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社会经验:我是大学生,我对大学感到失望,欢迎阅读。
每隔一段时间,大学生就成为社会忧心忡忡关注的对象。近来,从"开学不久儿童精神科爆满",到"大学成了鸡娃副作用的疗愈所",媒体为"长不大的大学生"建立了一套看似完整的叙事——因为一路被当作考试专业户"鸡"上来,没有生活,父母不放手,因此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缺乏、在重大决策上依赖父母、像高中生似的应试学习状态,大学生的晚熟,仿佛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这些舆论对于大学生们来说,有些人一笑置之,有些人愤愤不平,大部分人或许浑然不觉。
然而1月14日,一篇名为《集体写作 | 我们对大学失望的瞬间》的推文对上述舆论做出了回应。自称"被大学吞噬的孩子们"写到,"这些让上位者们非常吃惊的大学生的堕落,无非是萦绕在我们日常生活每一分秒的、对整个学校教育的失望"。
这期播客中,我们邀请了三位同学来聊聊 TA 们在大学的经历和对大学的看法,希望在"鸡娃创伤后遗症患者"的笼统印象之外,更为具体地看到今天的大学生,TA 们的面貌,TA 们的渴望与疼痛。大学是打开人生可能性的前站,还是削足适履融入社会前的预演场?对大学充满失望的同学们,应该如何应对大学?
本期问题青年
皮卡丘 | 《集体写作 | 我们对大学失望的瞬间》的发起人之一,目前在上海某 985 高校中文系读博。参与这篇写作的同学大都来自一个读书会—— 一些文史哲的同学每1-2周在这个读书会自发地组织活动。
燕麦奶 | 上海某 985 高校经济系大三学生,从上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为了就业的成功,目前大三的她已经有过几次实习经历。
刺猬 | 青年志实习生,北京某 211 高校就读金融系大四,即将去港中文读人类学硕士。有幸在大学期间跟随好奇心探索,转换了专业方向。
三位同学分别代表了三种大学里主要的路径,就业、留学、读研(博)。需要声明的是,几位都是一线城市的985、211 大学的学生,因此TA 们并不代表广泛的大学生群体。另外,因为大学并不是言论自由的空间,在此模糊了校名,同学们也没有提及任何教师的姓名。
️*扫描文末图片二维码
或点击阅读原文收听这次访谈的播客
大学课堂 = 无人在意的滑稽表演?
大学里"水课"是大多数。老师往往没有动力讲好一门课,而学生们已经决定在B 站上跟着网红老师"速成"。课堂上没有一个人的心是在场的。"大学课堂成为一场无人在意、没有观众的荒诞表演"。
Lisa
我们先来谈一谈学业这个维度吧。你们的大学提供了怎样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可以谈谈你们遇到的课堂和老师。
皮卡丘
我上大学前的期待,就是上了大学之后和之前经历的教育方式就不一样了,首先不能是应试模式。我们学校比较好的地方是选课,可以看着课程的名字去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
原先以为大学老师都是学者,会比初高中老师讲得好。其实并非如此。我从课程上获得的东西是比较有限的,因为讲得好的老师凤毛麟角。
"水课"有好多种类型,能够中规中矩上课,就已经超过 60% 的老师了。这种老师虽然讲课水平不太好,但是你可以看出这个老师非常用心,即使他可能真的是在读课件,但这个课件是自己用心准备的,我们最多说这个课很沉闷,不会说它水。
"水课"是什么样子?首先是有一个万年不变的课件,上面的错字从来没有改过,也会有一些我们这种非专业同学也看得出的常识性错误。还有可能 PPT 都不是老师自己的,用的其他老师的课件,或者是自己从各种教材上面拼贴的。上这个课的体验就是听老师读教材。那么我为什么要听老师来读教材呢?
