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海辰储能Hithium完成C轮融资,去年已拿到超20亿元资金,欢迎阅读。
文|陈思园
编辑|彭孝秋
硬氪获悉,新能源储能研发企业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海辰储能 ")获 C 轮融资,具体金额未披露,投资方为金睿和投资。本轮投资将用于支持供应链上游联动发展、构建储能发展的生态体系。此前,海辰储能已获得五轮融资,最近一轮融资为 2022 年 10 月完成的超 20 亿元 B 轮融资,由农行旗下的农银国际和建行旗下的建信股权联合领投。
海辰储能于 2019 年在厦门成立,专业从事锂电池核心材料、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成熟的锂电技术沉淀,已开发涵盖 25Ah/50Ah/280Ah/300Ah 等专业储能电池产品,同时提供电池模组、电池簇、储能柜和貨櫃式储能产品。
在产品方面,海辰储能提供多款电池产品,包括多规格的方形电池、圆柱电池、风冷和液冷系列的电池模组,以及规格为 1280V 的电池簇。在解决方案方面,海辰储能针对不同用户设计不同方案,为发电侧提供联合调频、提升新能源消纳以及平滑出力方案;为电网侧设计移峰填谷与调峰调频方案;为用户侧提供峰谷价差套利、备用电源、动态扩容以及移峰平谷方案。
在生产制造方面,海辰锂电池生产线包括数采、质量、生产、设备、计划、仓储、工艺在内的七大模块,从投料到出货全流程产品数据追溯,质量、生产、设备、工艺等报表在线管理,实现了生产高度自动化、智能化,通过导入全新 MES 智能化系统,整合数据采集渠道(RFID、PLC、IPC、PC 等)覆盖整个工厂制造现场,保证大数据实时、准确、全面的采集,多维度保障产品的稳定性、一致性,建立安全可靠的储能系统。
在研发方面,海辰储能坚持研发创新,发掘低成本、高安全、长寿命、高能效的储能电池潜力空间,坚持每年将 6% 以上销售收入投入研发创新活动。目前,海辰储能拥有四大创新技术,包括延长电池寿命的活性锂缓释技术与负极惰化技术,降低能耗的铁锂自制技术,提升循环的石墨包覆技术,以及萃取率大于 95%、回收率达 83% 的铁锂回收利用技术。
2022 年,海辰储能电池出货量达 5GWh ( 吉瓦时 ) ,出货量增速位居行业前列。据官网介绍,在 2022 年中国电力储能电池交付项目数量及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速榜单上,海辰储能均位列榜首。目前,海辰储能锂电项目一期年产 15GWh ( 吉瓦时 ) 的 M1 智慧工厂已全面投产,今年厦门基地一期、二期全部投产后,海辰储能全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超 25GWh ( 吉瓦时 ) ,整体电池出货增速将超过 500%。
据中国能源报数据,2026 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 48.5GW ( 吉瓦 ) ,2022 — 2026 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 53.3%,市场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据中新网,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 7 月 1 日在深圳表示,在国家储能新政引导下,中国储能行业将迎来爆发期,预计 2025 年风电 + 光伏发电量占全年社会用电量 18% 左右,储能市场将突破 100GWh ( 吉瓦时 ) 。
面对极具爆发力的储能市场,新能源公司纷纷加速布局,如一直在布局锂电池梯次领網域的嘉路电池、计划在欧洲和北美建立电动车电池回收站的宁德时代。海辰储能将继续围绕发电侧、电网侧和工商业储能等场景,进行全球化战略布局。同时,海辰储能聚焦安全储能产品,在核心材料、电池设计、系统集成、智能装备及信息化、材料回收、前沿材料研发等领網域展开深入研究并进行知识产权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