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理想小鹏华为“大乱斗”,组局竞争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欢迎阅读。
原创|小蓝 编辑|倪毓平
12 月 1 日,理想汽车提前达成全年销量目标的消息在市场中扩散开来。过去一个月,理想汽车交付超过 4 万辆,今年前 11 个月的累计销量达到了 32.56 万辆,提前完成全年 30 万辆的销售计划。CEO 李想转发并确定了接下来的目标,12 月挑战 5 万辆交付!理想 L7 挑战 2 万辆交付!
小鹏汽车咬紧牙关,连续两个月突破两万辆,何小鹏说," 每个月都是全新的战斗!要继续向前奔跑 "。
展现真正实力的华为,带领问界入局电动汽车行业,并通过组建合资公司的形式广泛地为行业中的传统车企赋能,成为行业的一大变数;这是理想、小鹏与华为 " 大乱斗 " 的一个月。华为同时挑战了理想 L 系列的 " 全明星阵容 ",与小鹏 " 智驾第一 " 的头衔;在下一个增长的战场 MPV 市场中,理想又与小鹏正面开战。
而比亚迪埋头向前,第 600 万辆新能源车下线,月销再次超过 30 万辆,现在,它与全年 300 万辆只剩下最后一个缺口:月销超过 31 万辆。被比亚迪赶超的特斯拉拿出了充满未来感的 Cybertruck,但交付仍是一个大难题。
在他们光环或战绩的身后,二线选手各显神通,或寻求资本助力,或与国外车企携手,共同为即将到来的 2024 年淘汰赛作出准备,囤粮过冬。
比亚迪冲刺年销 300 万辆,特斯拉交付 Cybertruck
在刚刚过去的 11 月中,比亚迪不仅再次实现销售超 30 万辆,也实现了第 600 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下线。
具体来看,比亚迪 11 月共销售 30.1 万辆乘用车,几乎与上一月持平,较去年同期保持了 38.57% 的增幅。11 月出口 3.06 万辆,出口数量自 6 月份以来持续 6 个月保持上升状态。
旗下高端品牌腾势汽车的月销量为 1.18 万辆。腾势 D9 连续 11 个月稳居 30 万以上豪华 MPV 销量冠军,成交均价超 42 万元。
在今年广州车展上,腾势汽车总经理兼首席共创官赵长江曾表示:腾势 N7 在明年会推出一款标准续航版车款,明年 4、5 月时月交付量预计将达到 5000 辆。在对明年销量的预测上,赵长江表示,2024 年的销量目标会接近 20 万辆。
11 月, 方程豹、仰望两个品牌也开启交付。其中,仰望汽车预计在年内全国 40 余个城市开设超过 90 家直营门店,覆盖一线和新一线城市。
比亚迪的年度销售目标是 300 万辆,截至目前,比亚迪汽车在今年已销售 268 万辆汽车,至此其已完成全年目标的 89.45%。想要完成这一目标,比亚迪需在 12 月完成 31.6 万辆。
比亚迪将在 12 月 15 日发售比亚迪宋 L 这款车型,吸睛特征有 e 平台 3.0、猎装轿跑车身,还是 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智能电四驱、云辇 C 底盘,给出的 22-28 万元预售价格区间,锚定当前最激烈的价格带。
为了全年销量计划,比亚迪也在 12 月初推出 5 千到 2 万元不等的限时优惠,秦 PLUS 的售价甚至降到了 9 万元以下。
而特斯拉在过去一个月内连番涨价。在 11 月 28 日的调整中,Model Y 长续航版上调 2000 元,达到 30.6 万元的售价。此前的 10 月 7 日,Model Y 高性能版上调 1.4 万元,售价变为 36.39 万元;11 月 9 日、14 日,Model Y 和 Model 3 长续航版、Model 3 长续航焕新版和后轮驱动焕新版各自有不同程度的调价。调整后的价格来到 26 万元到 30 万元区间,11 月 21 日,特斯拉又将 Model Y 长续航版售价上调 2000 元,至 30.44 万元。
这与马斯克在三季度财报会上继续降价的表态并不一致。特斯拉官方人员对媒体表示,Model 3 和 Model Y 的涨价源于生产线压力大,生产成本上涨。
涨价策略下, 特斯拉中国 11 月的国产电动车销量为 82432 辆,环比增幅大约为 14%,但这个数据较去年同期下滑 17.8%,创下了 2022 年 12 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单靠价格调控的特斯拉有些吃力。不过幸好,延宕了两年的 Cybertruck 终于在近期上市,售价为 60990 美元到 99990 美元,人民币约为 43 万元到 71 万元。相比四年前的参考价格,Cybertruck 的定价反而增长了约 50%,在当前市场中不算讨喜。
