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全国爆火的村超,千万别变质,欢迎阅读。
如今," 村超 " 不仅是榕江对外宣传的名片,也成为榕江人重新认识自己、认识邻里的渠道。
作者 | 洞照
题图 | 中新社
" 开场 15 秒钟进球,3 分钟之内就平了,半场又反超,最后又战平,然后点球大战。真的很精彩,很刺激。"
人称 " 行长解说员 " 的杨兵接受《新周刊》采访时,2023 年贵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即人们所说的 " 贵州村超 " 已经过去近 20 天。提到今年最令自己难忘的这场比赛,杨兵难掩激动之情。
这个夏天," 贵州村超 " 热潮席卷全国。总决赛的落幕不是潮退,而是新浪潮的积淀。
8 月 13 日,榕江美食足球友谊赛开赛。杨兵坐在他熟悉的解说席上,与人称 " 足球散文诗人 " 的张明涛搭档,为热度空前的第一场比赛——榕江村民队与香港明星队之间的较量——进行解说。
在杨兵眼中," 村超 " 是一个包容共享的全民大舞台。在美食足球友谊赛上," 只要你想来、符合要求,我们都希望大家来这里展现自己,不存在谁来、谁不来,谁可来、谁不可来。同样,我们也需要流量相互支持 "。
榕江县贵州村超足球场(图 / 视觉中国)
正所谓 " 你好我好大家好 ",用当地足球名宿涛哥(本名杨子惠)的话说,名人与 " 村超 "、与榕江是共赢关系," 他们来到现场其实对我们也是很好的宣传,只要不抹黑我们,我们欢迎更多正能量的名家、名嘴、明星、网红都来村超 "。
" 村超 " 之于榕江人是快乐的载体、凝聚力的体现、精神风貌的展现視窗,在此之上,涛哥还有一个立意更为高远的解读:" 大家为什么要来村超?我觉得在推广民族文化和体育运动方面,村超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如果没有参与村超,或许他的人生会留下一个缺憾。"
" 不是为了钱,就是热爱和传承 "
涛哥亲历了 " 贵州村超 " 的诞生与兴盛。
今年 1 月 24 日,榕江车江三宝侗寨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开赛,有 8 支乡村足球队参与。随着比赛进行,车江各村寨的老百姓展现出巨大的热情。在村队拉拉队队员越来越多、比赛越打越火热的时候,身为联赛宣传副组长的涛哥知道," 时机来了 "。
他在网上看到很多地方组织了名为 " 村超 " 的足球赛,但都不算很火。于是他跟联赛的常务副组长杨亚江商量,尽快打个报告给同样热爱足球的相关领导," 我们把榕江村超弄起来,变成榕江的一个品牌 "。
杨亚江的报告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各方面的力量很快调动起来。5 月 13 日,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顺利开赛,参赛球队 20 支。" 贵州村超 " 正式诞生。
承办比赛的榕江村超足球场是当地屈指可数的标准足球场之一。榕江县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和桂北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复杂破碎,山地特色明显,远远谈不上 " 天然的足球场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当地人对足球情有独钟。
在杨兵记忆中,榕江的体育氛围素来浓厚,而足球是最主要的一个全民运动项目," 它不是一个个人项目,踢一场比赛要十几个人,全村的村民都会支持,给队员们加油,能够体现出村里的凝聚力,这一点应该是最吸引大家的 "。
《榕江县志》记载,20 世纪 40 年代,抗战期间迁入榕江的广西大学将足球运动带给了当地百姓,足球运动随即传播开来。1965 年 8 月,榕江县足球队在黔东南州足球比赛中获得冠军,足球运动因此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1971 年后,足球在县机关和企事业部門逐渐发展起来。
老一辈人告诉杨兵,当年没有像样的场地和球鞋,榕江人踢球的条件比较艰难。20 世纪 80 年代,情况有所好转,足球也成了当地孩子们的一条出路,许多父母以把孩子送进更高学府踢足球而感到自豪。