前面谈到的,至少还是在讲和课程有关的内容。其他一些课,老师就是全程在讲自己的人生经验。比如这门课叫某某作品精读,我期待的至少要讲一下这个作品。但是老师一直讲自己的人生故事,一旦涉及具体文本,就开始朗读原文。读到某一段,大家觉得这一段需要老师解释一下,TA 就会一句话带过去。但是那种非常清楚的内容,TA 反而会花非常大的篇幅。一门课程就这样水下去。
最后还有一种老师,已经懒得讲课,就打着一种"把课堂还给同学"的幌子,让大家从头 pre 到尾(注:pre是presentation的简称,通常指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独自或组队完成时常10-30分钟的课堂汇报)。TA 可能自己只讲个十几分钟或者 20 分钟,然后其他时间都交给同学。
但是对于本科同学来说,其实还是很需要老师教给大家一些专业知识、研究方法、还有就是该看哪些书。对于一个刚入学的同学来说,遇到了大部分课程都是这样子(的水课),会有非常大的落差感。
Lisa
你入学的时候是 2016 年,所以你讲的应该是你本科期间的情况,那么据你所知,你们院系目前的情况跟那个时候相比有差别吗?
皮卡丘
整体氛围来讲没有太大变化。当然这几年有一些青年教师还是对上课非常认真的。但是其他老师还是老样子。
Lisa
"水课"占到多大的比例呢?
皮卡丘
我觉得可能占八成。之前我们在宿舍算过,自己上过哪些课觉得值得去上的。最后算下来不到 20 门课,而我们院系开课加起来有 100 多门课。我们要修够学分,可能每个人会上 70 门课左右。
《重启人生》剧照
燕麦奶
我个人觉得其实整体还是(和皮卡丘描述的)比较类似的。可能因为我的专业不太一样,我自己的专业和文史哲相比,会有一些功能性的课程,比方说高数、统计之类的,这些课很难讲得非常烂,因为它毕竟有标准的体系在那边。
但是只能说老师去讲这些课的水平大部分都是比较平庸的。比方说高等数学,我大部分都是在哔哩哔哩上跟宋浩老师学的。他真的是讲得非常好,让人听了就很不容易走神,而且可以很容易地学下去。虽然学校老师讲的也没有差到不堪入耳的程度,但是就成了一个没有必要的浪费时间的过程。
其实这是一个让我很困惑的事情,或者说,大学的课程体系本身就是一件让人很困惑的事情。因为一个老师的课上的不好,并不代表TA 没有这个能力,可能如果TA 但凡用心一点,去研究上课内容,也可以不比宋浩差,但是很多老师并没有动力去讲好一门课程。
我感觉大学是一种很奇怪的规则,在支持一种滑稽的演出。课堂上,一种无形的力量把老师和学生都汇聚在一起,但是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没有一个人的心是在场的。就是这样一个自己表演又无人在意的状态。这是一种没有观众的,不知道在给谁看的奇怪是表演。
Lisa
那你在课上干什么呢?
燕麦奶
我自己在上大学三年中有一个变化。上大一的时候,我还会为跟不上老师进度,(当然这并不是因为TA 讲的太快或太深,单纯是因为TA 讲的可能毫无逻辑),就很痛苦,我就想为什么我听不懂老师讲课,是不是我能力不行。现在我已经释然了,我发现超过 5 分钟我没听懂TA 讲课,就开始干自己的事情。我觉得没必要再去折磨自己, PUA 自己去接受这一切。
但其实还是有一些课讲的是比较好的,这种课可能每个学期能碰上一两门就已经不错了。
Lisa
我在媒体上看到有些大学老师评价说,今天的大学生不会学习,还是像高中生一样用一种很应试的方式来到课堂。然而另一方面,我也看到很多年轻人有课堂之外的学习方式和资源。你们是怎么学习的?可以分享一下你们经历的好的学习体验吗?
