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10天内两次出现大量死鱼,日本官员:与核污染水无关,但不要吃,欢迎阅读。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马欢
近日,日本多地海岸发现大量死鱼,原因不明。
先是 12 月 7 日上午,在北海道函馆市,出现了大量死亡的鱼群,堆满沿岸约 1.5 公里长的海岸线,至少有数千吨。
然后是 12 月 15 日,据《读卖新闻》报道,日本东南海岸三重县近日也发现有大量死鱼漂浮在海上,引发当地渔民们的担忧。
这是在 10 天之内,日本海岸附近两次出现大量死鱼现象。
日本北海道的海岸附近出现大量死鱼。(图源:社交媒体)
一名在当地从业 25 年的渔民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说:" 我干了这么多年,从未遇见过这么可怕的现象。我怀疑我们周边海洋生态系统正在发生变化。"
当地渔业官员表示,死鱼主要是沙丁鱼,这些鱼死亡的原因尚不清楚,他们计划对现场的海水进行取样检查,以查出原因。
当地的政府也在声明中呼吁,千万不要贸然食用这些鱼。而截至目前,日本官员否认上述现象与今年的核污染水排放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时间 12 月 18 日,东京电力公司称,福岛第一核电站第四轮核污染水排海将于 2024 年 2 月下旬开始,排海总量预计为 7800 吨。
死因不明
从日本电视台流出的画面可以看到,在函馆市和三重县,不断有死鱼顺着海浪冲打上岸,密密麻麻布满整座海滩。
这些鱼群的尸体层层堆叠,快到没到人膝盖处。即便在寒冷的冬季,现场仍充斥强烈的腐臭鱼腥味。
三重县的鱼群尸体(图源:社交媒体)
一些在附近的渔民表示,他们捕鱼多年,从未见过如此夸张的场面。
当地政府认为,若放任不管,腐臭味可能会影响到附近居民,鱼尸分解过程也会造成海中的氧气浓度下降,影响其他生物,因此正在与市政府加紧应对。
同时,也有一些胆子大的当地人,陆续拿着箱子、水桶、塑料袋到岸边捞鱼,然后带回家,当做可食用的鱼。
至于鱼群的死因,说法有很多。
一名 50 岁男子告诉日本媒体《产经新闻》,他曾见到外海有海豚跃出水面,他猜测这些鱼可能是被海豚追逐,所以才逃到浅滩的。
函馆渔业研究所研究员藤冈隆则分析认为,鱼群死亡的现象,可能是以下其中一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是被冻死。这些鱼群处于南下过冬的迁徙时期,它们在途中游到寒冷的冷水区網域,动作变得迟缓,被冻到休克死亡。
其次是被挤死。鱼群可能是在浅水区密集成群活动时,因精疲力竭和惊慌过度,挤到缺氧,最终集体死亡被冲上海岸。
藤冈隆表示,腐烂的鱼可能会降低水中的含氧量,影响海洋环境。" 目前还不确定这些鱼是在什么情况下被冲上来的,所以我不建议食用它们。"
日本官员:与核污水无关
虽然事件的原因还未调查出来,但已经引发媒体和公众怀疑,鱼群的死亡是否因为日本执意排放核污染水,已对周边态系统造成影响。
英国《每日邮报》在报道这个现象时,用的措辞是 " 福岛核污水排海 3 个月后,数以千吨的死鱼残骸冲到日本海岸上 "。
图源:《每日邮报》社交媒体
在日本,沙丁鱼被视为是在九州等海網域活动的 " 南方鱼类 ",但受气候变暖等问题的影响,近年来鱼群似乎大量 " 北上 ",出现在北海道等地。英国媒体认为,在这个过程中,鱼群很容易接近或经过被福岛核污水污染的海網域。
针对英国《每日邮报》将这一现象与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事件联系起来,日本官员提出严厉的批评和交涉。
日本外务省已经通过大使馆向《每日邮报》提出 " 改稿申请 "。外务省发言人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 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报道是不恰当的。"
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渔业局也表示,迄今为止核污染水的监测调查结果没有发现异常," 我们对没有科学依据的信息扩散感到担忧。"
其实,日本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大量死鱼被冲到海岸附近的现象。早在 2012 年 6 月,日本千叶县伊隅市大原渔港就出现了大量死鱼,20 吨沙丁鱼在海面附近密密麻麻,散发出大量恶臭。
还有 2014 年 11 月,日本北海道太平洋沿岸地区,大约 1000 吨沙丁鱼被冲上海岸,这些死鱼的尸体,铺满了整整 4 公里的海岸线。
对此,日本专家解释称,福岛核电站是今年 8 月才开始排放核污染水的,这种怀疑无法解释排放之前的死鱼现象。
然而,也有人提出,福岛是 2011 年 3 月 11 日发生核事故。在那之后,日本各地海岸就时不时出现类似的 " 死鱼 " 现象,原因都不明。
而今年,似乎比往年更为频发。
除了本月的两次,今年 2 月,日本新泻某海岸也一度涌现了大量沙丁鱼尸体;10 月 18 日,熊本县涌现了同样的沙丁鱼尸潮,重量约达 90 吨。
至于究竟到底是什么原因,目前没有人敢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