那些年,榕江的足球赛事火热开展。每逢比赛,整个县城万人空巷,足球场边锣鼓喧天。如果碰到榕江足球队从全州、全省赛事中凯旋,老百姓们会自发夹道欢迎,不少优秀球员成了榕江人自己的足球明星。
涛哥是在榕江县第一中学(下文简称 " 榕江一中 ")读高中时接触到足球的,当时,他对足球的兴趣还不算浓厚。
1990 年,涛哥考入凯里学院,为打发课余时间,他组织班上同学成立了一支足球队," 我们自己买了一个足球,就开始踢球了 "。也是在那一年,榕江的足球爱好者们自发成立了榕江足球协会。
20 世纪 90 年代,榕江人将为数不多的空地改造成简易的露天足球场,类型与规模各异的足球赛广泛开展,足球运动的群众基础扩大。尤其在三宝侗寨,所有行政村都有自己的足球队,最小的队员 12 岁,最大的队员 50 多岁,是名副其实的 " 全民参与 "。
1996 年,已经 3 年没踢过球的涛哥从农村调到榕江县城城郊的车江中学担任教师。
彼时,车江中学校园里有一些窄小的泥地,很多师生放学后在那里踢球,欢声笑语将涛哥心底对足球的热爱重新点燃。虽然觉得自己没什么技术,但跟同伴们一起拼搏的酣畅淋漓,足够令他享受。
从 1998 年开始,涛哥带着车江中学的校队参加了县里的很多比赛。没比赛的时候,他们经常在河边跟乡亲们踢球,日益感受到大家对足球的热爱。
2002 年,正在读初中的杨兵因为世界杯喜欢上了足球。到县城读高中后,他不但自己开始踢球,还在每天放学后带小朋友练球。他说,榕江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最初样态是大学生带高中生、高中生带初中生、初中生带小学生," 不是为了钱,就是热爱和传承 "。
" 全是兼职人员,都是活雷锋 "
21 世纪初,榕江的足球热度、参与人数跟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匹配。后来,设施完备的运动场首先在校园中建立起来。直到今天,这些场地都没有专门的维护人员,想踢球的校外人员自行协调预订,靠自觉来保持场地的秩序与卫生。
涛哥记得,当年唯一的标准足球场位于榕江县古州镇第二小学。2000 年代,该场地的一部分被开辟为体操馆,使当地的正规足球比赛中断了近 10 年。后来,榕江一中足球场建成,正规比赛得以恢复。
如今,榕江的 " 村超 " 足球场、两个五人制足球场均对外开放,全县学校的足球场在非上课时间亦然。
在涛哥和杨兵印象里,当地没什么人因 " 村超 " 火爆而专门从事足球相关职业。不过在 " 村超 " 火爆之前,就不乏专程请假回来帮村寨、社区参加比赛的人。杨兵觉得,榕江人踢足球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快乐,是一种业余爱好,不是为了一定要挣钱。
" 我们踢球的快乐大家能感受得到,输就输,赢就赢,赢了我们一起高兴,输了一起扛。但输赢没关系。" 杨兵说," 大家都要上班,这个不能当饭碗,你搞专业了那还叫什么村超?忙的时候就好好忙,空下来了就认认真真、开开心心地踢球。"
今年," 贵州村超 " 的参与者和观众遍布大江南北,即便如此,组委会也没有做专人专职的安排,涛哥笑言:" 全是兼职的人员,都是活雷锋。"
涛哥介绍,组委会是依靠各方人才自发参与组建起来的。现任榕江足协副主席的杨亚江负责文艺节目表演的相关工作,县里还抽调了融媒体的精英力量,奔赴前线的自媒体人更是数不胜数。
2023 年 7 月 29 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三宝侗寨。" 村超 " 总决赛比赛日,乐队在看台上演奏,为比赛助威。(图 / 视觉中国)
足球事业在榕江的发展,不断改变着很多当地人的社会身份,涛哥也在其中。
2017 年,榕江县组织了一次全县的周末联赛。在那之前,涛哥和另一名队友自掏腰包给队里买了球服和水,大家出于感激和尊敬,在报名周末联赛时把他填在了 " 主教练 " 一栏,把另外一名队友填在了 " 领队 " 一栏。
这可把既不怎么会踢球又不怎么懂球的涛哥急坏了。他赶忙买了两本足球书回家看,还在网上看了很多比赛视频," 慢慢才明白什么是足球,比赛应该怎么组织,应该怎么研究对手、怎么排兵布阵 "。
尽管自己在足球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因此增进不少,但他并没有特别关注哪支职业球队或哪个球星,他觉得这些东西都是次要的," 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踢球开心 "。
