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台伪海军陆战队77旅可能“复活”,模仿美“滨海作战团”,欢迎阅读。
据台媒近日报道称,有消息指出台军方将模仿美 " 滨海作战团 ",在其 " 海军陆战队 " 旗下恢复其 " 陆战 77 旅 " 的编制。历史上同番号的台军部队则是在 2013 年的 " 精粹案 " 中裁撤改编。
根据台湾 TVBS 新闻网 17 日报道,台 " 海军陆战队 " 近期专注于 " 改变角色定位 " 和 " 任务转型 ",此前刚传出 " 陆战 66 旅 " 缩减裁撤坦克、炮兵等部門,而最近又传出消息称,在参考美国海军陆战队的 " 滨海作战团 " 概念后,台军方可能将目前的 " 陆战防空警卫群 " 重新扩编,并恢复历史上 " 陆战 77 旅 " 的番号。
(资料图)台 " 海军陆战 66 旅 " 曾多次在演习中佩戴 " 小红帽 " 扮演假想敌 台媒
目前,台 " 海军陆战队 " 旗下拥有 " 陆战 66 旅 " 和 " 陆战 99 旅 " 两个旅、四支直属大队以及一个 " 防空警备群 "。其中 " 防空警备群 " 正是在 12 年前 " 精粹案 " 中由原 " 陆战 77 旅 " 裁撤改编而来,该部最早可追溯至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海军于 1949 年 4 月在上海吴淞组建的陆战第二师第四团,随后依次撤退至广州黄埔、海南榆林等地,并于 1949 年冬逃往台湾。该部在逃台后重新整编并长期作为国民党海军陆战队 " 警卫总队 " 存在,在 1999 年 " 精实案 " 中与 " 陆战 66 师 " 等改旅缩编后脱离的部門合并,改称 " 基地警卫旅 ",并在 2005 年的 " 精进案 " 中更改番号为 " 陆战 77 旅 ",直至 2013 年底依 " 精粹案 " 裁撤改编为 " 防空警卫群 "。
发射架式 " 毒刺 " 防空导弹是 " 防空警卫群 " 的主要装备之一
报道提到,台军 " 参谋总长 " 梅家树去年下令台 " 陆战队 " 和 " 陆军特战 " 不再于演习中扮演 " 小红帽 "(即模拟解放军的 " 红军 "),而应 " 勠力战训本务 ",以作为台军本轮转型的标志。而当年台 " 海军陆战队 " 在其成立 77 周年的官方庆祝 logo 中也重点绘制了无人机、岸舰导弹等元素。
报道引用退役台海军上校江炘杓的分析称,除目前 " 陆战 66 旅 "、" 陆战 99 旅 " 两个旅之外,有望重新编成的 " 陆战 77 旅 " 可能将改编为一支类似美海军陆战队 " 滨海作战团 " 来组建,因此需要为其配备一些诸如 " 海马斯 " 火箭炮、" 鱼叉 "/" 雄风 " 岸舰导弹等类似装备来实现其 " 滨海作战 " 能力。而曾经有东沙等外岛部署经验的 " 防空警卫旅 " 就从负责 " 外岛守卫 "、" 军事设施防卫 " 等原有职能,改为模仿美军 " 以陆制海 " 的快速反应部队。
台 " 海军陆战队 " 去年举行 "77 周年庆 " 时官方 logo 的局部图案,绘制了多种 " 新潮武器 " 社交媒体
此外,据称转型后的 " 陆战 66 旅 " 将与台军 " 宪兵 " 一同负责 " 大台北地区防御 ",旗下坦克、炮兵部队则将裁撤,改为操作无人机等新概念武器,其指挥权也将由现有的台 " 第三作战区 " 转交至台军 " 参谋本部 "。岛内因此有专家担忧称,原本负责台岛北部的 " 第三作战区 " 因此就要考虑由这一变化带来的任务调整问题,而还有声音表示,尽管 " 陆战 66 旅 " 与 " 宪兵 " 看似都是承担 " 大台北防御 ",但与内圈的 " 宪兵 " 进行市区防御不同,外圈 " 陆战 66 旅 " 仍有龟山、林口一带的野战环境防区,取消坦克、炮兵等重火器之后,面对大规模进攻或者反攻桃园机场、台北港等重要设施时难免陷入 " 机动足够、火力不足 " 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