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2025年,我们还需要内卷式价格战吗?,欢迎阅读。
文 | 新能源观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2024 年的价格战成为行业内外热议的话题。表面上看,消费者似乎是最大的受益者,但背后却暗流涌动,隐藏着车企与供应商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产品质量下降的风险。
回顾即将过去的 2024 年,国内市场共有 195 款新能源车型实施了降价策略,插电混动车型平均降幅 1.5 万元,纯电车型更是高达 2 万元。这不仅反映了市场的热度,也揭示了价格战的激烈程度。
为了维持利润空间,车企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成本,这给供应链带来了巨大压力。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成本压缩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开始浮现,如车身生锈等现象,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情绪。
展望 2025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格战预计仍将持续。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车企们需要寻求新的突破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和服务更新将成为摆脱价格战桎梏的终极杀手锏,这也将与消费者的 " 合理定价 " 与 " 品质保证 " 终极诉求达到某种平衡。
翻开新能源车市年鉴,2024 全年都写着两个字——血拼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 11 月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双双突破 150 万辆。11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56.6 万辆和 151.2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45.8% 和 47.4%,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45.6%。
今年 1-11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134.5 万辆和 1126.2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4.6% 和 35.6%,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40.3%。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占比连续 4 个月超过 50%。
图 /2024 年 11 月新能源汽车部分数据 来源 / 中汽协 新能源观截图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截至 2024 年 11 月份,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 1235.2 万台,同比上升 49.5%;1 月份至 11 月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 375.6 万台,同比上升 23%。
辉煌的战绩背后,是国内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上价格战硝烟弥漫,各家车企间刀光剑影的激烈搏杀。
在中国市场上,今年截至目前共有 195 款车型实施了降价策略,其中插电混动车型的新车降价幅度尤为显著,平均达到了 1.5 万元,降价力度为 8.5%;而纯电动车型新车降价幅度更是高达 2 万元,降价比例达到了 10%。
特斯拉作为行业的领军者,年初在中国市场的大幅调价堪称一场 " 鲶鱼效应 "。1 月 1 日,特斯拉宣布 Model 3 标准续航版起售价下调至 22.99 万元,高性能版降至 32.99 万元;Model Y 长续航版降至 25.99 万元,高性能版降至 28.89 万元。
图 /Model 3-Model Y 调整后价格 来源 / 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这一举措迅速点燃了市场热情,不仅让老款车型销量大增,还立即在市场上引发了连锁反应,其他品牌纷纷跟进降价。例如,小鹏汽车随即宣布 P7i 系列车型最高降价 3.6 万元,G9 全系车型最高降幅达 3 万元;理想 L7 Pro/L8 Pro 则分别降价 2 万元。比亚迪等品牌紧随其后,推出了多款高性价比车型,并对部分现有车型进行了调价。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特斯拉降价后的第一个月,Model 3 和 Model Y 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了 40%。特斯拉的降价不仅吸引了大量原本观望的消费者,还迫使竞争对手调整战略,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变革。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场价格战带来的直接好处是购车成本的降低。许多潜在买家表示,他们因为价格调整而提前或加速了购车计划。然而,也有声音指出,频繁的价格变动可能会影响品牌的稳定性,甚至引发消费者的负面情绪。
例如某些品牌新上车车型大幅剧烈降价,引发的老车主拉横幅堵门骂街的事件,在 2024 年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中成为一种屡见不鲜的非正常存在。
一些车主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虽然价格降了不少,但非常担心未来车辆的质量会不会受影响,尤其是涉及行车安全的零部件是不是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甚至以次充好。其实,这样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而在现实购车用车过程中已经有了活生生的实锤。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车企价格战硝烟背后的双刃剑
随着价格战火线的蔓延,供应链的压力逐渐显现。为了维持利润空间,车企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成本,而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与供应商重新谈判降低零部件采购成本、优化生产流程以压缩成本。
并非所有的供应商都能在价格战中稳坐钓鱼台。例如,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比亚迪降本邮件事件。
