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抢盐闹剧的荒诞逻辑,欢迎阅读。
1. 核辐射成了最近几天人们最避之不及,也要必须去面对的问题。之所以要称之为 " 问题 ",而没有称之为 " 事实 ",在于经过几天的舆论论战之后,这些核污染水是否真的对人有危害,似乎都不再是可以盖棺定论的事情。当然,这不是一两句话能辩论清的事情,也不是财经自媒体需要去关注的重点。重点在于,在核污染水排放前后,国内再次出现了大规模的抢购食盐风潮,并且规模相比上次丝毫不逊色。也就是说,过去两年很多人努力做关于食盐的种种 " 科普 ",都白科普了。
2. 抢购囤积,不论是抢购食盐还是抢购粮食,还是抢购黄金或者股票,都是一件相当具有中国特色的事情。甚至可以说,只有在中国,这件事才会反反复复每隔几年就会闹出几次。虽然每次抢购囤积的对象都有所不同,但整体上看却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第一,强有力的事件驱动,通常是能达到全民关注的程度的大事,才能引发真正的抢购大潮;第二,所抢购的商品具备一定的稀缺性,或者可以预期在未来将产生稀缺性(不论它未来是否会真的具有稀缺性);第三,参与抢购的人通常以女性群体为主,或者至少女性群体能够在其中发挥出比较重要的作用——最典型的,就是当年的推高金价的 " 囤金大妈 " 和推高房价的 " 丈母娘 "。
3. 相比黄金、房子、股票、90 年代价格闯关时期的生活用品等商品的抢购囤积现象,对盐的抢购并没有造成食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一方面是因为虽然人们预期核污染水会造成食盐的稀缺,但它的供给量确实是太多了,再怎么抢购也很难造成供需平衡的扭转。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盐的供给和价格,长期以来都是由国有企业主导,这种行业特征导致了价格并不会跟随需求的短期增加而出现大幅度增长。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粮食领網域,至今中国粮食价格实际上仍可以被 " 有形的手 " 高度控制,几次出现过的粮价躁动也基本被平息在萌芽状态。
4. 短视频时代,囤积、抢购的风潮能够被进一步释放出来,因为信息的传递更加快速并且精准,一些有抢购囤积潜质的人,可以以相当快的速度接收到相关资讯,并且在信息茧房中不断酝酿膨胀,相互影响,进而催生出抢购决策。由于抢购的主体没有消失,并且大多数科普内容其实都无法攻进其信息茧房,因此可预见的是,类似的抢购事件并不会结束,只能不断出现甚至是愈演愈烈。这就对 " 有形的手 "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粮食、蔬菜、猪肉、盐为代表的战略性物资,是否能够承受得其短时间高强度的冲动需求的冲击,事关更多人的民生和基本生存问题。
5. 由抢盐所延伸出来的一个有趣的话题是,在中国,女性对于消费的决策力和影响力到底究竟有多高?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比很多人所假设的最高限度还要更高。高价商品,包括以奢侈品为代表的非必需商品,和以房、车为代表的必需商品,女性都有极强的购买决策力。房子甚至已经不用举例了。拿世俗意义上典型的男性消费——汽车举例来说,保时捷作为一个德国高端汽车品牌,在中国有着全世界最狂热的女性消费簇拥群体,在某些群体中几乎达到人手一辆的程度;理想作为一个中国的新晋汽车品牌,紧紧抓准了所谓 " 奶爸车 " 的定位,而真正完全彻底接受,并且推动家庭为这个定位买单的消费者,可能并非是驾驶位上的那个男性,而是副驾驶位上的那个女性。
6. 回到抢盐的话题,人们应该明白,为何很多人在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抢购行为,其实更多是出于一种心理层面的恐惧,一种对在可能出现的、极端的情况下,急需且必要的东西抢不到的担心,以及面对这种人性深处贪婪时的恐惧感:是否有一天,当我们急需某种药物去救命的时候,急需某种食物去果腹的时候,急需某种教材去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会突然发现,原本并不稀缺的商品,已经被一部分人抢购一空。
7. 在资本市场中,与盐有关的部分股票也被投资者们所关注,相关的个股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炒作情况。如果只从炒作赌博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很有关注度的话题,也更容易吸引到那些对投资和投机都不太了解的投资者轻易下注,从而完成收割。但那些试图参与到这场危险游戏之中的人应该明白,盐是国家管控的行业,也是经过了充分发展,早已经实现了供需平衡的行业,其每年的利润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波动,抢购所形成的额外的收入和利润,会被视为一次性的、不可持续的利润,中长期看,其价值根本就不会被重新计算。不论是抢盐的,还是炒盐的,最终能收获到一场空,都已经是谢天谢地的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