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健康经验:当患者拿着DeepSeek结果来看病,医生该感到高兴还是闹心?,欢迎阅读。
这个春天最火爆的一款 AI,非 DeepSeek 莫属,它让 OpenAI、谷歌等全球科技巨头刮目相看,快速影响着各行各业,在医疗界也掀起了飓风。
DeepSeek 会诊断、会看病、还会给出建议,不少医生大 V 都第一时间拿它来做测试。
面对这样一款专业性强大的 AI,作为医技科室的影像科首当其冲,影像科主任普遍都在担忧同事们的职业前景—— " 要失业了 "。还在大学象牙塔的医学生,更是压力山大,有医学生感叹:" 三年规培不如三个月 AI 训练。"
身处临床科室的高级别高年资医生,虽无被 AI 取代之忧,但可以预见到,门诊会遇见越来越多被 AI 教育过的患者。这可能会给医患关系带来新的挑战。
患者信 AI 不信医生,看病沟通成本会更高
◎ 患者拿着 AI 结果来看病。/ 图:小红书 @中山三院胸外科张健主任
" 普通人用 AI 来看病,这个是必然出现的现象,也是个好现象。" 中山三院胸外科张健主任鼓励大家多尝试使用 DeepSeek 这类 AI 軟體去咨询自己的健康问题,他认为这是传统的搜索引擎所不能比的。
但同时,张健担心目前舆论对 AI 看病水平的夸大和高估,会造成患者盲目相信 AI 结果而不相信医生的判断。因为不少医生在门诊中遇到了这样的病人,让他们为医患关系而困扰。
他指出,目前包括 DeepSeek 在内的 AI 通用大模型,能搜索到的医学资料是鱼龙混杂的,要让它们去鉴别专业的医疗信息真假,想要完全替代医生还是有难度的,但一些患者不能客观地理性地看待。
能够主动使用 AI 軟體咨询健康问题的,以年轻患者居多,很多家长也非常热衷。" 我将孩子的症状和行为描述给 DeepSeek,发现它可以直接给出诊断、挂号科室、治疗方案和用药禁忌。"95 后妈妈晴子表示,DeepSeek 在儿童常见病方面亲测好用。
◎ 一名年轻妈妈抱着孩子在候诊。/ 图:作者摄
儿科是公认难度大的专业,年幼的孩子无法准确描述病情,年龄稍大的孩子认知水平也不成熟,表达也欠佳。儿童有自己的生长发育规律,有自己的生理病理特点,即使和成人得的是同一种病,其发展规律也不相同,治疗处理和注意事项也不一样。
"DeepSeek 在儿童疾病诊治建议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能够给临床医生带来帮助。"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儿科主任医师印根权表示,AI 可以成为医生的得力 " 智能助手 "。
对于家长先用 AI 问诊再带孩子就诊,印根权也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家长毕竟不是医学专业,尽管軟體分析很全面,但是有很多专业方面的深层次知识缺乏,并不能很好理解軟體建议的真正内涵。所以,医患沟通中,需要医生花费更多时间来解释医学专业的内容。"
然而,这并不现实。" 一方面患者太多,中国医生门诊时间太短,医生根本做不到;另一方面很多医学专业知识,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 印根权说到。
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胡世云也是同样的看法," 患者用 AI 軟體咨询后可能容易先入为主,会让医患沟通更费劲,何况中医术语本就深奥难懂。"
当然,面对不同的门诊病人,不同科室的不同医生,感受可能会大不同。
被 DeepSeek 教育过的患者,沟通格外顺畅
也有持不同意见的医生表示,DeepSeek 可以促进医患的良好沟通,喜欢遇见被 DeepSeek 教育过的患者。
" 昨天门诊,就有一个用 DeepSeek 咨询后过来就诊的病人,沟通起来格外顺畅舒适,被 DeepSeek 教育过真的很靠谱。"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冯媛告诉 39 深呼吸,不少病人已经在使用 DeepSeek,在患教方面能够给到很大的帮助,节省问诊时间。
她口中的这位病人,患有睡眠呼吸暂停障碍,但症状比较隐匿,睡觉打呼噜情况不明显,夜间易醒,然后还会坐起来,病人也知道自己坐起来了。
◎ 睡得好好的,突然醒来,坐起来。/ 图:站酷海洛
" 对于夜间易醒,很多人往往就当成失眠了,但 DeepSeek 还是很聪明的,体现了它的深度思索能力,并和我们医生的思路是一致的。它认为病人的睡眠问题,可能是其他疾病比如呼吸问题、心脏问题等引起;根据病人会憋着坐起来,推测可能是呼吸不畅,建议排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冯媛对 DeepSeek 在这个病例的分析给出了满分。
面对高发的睡眠问题,尤其是睡眠呼吸暂停,大众包括很多病人了解不多也重视不足,造成医生讲解后续的检查、处理方式的时候,病人通常是,要么觉得不可思议,要么难以接受。
" 但这个病人已经提前在 DeepSeek 全部了解过,然后到医生这边求证诊断是否正确,或者检查治疗方案是否适合,所以我们沟通得很愉快。" 她说到。
医生看病快慢,问诊时长主要取决于病人的认知程度。冯媛说,以往看一名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沟通时间少则 5 分钟,多则 10 分钟以上。如今遇到用 DeepSeek 的病人,自身文化水平较高,认知能力较好,那么医患沟通时间可以减少一半。
不仅如此,在冯媛看来,DeepSeek 这类靠谱好用的 AI 軟體,还可以帮助患者避免上当受骗。
网络平台上信息参差不齐,充斥着大量夸大其词的医疗信息,甚至是伪科学,患者难辨真假,容易被误导。但现在有了很多 AI 工具,患者有什么不舒服,可以用 DeepSeek 来查,它能给到你值得信任的答案。DeepSeek 不仅能将疾病存在的 " 可能的检查与诊断流程 " 清晰易懂地列清楚,还会详细的告诉你一些注意事项、可能病因参考。因此,她非常鼓励患者去学习 AI、使用 AI。
有医生大胆放话:"DeepSeek 出来以后,江湖骗子、江湖游医和莆田系医生要完蛋了。"
DeepSeek 开中药方,堪比初级中医师?
