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汽车板块持续低迷,下半年能否遇见曙光?,欢迎阅读。
评一周车股,察百态车市。
出梅入伏,江南的天气依然难熬,而同样困难的还有起伏不定的股市,跌跌涨涨触动着无数股民神经。
截止收盘,沪指上涨 0.04%,报 3237.7 点,深成指下跌 0.14%,报 11080.32 点,创业板指下跌 0.60%,报 2224.1 点,两市全天成交合计 9225.75 亿元。
从大盘整体来看,沪深指数表现不一,沪指本周涨多跌少,深成则不如沪指,在本周结尾未能守住 11100 点的成果,遗憾收场。
沪指虽然以微弱的涨幅收盘,但两市个股跌多涨少,2800 股飘绿,主力资金更是流出 142.92 亿元,幸得北向资金持续买入才守住了基本盘,本周北向资金连续五个交易日持续加仓,累买入近 233 亿元,单周净买入额创 5 个月新高。
从个股来看,火热的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相关领網域再次成为投资的热土,ChatGPT 概念股持续走高,成为震荡市场下一抹艳丽的曙光。
7 月 13 日,网信办等七部门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框架、芯片及配套軟體平台等基础技术的自主创新,平等互利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国际规则制定。
在政策的推动下,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再次被看好,也成为 14 日股市资金的主要流入板块,多支个股大涨。
而同样涨幅位居前列的还有油气板块,本周三国内油价再次上调,虽然涨幅不大但依然备受关注,表明燃油车依然是市场的主力,反映在股市则是多支个股涨停。
值得一提的是就汽车相关概念而言,去年被热捧的新能源赛道股开始 " 偃旗息鼓 ",手上如有持汽车行业相关股票的朋友们还是得静观其变,不过面对崭新的 7 月,大家还是要充满信心。
接着说说备受关注的新能源市场。今年 5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71.3 万辆和 71.7 万辆,环比分别增长 11.4% 和 12.6%,同比分别增长 53% 和 60.2%,市场占有率达到 30.1%。
目前锂电池行业的表现并不稳定,以锂电池第一季度装机量为例,前五名分别是宁德时代,市占率为 35.06%、比亚迪市占率为 16.18%、LG 市占率为 14.52%、松下市占率为 8.95% 以及 SK 市占率为 5.34。
但基于今年开年以来电池因原料价格波动问题,导致行业价格剧烈震荡的情况来看,下半年仍承压巨大。
本上涨主要是受上游市场供给影响,在石油市场需求旺盛的背景下,沙特、俄罗斯两大产油国宣布收紧供应,支撑国际油价震荡走升。
虽然油价在上涨,但汽车相关产业本周表现 却呈下滑态势,新能源赛道股表现不佳,光伏、风电、电池位居跌幅榜前列。
其中汽车板块更是从周一一直下跌到了周五,周一开盘后汽车板块就在跌幅前列,盘中汽车整车板块持续低迷,金龙汽车跌超 4%,众泰汽车、宇通客车、中通客车、长安汽车等跟跌。
同时各上市公司年中财报也开始预热,其中 7 月 14 日,比亚迪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 105 亿元 -117 亿元,同比增长 192.05%-225.43%,但却未能在股市上得到应有的反馈,股价收于 264.41 元每股,小幅下跌 1.28%。
而处在新能源转型期内的长城,阵痛还在持续,预计 2023 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1.5 亿元到 15.5 亿元,同比降低 72.32% 到 79.47%,受此影响股价连续 3 日下跌。
在整车行业下挫的影响下,汽车零部件和电池板块也纷纷走低,其中汽车零部件板块连续 3 日下跌,主力资金大幅流出,但散户却在持续买入,市场看法不一。
至于电池板块本周则处在震荡阶段,周一电池板块震荡走强,鹏辉能源涨超 10%,亿纬鲤能、派能科技、当升科技、博力威等大幅跟涨。
但到周五情况直转而下,7 月 14 日,广期所发布公告,证监会已同意广州期货交易所碳酸锂期货注册,随着碳酸锂期货期权上市筹备工作的稳步推进,未来碳酸锂将向着更加平稳的态势发展,应对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来的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被动局面。
受此影响,电池板块走弱,下跌 1.02%,个股跌幅超 4% 以上。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酸锂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的市场已经十分庞大,2022 年碳酸锂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分别达到 37.9 万吨和 50.5 万吨,全球占比分别为 63% 和 81%。
但是碳酸锂的期货却迟迟没有上市,而从国际市场山来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分别在 2021 年 5 月和 7 月上市了锂期货合约,新加坡交易所于 2022 年 9 月 26 日推出了首批锂和钴期货合约,国内市场的反应明显滞后于国际市场。
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这几年,国内锂价波动剧烈,极其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广期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行业层面上,上市碳酸锂期货将有助于服务锂电产业链发展,稳定上下游企业的原料供应保障和产销成本管理,助力产业链企业提升市场风险管理的水平。
虽然本周受包括主要经济指标 CPI 上涨放缓,PPI 同比下降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市场对未来预期呈观望态势,造成 A 股整体略显颓势,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 7 月暑期到来带来的消费的回暖,政策对于制造业的支持也在通过金融等手段不断释放。
同时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依然呈现增长的势头,上半年我国货物出口按人民币计价仍实现正增长,其中民营企业自主品牌出口增长 11.5%,表现好于预期。
相信下半年的经济复苏态势将不断好转,但是在迎来好转的过程中市场还将保持一段的震荡期,对此我们也只能安心静待,熬过炎热的伏天就能迎来收获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