燕麦奶
我平时有东西学不会,第一反应是上 b 站,因为肯定会有 up 主去做视频把这个东西讲得很好,还会有一些比较网红的老师。在 b 站,你基本可以把大部分基础课程都学得很好。
我还会去买一些之前人整理的笔记,因为之前同学们去学这个课的时候,也是一个初学者去接触从来没有了解过的东西,那个思路可能就会更好理解一些。
此外我会在外网去看到一些英文整理的开源文档。
刺猬
b 站对我来说更多是用来突击专业课的,比如一小时速成计量经济学之类的。其实你要问我真的学到东西了吗?好像专业课的东西非常少。
对于我感兴趣的学科,学习方式就比较多样了,因为互联网上开源性的学习资源是很丰富的,比如播客,还有一些喜欢的学者做的自媒体内容。
《正常人》剧照
大学就是社会权力关系的预演场
大学的评价标准是单一、量化的,而竞争手段是复杂的 —— 用功未必有用,机会未必靠实力获得,拼爹、混圈子、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些有时更为奏效。大学教会学生成为八面玲珑的人。几年下来,放下对"应然"的幻想,在温水煮青蛙中,从前引起疼痛的事不再能引起内心波澜,就这样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情绪稳定的大人。
Lisa
大学生的绩点压力是社会关注的话题,可以谈谈绩点对你们的影响吗?
燕麦奶
绩点带给我的压力当然是大的。我需要找到比较好的工作,所以我在大学里一直都是保持一个努力获得好成绩的状态。为了获得好成绩,其实也就意味着面临竞争,这其实一部分是凭借你的努力程度或者花费的时间,一部分是头腦的灵活程度。但其实我觉得主要是去评价你获取各方资源、"八面玲珑"的水平。结果是单向度的,但通道未必是通过学习知识本身,而是一些听起来可能见不得人的、不符合人们对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地方的想象的。
Lisa
我知道绩点对于保研很重要,对于找工作也那么重要吗?
燕麦奶
是的,(工作部門)一般会偏好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比方说我的面试官就会直接提到我的排名。
皮卡丘
绩点对我最大影响就是让我没有成功保研,因为我最早的时候也没有想要做学术,但是当我做出这个选择时,绩点已经无法挽回。
刺猬
我的专业课成绩不是特别高,基本说得过去。但是加上那些花里胡哨的计算规则,我的绩点其实是足够支撑我去申请香港学校的。
但是我听说过一些离谱操作。比如说有一个保研边缘人,为了拿到保研名额就去举报前面那个同学是性少数,非常好笑。还有班上一个同学,TA 为了拿到夏令营的名额,就去央求我室友不要报名,而是把资格让给TA 。我很抵触这种做法,但也可以理解,TA 们也是这样一套僵化的制度下面的一个个不得不挣扎的微小个体。
Lisa
说到这我想跟你们探讨一个话题,就是怎么样去立足于这个社会?大学是进入社会之前的一个管道。一个人在 18 岁高中毕业的时候,除了考试还什么都不会,但是大学毕业之后就要完成很大的跨越,独立地去立足于这个社会。
所以大学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管道?究竟教给一个人什么样的技能和心态?
前采的时候,燕麦奶有一句话给我很深的触动,你说大学是社会权力关系的预演平台。请你分享一下你所经历的预演是什么样子的?
燕麦奶
大学会存有一种"传达知识的圣地"的形象,比方说在初高中做的阅读理解里面,(有一种价值观是),虽然你很穷,但是你的思想有光辉和高度,那就是很值得尊敬的事。
这个想法在大学里被直接打破了。比方说一些传统的被认为在思想上具有非常高度的学科,因为很穷,没有经费,所以TA 们在大学里过得相对较惨。这个我觉得就是血淋淋的现实:不管你做的学问多么有意义,只要拿不到经费,或者你的专业里没有"学阀"或者大牛带来资源,那基本上就会过得很惨。
再比方说刚刚提到的绩点制度,要获得一个高绩点,和你在当小镇做题家的时候培养的本事关系并不大,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和学长学姐去吃饭,去打好关系,从TA 们那里拿到不公开的往年试题或者资料。绩点制度也就是衡量你如何去做到,像你未来即将走入这个社会,大部分人被要求做到的八面玲珑,运营人际关系去获得资源的技巧。
当然也不是说读书一点用都没有。我猜测在大学里面,你的努力可能比在进入社会之后还要权重大一点。
因为我是商科出身,我们专业的人一进大学就开始找实习,这时就可以看出社会上权利在大学内部的反应。如果你要进入一个理想的职业,你可能需要一个比较长远的规划,这个规划大部分小镇做题家是没有办法获得的。你就需要一些比较刁钻的渠道,像是你可以接触到一些业界的前辈,或者家里人有在这方面的关系,会给你进行一些指导。
如果你想要获得一个实习机会,你家里面关系好的话,就会很容易去好的公司,和你的个人能力关系不大。这就拉开了普通做题家和资源好的同学的差距。
再比方说学校内部也有资源自行生产和流动的小组织。就像刚才提到的,一个圈子里的人会把学习资料在这个圈子里流动,就业资源也会在圈子里流动。你离职了之后,可以把职位内推给下一个人,就把这个内推的名额流动给跟自己关系近的人。那这个职位相当于就不会流通到市场上。这就是我个人生活中的一些体验。
Lisa
大学几年下来,你自己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可以谈谈吗?
