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江西猪王消失在2023,欢迎阅读。
" 江西猪王 " 换人了。林印孙与鲍洪星这两位 " 江西老表 ",出身相似,企业的发展路径也相似。" 曾经是看不起的对手,如今却变成了‘一家人’,实在是造化弄人。" 有江西的从业者感慨道。
作者 | 雷彦鹏
编辑 | 刘肖迎
运营 | 贾天宇
对养猪人而言,如果说 2020 年最能体会到暴富的感觉,那么,2023 年必然是对寒冬感受最深的一年。
过去这一年,猪企们都很煎熬。面对持续亏损、资金告急,大家想尽办法降本增效,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等巨头们都不例外。
只不过,暴富的时候,赚钱的快感都相似;煎熬的时候,各自的痛苦不尽相同。
要说最痛苦的,恐怕要数 " 江西猪王 "。
激进扩张的正邦科技,赶上了猪价的持续下行,导致公司陷入资金困局,徘徊在退市边缘,并走上了重整之路。终于,在 2024 年到来之前,正邦科技迎来了生机。但同时,这家中国养猪巨头、江西第一大猪企,从此易主。
2020 年,依靠猪价与股价的上涨,正邦科技的实控人林印孙,以 320 亿元的财富成为江西首富。短短两三年间,世事变化太快。2023 年的富豪榜上,已经找不到他的名字了。
在 2023 年底,正邦科技迎来新的实控人——鲍洪星家族。
鲍洪星不是别人,而是林印孙的 " 江西老表 "。
多年来,林印孙家族控制的正邦集团,与鲍洪星家族控制的双胞胎集团,一直是江西省规模最大的两家农牧企业。两家企业核心业务也相似——做饲料起家后,开始养猪。在江西省,正邦与双胞胎是行业内最大的竞争对手。
这两家企业的办公大楼也很近。在南昌市青山湖区,双胞胎集团总部大楼就在正邦集团的斜对面,二者隔艾溪湖一路相望。步行的话,只需十余分钟。
" 曾经是看不起的对手,如今却变成了‘一家人’,实在是造化弄人。" 有江西的从业者感慨道。
" 消失 " 的江西前首富
苦心经营多年,林印孙家族却失去了正邦科技。这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终于剧终了。
2023 年 12 月 27 日,双胞胎集团董事长鲍洪星,正式出任正邦科技董事长,同时,作为双胞胎集团人力行政中心总裁的熊志华,被聘任为正邦科技总经理……正邦科技的董监高均发生变动。天眼查 App 显示,2024 年 1 月 5 日,正邦科技完成工商变更。
此外,正邦科技的实际控制人由林印孙、林峰父子,变成了鲍洪星家族——鲍洪星、华涛(鲍洪星之妻)、鲍华悦(鲍洪星之女)。
这意味着,正邦科技正式进入双胞胎系统,更意味着,林印孙父子基本上从正邦科技谢幕。
2020 年,当上江西首富的林印孙,退出了正邦科技的任职,他的儿子—— 1986 年出生的林峰,开始从总经理兼任董事长。正邦科技完成了交接班。那一年,猪行情大好,父子俩喊出了一亿头出栏量的目标。
然而,林峰从父亲手中接过担子后,正邦科技演绎了一个从巅峰到谷底的故事。
1 月 9 日,正邦科技公布销售简报:2023 年,正邦科技出栏生猪 547.85 万头。这是林氏父子给正邦科技交出的最后一份年度出栏量,只不过,定格的这项数据,不仅离他们曾经喊出的一亿头相差十万八千里,甚至还跌出了行业前五。
从被申请重整到重整计划执行完毕,经历一年多时间,正邦科技被以双胞胎集团为主的重整投资人 " 拉 " 了回来。但正邦科技未来走向何方,需要鲍洪星用时间给出答案。
正邦科技是国内上市比较早的猪产业公司,比牧原股份、温氏股份都要早。早在 2007 年上市当年,林印孙就以 10 亿元登上了胡润百富榜。自此,林印孙的名字年年都上榜。
这么多年以来,养猪行业起伏变化,他的财富数值也有起伏。2016 年,林印孙的财富首次突破百亿,达到了 120 亿元。
在养猪行情大好的 2020 年,牧原股份背后的秦英林家族,以上千亿的财富稳坐河南首富,诉说着养猪改变命运的故事。
林印孙也不例外。
养猪规模疾速扩张的正邦科技,其控股股东正邦集团,2020 年产值突破千亿,成为江西省首个年产值超千亿的民营企业,并登顶 2020 江西民营企业 100 强排行榜,被称为 " 江西第一民企 "。同年,56 岁的正邦实控人林印孙,以 320 亿元的财富成了江西首富。
