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理财经验:巧了!跨境通刚经历10天9板,大股东山西前首富就要开启被动减持,欢迎阅读。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庞宇
曾经风光无限的 " 跨境电商第一股 " 跨境通(002640.SZ)最近因股价大涨重新成为二级市场的焦点。
先是自 11 月 22 日至 12 月 5 日走出 10 天 9 板行情,股价暴涨超 115%;而后 12 月 9 日一字跌停,并在 12 月 10 日、12 月 11 日接连大跌。
12 月 11 日晚,跨境通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杨建新提交的《关于股份可能会被强制执行的告知函》,杨建新及其一致行动人新余睿景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新余睿景 ")因股票质押涉及违约,其持有的跨境通股份可能会被强制执行。
杨建新作为跨境通大股东,股份被冻结多年,却在股价暴涨之后突然宣布或被强制执行拟被动减持,这一 " 巧合 " 情况也引得股民纷纷质疑,甚至有股民表示怀疑是 " 质押式减持 "。
对于上述被动减持情况,时代周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跨境通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 他(杨建新)的股份被质押很多年了,这部分股份被冻结了,他自己也弄操作不了。至于其他情况我们也不是很了解。"
而对于此前接连暴涨,公司在公告表示," 目前没有任何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 "《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与该事项有关的筹划、商谈、意向、協定等 "。
12 月 13 日,跨境通报收 5.46 元 / 股,自 11 月 22 日首个涨停以来的累计涨幅回落至 72%。
跨境通前身是山西百圆裤业连锁经营股份有限公司,由杨建新夫妇创立。公司自 2014 年通过并购进入跨境电商板块后,随着市值的飙升,创始人杨建新夫妇也连续多年蝉联 " 山西首富 " 的称号。如今,二人 " 功成身退 ",留下公司盈利难题待解、重整一事 " 悬而未决 ",公司未来将走向何方?
被动减持
根据公告,跨境通杨建新及其一致行动人的强制执行股份实施日期为公告披露之日起 15 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届时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被动减持本公司股份不超过 1547.74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1%(剔除公司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数量)。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上述股份为杨建新及其一致行动人新余睿景在 2017 年、2018 年期间所质押,早已处于冻结状态。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杨建新和新余睿景所持有的全部 1.58 亿股跨境通股份,已全部被质押,其中杨建新所持 1.51 亿股股份悉数被冻结。
从跨境通股权结构来看,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第一大股东仍为杨建新,其次是广州开发区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 8.47% 的股份,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北向资金)持股 1.35%;另外上榜十大股东名单的股东持股比例均不到 1%。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 22.88%,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
实际上,跨境通早在 2021 年 5 月就进入无实控人状态。随着近年来持续减持,作为创始人的杨建新所持股份比例不断降低。
Wind 数据显示,2014 年上市当年年末,杨建新、樊梅花夫妇合计持股超 35%,到 2019 年末杨建新持股已降至 13.69%、樊梅花退出大股东之列,再到 2024 年三季度末,杨建新持股比例首次降至 10% 以下。
近期二级市场上,跨境通一度走出 10 天 9 板行情,11 月 22 日至 12 月 5 日的 10 个交易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高达 115%,成为跨界电商板块最为耀眼的股票之一。而这背后,公司基本面未发生变动,也未公布任何利好消息。
据 wind 数据,12 月 11 日跨境通上榜营业部合计净卖出 2140.32 万元。近一个月,跨境通累计 11 次登上龙虎榜。其中,东方财富证券拉萨金融城南环路证券营业部、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一证券营业部、深股通专用交投最为活跃,上榜次数分别为 9 次、8 次、8 次。
杨建新目前资金状况如何?跨境通 2024 年半年报中关于大股东的诚信状况部分的表述为:" 公司暂无法获取公司第一大股东杨建新未履行生效及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情况。" 也就是目前跨境通对杨建新方面的债务情况并不清楚。
走向重整?
伴随股价剧烈波动,公司重整一事再次被摆上台面。
跨境通早在 2023 年 5 月被债权人申请重整,至今未有最近进展。股价暴涨之际,公司 12 月 22 日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其中提到,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收到太原中院对申请人申请公司重整及预重整事项的相关通知或裁定,申请人的申请是否被法院立案受理,公司是否进入预重整及重整程式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重整是一个特殊的程式,本质上是债权人以放弃部分债权为代价,换取企业对剩余债权的清偿。重整涉及到各方利益的博弈和平衡,法院需要审查债权人或者债务人重整申请的合理性、必要性。"
他指出," 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企业只有在明显丧失清偿能力的情况下,才能进入破产或者重整程式,法院应在收到重整申请后,需要在 15 日内裁定是否受理。实践中,由于存在预重整等附加程式,法院对于重整申请的审查期限会有各种延长。"
在时间过了一年半后,债权人的申请是否还在有效期?
