四五年,后进生本就得卷一点吧?其次,我们要追逐需求的步伐。国家 2020 年发布 " 卫星互联网 " 战略,2022 年 " 星网工程 " 正式立项,计划在低轨和近地轨道部署共约 1.3 万颗卫星,预计 2027 年要完成部分卫星发射和通信验证。业内认为,从 2026 年开始肯定要高密度发射。
对商业航天企业来说,能不能在这个时间点拿出运载能力更强、成本更低的火箭,是最大的考验。因此,各大火箭企业目前都有一种考前赶作业的感觉。当然,还有同行竞争的压力,跑在我们前面的几家公司,其液体火箭逐步问世,高运载能力的箭型都陆续公布了试飞计划。如果不卷,将来在市场就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
任何行业都难以避免内卷,但内卷可以依靠健康的业态转化为良性竞争。目前,各家火箭企业还在争夺一个较小的市场,等国家卫星任务开放后,市场规模将会有质的飞跃。因此,各大企业需要给自己造势,包括融资、抢占市场和获得用户认可等,都是为了下一代火箭的加速研发。现在企业共有的理念是,自身发展的希望不应寄托于别人干不好,而应寄托于自己如何干得更好。
海阳上空的白色烟云刚刚消散,一整年的辛苦没有白费。欣喜之余我们也意识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 引力一号 " 在市场的表现还有待发酵," 引力二号 " 液体火箭的方案设计也在同步进行,后进生还得继续卷。
未来商业航天的迭代节奏肯定会越来越快,业内会形成一个均衡的格局,企业梯队会逐渐固定,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在市场上立足的产品。商业航天的发展道路极其广阔,我们能看到的一大远景就是火箭的班機化飞行,这可能引发新的交通革命。做商业航天后身上有了更多烟火气,但作为前国家队的一员,像 " 革命 " 这些充满使命感的字眼,依然能触及我内心的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