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汽车销量到底谁说了算?怎么统计?,欢迎阅读。
出品 | 三言 Pro
造车新势力的圈子里,从不缺热闹事儿。
7 月 11 日,理想汽车公布了 2023 年第 28 周销量榜。该榜单显示,理想汽车以 0.79 万辆的周销量排名第一,而小鹏汽车则排名第八,销量为 0.12 万辆。
这样的数据公布后,小鹏汽车可不乐意了。
小鹏产品营销总经理黄泓霖在朋友圈发文质疑理想汽车周销量造假,小鹏自动驾驶产品高级总监刘毅林将相关截图发到微博,并配文 " 朗朗乾坤,无奇不有 "。
对此,有网友称:" 光说是假的。那真的呢?报个数不就完了。"
刘毅林则回复称:" 我们不需要每天、每周公布销量来炒作,请关注每月的官方公布数据,该数据最具权威性。"
据财经网报道,理想汽车相关负责人回应此事表示:" 数据的获取合法合规。我们向社会公众公布的数据来源于汽车行业通用的数据渠道。基于我们与数据提供方的合同约定,不便对外透露,但我司关于数据来源,此前已向有关部门进行过说明。"
另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有接近小鹏汽车方面的人士表示,其不知道小鹏汽车真实的周交付数据,但上述这份周销量数据榜单也不应该是造假,周交付波动性太大,没有太大的价值。
那么关于汽车销量的数据,到底应该听谁的?
权威机构数据也有差异
我们先来看几组数据。
乘联会发布的 2023 年 4 月零售销量排名快报显示,4 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 163.1 万辆,同比增长 55.6%,环比增长 2.5%;1-4 月份累计销量 589.6 万辆,同比下降 1.3%。
乘联会发布的 2023 年 4 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快讯显示,预估 4 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 60 万辆,环比基本持平,同比增 114%。预计 1-4 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 210 万,同比增长 43%。
而中汽协发布的 2023 年 4 月汽车工业产销情况简析显示,2023 年 4 月,乘用车销量为 181.1 万辆,环比下降 10.2%,同比增长 87.7%。2023 年 1-4 月,乘用车销量为 694.9 万辆,同比增长 6.8%。
2023 年 4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63.6 万辆,环比下降 2.5%,同比增长 1.1 倍。2023 年 1-4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222.2 万辆,同比增长 42.8%。
乘联会发布的 2023 年 5 月零售销量排名快报显示,5 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 174.2 万辆,同比增长 28.6%,环比增长 7.3%;1-5 月份累计销量 763.2 万辆,同比增长 4.2%。
乘联会发布的 2023 年 4 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快讯显示,预估 5 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 67 万辆,环比增长 11%,同比增长 59%。预计 1-5 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 278 万辆,同比增长 46%。
中汽协发布的 2023 年 5 月汽车工业产销情况简析显示,2023 年 5 月,乘用车销量为 205.1 万辆,环比增长 13.3%,同比增长 26.4%。2023 年 1-5 月,乘用车销量为 900.1 万辆,同比增长 10.7%。
2023 年 5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71.7 万辆,环比增长 12.6%,同比增长 60.2%。2023 年 1-5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294 万辆,同比增长 46.8%。
乘联会发布的 2023 年 6 月零售销量排名快报显示,6 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 189.4 万辆,同比下降 2.6%,环比增长 8.7%;1-6 月份累计销量 952.4 万辆,同比增长 2.7%。
乘联会发布的 2023 年 6 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快讯显示,预估 6 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 74 万辆,环比增长 10%,同比增长 30%。预计 1-6 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 353 万辆,同比增长 44%。
中汽协发布的 2023 年 6 月汽车工业产销情况简析显示,6 月乘用车销量为 226.8 万辆,环比增长 10.6%,同比增长 2.1%。2023 年 1-6 月,乘用车销量为 1126.8 万辆,同比增 8.8%。
2023 年 6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80.6 万辆,同比增长 35.2%。2023 年 1-6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374.7 万辆,同比增长 44.1%。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二者对同一时期统计到的销量数据是有些差异的。
我们再来看一下二者发布的销量排行榜。
乘联会发布的 2023 年 1-4 月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显示,比亚迪居榜首,销量为 70.26 万辆;特斯拉中国排第二,销量 17.74 万辆;广汽埃安排第三,销量 12.13 万辆。
中汽协统计的 1-4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显示,比亚迪和和特斯拉同样分别占据了第一和第二,但销量上与乘联会的数据有差别。第三名则是直接换了厂商,变成了上汽。
同样,二者统计到的 1-5 月和 1-6 月的排行也有不同。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虽然乘联会和中汽协都是发布汽车相关数据比较权威的机构,但二者在发布的数据上也有一些差异。
数据 " 打架 " 该信谁?
