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繁花》三十年,上海商业地标变化史,欢迎阅读。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晨婷
" 南京路上,一包瓜子皮都可以卖钱。"
乍听荒诞的商业逻辑,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的上海或许真的成立。大热剧集《繁花》迎来结局,流光溢彩的画面唤醒了不少人关于 90 年代的金色记忆。
剧情中,来自浙江的服装厂争相 " 把店开进南京路 ",黄河路上的酒家 " 你方唱罢我登场 ",彼时亚洲最高的电视塔 " 东方明珠 " 刚刚落成,POS 机尚是新鲜玩意,商业 " 魔都 " 日升月恒。
《繁花》里流光溢彩的黄河路(图源:豆瓣官方剧照)
在故事背后,作为现实城市的上海,同样上演着繁华传奇。
时钟转入 2024 年,距离故事主线的 1994 正好 30 年。《繁花》之后的 30 年间,从 " 中华第一商业街 " 南京路的兴起没落,到 IFC、港汇恒隆等豪华商场当道,再到张园等新兴商业体包裹着 " 晚清第一名园 " 等历史外衣登场,上海的商业似乎走完一个轮回,与百年前开埠的自己交握。
新上海与旧上海," 摩登 " 与 " 魔都 ",交织融合在了这方土地的商业文化中。
南京西路上的大光明影院,享有 " 远东第一影院 " 之名,今日仍在举办各类影展。(时代周报 王晨婷 / 摄)
南京路,经典
王小姐是上海地铁 2 号线的常客,从虹桥火车站上车,总能见到兴奋的外地游客望着跳动的站名指示灯,之后露出困惑的神情并向她询问:" 小妹,去南京路是到哪一站下啊?"
外地游客的困惑有迹可循。南京西路、人民广场、南京东路三站紧挨在 2 号线上,个顶个都是交织多条线路的大站。
事实上,这条线路与 1908 年通车的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也大体重合——从静安寺途径南京路抵达外滩上海总会,当时,南京西路还叫静安寺路。
狭义来说,游客口中的 " 南京路 "、上海土著口中的 " 大马路 "、《繁花》里百货公司争奇斗艳的主战场,实际是如今的南京东路。
南京路步行街人头攒动。(时代周报 王晨婷 / 摄)
1865 年,南京路正式得名,同年,汇丰银行在外滩南京路口设立第一家分行。而距离它走向商业全盛还有大概 60 年。民国成立之后,海外华侨掀起投资热潮,数十家华侨投资的商店在南京路上开设,以先施、永安、新新、大新为首的 " 四大百货 " 彻底突破了国人的商业想象。
首创雇佣女店员,设立无线电广播,甚至在 1935 年引入第一台自动扶梯," 四大百货 " 使东方巴黎接轨欧美,也构筑了有着巨大魔力的公共空间。
上海时装商店的外墙正在修缮中,其前身是第一家国人开办的百货公司先施百货。(时代周报 王晨婷 / 摄)
历经战争与解放,南京路的下一次商业蓬勃又要等到大约 60 年后。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一个甲子前的老商场们被修葺一新。
如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此前在 1953 年迁入 " 四大百货 " 之一的大新百货旧址,于 1992 年改制为股份制公司。1992 年,第一百货的业绩就高达 13 亿元,1996 年甚至超过 26 亿元。
即使放到 2022 年,这个成绩也能排进全国商场百名之内。