燕麦奶
我可能在逐渐的妥协,让自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去慢慢适应这个过程。因为如果我想要去达到某一个目的的话,我就不得不去忍受以及适应一些东西。比方说我会逐渐适应非常不公平的事情,现在就觉得这世界就是这样的,已经习惯了。
再比方说我就会在情绪上训练自己,去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因为职场需要的就是可以稳定输出保质保量的工作成果的打工人,所以情绪不稳定被视为糟糕的品质,应该被改掉或者剔除的东西,但其实它不应该是这样被认定的。
《正常人》剧照
皮卡丘
在学术方面遇到的问题,其实和大家实习会遇到问题在性质上差不多。
首先考核指标就是能发多少文章,有多少篇是核心刊物。你要去写的文章,未必是真正感兴趣的,而是热点,或者是某某刊物的老师喜欢。
相反,如果是你真正感兴趣的问题,在它上面耗费的时间很多,但最后没办法作为你的成果。
审稿老师可能看你的名字没有听说过,或者看到你是学生,就直接不会去审核你的稿件。没有关系就没有人会去看你的稿子。
现在都是一篇文章拆成好几篇来写。比如说这个问题明明在一篇文章里面就能够讲清楚,但是如果能拆成三篇文章来发,那我在成果上就有了 3篇。最后大家都要讲非常量化的东西。
参加学术会议也好,发文章也好,很多时候看的就是关系,没有关系可能终生都是被埋没的状态。
刺猬
其实我在读那篇集体写作的时候被冲击到的一点,就是一个哲学系的学生说在课堂上要讲什么,就被老师说搞哲学不需要你有自己的看法。我当时就觉得很割裂,一个宣扬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课程,老师会在更多场合下跟你说,不能有自己的看法,要去迎合学术体系需要的那些东西。豆瓣有一个栏目叫"我们在豆瓣搞学术"下面有很多话题,比如"我们仍未知道那些年所做的学术研究的意义","是什么让你决定离开这条路?"
大学"高中化"的背面,
是部分高中的"大学化"
上大学之后不久,大家发现彼此上过的高中,天壤之别。大学里学到的第一课,就是我们的"出身"如此不平等。哪怕进入了同一所大学,却绝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Lisa
你们多次提到"出身",经过大学这几年,你们对于自己的"出身"是如何认知的?大学的经历让你们对自己的身份有了哪些看法上的改变?