新车由特斯拉德州超级工厂生产,首批特斯拉皮卡交付给了 10 位客户。
Cybertruck 的外观和性能仍然吸引眼球。简洁锋利的外观造型,防弹车身、超越保时捷 911 的加速能力,2500 磅的载荷能力等,各项测试与对比视频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度。
而超硬不锈钢带来了赛博朋克设计风格的同时,也制约了量产交付。特斯拉曾指出,预计到 2025 年,公司将开始年产 25 万辆皮卡车,但量产的提升会异常艰难。据悉,从 2019 年开订金开始,已经有两百万订单向特斯拉涌来。
"Cybertruck
是我们自掘坟墓。" 马斯克也曾痛苦地表示,至少在一年到 18 个月内,Cybertruck 不会开始为公司带来 " 正现金流 "。
皮卡的终于交付并未带来资本的反弹。12 月 1 日,特斯拉股价一度跌超 2%。" 最终,未来会由于 Cybertruck 变得更像未来。" 马斯克说。
他在此前仍然坚持 180 万辆的年销量目标。目前,基于美元贬值的成本上升的举措,在中国市场将特斯拉进行小幅度的四次涨价,这也许意味着 12 月份迅速的降价促销。
广汽埃安 11 月销售 4.16 万辆,同比增长 45%。在新势力榜单一骑绝尘,同比增长 45%;1-11 月累计销量 434056 台,同比增长 80%。其中,昊铂 HT 车型持续火热,上市半月交付近 2000 台。投产不到五年的埃安,或许即将在 2024 年突破百万产销大关。
蔚小理硝烟不断 华为组局 " 生态联盟 "
理想 11 月调整产线,12 月冲击 5 万大关。仅靠 L7、L8、L9 三款车,要去冲击 5 万月销的新纪录。
12 月 1 日,理想汽车宣布,11 月共计交付新车 41030 辆,同比增长 172.9%。截至 2023 年 11 月 30 日,理想汽车全年累计交付 32.57 万辆,提前达成 2023 年 30 万辆目标。
理想 CEO 李想表示," 理想 L9、理想 L8、理想 L7 三个车型累计交付量均已突破 10 万辆,在各自细分市场保持销量领先。11 月,理想汽车提前达成全年目标,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我们将继续挑战 12 月交付 5 万辆的目标。"
理想汽车还被曝出提前启动出海。据晚点 Auto 报道,理想汽车计划 2024 年出海,首批进入阿联酋、沙特等国家。首批出海车型为 L9。李想此前曾表示,会集中全部资源实现 2025 年目标。理想汽车的出海也让它距离销量目标又进一步。
11 月,与销量新闻一同受到关注的,还有理想的新品 MEGA。这款纯电 MPV 还未正式上市就赢得了浩大的声势。李想对于 MEGA 抱有极大的信心,"L 系列只是理想的 Mac,MEGA 才是理想 iPhone。" 他要 MEGA 成为 50 万以上不加任何定语的销量冠军。
但小鹏 X9 的出现显然令理想措手不及。率先披露内饰的 X9 拥有了大平层、大电视和中央空调,惊艳众人,随后披露的全系后轮转向直接打消了更多人的疑虑:比 smart 精灵 1 还要小的转弯半径让一台车长超过 5.2 米的车开起来也依旧灵活。于是,有没有后轮转向,一下成为外界拷问车企的重要命题。
今年前 9 个月,MPV 的市场增幅同比增长 18%,增长幅度相当于 SUV 的 2.8 倍。理想和小鹏瞄准这个还有增长空间的口径,进行正面交锋。而现在,X9 的锋芒让人看到小鹏在组织变革后,走出谷底的实力与可能性。
小鹏汽车已连续两个月销量突破 2 万辆。11 月共交付新车 20041 辆,同比增长 245%,其中小鹏 G6 交付 8750 台。1-11 月累计交付量达 12.1 万辆。
休整与回血后的小鹏汽车正坚决投入战斗。
X9 让原本没有亮相计划的 MEGA 紧急调整,回到广州车展的展台上。11 月 17 日,余承东也匆匆赶到广州车展,为华为鸿蒙智行的首次亮相站台。腹背受敌的理想汽车还需要迎战问界。
在过去的 11 月里,问界交付 18000 辆,拟在 12 月突破月销售两万的门槛。问界希望在 2024 年的 Q1 完成月均三万的目标。其中,问界新 M7 交付新车 15242 辆,连续两个月交付破 1 万辆,累计交付超 27000 辆。
终于,这个让李想尊敬、零抱怨、保持警惕的对手还是完全显露了庞大的战斗力。它成长得如此迅速," 创造了汽车行业的奇迹 "。