那是正邦的巅峰,也是林氏家族的财富巅峰。
养猪行情在 2021 年快速转变,正邦科技曾经疾速扩张的产能及管理上的种种积弊,以资金告急的形式猛地释放了出来,巨石一样狠狠地砸在了自己的脚上。
往日像巨人一样的正邦科技,瞬时开始摇摇欲坠。
2022 年,在胡润百富榜上,林印孙的财富减少到了 110 亿元。到了 2023 年,正邦科技进一步恶化,并走上了重整之路。在 2023 胡润百富榜上,再也找不到林印孙的名字了。这是十几年来,他首次没有出现在榜单上。
戏剧性的一幕是,林印孙消失在了 2023 胡润百富榜上,隐形富豪鲍洪星却以 60 亿元的财富首次上榜。
一下一上之间,这两位 " 江西老表 " 的人生故事,都出现了转折。
在 2023 江西民营企业 100 强榜单中,双胞胎集团排在第三,正邦已经掉出了前十五强。
两个 " 江西猪王 " 的平行人生
没有意外," 江西猪王 " 换了人。
拉长时间线来看,林印孙与鲍洪星这两位新旧 " 猪王 ",出身相似,发展路径相似,二人此前的人生经历就像两条平行线。但当平行人生交叉的时候,人生的剧本就出现了变化。
林印孙 1964 年出生在江西省抚州市的一个山村。家里穷,他只能读中专,最终去了江西省粮食工业学校。
20 岁那年,林印孙毕业了,进入了抚州临川的一家粮食加工厂工作。不到一年,国家开始鼓励各地兴办饲料厂,临川的饲料厂很快也办了。没几个月,饲料厂厂长请求调离,林印孙就毛遂自荐,当上了新办饲料厂的第二任厂长。
通过他对饲料配方的研制,饲料厂发展得越来越好,扩展为永惠饲料公司。
1996 年,在永惠饲料公司的基础上,林印孙正式组建正邦集团,并于 1999 年将总部迁至南昌市。2007 年,正邦集团控股的正邦科技上市了。彼时,饲料是正邦科技绝对的核心业务,营收占比超过 96%,养猪业务微不足道。
鲍洪星与林印孙的这段人生经历极其相似,只不过,双胞胎没有上市。
在林印孙出生的同一年,鲍洪星出生在与抚州市相邻的赣州市。二人童年的生活都差不多,贫困与饥饿总是相伴。鲍洪星选择学校与专业时,也与农业相关。
1988 年,鲍洪星开始涉足饲料行业,在赣南饲料厂任职。两年后,开始从事管理工作,并逐渐当上了厂长。1998 年,饲料厂改制,以鲍洪星为主的员工集资创立了江西华利饲料有限公司,以生产鸡鸭饲料为主。
主做禽饲料期间,量大利微,到头来一算,公司产品结构很不合理—— 20% 的猪料给公司贡献了 80% 以上的利润。于是,鲍洪星决定调整发展战略,逐渐弱化市场优势明显的禽料,转而专业化发展猪饲料,并且没几年就做出了名声。
2005 年,双胞胎集团成立。2008 年,总部搬至南昌。到 2008 年,双胞胎的产品结构中,猪饲料销量占了 93%,并成为行业头部。彼时,规模化养猪对于双胞胎而言,还是一件遥远的事。
从养猪开始,正邦与双胞胎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
2015 年,林印孙之子林峰升任正邦科技总经理,而公司的 " 老臣 " 程凡贵任董事长,大有 " 帮扶带 " 的意味。之后,林峰就带领团队提出,正邦科技要变成以提供生猪、饲料、兽药产品为主的产业链一体化公司。
2015 年时,养殖业务在正邦科技的营收中占比尚不到 13%,而在猪价一片涨声的 2019 年,正邦开始规模化扩张,当年占比升至 46%,到 2020 年,已经达到 71%。
那一年,林印孙与林峰提出要 " 实现一亿头生猪出栏目标 "。同年,正邦科技通过定增募集资金 75 亿元,用于投资建设 14 个养殖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通过高价租赁猪场、自建猪场、高薪招人等,正邦科技的生猪出栏量急剧上升。
在双胞胎集团这边,官网介绍称,其是从 2017 年才开始涉足养猪业务的,同样从 2019 年开始,通过收并购猪场、公司 + 农户等多种形式快速壮大养猪业务,2020 年上市 520 万头生猪跃升至行业前列。
2021 年,双胞胎上市生猪 1165 万头,成为中国养猪行业第四。而正邦科技以 1493 万头跃居第二,超过了曾经的猪老大温氏股份,仅次于牧原股份。