邮件落款显示,该邮件系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乘用车首席运营官何志奇于 11 月 26 日发出。内容显示:" 为增强比亚迪乘用车竞争力,我们需要整个供应链共同努力、持续降本。因此我提出如下要求:贵司所供货产品,从 2025 年 1 月 1 日起降价 10%。"
图 / 邮件内容 来源 / 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业内人士对此评论称,比亚迪给供应商付款周期至少是半年,但是付的还是商票,还有半年周期。这对供应商的现金流压力非常大,如果再让供应商下调 2025 年供货价格,供应商的商业价值就不复存在了。
事实上,中小型供应商在这场价格战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很多中小型供应商面临着现金流紧张、订单不稳定等问题,某些企业已经出现了财务危机的情况。
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成本压缩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开始浮现。一些消费者反映,购买了几个月的新能源汽车出现了车身生锈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使用体验,也引发了对品牌信任度的质疑。
一家位于江苏的散热器制造商负责人刘先生表示:" 我们被要求不断压低价格,但原材料成本并没有相应下降。现在公司每个月都在亏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除了供应链的压力,产品质量问题也开始显现。
广东湛江的新能源车主孙先生(化名)讲述了他最近的经历。车才买了不到一年半,车身出现大面积生锈,4 个车门生锈爆漆。他找到 4S 店,对方表示,留车打磨确认是否锈穿,锈穿就更换门,没锈穿就喷漆处理。作为车主,孙先生直言这个方案无法接受。
同样因生锈烦恼的还有刘先生(化名),他的某款热门车型买到手也是一年多时间,发现整车大面积锈蚀,包括车身整体结构多个覆盖件都已锈蚀出现空洞。他找了 4S 店、找了厂家,做了鉴定,来来回回半个月,最后给出的方案就是做防锈处理。
据《中国汽车报》报道,2024 年全国范围内接到关于新能源汽车质量问题的投诉增加了 20%。其中车身生锈、电池续航缩水、充电故障等问题最为常见。
面对这些问题,行业专家呼吁关注长期健康发展,避免因短期利益牺牲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教授认为:" 价格战可以短期内刺激销售,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应该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服务提升,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展望 2025 价格战走向,多元化和差异化竞争将占主导
展望 2025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格战预计仍将持续。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车企们需要寻求新的突破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策导向方面,政府补贴可能会逐步退出,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注重非财政激励措施,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驾驶技术推广等。根据瑞银等机构的分析,2025 年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可能会有所减弱," 以旧换新 "" 报废置换 " 等刺激政策预计会面临退坡,这将直接影响到车企的成本结构,迫使它们寻找新的盈利模式。
与此同时,政府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例如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智能驾驶技术等。这些举措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使用成本,间接促进销量增长。
剑指内卷式恶性竞争,旨在优化市场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避免企业因短期利益而陷入恶性竞争,导致资源错配、产能过剩、低效重复建设等问题,重在鼓励企业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来赢得竞争优势。
技术创新是发展的王道,也将成为车企们摆脱价格战桎梏的终极杀手锏。
新型电池如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的研发进展迅速,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商业化应用。这类先进技术不仅能提升续航里程,还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为车企灵活定价提供更多的操作空间。智能化与网联化的发展也将成为重要趋势,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普及将为产品增加更多附加值。
服务更新同样不可忽视。除了硬體层面的竞争外,軟體和服务的质量变得越来越重要。优质的售后服务网络、便捷高效的充电解决方案将成为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
例如特斯拉的 FSD V12 系统展示了自动驾驶的巨大潜力;小鹏则发布了 AI 天玑作業系統,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类 L3 和 L4 级别的智能驾驶;蔚来推出的 NIO Power 充电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免费换电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还有多家车企正考虑推出 " 订阅制 " 服务模式,让消费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配置和服务。
经历了 2024 年的激烈价格战后,消费者希望能够看到更加透明、合理的定价机制,而不是频繁的价格波动。同时,也希望企业在降价让利消费者的同时保持产品质量,避免出现因成本压缩而导致的问题。毕竟,消费者的终极诉求是合理定价与品质保证。
可以预见的是,2025 年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以及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继续演进。虽然价格仍然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但单纯依靠低价已不足以维持长久优势。相反,那些能够在技术和用户体验方面不断创新的企业,更有可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脱颖而出,靠多元化和差异化竞争策略,既能为上下游沿链企业创造合理的利润,又能为消费者带来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