1996 年,上海国有企业员工的年平均工资刚刚超过 1 万元,26 亿元的销售额相当于 2.6 万名普通上海人一年的工资;如果换算成当时的上海房价,26 亿能买 500 多套百平豪屋。
" 四大百货 " 的另一个成员永安百货则在 1987 年更名为华联商厦,也就是《繁花》中范老板的 " 三羊牌 " 上架的 " 沪联商厦 " 的原型。而从华联商厦再次改名,成为既是最初也是如今的永安百货,则要等到 2005 年。
" 沪联商厦 " 的原型永安百货,创建于 1918 年,在 2005 年复名。(时代周报 王晨婷 / 摄)
与《繁花》故事时间线同步发生的,还有一桩大事。1994 年前后,黄浦区领导开始酝酿在南京东路开创上海第一条步行街的构想。1995 年 7 月 15 日,南京东路周末步行街试开放。而就在两个月前," 双休日 " 制度刚由国务院宣布实行。
步行街模式在之后被全国各地仿行。时至今日," 南京路步行街 " 的街标依旧伫立两端,但其景点意义似乎已经大于购物功能。背包的游客行走在林立的霓虹灯牌下," 茂昌眼镜 "" 泰康食品 " 更多作为景观而非广告呈现。
历史悠久的霓虹灯牌边,是上海消费券的大幅海报。(时代周报 王晨婷 / 摄)
南京路步行街上,巨幅动漫海报下,年轻的消费者涌入去年初开业的百联 zx 创趣场,这整栋的动漫城被最新奉为 " 二次元天堂 "。
正如 " 沪购 " 曾在南京路上代购麦乳精和肥皂毛巾,2024 年的 " 沪购 " 在动漫城里代买各色谷子。从 " 东方的香榭丽舍 " 到 " 中国的秋叶原 ",青春的个性消费撑起了南京路的商业亮色。
百联 ZX 已经成为上海二次元圣地,日客流超过 7 万。(时代周报 王晨婷 / 摄)
淮海路,腔调
离开南京东路动漫城后,下一站," 小红书们 " 大概率会给年轻的二次元推荐淮海路。
淮海路商圈的妙处在于蕴含了很多上海气质的小马路,巨鹿路、进贤路、长乐路……这些平行于淮海中路的小马路边开满宝藏小店,正如进贤路上玲子的夜东京和菱红的精品店,凭借 " 好逛 ",或是今日社交媒体上强调的 " 好出片 ",组成独属于上海商业的另一种色彩。
淮海路商圈里的梧桐街道(时代周报 王晨婷 / 摄)
淮海中路同样也有百年历史。多次改名的它最为人熟知的曾用名或许就是在各类年代剧、谍战剧中频繁出现的 " 霞飞路 "。
店面小而密,商品精而特,不似南京路上百货大楼林立," 腔调 " 是淮海路的基因。
1926-1928 年间,有 100 多家俄侨商店在霞飞路上开张;花园饭店、国泰电影院、兰心大戏院作为文化和商业空间都曾声名显赫;改革开放后,上海最早的发型屋、照相馆、洗衣店、宠物店等也大多都源自于这里。
长乐路上 " 菱红 " 式的小店(时代周报 王晨婷 / 摄)
若说商业地标,新世纪以来,上海新天地和环贸 iapm 商场都曾引领风骚,这两个独特的商业体也正处于淮海路商圈之内。
沪语里,用一种东西包套另一种东西讲作 " 箍 "。以石条箍门,即为 " 石箍门 ",后传作 " 石库门 "。石库门作为上海的典型建筑,最多曾占上海市区全部住宅面积的六成以上。清水砖墙,中式门楼与西式门楣,几乎构筑了上海城市形象。
玲子住的石库门房屋有着中式屋顶(图源:豆瓣官方剧照)
新天地项目于 1999 年开工,2001 年竣工,取新世纪之 " 新 ",核心却是上海传统的 " 旧 " 石库门,改变其居住功能,赋予新的商业价值。
最早凭借 Mall 的概念模式贯穿文旅商,新天地一举成为老牌 " 网红 " 消费地标;2013 年,借鉴了香港 apm 商场的成功营运模式,淮海中路上的环贸 iapm 商场又最早凭借 " 夜行消费 " 概念异军突起。
环贸 iapm 商场最早凭借 " 夜行消费 " 概念兴起(时代周报 王晨婷 / 摄)
