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石破茂想多了?访美期间提出购买已停产10年的C-17,欢迎阅读。
据日本共同社今天报道,在日本首相石破茂月初访问美国期间,曾在 2 月 7 日与美国总统唐纳德 · 特朗普的会谈当中,提到了 " 购买美国大型运输机 " 的意向,目的是提高自卫队的人员、物资和装备投送能力,多名日本政府相关人士于 26 日证实了这一消息。报道称,石破茂在此次会晤的准备阶段就已预想到,特朗普将要求日本提高自身所负担的防卫费用,因此这一提议相当于对特朗普可能提出的要求一种先发制人的举措。
(资料图)在驻日美军横田基地的美国空军 C-17 运输机
相关知情人士透露称,石破茂是在华盛顿进行相关会谈时表示出了从美国购买(运输机)的愿望,特朗普方面也对此表示了欢迎。这一表态使得美制波音 C-17 运输机成为了日本政府的一个 " 有力选项 "。相比于日本国产的 C-2,C-17 的最大起飞重量为前者的近 1.9 倍(C-2:141 吨 /C-17:265 吨),最大载重是前者的 2.15 倍(C-2:36 吨 /C-17:77.5 吨),二者接近满载情况下航程也相差无几(4480 千米 /4500 千米)。一些日本网民推测,石破茂的这一决定,也可能因为即便 10 式这种陆上自卫队装备中相对较轻的坦克(战斗全重 44 吨),C-2 也无法装载而提出的。
(资料图)日本航空自卫队的川崎 C-2 运输机正在测试装载陆上自卫队 16 式装甲战斗车 日本航空自卫队美保基地
不过报道也表示,从海外进口的大型军用装备价格一般都相当昂贵,以印度在 2011 年采购 10 架 C-17 运输机的交易为例,其合同总价值为 41 亿美元(当年汇率折合人民币约 260 亿元)。这种大额采购款项通常会在几年内分期支付,可能会为防卫预算带来持续压力,进而导致相关军费开支整体性膨胀。
但更大的问题在于,波音公司早已在 2013 年 9 月宣布 C-17 停止生产,并在 2015 年向客户交付了最后一架 C-17 后,随即关闭了生产线所在的波音长滩工厂,结束了其自 1941 年作为道格拉斯工厂起连续 74 年制造飞机的历史,此外,波音还于当年削减了与 C-17 相关的 3000 多个职位,这使得 C-17 的停产几乎是以一种 " 不可逆 " 的方式进行。
2015 年初,波音长滩工厂最后一架 C-17 的机头部分正在与机身对接 社交媒体
因此,即便日本决定购买 C-17,已经关闭 10 年的生产线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运转并生产新机,而想要恢复生产就必然需要购买者出资,因此日本采购 C-17 的成本必然膨胀,否则只能考虑另外的方式获取,比如购买美军现役的二手飞机。日本国内也有声音批判称,哪怕是需要使用运输机快速投送的远距离海外作战,大部分情况下投送的也主要是相对轻便的快速反应装备,比如日本陆上自卫队装备的 16 式轮式装甲战斗车,反之花大价钱购买运输机来投送数量有限的坦克,在作战上实际并无太大用处,因此花大价钱购买 C-17 对于日本来说有多大用处是很成疑问的。