对此,12 月 13 日,跨境通证券部回复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我们也不清楚法院那边具体的流程,我们只能等法院通知。" 至于公司是否有和债权人沟通申请情况,其表示 " 这个我们不太清楚,不是我们这边负责。"
实际上,上市公司的破产重整之路充满变数。如若重整申请获批,之后还要经历债权人会议、听证会以及临时管理人的指定等多个复杂环节。
王智斌表示," 证券市场中重整失败的案例并不少见,投资者应充分考虑重整不确定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股价表现、基本面情况等因素,作出妥善的投资决策。"
难题待解
跨境通前身是山西百圆裤业连锁经营股份有限公司,由杨建新于 1995 年创立,主要经营服装零售业务,2011 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2014 年 11 月,公司并购了深圳市环球易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 " 环球易购 "),由此跨界进入跨境电商领網域,2015 年更名为跨境通。
自踏入跨境电商领網域后,借着亚马逊的东风,跨境通发展迅猛,2017 年营收突破百亿大关,2018 年营收再度攀升至 215 亿元,在此期间公司市值达到顶峰,最高接近 400 亿元。得益于股价的飙升,2015 年至 2019 年,创始人杨建新、樊梅花夫妇连续五年稳坐胡润百富榜 " 山西首富 " 之位。
然而好景不长。2019 年,跨境通遭遇巨变,公司因为库存积压、商誉减值等原因净利润亏损高达 27 亿元,仅一年便亏掉此前十余年的积累。2020 年,叠加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净利润继续亏损 20 亿元(经追溯调整后)。
由于连续亏损和财报 " 非标 " 问题,跨境通股票于 2021 年 5 月 7 日被实施 " 退市风险警示 " 和 " 其他风险警示 ";同年 5 月,公司董事长、董事、监事、内部审计负责人先后辞职。
为保住上市公司地位,业绩暴雷后的跨境通通过变卖子公司来维持运营,支撑其跨境出口电商业务的两大经营主体——深圳前海帕拓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 " 帕拓逊 ")于 2021 年 4 月被出售、环球易购于 2021 年 12 月进入破产程式。借助处置这 2 家子公司来带的大额投资收益,跨境通 2021 年业绩得以扭亏,成功在 2022 年摘掉 "*ST" 的帽子。
但遗留的问题仍然很多。
首先是财务造假。2022 年,跨境通因虚增存货等问题遭到监管层的连环问询。之后证监会下发的处分檔案显示,跨境通子公司环球易购在 2020 年及以前年度存在多项财务造假行为,包括将往来款项虚假转入存货、未及时处理销售费用、物流费用跨期、固定资产盘亏等。跨境通因此召回已离职的核心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成立整改小组以弥补之前的账面 " 窟窿 "。
与此同时,跨境通面临严重的债务问题。因长期拖欠债务,2023 年 5 月 12 日,公司收到了债权人尹杰发来的《告知函》,申请人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仍具备重整价值为由,于当年 5 月 10 日向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财报显示,截至 2024 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 65.44%,远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而同行业这一数据的中位值为 35.89%。
最大的难题是业绩始终难起色。
图源:ifind 同花顺
2023 年,跨境通实现营业总收入 66.16 亿元,同比下降 8.80%;净利润亏损 968.82 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 8527.75 万元。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 41.99 亿元,同比下滑 16.47%;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 1776.38 万元,3211.02 万元,亏损金额相较上年同期均进一步扩大。
据跨境通解释,亏损一方面因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优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 " 上海优壹 ")业务模式发生调整,B2C 业务由原来的经销模式转为代运营模式,另一方面公司产生的诉讼费用增加所致。
目前,跨境通的主营业务分为跨境出口电商、跨境进口电商两大类,分别由旗下子公司上海优壹、深圳飒芙商业有限公司(简称 " 飒芙 ")承接,出口产品主要为服饰家居类,进口产品主要为母婴用品。
进口的母婴类产品是跨境通的营收支柱,撑起公司总营收的超 9 成,但这一业务 2023 年实现营收 61.02 亿元,同比下滑 8.85%,毛利率为 8.44%。而拥有自有品牌 ZAFUL 的服饰家居类业务,同样在走下坡路,同年实现营收 5099.01 万元,同比下滑 7.68%。
年报显示,2023 年,ZAFUL 自营网站注册用户数 5747.87 万人,月均活跃用户数 147.17 万人,在线 SKU 数 2.85 万,平均客单价 70.33 美元。相较于上一年,其月均活跃用户数、在线 SKU 数均急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