看似平行发展的两家企业,交汇在了 2023 年。
由于双胞胎未上市,财务状况也没有具体披露。但正邦由于快速扩张与管理问题,财务恶化,资金链出现了问题,被申请重整,最终等来的重整投资人,正是双胞胎。
双胞胎将圆上市梦
有前员工感怀曾经的正邦:" 正邦曾对大学生很大方。在 2019 年和 2020 年的时候,给某农业大学毕业生开 9000 元的底薪,那时候很多公司的场长底薪才一万三。"
迅猛扩张的那两年,正邦科技定下抢母猪、抢仔猪、抢养殖指标、抢人才的战略。
正邦出手很阔绰。正邦科技曾经的场长杨林告诉「市界」,在租赁养猪场时,按照养殖规模付租金,正邦给的租金远高于市场价格。2020 年,租赁养猪场市场上租金在 170 元 / 头左右,低的还有 150 元 / 头的,而正邦出手就是 200 元 / 头。
但是,这一切很快就结束了。资金出现问题,猪场停了,开始欠薪。有前员工说道:" 我给他的评价是,有 1 块钱想做 2 块钱的事,没有风险承担能力。"
除了盲目扩张,管理问题也被认为是压垮正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李先生之前在双胞胎当场长,也有很多朋友在正邦,对正邦比较了解。" 正邦以前管理混乱,在行业中名声一直不好。他们场长及以上权力过大,有很多小动作,私下损失了很多公司财产,集团上上下下任人唯亲,派别林立。整体给人一种没有监管的感觉。"
此前跟猪企有过合作的刘涛说:" 正邦的生物安全员卖饲料都明着卖,一个场长干两年就能买一套房……以前,双胞胎都不要正邦的人。"
2022 年 10 月,资不抵债的正邦科技被供应商锦州天利粮贸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锦州天利为正邦科技长期供应玉米等原料。2022 年 10 月,正邦科技拒付了开具给锦州天利 927.73 万元的电子商业承兑汇票。
一年多以后,2023 年 12 月,正邦科技收到重整管理人的通知,公司 14 亿股转增股票已划转至江西双胞胎农业有限公司(简称 " 双胞胎农业 ")证券账户名下,双胞胎农业持有正邦科技股份占转增后公司总股本的 15.06%,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双胞胎农业系双胞胎集团参与公司重整投资的投资主体,系由双胞胎集团主要经营实体之一双胞胎控股设立的投资平台。
随着后续股份完成处置后,预计正邦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对正邦科技的持股比例将下降至 0.87%。
几年间,林氏父子经历了从巅峰到谷底的跌落。另一边,鲍洪星终于等到了上市机会。
早在 2018 年,双胞胎控股曾拟以 19.34 亿元收购金新农 29.9% 股份。若交易成功,双胞胎将取得金新农控制权,且实现曲线上市。但最终未能如愿,一纸终止公告了之。
这一次,如果沿着重整计划顺利向前走,双胞胎将圆上市梦。
根据重整投资協定及重整计划经营方案,本次重整完成后的 24 个月内,双胞胎集团将逐步启动自身生猪养殖、饲料等业务资产置入上市公司的重组程式,并承诺在重整完成后的 4 年内,完成相关业务及资产的整体上市。
随着整体上市,很可能也伴随着上市公司的更名。这意味着,曾经的 " 江西猪王 ",将彻底消失。
不过,行业目前面临种种困难,各大猪企依然在持续亏损,*ST 正邦更甚。拥有了正邦的双胞胎集团,虽然成了新的 " 江西猪王 ",但依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文中杨林、李先生、刘涛等为化名)
部分资料参考自:
《鲍洪星和双胞胎——从简单中创造价值》,中国畜牧杂志,2013 年
《双胞胎集团董事长兼 CEO 鲍洪星访谈实录》,广东饲料, 2009 年
《鲍洪星 : 要做中国乳猪料的第一品牌》,北方牧业, 2011 年
《正邦集团董事长林印孙:把大公司做成 " 大家 " 的公司》,经济日报
© 市界原创出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