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上市车企半年业绩预告:乘用车亏损居多 商用车集体回暖,欢迎阅读。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周菊 经过车市 " 价格战 " 洗礼后,今年上半年汽车上市企业会交出怎样的 " 成绩单 "?随着 A 股上市车企陆续发布上半年的业绩预告,答案初步揭晓。
经济观察网记者统计了目前已发布业绩预告的 15 家上市车企,其中包括 7 家有乘用车业务的企业和 8 家商用车企业(江铃汽车既有乘用车业务也有商用车业务,但商用车销量占比较高,故将其归为商用车之列)。
在 15 家上市车企中,有 10 家预计将实现盈利,5 家预计出现亏损。分类别看,7 家乘用车企业中只有 3 家实现盈利,分别为比亚迪、长城汽车和江淮汽车,其余四家出亏损。商用车的整体表现则相对好一些,呈集体回暖态势,8 家车企中只有安凯客车业绩预亏,其余实现盈利。
比亚迪" 一枝独秀 "
在上市车企中,比亚迪是唯一一家上半年利润超百亿元的,根据其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盈利 105 至 117 亿元,较上年同期提升 192.05% 至 225.43%。乘用车中盈利排名第二的长城汽车,利润仅为 11.5-15.5 亿元,为比亚迪的 1/10 左右。在当前统计的 15 家上市车企中,比亚迪的利润甚至比其余 14 家的总和还要高。
对于业绩高速增长的原因,比亚迪在公告中表示,主要是因为销量实现强劲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数据显示,比亚迪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达 125.56 万辆,同比增长 94.25%。事实上,从去年宣布完全转向新能源汽车后,比亚迪的销量就持续猛增,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冠军,今年上半年仍势头不减。
就毛利率来看,根据此前的数据,比亚迪 2022 年毛利率 16.6%,而特斯拉为 25.6%。根据 7 月 20 日特斯拉公布的 2023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特斯拉虽然交付量和营收双增长,但价格战让特斯拉毛利率降低至 18.2%,为近三年来最低水平。如此,比亚迪将会在上半年创下什么样的毛利率水平,有待其财报正式发布后揭晓。
长城汽车在今年上半年维持了盈利的局面,但利润额度出现大幅下降。根据业绩预告,长城汽车 2023 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1.5 亿元到 15.5 亿元,预计同比降低 72.32% 到 79.47%。
对于业绩大幅变动的主要原因,长城汽车解释称,这主要是因为公司深化向新能源及智能化转型,产品结构调整,基于 2023 年新产品上市,加大品牌及渠道建设投入,同时坚持在新能源及智能化领網域的研发投入,以及汇率收益减少所致。
事实上,长城汽车今年以来业绩持续欠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长城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74 亿元,同比下降 89.3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达 2.17 亿元。
销量方面,上半年长城汽车累计销售新车 51.92 万辆,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仅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 32.45%;新能源车型累计销售 9.32 万辆,同比增长 46.60%。根据此前规划,长城今年的目标是销量不低于 160 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 40%,即 60 万辆左右,且净利润不低于 60 亿元。目前看,长城汽车要完成目标的压力相当大。
江淮汽车上半年实现了扭亏为盈,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 1.5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约 8.6 亿元。但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江淮汽车收到政府补助约 4.85 亿元,如果剔除政府补助,江淮汽车主营业务面临亏损。江淮汽车的销量在上半年实现增长,上半年累计销量为 27.88 万辆 , 同比增长 18.53%,其中累计出口汽车 8.92 万辆,同比增长 82.98%,新能源汽车出口近 6000 辆,同比增长 139%。
赛力斯和北汽蓝谷持续亏损
在 7 家乘用车企业中,有 4 家上半年出现亏损,分别为北汽蓝谷、赛力斯、众泰汽车和海马汽车。其中,北汽蓝谷的亏损额最大。
根据北汽蓝谷发布的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 -21 亿元到 -18 亿元,扣非净利润为 -26.5 亿元到 -23.5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一定程度的减亏。数据显示,北汽蓝谷 2022 年上半年净利润为 -21.812 亿元,扣非净利润为 -22.038 亿元。
北汽蓝谷解释称,公司上半年业绩预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价格不断下行,挤压利润空间;第二,公司产品仍处于持续爬坡期,规模效应不足,产品成本持续承压;第三,公司为应对市场竞争,提升产品及品牌竞争力,在技术研发、品牌渠道建设上持续投入,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北汽蓝谷旗下汽车品牌包括极狐和 BEIJING。销量方面,北汽蓝谷上半年累计销量 3.5 万辆,上年同期为 1.7 万辆,同比增长 106.88%。从销量来看,北汽蓝谷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中已存在感不强,被寄予厚望倾力打造的极狐汽车,上半年销量仅为 8791 辆。