皮卡丘
我入学的时候,有一篇文章非常火,大概题目是说我考上了某大学,但是我还是一无所有。很多人觉得进入大学意味着大家在同一条起跑线,但实际上这一条起跑线对大家来说并不是平等的。
到了大学以后会发现大家之前所接受的教育完全是不同的。之前《三联》那篇文章讲的是,现在大学在"高中化",其实TA 们所指的那种高中,就是像我们这种一般意义的高中。但是,很多地方的高中本身是"大学化"的。我自己感受到最大的落差,就是高中的上课方式。
像我们的高中,课程表上的许多课永远只出现在你的课程表上,比如音乐课、美术课,实际上会变成数学课、英语课。其他课的上法也很不一样,我们的思政课就是把教材从头到尾给背下来,但在比较好的高中,老师就会给大家讲解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内容。同样地,我们高中的语文课,基本都不给你讲作品,就是讲生字,刷题,做阅读理解;而在比较好的高中,语文课可能就是一个文学史的讲法。
此外,我觉得大学第一件事就是让我们认识到出身的不平等。农村出来的同学,TA 们可能连普通话都不会讲,这种差距都是非常现实的。
刺猬
我们宿舍有 6 个人,有三个室友都是北京本地的学生,而且是海淀和朝阳非常好的中学。跟TA 们聊的过程中就可以感受到,TA 们的高中生活确实比你的要精彩、要丰富很多,甚至比很多大学都要自由开放的。
但是我在和周围人相处时,很少在意TA 们的标签,比如TA 们属于哪个阶级,TA 们出身于哪个群体,我更相信我直接和TA 们接触的感受。我不觉得那些很有想法、很酷的孩子,就一定是接受过特别精英的教育,或者是拥有什么样的资源。同时,这件事情也会给我带来一些希望,我会更加相信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带来有创造性的改变。不过也可能是我还没有遭受过太多毒打,所以才会这样想。
《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入了泳池》剧照
当我们遇到一位好老师
真正认真对待课堂的老师,带学生进入专业大门的老师,知识之外,以生命姿态感染学生的老师... ... 好的老师凤毛麟角(而且往往是青年教师)。这样的老师哪怕仅遇到一位,也会感到莫大的幸运。
Lisa
可以分享一下那些给了你们正面影响的课程和老师吗?
刺猬
我从大二开始,意识到我没有办法喜欢上金融这个学科,再加上疫情的大环境,让我对很多东西,包括社会运转的方式,产生了很多困惑,就想要去多了解人文社科的知识。刚好我们学校的通识教育,至少开课量上很丰富。我们的培养方案也给了我蛮大的空间,可以去自由地探索。我大学四年纯凭兴趣选修了十多门课,有传播学、社会学、哲学、人类学之类。
先说我的专业课。因为我对专业没有认同感,很早就想跑路,所以上课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干别的事情。如果这个老师讲得很水,我反而会松一口气,可以更加心安理得地去干我自己的事情。
在我选修的那些人文社科的课程方面,我觉得还算蛮幸运的,因为这些课程都是青年教师开的。就像刚刚皮卡丘说的,学校里边最水的可能就是快要退休的老教授,还有外教。但是青年教师似乎还抱有对教学的热情、教书育人的理想,你可以感受到 TA 们身上确实是有那种很有生命力、很真诚的部分,TA 们在课堂上讲的一些东西,不一定是知识上的,可能是TA 们的一些最直接的生命体验,(TA 们的课堂)会让你觉得这就是大学,你会被TA 们所感染到。
比如说这个学期有一门「性别与社会」。结课的那天刚好北京在下大雪。老师就望着窗外跟我们说,其实性别议题就跟大雪一样,好像没有什么声音,但是在慢慢地覆盖很多事情。就是这些老师身上流露出的人文气息,就会让你很愿意去与TA 继续交流。这门课其实下个学期应该也是不开了,但是这个老师结课之前还鼓励我们说,希望大家以后遇到相关话题什么都可以在群里分享,一起来讨论,一起守护这样一个小小的乌托邦。我很受触动。
皮卡丘
比较好的老师,最低要求应该是把专业知识教给大家。如果再高一层,要把这个专业的过去的一些研究成果告诉大家。然后最高的一层,我觉得就是跟大家分享比较前沿的问题,告诉大家哪一些问题还值得去深挖。
只要自己对这个专业比较感兴趣的话,大家非常渴望遇上一个这样的老师,TA 最起码会带给大家一种想去交流的欲望。那种大水课老师,大家肯定上完课就想溜,甚至上课就想溜,根本不想和老师多说一句话。
我上大学之后,发现我的高中语文课是特别应试的,从来不讲一篇文章到底怎样去理解。我和身边同学比起来没有读过太多的书,我甚至怀疑自己不适合这个专业,一度想我要不直接去上班儿得了。但是后来上了古代文学史那门课,感觉自己进步非常快。因为你一旦进入这个专业的门之后,就可以自己去补课了,慢慢自己的信心就积累起来。我觉得那个老师教会了大家正确打开专业的方式,而且,对于学术的热情也感染了我。
《死亡诗社》剧照
顺应社会之外,
大学生还有可能性吗?