" 用 DeepSeek 做健康咨询和问诊,准确率超 90% 副主任医师 "。
社交平台上,来自胸外科、骨科、影像科等科室的多位医生,给予 DeepSeek 高度评价,他们无一例外都是西医出身。
◎不少医生发布 DeepSeek 的实测情况。/ 图:小红书
那么,DeepSeek 在中医疾病上的表现又如何呢?
近日,有患者拿医生开的中药方投喂给 DeepSeek,发现它的分析跟医生说的一模一样,还有中医爱好者发视频点评:"DeepSeek 都能开中药汤剂了。"
不过,对于 DeepSeek 化身 " 中医 " 开处方,受访中医师普遍表示,目前 DeepSeek 对中医疾病的辅助诊治并不惊艳,不如在西医疾病表现亮眼。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师王园在亲身体验之后对 " 川观新闻 " 表示,DeepSeek 的思路和处方基本达到中医初级水平,但他认为,在短期内仍不能完全相信 AI 生成的中药处方。
作为国医大师朱春良先生学术继承人,胡世云是经验丰富的中医心血管专家,他对 39 深呼吸表示,"AI 的数据采集体系跟中医的数据采集体系不同,两者的理论基础完全不一样。DeepSeek 这种通用大模型,目前还达不到初级中医师水平,更做不到治未病。"
望、闻、问、切是中医重要的四诊,也是每位中医师的看病基本功, DeepSeek 只能做到其中一个问诊,且是被动收集信息,患者通过文字、语音、辅助检查报告影像或报告上传。
传统中医强调 " 四诊合参 ",尤其依赖医者面对面观察患者气色、把脉触诊等动态互動,而 DeepSeek 仅凭用户自主描述的信息很容易误导误判。
中医是经验医学,尤其在中药的用量,是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AI 所开的处方,实际是照着书本开方,不具备灵活性。
◎ AI 在线开中药处方,靠谱吗?/ 图:fotomore
他举例说,输入 " 月经量过多 " 这个症状,DeepSeek 能够给出治疗月经不调的详细分析,但没有辨证施治。大数据分析可谓面面俱到,把各种情况都考虑到了,开出的处方把相对应的药也都加上了,但用量是四平八稳,明显缺乏针对性。中医开方讲究 " 一人一方 " 个性化诊疗,就算同样的方子,每味中药的用量不同,疗效截然不同。
西安中医爱好者张先生也是同样的感受,他说:" 对比 AI 开的四平八稳的处方,老中医的处方简单、针对性强,直中要害,绝非 AI 所能比拟的。"
胡世云称,以目前的实测情况,西医学 90% 可以通过 AI 还原真实性,但中医学只有 50% 能被还原。借助 DeepSeek 的整合分析能力,来指导中医生的辨证方向,然后再结合自己的临床用药经验,开出的处方应该会更好。他也相信未来会有针对中医疾病更加专业的 AI 模型,把医生整体的诊治能力进一步提升。
" 患者如果想通过吃中药治病,建议还是到正规医院,找有正规资质的中医生开方。" 他提醒,千万不要根据 AI 给的电子中药方自行抓药吃。AI 开方不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出现问题维权困难。
当前,哪个行业被 AI 取代不好说,但一定会先淘汰不会使用 AI 的人。
根据国家卫健委印发的通知,AI 涵盖了医疗服务管理、基层公卫服务、健康产业发展和医学教学科研四大类 84 种具体场景,其中包括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断、智能预问诊、中医临床智能辅助诊疗、中药智能审方等应用场景。
面对这场变革,医生无需恐惧算力的冰冷,应当积极利用 AI 拓宽自己专业能力的边界,让 AI 承担起繁复的日常工作,从而更专注于医学的核心使命:以人文之心,解生命之谜。
患者真正需要的,从来都不是只会处理数据和进行逻辑分析的冷冰冰的 " 钢铁直男 "AI 医生。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姓名除专家外均为化名)
作者|叶芳
排版|深深
封面 & 首图|锐景视觉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