从 2021 年被评为首批全国县網域足球典型,到 2023 年 " 村超 " 的全国性热潮,榕江人的足球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大家也比以前更加忙碌。
对组委会工作人员、志愿者、安保人员、市政工作者、清洁工等为 " 村超 " 服务的人来说,清晨四五点出工、凌晨一两点休息是开赛前后的常态。可大家都没有怨言,因为每个人都以自己是榕江人为荣,全县上下 " 没有哪个不支持村超的 "。
" 村超 " 不仅是榕江对外宣传的名片,也成为榕江人重新认识自己、认识邻里的渠道。
球场上,运动员们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涛哥,他自己所在的四格队亦然。尽管是本届 " 村超 " 最弱的一支队伍,但本着榕江人 " 少输当作赢 " 的精神,他一直鼓励队友们:输球不要紧,不输 " 人 ",不输掉精气神,也是一种 " 赢 "。他因此被笑称为 " 拉拉队队长 "。
在涛哥眼里,顽强拼搏、永不放弃也是榕江的精神," 我们榕江老百姓从来都是比较积极上进的。榕江老百姓特别热爱生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坚持,所以榕江才能实现脱贫,才能走向乡村振兴 "。
除了各支风格迥异的球队,赛场内外的拉拉队也格外引人瞩目,他们集思广益,使出浑身解数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涛哥从来没想到,乡亲们竟然那么聪明," 有那么多神奇的创造力 "。
" 我觉得这些拉拉队员也成了比赛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他们的民族风情表演把村超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狂欢节,让村超有了更多的意义,才能吸引到全国老百姓,吸引到世界的目光。" 涛哥说。
" 自觉维护整个榕江的形象 "
值得一提的是," 贵州村超 " 不收门票,而这也是当地一直以来的传统。
1998 年,涛哥他们参加了一场在榕江县古州镇第二小学足球场举办的比赛,由于没有座椅,乡亲们或席地而坐,或站在一旁,甚至有人蹲在墙头、挂在树上。
" 榕江就是这样的氛围,有足球比赛的时候可以说大街小巷都没什么人了。" 涛哥感慨," 大家酒也不喝了,牌也不打了,都去足球场看球。"
在榕江,每支足球队的发展路径大体一致。一开始,大家以 AA 制的形式凑钱踢球。随着队伍壮大、赛事增多,只靠自掏腰包恐怕难以为继,大家便找朋友或关系好的本地企业主拉赞助,特别是参加正规比赛的时候。
许多球队拉赞助有一个原则:赞助商不能干涉比赛,进行所谓的商业操控。" 钱你可以出,我们在衣服上印上你品牌的名字,或者在比赛的时候拉点条幅,感谢某某赞助商对某某球队的支持。" 涛哥解释道。
榕江县政府统计," 村超 " 举办的一个月时间内吸引游客 42 万余人次,其中本地游客 30.39 万人次,外地游客 11.61 万人次。
两个月前从北京回到贵阳老家的年年,开车带父母去榕江观看了 " 村超 " 比赛。因为榕江的天气比贵阳闷热得多,穿着黑色衣服且不怎么喝水的母亲在场边中暑。幸而在周围的当地人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母亲渐渐好转,没有错过之后的精彩比赛。
年年觉得,虽然贵阳也有很多热心人,但榕江人给她的感觉很不一样,他们更加积极质朴,有时候你只是自言自语地发出一些疑问,也能得到热情而善意的回应。在这样的气氛里,身为游客的她也被带动起来。
2023 年 7 月 30 日,贵州省台盘村。今年夏天,和 " 村超 " 同样火爆的还有 " 村 BA"。(图 / 视觉中国)
在充足的后勤保障下,极速增长的观众数量并没有给榕江 " 村超 " 造成混乱,主办方还分时段进行了限流,以确保球场秩序。如今,本地人给外地人让座已是 " 村超 " 的 " 常规操作 ",一些乡亲还特意留在家里看球,为现场减少一些负担。
" 我们这边本来就是热情好客,有很淳朴的民风。" 涛哥说," 老百姓看到村超这么火爆,家乡这么出圈,都自觉来维护我们整个榕江的形象。村超得到很多老百姓的关心和支持。"
涛哥认为," 村超 " 的影响都是比较正面的。往小了说,每个人都变得更加自信、积极、阳光,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往大了说,当地的少数民族以 " 村超 " 为契机传播了自己的文化,感到扬眉吐气,整个榕江的发展都因此驶入了快车道。