余承东在 11 月 27 日下午宣布,问界新 M7 大定突破 10 万辆。在 11 月 27 日到 12 月 3 日的周销量统计中,不少人认为已经到了新 M7 超越 L7 的重要时刻:理想 L7 的周数据为 4000 辆,包含 M5 和新 M7 的问界销量为 5600 辆,而外界推测,M5 数量在订单中仅占据了极少部分。
此外,即将在 12 月中发布问界 M9,也成为理想 L9 的劲敌。
问界新 M7 成功打开市场,证明了华为智选车业务的可行性。11 月 9 日,华为宣布与奇瑞汽车合作的 " 智界(Luxeed)"S7 开启预售,余承东称要把智选车业务要更新为 " 鸿蒙智行 ",在赛力斯、奇瑞之外,北汽和江淮也将加入。
同时,华为也在最近将车 BU 分拆,与长安成立合资公司,股权向现有战略合作伙伴车企及有战略价值的车企等投资者逐步开放。这将是一个由华为主导的、动态开放的汽车生态联盟。华为扮演技术底座的角色,为合作伙伴提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技术支持。
" 我们一直认为,中国需要打造一个由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一个有‘火车头’的开放平台 ",余承东提到。据悉,双方合作的首款车型将是一款智能豪华 MPV,而据相关投资机构研报透露,该车型将对标梅赛德斯 - 迈巴赫,售价在百万级别,内部编号:" 江淮 X6"。
为了减少 " 华为 " 对华为旗下的产品出海的影响,提前让智能驾驶分离出去是审时度势之举。
长安在加入华为生态圈的同时,也与蔚来携手,进行换电合作。在统一电池包标准基础上,双方将联合研发可换电车型,首款车型将在 2025 年上市。
蔚来的换电体系也吸引了吉利。11 月 29 日,李斌与李书福签署協定,在营运车辆与乘用车两大领網域开展换电合作建设。
频频释放的利好消息让蔚来汽车努力挽回市场的信心。
11 月上旬,李斌发布内部信,确认在内部裁员 10%。具体调整会在 11 月完成。" 未来两年会是汽车行业变革期竞争最激烈的阶段,外部环境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 李斌在信中表示,要想赢得参与决赛的资格,必须进一步提高执行效率,并确保关键业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
过去一个月,蔚来的交付有所回落。11 月交付新车 15959 辆,同比增长 12.6%,环比下降 0.7%;1-11 月交付 142026 辆,同比增 33.1%。在理想全力冲击月销 5 万辆、小鹏连续两个月突破 2 万辆的市场中,蔚来 " 综合表现离预期目标仍有差距 "。
蔚来是较早采用代工生产并持续很长时间的品牌,之前一直给蔚来代工的江淮汽车,在 10 月下旬发公告称要把蔚来的两座工厂卖掉。挂牌价为近 45 亿元。
12 月 4 日,蔚来传出获得独立生产资质的消息,紧接着,12 月 5 日,江淮汽车公告称,蔚来汽车受让了公开挂牌的资产一包和资产三包,交易价格合计为 31.58 亿元。
长远来看,拿下生产资质、独立生产,有助于蔚来更好掌控生产流程与生产规模,控制成本,提高制造效率,在日趋激烈的战场上获得自主权。
对于外界所担心的资金紧张,蔚来发布的三季报透露了一个好的信号。其三季度现金储备 452 亿元,环比增长 137 亿元,为后续发展奠定资金基础。三季度,蔚来营收 190.7 亿元,环比增长 117.4%,交付 5.54 万辆新车。
相继拿到独立生产资质后,蔚来、理想和小鹏都有各自解决的问题与挑战的目标。
蔚来需要更多地提升销量,这是它直接参战、不能回避的主要矛盾。无论是换电联盟,还是其他的版图,都要蔚来的销量做支撑。围绕这个问题,李斌少见地发出提醒," 长期主义不是不做好短期执行的借口,马拉松的每一步都需要跑好。"
理想也要在初次涉足纯电市场中,收获必要的经验与教训。MEGA 在后续的传播乏力暴露了问题。
" 在智能汽车领網域,未来三年会是最残酷的三年,也是最有机会的三年。核心不光是要建立几个长板,还要无任何短板,而且非常考验组织在激烈变化和快速发展中的基本功。要用非常之法,走奋斗之路。" 何小鹏在变化不断的 11 月感慨称。如今,它也在与华为的较量后获得新的认知。
二线选手或出海、或 IPO,寻求新的增长点
头部新势力的激烈战斗之外,第二梯队的选手们也暗自发力,各自发挥所长,不断向上攀爬通往更高销量的梯子。
零跑汽车也通过结盟方式,它在 10 月末与斯泰兰蒂斯达成合作。这项合作在 11 月 20 日交割完毕,接下来,双方将针对海外市场制定具体的商业计划。首款全球化车型 C10 将于明年 1 月开启预售,预计明年三季度开启交付。这也是与斯泰兰蒂斯合作的首发车型,将首先进入欧洲市场。