开业十余年,环绕 iapm 的暖黄色灯带依旧簇新,商场销售额和人气值牢踞上海商场榜单的前几位。城市更新、夜经济,这些时下火热的概念,在十几二十年前就有核心项目落地上海。这或许也正是魔都的魅力所在,繁花似锦背后,是上海作为开放桥头堡吸纳全球最先进的商业模式,引领国内消费更新。
陆家嘴,巨富
若说上海的顶奢商场 NO.1,在 2010 年之前,南京西路上的 " 浦西第一高楼 " 恒隆广场当仁不让。但在国金中心 ifc 开业之后,商业顶奢的头把交椅,至少从销售额来看,已经从南京路移到了陆家嘴。
和环贸 iapm 商场一样,ifc 借鉴了香港的成功经验。略早于环贸,ifc 是新鸿基地产在内地落的首子。凭借高端奢侈品消费,国金中心 ifc 2021 年销售额高达 185 亿,在全国位居第四。
汇聚奢牌的国金 ifc(时代周报 王晨婷 / 摄)
185 亿的年销售额,意味着日均 5000 万元的流水,如果折算成爱马仕铂金包,相当于每天卖出 500 个铂金包,当然是在不考虑配货的情况下。
香奈儿、爱马仕、LV 日常大排长队,国金的繁荣离不开陆家嘴的发展。从 " 烂泥渡 " 到世界金融中心,不似南京路、淮海路的百年沉浮,陆家嘴商圈刚过而立之年。
走过国金 LV 门店的消费者(时代周报 王晨婷 / 摄)
时间回到 1995 年。这一年,也是剧集《繁花》的结尾。宝总变回 " 川沙阿宝 ",汪小姐的外贸公司搬到了陆家嘴。
但故事外的我们都知道,30 年后,陆家嘴将是寸土寸金的金融中心,川沙上将建起人流如织的迪士尼。繁花未曾落尽,她们将和浦东一起,被历史的机遇砸在头上。
上海市第一食品商店,曾是四大百货中的新新公司(时代周报 王晨婷 / 摄)
1995 年,浦东进入开放的第五个年头。" 大珠小珠落玉盘 " 的东方明珠塔刚刚投入使用,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在 6 月率先搬迁至陆家嘴。浦东区给人民银行牵来一只小羊,这只 " 领头羊 " 标志着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正式转入功能开发。
这一年的年底,距离人民银行大楼 1 公里之外," 第一八佰伴 " 试营业。
这是当时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大型商业零售企业。开业当天,107 万消费者进入商场参观购物,创下吉尼斯纪录。107 万的客流,相当于南京路步行街一天的客流量,或许商业地标迁移的走向玄机在当时就已暗藏。
东方明珠在 1994 年 10 月投入使用(时代周报 王晨婷 / 摄)
第一八佰伴百米大弯壁的外观,开创了商业户外广告的独特风格;如今默认的商场一楼卖化妆品模式,也是第一八佰伴的首创。在此之前,国内百货公司一楼主要卖羊毛衫衬衫。
即使日方投资公司八佰伴在两年后因泡沫经济意外破产,第一八佰伴依旧在近 30 年间保持盈利,如今看来,虽不似 ifc、iapm 的灯壁辉煌,但第一八佰伴整体销售额依旧坚挺,维持在全上海前十。
2023 年的最后一天,第一八佰伴照例举办跨年活动。由于年末大促,略有些风霜痕迹的八佰伴依旧能吸引各地消费者前来 " 血拼 "。集中收银点大单频现,3 万元以上的收银点在开门一小时内就排起长队。
《繁花》截图(图源:豆瓣)
12 月 31 日 20 点到 1 月 1 日凌晨 2 点的 5 个小时内,第一八佰伴卖出了接近 7 亿元,这几乎是一个普通中型商场一年的业绩。
5,4,3,2,1,当钟声敲响,大家齐聚中庭,新的一年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