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理财经验:十大买方龙年策略看不同:高股息、低估值资产受关注,欢迎阅读。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洪小棠
广发基金:动能转换聚焦高质量发展 A 股市场聚集更多做多力量
经历 2023 年的起伏和分化,展望 2024 年,广发基金认为,宏观经济回升向好,消费和科技引领企业盈利改善,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的 A 股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
一是结构优化调整,宏观经济回升向好。一方面,高质量发展积蓄新质动能,部分新兴技术产业已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二是科技和消费有望引领 A 股企业盈利企稳回升。在国家大力扶持科技行业和推动 " 双循环 " 的政策刺激下,科技和消费有望成为引领 A 股盈利回升的两大动力。三是当前国内权益市场估值处于相对低位,长期竞争力提升。经历此前的调整,A 股估值回落至历史较低水平,从股债估值差来看,当前沪深 300 指数成分股的股息率和 10 年期国债利率之差处在过去 3 年均值以上 1.55 倍标准差附近,显示出当前权益资产或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资本市场连接着资金与资产两端,汇聚社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引入源头活水,帮助投资者分享经济发展、行业成长、企业盈利的红利。我们相信,在当前位置增配国内权益资产,可以期待未来收获较好的中长期回报。
富国基金:期待资本市场钟摆的回归
旧岁堂堂去,新春鼎鼎来。展望 2024 年,市场逻辑正在发生变化。海外流动性拐点或将出现,国内市场在中央加杠杆发力下,有望带动企业和居民加杠杆,经济复苏向好仍是主旋律。
回归 A 股定价本源,目前 A 股的估值、风险溢价等多个指标基本处于历史底部区網域, " 三因子 " 有望在 2024 年实现共振修复。第一,随着经济延续向好态势,企业业绩迎来边际改善,盈利有望进入回升周期;第二,中美货币政策有望从背离转为趋同,海内外流动性或将宽松共振;第三,强美元和高美债对 A 股的制约逐渐打开,风险偏好有望迎来积极改善。随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叠加改革纵深推进,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加速,中国经济内生复苏动力正在积蓄。此外,在政策激励、制度改革助力下,更多长期资金有望入市," 耐心资本 " 持续壮大。多重因素积聚推动下,资本市场活力将被激发,全新的图景有望涌现。
招商基金:指数高度有限,短期横盘震荡
我们认为,2024 年度指数高度有限,短期横盘震荡。增长预期相对偏弱,指数运行的力度和节奏取决于估值和风险溢价的判断,做投资决策时应尽量避免短期逻辑的影响。指数反弹预期中有关财政扩张、中美企稳、美债利率下降的要素均已定价,市场目前仍需上述逻辑的进一步延展(如政策能否加码、对美关税能否调降、海外流动性能否持续放松),当前进入关键节点的观察期。
在风格上,题材优于指数。目前小盘股集中的多数板块已轮动上涨,小盘指数估值也已处在偏高水平;大盘—小盘成交分化逼近极致,沪深 300 成交占比低于 20%,是 2014 年以来最低;国证 2000 成交占比 35%,仅次于 2015 年牛市时期。A 股小盘股交易优势的下降与成交的极致偏离表明筹码结构正在向市场中风险偏好最高的投资者集中。而在政策预期难以上修、经济行业总体淡季下,小盘股交易结构将变得不稳定。
行业配置方面:兼顾安全边际与产业催化。红利高股息:利率水平下降,具有低估值、高股息类股票的相对优势仍显著,可适当关注电力设备、高速公路、运营商、石油石化等板块;大众品:估值处于近十年较低水平且受益于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改善及平价消费趋势,食品、乳制品、零食等板块值得跟踪;中期相对看好受益于全球金融条件改善和行业周期回升的电子和医药板块。
嘉实基金:经济基本面具有强韧性 积极把握 A 股中长期投资机遇
2023 年,中国经济增长持续回升向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为 5.2%,四季度继续延续复苏向好。2024 年,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更新和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A 股市场已进入中长期配置的价值視窗期。
权益类市场方面,2024 年的 A 股市场已经历了估值的合理回归,总体估值水平位于过去十年相对低位,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长期布局时机。上市公司盈利周期已逐步触底反弹,预计随着宏观经济政策的持续发力及企业自身盈利能力的改善,2024 年的企业利润有望呈现上升趋势。有相当多的行业及优质公司已经具备了较强的中长期配置价值,参考以往市场转换不同阶段的历史经验,这些产业级趋势的行业,以及那些具备核心竞争力和较高成长性的行业龙头可能会率先企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展现出超额收益。
债券市场方面,考虑到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环境,预期 2024 年债市将维持区间震荡格局,但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宏观低波动环境下的利率策略下,货币政策强调精准有效,降准降息仍有空间;信用风险分层愈发明显;债券收益率调整将带来配置机会。
南方基金:成长板块的长期投资机会尚未结束
