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九家半导体企业发布2023财报,有人欢喜有人愁,欢迎阅读。
国内半导体企业的 2023 年,冷暖自知。
最近,国内半导体厂商不断披露 2023 年的业绩预告。与国际半导体市场一样,国内企业的业绩表现也是喜忧参半。
具体来看,龙芯中科、云从科技、敏芯股份、四维图新、晶丰明源都出现了亏损。思特威、海康威视、汇顶科技、赛微电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甚至扭亏为盈。
有人愁
龙芯中科预计 2023 年净利润亏损 3.1 亿元
1 月 29 日晚间,龙芯中科披露 2023 年年度业绩预告。其预计 2023 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5.08 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将减少 2.31 亿元左右,同比减少 31.23% 左右。
龙芯中科在公告中表示,营业收入下滑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及半导体行业周期变化等因素影响,叠加公司传统优势工控领網域因客户内部管理事宜暂时停滞、信息化电子政务市场处于调整期没有放量,以及外部竞争不断加剧的严峻形势。
不过,龙芯中科也在公告中表示,基于对行业和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面对种种不利的外部因素,公司结合总体财务情况和战略布局,坚持生态建设的目标不动摇,不等不靠、积极作为,多措并举,已显现一定积极效果。
利润方面,龙芯中科预计 2023 年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由盈转亏,为 -3.1 亿元左右,2022 年则为盈利 0.52 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方面,龙芯中科预计 2023 年为 -4.2 亿元左右,2022 年为 -1.57 亿元。
云从科技 2023 年亏损预计同比收窄 20.36% 到 33.02%
1 月 29 日,云从科技发布 2023 年度业绩预告称,预计 2023 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69,200 到 -58,20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亏 17,691.43 万元到 28,691.43 万元,亏损同比收窄 20.36% 到 33.02%。
同时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74,200 万元到 -62,50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亏 20,426.45 万元到 32,126.45 万元,亏损同比收窄 21.59% 到 33.95%。
上年同期云从科技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6,891.43 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4,626.45 万元。
敏芯股份 2023 年预亏 9000 万元到 1.2 亿元
敏芯股份 1 月 29 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 2023 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人民币 -9000 万元至 -1.2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 3506.61 万元到 6506.61 万元,同比减少 63.83% 到 118.44%。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的主要原因。原有产品的终端市场逐步回暖,市场需求较去年同期增加,从而使客户订单量增加;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的持续投入,逐步取得客户认可,开始获取新的客户订单;IPO 募投项目投资已完成,开始释放产能,使得产量增长较大。净利润变动的主要原因。行业整体产能充足,行业竞争加剧,价格竞争更为激烈,部分产品的单价出现下滑,导致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下降。IPO 募投项目投资已全部完成,整体资产摊销及运营成本增加,收益会在以后报告期逐步增加。
四维图新 2023 年亏损预计同比扩大 263.01% – 190.4%
1 月 30 日,四维图新发布全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 2023 年 1-12 月预计增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2.21 亿 --9.77 亿,净利润同比下降 263.01% 至 190.40%,预计营业收入为 30.60 亿至 34.20 亿元,预计基本每股收益为 -0.5347 至 -0.4278 元。
报告期内,汽车供应链相关企业产品单价持续下降。为应对市场变化,公司坚定聚焦汽车智能化业务,发展核心产品,积极开拓市场,变革运营管理,公司逐渐从产品提供商转型成为解决方案提供商。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明确了以 " 智驾 " 为龙头的业务主线。公司智能驾驶软硬一体产品搭载数量持续提升,智驾业务收入同比增长;MCU 芯片持续放量,销量同比增加。智云业务、智舱业务因市场竞争、调整聚焦等因素影响,收入同比下降。
一方面,市场竞争导致公司产品毛利不断受到挤压而下滑;另一方面,公司为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持续推进管理及组织优化,加强客户属地化服务,致使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同比增加;此外,公司部分参股公司亏损,均对公司短期业绩产生一定负向影响。
晶丰明源 2023 年亏损 8500 万元到 1.05 亿元
