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首试吉利银河L6,它会是15万插混轿车的新爆款?,欢迎阅读。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N
作者:毓肥
昨天,我们在大连试驾了吉利银河 L6。
8 月份,银河 L7 销量继续过万,上市三个月就卖了超过 3 万台。吉利同样希望 L6 能延续 L7 的势头,在 15 万级插混轿车领網域成为熱賣款。
而根据我们实际试驾,L6 依然保留了 L7 身上的主要卖点,比如 1.5T 雷神混动系统、13.2 英寸中控竖屏、银河 N OS 车机系统等等。
那么 L6 的实际表现是否和配置单相符?它有能力成为入门插混轿车的新爆款吗?
下面开始。
偏动感的外观
L6 尺寸可以说是「准 B 级」,长宽高分别是 4782/1875/1489mm,轴距 2752mm。和凯美瑞、雅阁等传统标准 B 级燃油车几乎没有区别了。
车头并没有因为是轿车,而显得比 L7 单薄,横平竖直的无脸化设计足够有力量感,同时显得四平八稳。
通风格栅放在了车头最下方,新能源十足,也几乎不会让人发现这是台带发动机的混动。
贯穿式 LED 日行灯和「数字晶体」前大灯组成了前脸的主要形态。前大灯的模组科技感十足。
车头两侧的竖向分段式前灯,和旁边的横向条纹连在一起,则更多强调了车头的厚重感。
我们实拍的星舰版 L6 配备了 18 英寸的轮毂,样式和 L7 风格类似,同样是类五辐,但五辐的细节做了差异化。
侧面线条相对干净,白色车身下基本只有两端的尾灯和头灯点缀。
L6 的整车风阻系数是 0.26,放在插混车型里面还算不错,隐藏式门把手功不可没。
来到车尾,L6 的后部线条相当昂扬。贯穿式尾灯向左右两端翘起,下方的扰流板和尾门处的线条则向上突出。
所以从侧后方 45 ° 看过去,L6 的战斗感还是足够的。
快慢充电口放在左后方,右后是加油口。
備份箱开口达到了 1210mm(横向),備份箱容积暂时没有公布,不过目测还算够用,主要是很规整。
另外備份箱下方还有隐藏储物格,但要注意,L6 的后排是无法放倒的。
整体来看,L6 的设计风格还是更偏向于运动、科技感。虽然是插混车型,但无脸化做得足够彻底,银河系列的家族元素也比较完整的继承了下来。
强调简约质感的内饰
进入车内,你会一眼发现 L6 和 L7 的差距:L6 没有副驾娱乐屏(我们实拍的已经是星舰了)。
当然价格差距摆在这里,面对烈度极高的竞争,定位更低的 L6 去掉一些「诗和远方」,追求更低的准入门槛没什么问题。
而且 L6 的内饰整体并不逊色于同价位的竞品,银河品牌主打的科技、至简风格保留得很到位,也符合智能新能源车型的风潮。
比如 13.2 英寸的中控竖屏依然得到保留,螢幕边框也不算宽。中控台从悬浮中控屏下方一体延伸出来,一体感足够强。
L6 也搭载了银河 N OS,这套车机的布局相当简约。中控屏的大片区網域都留给了桌面,用户可以在設定里面自行选择其他桌面。
桌面下方是几个常用区块,比如驾驶能量流、导航、音乐等。底部则是常规的几个設定区網域。
8155 驱动下,这套车机的基本流畅度还是有保障的,优化深度不如蔚小理这些第一梯队,但日常用起来没有问题。
另外 L6 也有律动氛围灯,不仅可以随音乐闪烁,同时有语音助手的强调灯效,也有灯光秀等等可以联动的功能。
不过受限于定位,L6 的智能化能力肯定和 20 万级以上有差距,最明显的就是语音助手音色相对机械,不够自然。
我们实拍这台是内外双白色,L6 的白色内饰和中控风格搭配起来还是很清爽的。
顶配的主驾和副驾都有电动调节,暂时不知道中低配车型会怎样安排。
门板上也有大量的折线「涟漪」元素,个人感觉做成直的会自然一点。
出风口调节拨片挺有质感,L6 全车有很多这样的金属感设计,比如门把手和车窗调节等等。
中控区網域的储物空间还算丰富,前后储物格的深度也是正常水平。
扶手箱前面是 50W 风冷无线充,当然 50W 功率是需要手机支持的,像 iPhone 最大只支持 15W。
来到后排,L6 的后排地板做了下挖处理,略低于门框,同时后排中间有一点凸起。
L6 依然配备了「棉花糖座椅」,双分区记忆海绵和环保皮革也和 L7 一样。实际坐上去,座椅的用料和支撑感还是足够的。
不过受限于轿车的车身形式,L6 的后排座椅高度略低,虽然下挖的后排地台弥补了一些腿部垂直感受,不过坐垫本身的高度还是差了点。
抬起头是和 L7 一样的天窗,也都做成了两侧玻璃中间一道梁的样式,梁中间还有氛围灯带。
最后看看后排的接口,只给一个 A 口有点少,如果可以再给个 C 口就好了。
水平之上的驾控
银河 L6 的动力系统和 L7 是一样的,由 1.5T 雷神发动机、3 档 DHT Pro 电驱(P1+P2)组成。此外底盘也是一样的前麦弗逊 + 后多连杆独立悬架。
这套底子在 L7 上面给我的感觉还算不错,到了 L6 上的表现则更好了一点,毕竟是一台轿车。
试驾当天我主要是使用纯电和智能模式,L6 即使在馈电状态下,发动机的参与感也不明显。只有在调节到性能模式,或者是深踩加速踏板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发动机在工作。
另外在驻车时从纯电切换到性能模式下,你可以感觉到发动机被启动了。除此之外,1.5T 雷神发动机很少会让你注意到它。
动力输出基本没什么特别的,15 万插混该有的水平,比同价位的纯燃油车更丝滑有力;底盘底子也在,相对激烈的变线也 hold 得住。
总体来说 L6 的动态驾驶我是满意的,放在这个价位来讲算是舒适和质感之间平衡得挺好。
15 万级重量选手
L7 的优异表现,已经证明了银河插混家族的基础素质,是有竞争力的,关键是看价格。
而 L6 12.8-15.8 万元的预售价,也正好卡在了 L7 低一档的位置。当然 L6 的配置也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副驾屏、HUD,以及电尾门等等。
不过我个人对 L6 的销量表现还是相对乐观的,至于能有 L7 的几成表现,就看实际价格有多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