乘联会和中汽协的数据 " 打架 " 了,那车企自己公布的数据又是怎样的?
据比亚迪官方公布产销快报显示,2023 年 1-4 月份,比亚迪汽车累计销量为 762371 辆,同比增长 94.30%;1-5 月,比亚迪的累计销量为 1002591 辆,同比增长 97.63%;1-6 月,比亚迪累计销量为 1255637 辆,同比增长 95.78%。
长安汽车官方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其自主品牌新能源 1-4 月累计销量 107035 辆,同比增加 102.08%;1-5 月累计销量 136323 辆,同比增加 104.41%;1-6 月累计销量 176057 辆,同比增加 107.23%。
结合前文中乘联会和中汽协的数据来看,比亚迪官方公布的销量和乘联会有较大差别,但和中汽协的数据基本相符,不过同比增长率有些出入。
长安汽车官方公布的销量同样和乘联会有较大差别,和中汽协的数据较为接近,同比增长率有差异。
再来看一下理想汽车官微发布的 2023 年 5 月新势力品牌的销量排行。
理想汽车发布的数据中,其自身 5 月的销量为 2.83 万辆,这个数据和中汽协的数据 2.8 万辆相符。
而零跑汽车的销量为 1.32 万辆,哪吒汽车 0.83 万辆。
再来看一下乘联会发布 2023 年 5 月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
理想汽车的销量为 28277 辆,这个数据与理想汽车自己发布的数据也相符。但零跑汽车的销量为 12058 辆,哪吒汽车销量为 10987 辆,跟理想汽车发布的数据有较大差异。
乘联会、中汽协两家权威机构,以及车企官方,三者统计到的销量各有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数据 " 打架 " 的现象?又该相信谁?
统计口径不同?
应多方综合来看
事实上,乘联会和中汽协数据 " 打架 " 的情况一直都有。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解释称,中汽协统计的数据是批发数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是整个车市的零售数据。
统计口径不同,采集到的数据自然不同,这可以理解。
其实仔细对比乘联会和中汽协的数据也可以发现,双方的表述在细节上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比如:狭义乘用车、乘用车、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汽车、销量、批发销量、零售销量。
不过,前文中提到的乘联会发布的数据中,也有一些批发销量的数据。
据悉,中汽协和乘联会都是根据车企产销数据和反馈进行计算。
不同的是,乘联会只统计乘用车,而中汽协不仅统计乘用车,也会统计商用车等数据。
无论乘联会还是中汽协,其数据来源都是车企,但可能会因为统计标准不同而出现一定差异。
至于车企的数据,其自身的销量自然有一套统计系统,至于是通过何种渠道获取到友商数据的,还无从得知。
最能反映车辆真实销售情况的数据,其实应该是上牌量。不过上牌量由交管部门控制,并且不对外公布。
但是按照规定,新车不上交强险不能上牌照。所以,交强险数据也能反映车辆的实际销售情况。
总的来说,无论是批发销量还是零售销量,或者是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的销量数据,都不足以代表整个汽车市场。
要把乘联会、中汽协,以及交强险的终端销量数据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够客观、全面的看到汽车市场的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