这一代人已经没有什么上升空间了,如果认清这个现实,不再追求渺茫的目标,反而会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或许我们需要的并不是指导我们的老师,而是一起前行的朋友。"
Lisa
我挺期待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今天的可能性究竟还有多少?我们还要去相信,大学可以帮你打开人生的可能性吗?我们还要去相信自己可以有不一样的选择吗?你们在学校里,不论是从年轻教师,还是从同龄人当中,是否曾获得什么启发?
刺猬
我是一个从高考大省的小城市考出来的学生,可能也就是做题家。父母也不是高知,也没有很强大的所谓社会资源。但确实比较幸运,有遇到一些朋友和老师,很真诚地倾听你、帮助你,同时 TA 们也是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一群人,我在 TA 们的启发下,也变得更加勇敢。
比如说大二的时候,我和本专业的一个导师聊了聊之后想要跨去人文社科的想法。她是大概 40 多岁的一位女性,非常温柔。她当时首先对我表达了肯定,觉得可以这样探索自己是非常珍贵的一件事情。她也特别尊重和鼓励我的想法,给我推了几个成功跨专业去读研的学长学姐的微信,跟我说还可以去清北旁听相关课程。有这样一位倾听我、帮助我的老师,就觉得非常幸运。
我感觉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已经认清了现实,就是我们不会有什么上升空间,红利已经被吃光了,大家好像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这件事情了。
认识到之后,可能有的人就会非常迷茫、焦虑,或者干脆躺平,但我感觉我身边的一些朋友,TA 们的行动对我的影响还是挺大的。可能是因为文科院校的课业压力会相对轻松一些,很多朋友都在课余时间探索着完全和本专业不同的道路。比如说有人在做动画,有人在拍小成本的独立电影,有人在持续不断地为少数群体发声,还有喜欢设计的朋友通过举办工作坊等形式进行表达,这都是一些可以拓展到社会层面的行动。
TA 们让我感受到,好像在僵化的体制下面,还是有一定探索空间的。我在寻找自己想要什么的这条路上,也并不孤单。
《蓝色大门》剧照
皮卡丘
我自己看到可能性的瞬间,就是大家保持愤怒的时候。一个是封校那段时间,大家并不是学校发通知说什么就是什么,而是去质疑这件事的合理性,撼动当下的秩序。另一个瞬间就是疫情期间,学校里的校工生活环境很差。大家不会觉得这些是和自己无关的事,还是会去感受他人的处境(并努力改善)。
再比如,学校附近外卖骑手出车祸,大家主动给予帮助。我觉得大家会越来越注意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连结,而不是被现在的原子化状态所束缚—— 就是只需要过好自己的生活,不断去追求很渺茫的那些东西。
还有就是有自己的思考,对不合理的事情保持愤怒。我觉得这些就是我看到最宝贵的点。
燕麦奶
大学教育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从性别视角来看,大学是在她进入社会之前所能接触到的最后一个相对平等竞争的环境了。比方说大学里面不会有人因为你是女生,以后要生孩子,就会觉得你这门课学不好,拿不了A,或者认为你没有办法在学术项目上做好。
虽然经管专业是一个男女比例基本 1: 1 的专业,但是我们班的前十名大部分都是女生,尽管它是数学课非常多的专业,我自己其实是感受到了一些希望和感动的。我还能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意义的,以及我现在做出的一切努力可能会为我未来走入这个社会,去拒绝婚姻,或者拒绝生育,或者拒绝一些我不想要的东西,给我提供更多的底气。
所以我认为大学对于这个社会上更弱势的群体,比方偏远地区来的人,就是不发达地区来的人,以及女性,可能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