筹备合作事项中,零跑汽车也在 11 月实现了高增长,其交付 18508 辆,同比增长 130%。过去连续 3 个月,C 系列车型的销量稳定在 1.2 万辆左右。
今年三季度,零跑汽车交付 4.43 万辆,毛利率首次回正。零跑汽车联合总裁武强表示,在明年和后年的竞争中,零跑汽车已经做好了财务准备,在内部一如既往开展降本运动和降本计划。预计到 2025 年底或 2026 年初实现净利润转正。
背靠长安的深蓝汽车有望加入华为的 " 生态联盟 " 中。在此前,长安与华为的合作合影中,深蓝汽车 CEO 邓承浩也出现其中,不免让人对于深蓝汽车的智能化未来充满遐想。一旦传闻证实,深蓝汽车将如虎添翼。它在 11 月交付达成 16157 辆,环比增长 4%,同比增长 155%。深蓝 S7 累计交付突破 5 万辆。随着主力车型深蓝 S7 获得市场认可,智驾版深蓝 SL03i 和深蓝 S7i 也在 11 月初上市。根据深蓝规划,2024 年,深蓝汽车还将推出 2 款新车。
极氪则试图通过登录资本市场,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11 月初,极氪宣布赴美 IPO,随后传出暂缓的消息。极氪对此回应称," 我们已向美国证监会公开递交招股书,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11 月,极氪的交付实现 13104 辆,同比增长超 19%,再创单月交付历史新高,且已连续 10 个月保持同比正增长。
依靠单品智己 LS6,智己汽车在 11 月实现销量 8703 辆,10 月上市的智己 LS6 交付了 8151 辆,成为 " 中大型纯电 SUV" 的销量冠军。这款向着小鹏 G6 发起进攻的车型已经在市场中稳稳立足,并且成为智己的明星车型。据了解,智己 LS6 已经收到超过 2.8 万张预订订单,向着 3 万辆迈进。
飞凡汽车重整旗鼓,打磨产品,要通过拉低价格门槛的方式获得市场销量。2024 款飞凡 R7 售价 18.99 到 22.99 万元。相比老款车型,价格调低了 9 万。同时也加入了华为的 AR-HUD。广州车展上市以来,双周销量定单突破 1 万辆。
岚图汽车 11 月交付 7006 辆,同比增长 365%,崛起的势头同样明显。岚图即将在 12 月 5 日推出追光 PHEV,是岚图的第一款混电车,给出了 26.69 万的售价。追光 PHEV 所配备的是 43 度的大电池,而这就使得车辆的 CLTC 纯电续航里程能达到 262km,综合续航更是可以去到 1227km,远超比亚迪汉 DM-i 旗舰版车型的 200km 纯电续航里程。
在 11 月的集体爬坡中,哪吒汽车出现了下滑。全系交付 12506 台,同比减少 17%。哪吒 X 全面开启交付,订单突破 20000 台。截至 2023 年 11 月底,哪吒汽车累计交付 370411 台。哪吒汽车希望其他地区寻找更多机会。12 月 1 日,它与大昌行汽车签约合作,2024 年将哪吒主打车型引入香港地区。
传统车企也在整体发力,不乏良好表现。
吉利汽车 11 月销售超过 20 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 6.5 万辆,环比增长 5%,同比增长 88%。吉利银河系列售出 1.38 万辆,吉利几何系列销售 2.03 万辆。领克和极氪各自交付了 1.52 万辆和 1.31 万辆。
长城汽车 11 月销售 3.12 万辆,同比增长 142.32%,再创单月新能源销量新高;1-11 月累计销售 23.2 万辆,同比增长 91.94%。
上汽集团中,合资品牌 ID. 家族销量达到 1.56 万辆,单月交付量再创新高。其中,ID.3 的 11 月交付达到 1.2 万辆,已实现连续 4 个月环比增长。得益于 ID.3、ID.4 X、ID.6 X 的持续熱賣,上汽大众 ID. 家族也快速迎来累计销量 20 万辆的里程碑,在合资纯电阵营中遥遥领先。
11 月,竞争拳拳到肉,增长需要靠真实的血肉付出来交换。而高压增长下,竞争主题也越来越单一,车企需要提供不错的智能化、得房率较高的大空间、快速的补能。价格则是永恒的法宝。
市场的参与者也要寻找持续增长的可能性。极氪计划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资金支持,零跑与斯泰兰蒂斯牵手,同时具备了充足弹药与广阔市场,而华为与长安合作,蔚来与长安、吉利结盟,都在反映出新的市场变化:单品制胜的时代接近尾声,在智能化的下半场竞争中,资源组合与强强联手成为增加筹码的主流选择。
我就知道你 " 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