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要化债也要交楼,「示范生」碧桂园怎么做?,欢迎阅读。
「核心提示」
" 遇到了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困难 ",碧桂园如何 " 千方百计开展自救 "?
作者 | 周 可
编辑 | 子 睿
8 月 10 日,碧桂园(02007.HK)发布了一份长达四页的公告,落款是现任碧桂园控股总裁莫斌。公告中,碧桂园提及了目前包括公司在内的,整个行业面临的艰难现状,并称公司虽然 " 遇到了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困难 ",但也正 " 千方百计开展自救 "。
事实上,房企融资难的现状已经持续了三年之久,期间也有缓和,2022 年 5 月被惠及的第一批三家房企中,就有 " 示范生 " 碧桂园的身影。
如今,境内外债券仍旧能如期兑付的民营房企屈指可数。碧桂园已坚持了近两年,尚未发生实质性债务市场违约,算是撑到最后的民营房企之一。
但比起摇头慨叹,人们或许更想知道,作为 " 示范生 " 的碧桂园,究竟要如何面对棘手的债务问题,还有那些仍在建设中的房子。
曙光到来以前
2021 年上半年,全国楼市启动新一轮调整,市场持续低迷超过两年。
统计显示,2022 年,百强房企权益销售额和权益销售面积同比分别下降 42.9% 和 48.1%。2023 年一季度,全国多城楼市只经历了短暂回暖。5 月以来,市场萎缩程度超出业内预期,多数企业销售连续三个月环比下滑。
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7 月 31 日,港股、A 股中已有超过 70 家地产企业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约有 44 家预亏,占比超过六成。
市场持续低迷,身在其中的企业大多陷入无法有效供血的困境中,碧桂园也不例外。但基于房地产行业本身的重资产、高杠杆特性,给房企带来更严重影响的,还是境内外融资环境的持续恶化。
" 公司一直在坚守,却难言曙光。" 碧桂园一位内部人士称。2021 年以来,国内房企接连违约,以旭辉、远洋为代表的示范性房企也曾遭遇风波。行业中债务和信任危机不断蔓延,原有的融资渠道悉数收窄甚至关闭。在财经人士看来,碧桂园现在面临阶段性的流动压力,并未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碧桂园方面表示,2020 到 2022 年间,其有息债务的偿还大部分来自公司内部自有资金。到目前为止,碧桂园尚未发生实质性债务市场违约。近期,公司仍完成了 "21 腾越建筑 MTN002""21 腾越建筑 MTN003""20 碧地 02" 及 "19 碧地 02" 等债券的兑付,合计兑付本息规模 58.9 亿元。
面对如今的流动性困难,碧桂园方面表示,将与债权人保持沟通,采取各种债务管理措施,以保障本公司的长远发展。
此外,公司也将全力保障现金流安全,加快销售回款和应收债权回收,积极拓展融资,努力盘活大宗及难去化商业类沉淀资产;最大限度削减支出,加强费用管控,精简组织架构,高管带头降薪,严控销管费用。数据显示,2017 到 2022 年间,其销管费用已经连续 6 年下降。
碧桂园方面对《豹变》表示,公司已成立由董事会主席杨惠妍任组长的专项工作小组,努力渡过难关。另据碧桂园方面统计,公司上市至今,杨惠妍及其家属已通过借款、增持股票、购买债券、以股代息等方式合计支持公司折合约 386 亿港元,且从未减持股票,其中向公司提供的无息无抵押借款累计折合约 66 亿港元。
艰难保交付
刚刚过去的 7 月,楼市更是遭遇进一步的 " 低温寒潮 "。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 7 月重点 30 城新房成交面积为 1104 万平方米,创 5 年来同期新低,无论民营房企,还是央国企普遍销量大幅下滑。
环境大势之下,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曾在月度会上强调:" 区網域总裁一定要把按时交付、完美交付,当成自己的首要任务。" 碧桂园的大部分楼盘位于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企业的发展一直与城镇化和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互为支撑。
2022 年,碧桂园连同其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累计交付近 70 万套房屋,交付量为行业第一。2023 年,碧桂园预计全年总交付 70 万套房屋。上半年,碧桂园共交付房屋 27.8 万套,累计交付面积 3438 万平方米,依旧排在行业首位。
碧桂园方面表示,公司将通过落实主体责任、专款专用、严格管理预售监控资金等方式,切实保障全国范围内项目的运转,并完成保交楼任务。有接近碧桂园人士表示,碧桂园保交付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目前其监管账户上的资金基本能覆盖这些项目完工。
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是,房地产的回款模式是长周期的闭环,不但强烈依赖融资资金的参与,销售回款的运转速度也相当快。而市场下行的背景下,三四线及以下的城市销售更难。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碧桂园能做到行业内第一的交付量,其实并不容易。
在面向投资者的港股公告中,碧桂园也在反思,其未能洞见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对三、四线及更低线城市投资比例过大。今年 3 月,杨惠妍和莫斌都曾在 2022 年业绩会上表示,未来碧桂园希望在三到五年内,努力把一、二线城市的货值提升至与三、四线城市对半开。
不过,对于碧桂园来说,此刻更重要的是市场信心的重建。
多数分析人士认为,碧桂园为示范性房企之一,拥有较好基本面,净资产足以覆盖现有债务。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碧桂园没有搞非理性的多元化经营,没有搞资本运作。其建议,基于碧桂园在一二线城市城乡外围和结合部,三四五线城市项目布局多的现实,可以通过城乡融合发展、产城融合、乡村振兴以及保租房、租购并举等方式,推动碧桂园货值去化,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