近年来,中国保持定力,坚定走产业转型更新的发展路径,效果相当显著。目前,中国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中国汽车产业链在全球范围排名靠前,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价值链较强。反映在 A 股市场上,成长板块的长期投资机会尚未结束。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达出两个重要信息,一方面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是对扩大内需、财政货币政策、房地产、民营企业等领網域,市场、社会关注较多的焦点问题,做出了正面回应。
由于市场估值、投资者情绪处于较低水平,预计 2024 年 A 股市场会呈现出震荡反弹的态势,投资机会主要聚焦两个主要领網域。其一,预计成长板块是结构性行情的主要利润来源,密切关注科技领網域的进展。其二,宏观政策驱动下,关注传统经济相关板块的波段机会。
博时基金:当前市场已处中周期极端位置,具备较高性价比
A 股方面,展望后市,短期来看性价比可以支撑反弹,但反弹延续仍需要预期层面的支撑,而当前尚缺乏积极催化,预计反弹并非一蹴而就。全年来看,当前市场已处中周期极端位置,具备较高性价比,伴随上市公司盈利修复与宏观流动性预期改善,表现将优于 2023 年。
风格方面,一季度关注大小风格的再平衡、超跌反弹的机会。展望一季度,是预期重塑、机构重整、信心重建的时间。逻辑上往往选择先布局大盘底仓(博弈春季),再寻找弹性。结合 A 股日历效应,历史上春节前一个月上证 50 相对比较好,春节后切向中小成长风格。其次,一季度还需重点关注超跌反弹的机会。
配置方面," 高分红配置型底仓 + 传统行业挖供给侧 + 新兴产业看需求侧 " 三大主线。一是中特估高分红:关注能源 / 公用事业 / 金融 / 运营商,以及数据要素 / 一带一路 / 先进制造等;二是传统产业挖供给侧,关注船舶油运 / 养殖 / 煤炭 / 铜铝;三是新兴产业看需求侧,微观结构与性价比改善、受益于应用端创新的 AI/ 人形机器人 / 卫星通信 / 高端机床等。
景顺长城基金:2024 大概率延续复苏,关注科技三条主线
当前经济和企业盈利均处于周期底部,预计 2024 年国内经济将大概率延续复苏,消费有望逐步恢复。我们对市场保持乐观和耐心,积极关注结构性机会。短期看春季躁动概率较大,往前看 A 股宽基指数的绝对和相对估值均位于历史相对低位,估值修复空间较大,复苏的强度将决定普涨或结构性行情。配置方向上,科技方向考虑关注三条主线:以半导体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国产替代方向;以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制造;同时提供成熟稳定期属性(传统互联网)及快速成长期属性(新能源车)的恒生科技。此外,经过三年持续回调,医药和消费板块机构筹码压力得到相当程度缓释,从估值和盈利角度看已经出现中期配置价值。
国泰基金:股票资产性价比处于偏高水平
展望 2024 年,库存周期的回升和稳增长政策的再加码,能够使得国内的宏观环境继续企稳改善。中美均处于去库阶段尾声,经济数据出现企稳迹象。新一年稳增长政策定调积极,中央政府加杠杆、稳地产 " 三大工程 " 等政策若高效落地,将为经济企稳回升增添动力。
估值上看,股票资产性价比处于偏高水平,调整压力较小。风格上,从超额流动性和高景气行业的机会分布来看,预计红利配置和小盘主题仍可能是市场的两类资金活跃方向。板块上,在经济企稳修复初期同时全球政经波动性仍大的背景下,建议继续采取哑铃型策略,关注以下三类方向:一是高股息策略作为防御选择,关注与宏观低相关的细分;二是成长方向作为进攻选择,关注具备需求侧想象空间的科技主题;三是大级别基本止跌、底部震荡超过一年,且基本面边际改善且具有独立景气度的医药、电子。
风险方面,一是注意跟踪国内稳增长政策加码下经济修复的斜率;二是注意海外美股积极定价后调整的风险;三是随时应对全球政经的黑天鹅风险。
宏利基金:经济周期底部爬坡修复,关注权益市场结构行情
展望 2024 年 A 股市场,目前 A 股市场已经处在历史估值分位极低水平,风险收益比优势突出,当下处在较好的长期布局位置。
2024 年预计成长和价值风格都会有阶段性机会。上半年总量经济复苏过程中,高股息资产有望阶段跑赢,建议关注股息率水平高、业绩确定性佳、现金流稳定好的行业。高股息资产集中布局在银行、油气、煤炭等行业。下半年伴随海内外库存周期共振、海外流动性转宽、国内政策发力,预计市场向上动能更加充足,建议关注:第一,长期有成长性且短期受益于全球流动性边际改善行业;第二,低库存分位且受益于中美库存共振視窗期带来基本面改善的行业;第三,产业强势趋势且未来盈利有望高增行业;第四,低拥挤 & 低持仓 & 低估值分位 & 具备政策潜在催化行业。综上行业选择,可考虑关注医药、有色、机械、电子、TMT、金融等。
中信保诚基金:静水流深 韧性启航 关注反弹与结构性机会
展望 2024 年,从宏观角度,我们认为外需或受益于全球库存周期共振,内需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有望缓慢修复。从资产配置角度,新兴产业有望继续获产业政策支持维持较快增速,传统制造行业则随盈利周期上行企业 ROE 或温和回升。受全球库存周期共振带动,叠加对主要经济体出口份额修复,国内出口增速有望转正,同时汽车、电池等新兴产业的出口高增、消费电子周期复苏、下游消费品开启补库等均将对出口形成支撑。消费延续内生修复,地产对经济虽或仍有影响,但幅度有望减轻。在行业配置端,我们将持续关注硬科技、高端制造、军工等行业,以及上游资源、行政垄断的高股息资产等板块的投资机会。
整体而言,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夯实复苏基础、推进结构转型,我们对未来市场充满信心。静水流深,新的一年,期待与各位投资者共同携手,韧性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