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游戏经验:触乐夜话:游戏遗嘱,欢迎阅读。
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 / 小罗
今天有不少游戏相关的好消息。比如说,暴雪国服确认回归,官方也发布了声明,将会完整保留国服玩家之前的账号数据,不少人的 " 电子骨灰盒 " 也复活了。清明节刚过没多久,也算是十分应景……
说到电子骨灰盒,自然会想到遗嘱。清明节前夕,中华遗嘱库发布了 2023 年度《中华遗嘱库白皮书》,这次《白皮书》在对遗嘱数据进行多维度展示和分析的基础上,还对虚拟财产遗嘱、未婚人士遗嘱等重点问题进行了一定研究。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把虚拟财产列入内容的遗嘱已经达到了 448 份,立嘱人大部分为 90 后、00 后。
涉及虚拟财产的遗嘱份数集中在北上广地区(数据来源《白皮书》)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虚拟财产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了,将虚拟财产写入遗嘱,也算合情合理。根据《白皮书》的分类,遗嘱中的虚拟财产除了包含多种多样的虚拟货币,也包括 QQ、微信、网络游戏等账号。显然,这些虚拟财产已经成为大部分中青年立遗嘱人群的重要资产。
在这次的《白皮书》中,官方也援引了一位互联网博主作为案例,他希望将自己账户内价值 300 万元的虚拟财产留给父母继承,而自己百万粉丝的互联网账号则交由好友运营。不过,虽然概念理解难度不大,但在实际情况中——比如说我们这些喜欢玩游戏的普通人——如果想要 " 合乎法理 " 地把一个网络游戏账号作为遗产,留给自己的孩子、家人或者朋友,并不是简单留下账号密码就可以轻松了事的。
从虚拟财产类型上来说,网络游戏账号大约占不到 20% 的比例
如果你以前就对这个话题有所关注,应该很早就知道,可继承的游戏账号只是个例。大部分国内厂商都会在協定中直接将游戏账号的所有权约定为平台所有,玩家仅享有游戏账号的 " 使用权 ";目前市面上的很多知名游戏平台如 Steam、PS Network、Xbox Live 等等,也同样不支持将账号作为遗产。
2021 年,某网游发生过一起由于 " 官托 " 影响到游戏公平性、致使大量重课玩家删号退游的风波。我和身边的朋友也短暂接触过这款游戏,还和一些玩家聊起过。事情进入尾声后,社区里开始流传一张截图,大意为玩家拥有的从来都是账号使用权,而非所有权,未经允许的删号行为会造成公司的财产损失,可能会面临追责云云。
当时那张截图其实是玩家模仿官方口吻发布的声明,但它并不是玩笑,也不是危言耸听。甚至仔细考究起来,玩家的删号行为确实逾越了其享有的使用权,如果给游戏公司造成损失、且游戏公司选择追究的话,也真的需要承担一定的违约和赔偿责任。因此,我的朋友本来计划未来把游戏里的账号留给孩子,后来也默默打消了念头。
在游戏账号领網域,与继承相关的条款一直有待完善。不过,人们一直在积极构想和考虑,让虚拟资产的继承更为合理。比如说,可以在用户協定里增设一个 " 继承条款 ",由账号持有人决定其虚拟财产可否被继承,以及可继承范围;有关部门在个案裁判中也可以进行更专业的评估,保护用户权益;再比如,个人可以选择通过电子遗嘱等形式,对个人数据提前明确继承内容……
顺便一提,《白皮书》也显示,近年来通过立遗嘱保护虚拟财产的事件越来越多。从这一点来说,相关条款应该也会日益完善,还是比较有希望的。到时,抽个时间写一写自己的 " 游戏遗嘱 ",应该也不错。
对我们来说,写遗书、立遗嘱,往往不是冷冰冰地完成的,而是有更进一步的想象。我们会在这个过程中理清自己的想法——我的哪些东西是值得留下的?我这几十年留下了什么?我应该把它们留给谁?
小时候,我总是对 " 天灾 " 和 " 死亡 " 有一种幻想和担忧,会收拾出一个小包袱,里面装着当时最宝贝的东西,预备着逃亡时随时携带,如果发生突如其来的意外,还能留下点什么。长大后,我们总是会在游戏里存档,也会有珍惜的数据,如果这些东西真的能留下来——不管是谁,也不管有没有用——还是挺让人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