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韩国这9.1,算不算抹黑,欢迎阅读。
还记得两年前的那枚钉子吗?
军营里。
老兵教训新兵,每推搡一次,新兵就靠近钉子一分。
突然。
他直接被摁到了墙上 .......
没错。
2021 年韩剧《D.P:逃兵追缉令》。
D.P,指的是,在韩国军营里的专门追捕逃兵的部门。
而钉子。
指的却是军营里沉疴已久的,虐待新兵的传统。
当年这部讲述军营霸凌的剧异常火爆。
口碑上,它在豆瓣有着 9.1 的高分。
并获得了百想艺术大赏最佳电视剧。
现实中,不但受到广泛议论,其中的逃兵追缉组也在剧集上线一年后解散。
就在前几天,剧集的第二季终于上线了——
D.P:逃兵追缉令 第二季
依旧是原班人马,同样的导演,同样的演员,同样的味道。
这一次是继续 " 揭露现实 "?
不。
如果说,第一部里只是在 " 提出问题 ",那么第二部,就是实打实地在 " 解决问题 "。
只是这一次。
钉子,上升为更高级别的 " 系统 "。
而剧集,却决定用鸡蛋砸碎它。
01
凶案又出
《D.P:逃兵追缉令》第一季的结尾,被霸凌的逃兵发出了一句疑问:
做错事的明明是那群混蛋,为什么是我要受罚?
这句疑问。
在第二季一开始,就出现了。
二等兵金娄利曾是个在聊起《海贼王》时,都会害羞一笑的男孩。
可入伍一年后。
有一天,他忽然用手里的枪扫射了宿舍里的同僚。
并携带枪械武器逃出了军营。
什么原因让一个腼腆、可爱的男孩,变成了一个面无表情的杀人机器?
金娄利逃跑时,在网络直播上,他坦白了自己在军营里的遭遇。
积怨之下。
金娄利的精神防线崩溃,直至开枪杀人。
又是一个被军营逼成杀人犯的士兵。
太过戏剧化?
这并非是编剧或是导演的随意安排,而是出自真实新闻。
2011 年,韩国军方 5 号海军陆战队军营就发生枪击,导致 4 人死亡 2 人受伤。
枪击嫌疑人透露,是下级不尊重他,在枪击中射杀的代理下士曾带领其他士兵排斥他。
同时,他也得不到上级的关心,称军队生活 " 极为痛苦 "。
2015 年,惨剧又一次发生。
根据新华社报道,韩国现役部队长期存在虐待战友和欺凌新兵的恶劣风气,仅 2014 年就发生多起士兵自杀或致人死伤的恶性事件。
2014 年 4 月,陆军第 28 师团士兵尹某正在吃东西时遭6名上级和战友殴打,导致食物堵塞气管死亡;
2014 年 6 月,在江原道高城郡东部前线一陆军部队哨所执勤的一名士兵开枪打死5名战友,打伤7人。调查显示,肇事士兵生前疑遭欺凌,曾被列入 " 需特别关注 " 名单。
从这个角度来看,《D.P》不像是个电视剧,它居然像部纪录片。
于是。
金娄利携枪逃跑后,D.P 小组再次出动。
他们围住了他。
我们也听到了他那句愤怒喊出的话:
为什么只有我他妈要受这种委屈?
别人无辜,我就不无辜吗?
为什么?
我们当然可以归咎于霸凌本身,以及实施霸凌的每一个具体的人。
我们甚至可以归咎于所谓的 " 传统 "。
并口口声声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但,当惨剧接二连三地发生,我们就不能再用 " 个案 " 来叙述这件事了。
02
疯了的人
我们先来看被霸凌的人。
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底层。
没错,在韩国,每个男性都必须服兵役,就连不少韩国明星也难逃义务。
但事实上。
有权有势的人总有各种办法逃过兵役。
剧中也有呈现。
当主角安俊浩刚进入 D.P 时,就被前辈带着去夜店玩了一圈,才知道,还是有人可以逃兵役的。
有外国籍的,有家大势大的,有弄虚作假的。
于是。
真正服役的,其实大部分都是没权没势的人,因为突然到来的兵役,打断了人生本有的计划。
他们,多少带着怨气而来。
但军营是什么地方?
简单来说,暴力,在这里家常便饭。
新人被欺压,但与此同时,他们为了在里军营活下去,又不得不去欺负别人,不然就忍受被人欺负。
这种环境里,谁不是在压抑与 " 疯 " 的边缘硬撑?
怎么办?
第一条路——
变成没有感情的战斗机器。
只有少一点关心,少一点帮助,当拳头挨到身上的时候,才会没有那么痛苦。
就像主角安俊浩看着同僚被欺负而替他出头后,同僚却对他说——
你这样做,我一点都不感激你。
毕竟。
残忍,冷漠,才是这里的生存之道。
这也是霸凌存在了许多年,却始终 " 合理 ",成为 " 传统 " 的原因。
第二条路——
变成众人眼里的疯子。
剧里的逃兵,大多是温柔善良的人,但,在被长期的欺负之下,也终于忍不住,以 " 疯 " 还击。
只有 " 疯了 ",才能绽放出真正的自我。
就像第二部里的妮娜,一名 lgbt 人士。
在兵营里,他是被攻击的对象。
但他成了逃兵之后。
即便隐姓埋名,白天当工人,晚上当驻唱,但你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碰触自己梦想时的快乐。
△ 一边是旧跑鞋,一边是磨脚的高跟鞋
别人眼里的 " 疯子 ",是他找寻自我的唯一通道。
但结果呢?