在过去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出和市场竞争加剧,北汽新能源销量持续萎缩,加上新品牌极狐仍在投入阶段,北汽蓝谷持续处于亏损状态。数据显示,北汽蓝谷 2020 年、2021 年、2022 年分别亏损 64.82 亿元和 52.44 亿元和 54.65 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 170 亿元。
赛力斯是上市车企中的又一家 " 亏损大户 "。根据其发布的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 -13.9 亿元到 -12.5 亿元,同比减亏 20%-28%,去年同期为亏损 17.27 亿元。
与北汽蓝谷类似,赛力斯将亏损的原因指向了 " 价格战 " 和研发的高投入。" 第一季度汽车行业的促销导致用户观望情绪,用户对 M5 智驾版将在第二季度发布的预期,对现有车型的销售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上半年公司销量未达预期。同时,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领網域保持高研发投入,并持续引进研发、技术人才,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 赛力斯表示。
赛力斯在 2020 年、2021 年、2022 年分别亏损 23.08 亿元、27.93 亿元和 42.96 亿元,三年累计亏损 93.97 亿元。加上今年上半年的亏损,已累计亏损超百亿元。
赛力斯表示,随着 M5 智驾版及其他新车型的上市,以及海外销量增加,公司下半年的销量及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改善。
另外,众泰和海马在上半年也处于亏损状态。其中,众泰汽车上半年净利润亏损 2 亿元至 3 亿元,同比减亏 27.89%- 增亏 8.16%。海马汽车预计净利润亏损 5000 万元 -7500 万元。目前众泰和海马在市场上均被边缘化,销量规模非常小,其中众泰汽车经历了破产重整在复工复产阶段,而海马汽车上半年销量仅 1.72 万辆。
商用车集体回暖
与乘用车超半数企业亏损相比,商用车的表现整体好一些。在 8 家家商用车上市车企中,有 7 家都实现了盈利,并且实现盈利增长。只有安凯客车一家出现了利润亏损。
其中,福田汽车的利润和增长幅度位于同行业前列,其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约 5.8 亿元,同比增长 166% 左右。福田汽车表示,上半年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商用车销量增长,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盈利大幅提升;同时采埃孚福田、福康后处理等合、联营企业利润同比上涨。今年上半年,福田汽车销售 30.39 万台,同比增长 21.5%,盈利性较高的大中客销量同比增加 19%。
一汽解放、中国重汽也实现了大幅利润增长。其中,一汽解放预计上半年净利润 3.8 亿元 -4.2 亿元,同比增长 123.33%-146.84%;中国重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 4.65 亿元至 5.29 亿元,同比增长 45% 至 65%。
两家公司均将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归功于国内经济和商用车市场的回暖。" 受益于国内经济和商用车市场回暖,公司着力各细分市场均衡发展,中重卡、轻卡呈增长态势,海外出口再创同期新高,净利润同比增加。" 一汽解放在业绩预告中表示。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国内宏观经济稳中向好,以及海外市场需求提升,重卡行业复苏明显,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中国重汽在业绩预告中表示。
数据显示,一汽解放上半年累计销量为 13.15 万辆,同比增长为 31.32%,其中,中重卡销量为 11.23 万辆,同比增长约 31.75%。中国重汽累计销量 12.78 万辆,同比增长 44%。
在客车行业,宇通客车、金龙汽车、中通客车均实现利润增长。其中,宇通客车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 3.8 亿元至 5.6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金龙汽车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 4700 万元,与上年同期约 -2.2 亿元相比,实现扭亏为盈。中通客车预计上半年净利润 4000 万元 -5200 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 82%-137%。
客车上市企业业绩预增,背后主要原因是国内客车市场需求得到恢复。宇通客车表示,随着宏观环境变化,国民出行需求尤其是旅游出行需求增加,国内旅游客运等市场需求恢复,公司国内客车销量实现增长,同时海外市场需求恢复。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上半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 196.7 万辆和 197.1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6.9% 和 15.8%。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货车产销均呈两位数增长,其中客车产销增速高于货车。
然而,安凯客车上半年仍在亏损,预计净利润亏损 6000 万元 -7000 万元。但得益于客车需求的恢复,与去年同期相比,安凯客车实现了减亏。
同时拥有商用车和乘用车业务的江铃汽车,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约 7.29 亿元,同比增长 61.23%。江铃汽车表示,上半年净利润上涨,主要是由于销量增长以及原材料成本下降带来的毛利增加,以及少数股东损益变动带来的利润增加。
目前,江铃汽车的商用车占比较高。数据显示,江铃汽车上半年公司共销售 14.6 万辆整车,较上年同期增长 7.64%,其中只有 5.4 万辆为 SUV,占比 37%。其余则为商用车,包括 3.3 万辆轻型客车,3.2 万辆卡车,以及 2.7 万辆皮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