1 月 30 日,晶丰明源发布 2023 年度业绩预告称,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核算,预计 2023 年年度实现销售收入 128,000.00 万元至 132,000.0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长 20,060.02 万元至 24,060.02 万元,同比增长 18.58% 至 22.29%。
预计 2023 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8,500.00 万元至 -10,500.0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亏 10,086.68 万元至 12,086.68 万元,同比变化 49.00% 至 58.71%;预计 2023 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13,100.00 万元至 -15,100.0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亏 15,597.67 万元至 17,597.67 万元,同比变化 50.81% 至 57.33%。
有人欢喜
思特威:预计 2023 年净利润为 1100 万元至 1600 万元,同比扭亏
1 月 29 日晚间,思特威发布 2023 年年度业绩预盈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 2023 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1100 万元到 1600 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思特威表示,新业务收入增长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在消费电子领網域与现有客户在中低阶产品领網域的合作不断深入,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同时高阶 5000 万像素产品量产出货顺利,该类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端旗舰手机的主摄、广角、长焦等摄像头,且单价较高,为公司的消费电子领網域营收开辟出第二条增长曲线。在应用于机器视觉的智慧安防领網域,公司发布多颗专业级 CIS 产品,产品矩阵的不断扩展支撑公司机器视觉业务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
海康威视:2023 年度净利润约 141.17 亿元,同比增加 9.96%
1 月 29 日晚间,海康威视发布的 2023 年度业绩快报,公司 2023 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893.55 亿元,同比增长 7.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41.17 亿元,同比增长 9.96%。
分单季度看,海康的净利润从 Q2-Q4 的同比增速不断扩大,分别同比增长 1.49%、14%、31.76%,归母净利润增速相比营收增速反弹幅度更大。2023 年 Q4 是全年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19.77%,利润同比增长 31.8%,但若抛开 2022 年 Q4 低基数,与 2021 年 Q4 相比,营收增长 8.8%,利润同比减少 9.7%。
汇顶科技预计 2023 年净利润 1.32 亿元 -1.82 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 月 29 日,汇顶科技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 2023 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44.05 亿元左右,同比增长 30.2% 左右。
同时,汇顶科技预计 2023 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1.32 亿元到 1.82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1.01 亿元到 1.51 亿元。
关于业绩增长的原因,汇顶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受终端客户需求增加及库存结构调整影响,外加 OLED 软屏的加速渗透,公司指纹、触控产品依托产品优势实现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提升,同比上年同期出货量实现大幅增长,库存大幅降低,收入实现同比增长 30.2% 左右。
另外,报告期内,结合市场需求及自身实际情况,公司调整和优化了相关研发项目,合理分配研发资源并积极提升研发效率,成效明显;同时,公司加强管控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2023 年公司销管研费用合计金额同比减少约 5.38 亿元,同比下降 26.5% 左右。
赛微电子预计 2023 年扭亏为盈
1 月 30 日,赛微电子发布 2023 年年度业绩预告称,预计 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 124,158.88 万元~128,087.96 万元,同比增长 58%~63%;净利润 8,803.33 万元~10,637.36 万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 0 万元~1,139.55 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赛微电子表示,公司聚焦发展主营业务 MEMS,在工艺开发与晶圆制造方面均具备突出、领先的全球竞争优势,拥有业内顶级专家与工程师团队,并在境内外同时布局扩张新的 8 英寸 /12 英寸产能,较好地把握了下游通讯、生物医疗、工业汽车、消费电子等应用领網域的市场机遇,订单饱满,生产与销售旺盛。
在原有境外扩产计划受挫之后,公司瑞典 MEMS 产线(FAB1&2)重新调整扩产方案,在 2023 年上半年完成收购产线所在的半导体产业园区,为业务扩展提供了可预期的空间条件,进一步巩固扩大了与客户的业务合作关系,瑞典产线的营业收入重回增长轨道,盈利能力亦得到显著恢复。
* 声明: 本文系原作者创作。 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