以少数民族服饰租赁为核心的旅拍,以及民族风情民宿,是两个因 " 村超 " 而迅速发展壮大的产业。
尽管是土家族,但年年一直在大城市居住和工作,从未体验过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看完 " 村超 " 决赛,她特地就近租了一套苗族服饰拍照,其做工之精良、价格之实惠,是那些开发早、商业化程度高的景区难以企及的。
年年一家的榕江之旅十分愉快,倘若一定要说有什么困扰,大概只有 " 没在附近找到特别合适的酒店 " 这一点。携程、去哪儿等 OTA 平台的住宿预计数据显示," 村超 " 以来的游客量超出了榕江的接待能力。
谁都无法用几天时间建一家正规酒店,不过,榕江人想出了另一个解此燃眉之急的办法:很多村民主动在网上发布住宿信息,或通过 " 村超 " 志愿者告知游客,如果订不到住宿,可以免费住到他们家里。
不少借住村民家的游客在网上进行了发布,不经意间宣传了当地的美景和风土人情。涛哥看到,少数民族老百姓们因为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真诚与热情被人认可而感到开心,有素质的游客也拉近了当地人与外界的距离。
为了确保游客和当地人的安全与权益,榕江县有关部门推行实名制登记等措施,对这类民宿进行规范与引导,同时鼓励大家开设营利性民宿。" 为了保障村超,也为了安全和发展。" 涛哥说。
" 村超肯定会一直办下去 "
榕江的餐饮业和实体经济,也在 " 村超 " 的带动下明显复苏。杨兵举例,地方政府在 " 村超 " 场馆外规划了很多小摊位,不收取任何费用,用报名抽签的方式提供给想做买卖的老百姓。这些摊位由政府负责管理和引导,经济效益非常直观。
2023 年 5 月的数据显示,榕江县接待游客 107.37 万人次,同比增长 39.7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12.41 亿元,同比增长 52.08%。不难推测," 村超 " 将为榕江今年的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
榕江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沾 " 村超 " 的光。眼下,人们可以看到,一些学校的体育场,还有公园里的健身器材都陆续开始翻新改造。在互联网领網域,涛哥说:" 这些年我们榕江一直在大力培养新媒体人才,这次好多新媒体人都参与到村超的宣传推广中来。"
在 " 村超 " 的热潮中,有人正转换视角,关注起榕江的未来。
" 村超我们肯定会一直办下去,肯定好多朋友都想来体验,鉴于榕江区位优势比较明显,铁路、公路交通便利,我们想把榕江定位成一个旅游集散地。" 杨兵说," 你可以先到苗岭侗寨打打卡、看村超,再往贵州各个地方走。"
前段时间,黔东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省里争取扶持,以便更好地完善、提升榕江的基础设施水平,包括交通、通信以及体育场馆建设,他们为此征求涛哥的意见。涛哥灵光一闪:" 为什么不把榕江建设成国家西南地区的体育中心呢?"
涛哥说,这不是什么酒后诳语,而是自己综合分析后的合理建议:第一,榕江培养了体操、跳水、攀岩等多个项目的世界冠军,而 " 村超 " 可以视为 " 快乐足球的世界冠军 ",因此在整个西南乃至全国,榕江都是一块难得的体育热土,群众基础雄厚;第二,榕江交通便利。涛哥认为,榕江是整个贵州除了贵阳之外交通最便利的地方," 而且我们这里跟粤、港、澳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是贵州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 "。
有了这两个前提,涛哥觉得自己的建议具有相当大的可行性。如能实现,榕江一系列基础设施及相关项目都能很快推进," 在未来 5 — 10 年,单在体育运动发展方面,榕江一定会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的典范 "。
运营:小野,排版:陈亦奇
原标题:
贵州榕江 " 村超 " 热潮
一颗足球,踢出一个乡村狂欢节
本文首发新周刊 642 期《中国乡创新浪潮》
点击封面购买杂志
读完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