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中国车与BBA“互卷”,欢迎阅读。
汽势 Auto-First| 柴小娜
2023 年,注定将被载入汽车史史册的一年。这一年的上海车展,开启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狂飙模式。5 个月后,IAA MOBILITY 2023(以下简称:慕尼黑车展),主场作战的以德系为代表的的欧洲车企同样动作频频。
奔驰 CLA 概念车首发,大众品牌发布了 ID. GTI Concept 概念车,奥迪带来和保时捷共同开发平台的首款纯电车:Q6 E-Tron。
与此同时,特斯拉登陆本届慕尼黑车展,展示最新款的 Model 3 车型。丰田、现代、起亚等日韩车企缺席,但并不妨碍这是一届集结新车、概念车、技术、核心供应链等最核心要素货真价实的车展。
仅从本届车展来看,一卷车、二卷供应链、三卷出海,中国车在慕尼黑与 BBA" 互卷 ",全球车企新一轮格局正在生变。
一卷车。
零跑汽车向来不是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选手,但在本届慕尼黑车展格外高调,北京时间 9 月 4 日,零跑汽车举行 "LEAP TOGETHER 共享科技未来 " 全球战略发布会,全面展示全網域自研最新成果 LEAP3.0 架构及首款全球车型 C10。
" 全網域自研 " 成为零跑的杀手锏和招牌。零跑汽车方面表示,将从 C10 开始,以全球化标准 2 年推出 5 款产品,于欧洲、亚太、中东、美洲四大全球市场进行销售。
比亚迪在本届 IAA 上带来 6 款电动汽车,分别为海豹,海豚,唐,汉,ATTO 3(元 plus 的海外版)和腾势 D9。其中,比亚迪海豹(SEAL)在欧洲上市,共推出 2 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为 4.49 万 -5.099 万欧元。
比亚迪在慕尼黑车展的高调亮相,背后原因显而易见,即全球战略。比亚迪在夺得了今年上半年车企、品牌双料冠军;在全球,比亚迪以 125 万辆的销量,首次进入全球前十。比亚迪要进入欧洲腹地,树立自己的强品牌形象,德国是关键之地。
阿维塔旗下新车阿维塔 12 选择在慕尼黑车展上开启全球首秀,新车定位于中大型纯电轿车,将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四驱两种动力,预计会在年内上市并交付。
上汽名爵带来了 Cyberster。Cyberster 是一款电动敞篷跑车,采用两门两座软顶敞篷的车身设计,将提供后驱和四驱两种动力版本。
奔驰在慕尼黑车展上发布了令人振奋的全新电动概念车—— Concept CLA-Class。全新的 MMA 平台技术,采用了 800V 架构,WLTP 续航里程高达 746 公里,每百公里仅消耗 12 度电。
宝马集团通过 BMW 新世代概念车展示了下一代 BMW iDrive 人机互動系统,再一次以大胆的科技创新将人机互動体验带入了全新的境界,2025 年将在新世代车型首次搭载。
大众品牌发布了 ID. GTI Concept 概念车,新车的发布也标志着大众 GTI 系列车型正式进入纯电动车时代。车辆基于 MEB 平台大众 ID.2all 概念车打造,据悉量产版车型将于 2027 年上市。
二卷供应链。
慕尼黑车展现场,零部件供应商德国空气悬架供应商 AMK 在慕尼黑车展上用蔚来的产品 ET7 做能力展示。这说明中国企业在技术领先性上得到了欧洲供应链的认可。
行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因为供应链的科技属性,需要甲方产品的科技属性来做背书。而过去中国品牌总是需要用外国知名的供应链品牌来证明自己很厉害。时代开始有点逆转。
供应链扩展至欧洲,已是大势所趋。主要包括电池企业、智能驾驶、零部件供应商等。
而来自欧洲的罗伯特 · 博世(Robert Bosch)、大陆集团(Continental)和法雷奥(Valeo)等供应商巨头,同样在自动驾驶、电池技术和軟體等领網域面临着来自中国以及美国科技巨头的日益激烈的竞争。
动力电池是核心供应商之一,来自中国的全球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连续参加了 2021 年第一届 IAA 上和今年的 IAA。本届车展宁德时代将集中展示在动力电池领網域的新技术,以及在补能方面的新突破。
地平线将在 IAA 上展示征程系列智能驾驶计算方案、ADAS 及高阶智能驾驶场景解决方案以及最新的商业生态合作成果。同时,地平线创始人兼 CEO 余凯将出席同期举办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 IAA MOBILITY 专场。
的确,正如行业人士分析所言,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不仅为中国整车制造商带来了机遇,也为中国新能源供应链企业提供了全球扩张的机会。
本次慕尼黑车展上,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瑞浦兰钧、孚能科技等 13 家动力电池企业,不仅向欧洲市场秀出了自己的技术实力,同时,也是中国动力电池供应链的一次集中展示。
三卷出海。
中国汽车出口的市场规模在迅速壮大。中汽协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 234.1 万辆,同比增长 76.9%;整车出口金额 464.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 倍。
根据毕马威发布的《中国新能源车筑梦欧洲》报告,中国新能源汽车对欧洲出口量在汽车总出口量中的份额从 2017 年的 19% 增长到 2022 年的 36%。
事实上,包括比亚迪、小鹏、蔚来、零跑等在内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都瞄准了欧洲的电动汽车市场。Xpeng 在慕尼黑宣布,将从 2024 年开始进军德国和法国市场,推出 G9 和 G6 SUV 以及 P7 大型轿车。
根据汽车咨询公司 Inovev 的数据,今年到目前为止,欧洲新售出的电动汽车中有 8% 由中国品牌制造,高于去年的 6% 和 2021 年的 4%。
显然,中国车的机会与日俱增。
整体来看,由于德系车企在中国举足轻重的市场地位以及近年的捆绑和合作,慕尼黑车展也算半个中国主场,对于中国车而言,实属机会难得。
本质上,卷车、卷供应链、卷出海,事实上三位一体不可分割,中国品牌高调 " 出兵 " 慕尼黑,是一次进入汽车制造者大本营的探索和进攻,今天的一小步将为未来中国汽车品牌的一大步打下基础。(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