一个底层的人面对庞大的系统 " 纠正 " 时,能做的,也只有不断地逃跑。
日日夜夜。
筋疲力尽。
直至,走投无路,成为一具不会再感受到暴力痛感的尸体。
是的。
要么 " 加入 ",要么 " 牺牲 ",这是被霸凌者仅有的两条出路。
甚至于。
越是底层,越没有反抗的空间。
但回过头来想想。
这一切,何尝又不是现实社会中,下位者普遍的遭遇呢?
03
权力的反噬
于是,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词:
权力。
一种自上而下的,绝对操纵的权力系统。
在军营里,暴力的主因,往往是对权力的无条件服从。
一个例子。
从 D.P 归队的韩浩烈回到军营宿舍时,作为一个上士,军衔大过在场所有人。
所以,在这个镜头里,先是以韩浩烈的视角——俯视镜头;
以及,这群士兵中的视角——仰角镜头。
就算他们并不情愿地起身,与韩浩烈打招呼,但,还是懒洋洋地爬了起来,向他敬礼。
因为,他同时也是前辈。
在韩国的军营里,权力不止与军衔等级的高低有关,还有与长官关系的远近,以及入伍时间的长短有关。
也就是说。
只要熬成了老鸟,就可以任意对菜鸟打骂、进行人格侮辱。
这种肆意的权力扩张,让他们的暴力行为越演越烈。
所以,一句 " 服从命令 "。
说到底,其实就是权力阶层对底层无限度操控的具体表现。
但。
他们却并不知道,这种权力,最后也是一种对他们自身的反噬。
以暴力为巩固权力的手段。
最后,也只能被暴力所伤害。
所以,当军营里出现的暴力事件,所有人都认为士兵是自己的问题,D.P 组的安俊浩也深陷这样的自责而无力自拔。
但真的如此吗?
他们也会思考:
D.P 去逮捕那些本就有苦衷的士兵,是 D.P 的错吗?
那些因为在军营里被欺负,选择当逃兵,是他们的错吗?
那些在军营里,被暴力、权力控制的人,看似能完好地从 " 炼狱 " 中出去,但他们能平静地过好这一生吗?
直到有一天,安俊浩发现开头所述金娄利枪击案背后。
还有另一个惊人的真相——
其中有一名被枪击中的士兵, 在等待救援直升飞机一个多小时后,因为失血过多死去。
由于部队地处偏僻,而且又是位于停战线旁最前线的部队。
要让救援直升飞机飞到邻近边境的上空,一定需要上级司令部的命令。
难道,一个小时,还不能获得司令部的批准么?
对于还不了解现场状况的司令部来说,派一架直升飞机进入前线地区该会面临多大的危险。
而死一名,本可能会死的士兵。
这选择题,并不难。
司令部与这名士兵的死,也有莫大的关系。
再放大一些。
军队也好,司令部也好。
还是统归于国家。
在强制服兵役的法律下,体制内已经出现了极大的弊端时,国家还一意孤行继续下去。
那," 国家 " 也是韩国军营里,惨剧频发的责任人之一。
此刻,安俊浩才真正找到了困惑已久的答案——
事件的受害者与加害者
都身处在国家的系统中
国家也是共犯
在他所经历的暴力事件中,这不是一个人、群体,就能为此事负责的。
军人,军队、国家,密不可分。
士兵是为了保卫国家才来到了部队里。
部队就应该对他们进行应有的保护与引导。
而不是,放任让士兵们自我消耗,最后,自相残杀。
他们是为了什么来到军队 ?
他们全都是为了保家卫国 才会来到军队的
他们生活在一起
结果有人杀害了另外一人
却主张 " 国家没有任何责任
没有证据,不是直接造成事件的原因 "?
那为了这样的国家
他们成为军人究竟是为了保护什么 ?
是的,一个个事件,追问下来,我们会发现,这其实是个系统性的问题。
军营亦是个社会。
上位者寻求系统的稳定,于是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和谐,只要不影响正常运转,往往都会当作无事发生。
底层人无力反抗。
只能尽量适应这种不和谐,而不可能改变它。
长此以往。
循环往复。
安俊浩,在故事的最后也成了逃兵的一员。
他想跳出这样的制度,像鸡蛋一样砸向那个存在了几十年的钉子,去反抗这个不正确的社会,他赢了,还是输了?
(你们自己去看)
不重要。
而是在所有人都选择在盲目地服从着权力下的命令时。
他停了下来。
在成为机器,还是保留人性中,选择了不再成为乌合之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