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估值从130亿降到41亿元 格力对格力钛执念太深,欢迎阅读。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12 月 19 日晚间,格力电器(SZ000651,股价 31.49 元,市值 1773 亿元)公告,公司与 12 名交易对方分别签署了《股份转让協定》,受让其持有的格力钛 24.54% 的股份,交易作价 10.15 亿元,董事长董明珠所持格力钛股份不参与上述交易,受让上述股份后,公司将合计控制格力钛 72.47% 的投票权。
10 亿元出头的交易金额,只相当于格力电器总资产的一个零头,但其实际影响可能远超格力电器董事会的预料,20 日格力电器股价收跌 7.09%,市值蒸发超过 130 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资金当日净卖出格力电器 4.52 亿元,位居沪深股通净卖出榜第一名。格力电器方面采取了 " 补救 " 措施,次日凌晨发布了格力钛投资的补充公告及格力电器 2023 年度业绩预告,称今年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 2050 亿元到 2100 亿元,同比增长 7.8% 至 10.4%,受此影响,公司股价 21 日收涨 2.24%。
格力钛的前身即为珠海银隆,而董明珠与珠海银隆(为叙事方便,以下统称格力钛)的纠葛是资本市场众人皆知的故事。从 2016 年到如今,这场以收购为主线的故事仍在上演之中,不过剧本的主角格力钛早已物是人非。2016 年时,董明珠主导收购格力钛的估值高达 130 亿元,但被格力的小股东们否决;2016 年底,董明珠自己投钱并拉上朋友圈一起入股格力钛;但在 2018 和 2019 年,格力钛创始人魏银仓因 " 涉嫌侵占公司利益案 " 被清除出局,加之国家的新能源补贴逐渐退坡,格力钛的经营状况急转直下;到 2021 年 8 月,格力以 18.28 亿元的起拍价,拍下了格力钛 30.47% 的股权,对应 100% 股权估值只有 60 亿元;3 年多后,格力电器公布上述交易,格力钛整体估值就只剩下 41 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可能还不是结束,因为格力电器还打算继续收购格力钛 27.53% 的股权,若成功,其最终将掌握格力钛 100% 投票权。
对于收购格力钛,董明珠一直坚持了自己的信念,那就是新能源转型是格力电器必须要走的多元化之路,即便是没有上市公司支持,董明珠也用 " 真金白银 " 表达了对这一信念的坚定支持。但上市公司是数万名股东共同的上市公司,外部股东们看重的是收购能否给格力创造价值,若收购的好处不大坏处却不小,那信念就可能变成不利于公司价值的执念。从目前格力钛的经营状况来看,投资者的担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直以来,格力钛就是高负债率运转,2020 年末资产负债率超过 78%,净资产只有 61.7 亿元;此后格力钛负债率持续走高,到今年 6 月底负债率更是攀升至 99.7%,净资产只剩下 6600 万元。净资产大幅降低源于连年的巨额亏损,2020~2023 年上半年,格力钛累计亏损已超过 35 亿元。通常情况下,负债率极高、经营连续大额亏损的企业很难获得融资以维持运营。
在格力电器对格力钛加码投入甚至可能 100% 掌握话语权的同时,格力钛的问题也将变成格力电器的问题,格力电器投入更多人力财力支持格力钛发展是必选项,但这一投入能否换来足够的回报,仍缺乏证据支持。格力钛不能没有格力,但格力是可以没有格力钛的,格力的经营状况稳健,利润仍十分可观,远未到不得不多元化的阶段;即便是要坚定发展新能源业务,目前已经掌握格力钛超过 50% 投票权的格力电器,是否有必要加码到 100%,独自承担风险?对公众股东来说,答案应该是明确的。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